建國前十大英烈之一的陳康容最近各家新聞媒體都宣揚她的英雄事迹。
2015年12月21日晚上七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新聞聯播》節目中以“忠勇爲黨女英雄”爲題播出陳康容的英雄事迹。第二天《人民日報》以同樣的標題内容刊登在二版“永遠的豐碑”專欄上。緊接着《福建日報》、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都宣揚這位女英雄的光輝形象。《閩西日報》2018年7月18日刊登“圖説閩西紅色故事”第一篇題目叫“舍生取義陳康容”圖文並茂、事迹突出、更加感人。厦門市思明區烈士陵園刻有陳康容石雕像“英雄精神永放光芒”。
陳康容,女,大學文化,中共黨員。1915年出生於緬甸,是下山村望森樓人。父親陳信謙(又名雪梅)。1904年26歲時以邑庠生(秀才)的學歷到日本横濱學院求學。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赤板區成立同盟會,唤起了在日本的中國熱血青年。在這一風起雲涌的時候,陳信謙參加了同盟會。不久被派回廣東做辛亥革命前的準備工作。辛亥革命成功後在梅縣執教,後去緬甸曼德勒開照相館,1913年與日本女阿嬌結婚。照相館經營很順利,生意興隆,賺了不少錢,家庭生活比較富裕。陳康容就是這個時候出生的。陳康容到7歲入學的時候,哥哥弟妹共七人(前母生了三個哥哥),她排中間,生活最幸福也最聰明,父母很寵愛她。陳康容到了15歲那年父親送回厦門集美中學讀書。畢業後她於1935年返回緬甸曼德裏教書,期間參加了緬甸共産黨領導的革命活動。陳康容救國心切,1936年再次返回厦門,邊讀書邊參加抗日救亡運動。這一年,她就讀厦門大學文學係,並在厦大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秘密參加了中國共産黨,走上了革命道路。不久擔任中共厦門市工委婦女委員,是厦門市婦女抗日救亡運動領導人之一。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憂國憂民的陳康容毅然中止學業,拒絶父親在緬甸爲他安排的舒適生活。從學校走向社會,全身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先後參加了中國慰勞前方抗戰將士總會厦門分會、厦門文化界抗敵後援會、厦門各界抗戰敵後慰勞工作團並擔任宣傳股長。在職期間陳康容積極發動各界婦女參加抗日救亡歌咏運動,使歌聲噴射出心中怒火形成抗日雷鳴。她經常上街宣傳和教唱救亡歌曲,遇有敵機轟炸就奔上救護傷員、慰問灾民。陳康容傾力於厦門婦女夜校,宣傳愛國思想,促使她們加入抗戰救國行列,整個鷺島沸騰了,她興奮撰文《厦門婦女怒吼起來了》文中寫到:把厦門婦女發動起來“保衛我們祖國,這就是抗戰的力量,厦門婦女們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吧”。陳康容以這些膾炙人心的不朽詩篇嚮日寇宣戰。
1937年11月閩粤贛邊省委(後改閩西南特委)機關遷往龍岩白土後。根據上級指示,開辦黨訓班,訓練抗日救亡工作幹部。第一期大部份來自厦門、漳州、汕頭、大埔的學員。陳康容受厦門黨組織的委派參加第一期訓練班,開學時聽了張鼎丞、鄧子恢的報告,内容是:國共合作以後黨的政策和軍事運作等。特委宣傳部副部長黄康作輔導報告,主要講社會發展史和中國近代革命史。黄康的報告條理分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陳康容特别喜歡聽他的報告。在學習班裏黄康和陳康容兩人接觸較多,從而産生了愛情。1938年5月特委派陳康容回岐嶺以教書爲名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康容來到岐嶺之前,黨組織已事先通知下山黨支部書記陳榮鬆作好安排。康容有一個親嫂嫂盧秀珍,生有一子一女,一家三口,住在望森樓。當盧秀珍知道親妹妹要回鄉,天天盼望康容早日到家。安排陳康容執教的培文館小學離望森樓只有100米,如果住在嫂嫂家裏,工作和生活十分方便。5月中旬在特委交通員的護送下,陳康容回到了望森樓,全樓人很高興都圍着她問長問短。隔樓居住黨支部書記陳榮鬆立即到望森樓會見陳康容,兩人見面互相問候,後陳榮鬆對她説:“你辛苦了,好好休息,明天來談工作”。第二天,陳康容拜訪陳榮鬆並出示聯絡暗號。榮鬆説:“經上級黨組織决定,你參加下山黨支部任宣傳委員,主要任務就是宣傳抗日救亡活動,公開的身份是小學教師。陳康容接受任務後,即調查研究地方情况,熟悉後才開展工作,她在黨支部指導下,串聯湖河、井下、龍湖等小學教師,組織抗敵後援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抗日宣傳活動,利用課堂、墻報、集會、演講等方式,號召歌劇團演出《打倒賣國賊》《抓漢奸》《放下你的鞭子》《大刀曲》等街頭劇和舞蹈;演唱《九一八》《松花江》。積極動員廣大民衆捐錢捐物,支援前綫抗日將士,使岐嶺地區抗日救亡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1938年下半年陳康容到龍岩白土向特委匯報工作時,經組織批準和黄康結婚,婚後留在特委機關工作。1939年春末夏初,陳康容和黄康隨閩西南特委機關先遷大埔一個月後搬到梅縣丙村一帶活動。這一年冬康容生下一男孩叫“小蠻牛”。1940年初,黄康調漳州中心縣委任組織部長,陳康容母子由黄康的母親護理,由組織安排回岐嶺下山望森樓秀嫂家裏。這次回下山時原來的黨支書陳榮鬆因打死韓班長事件轉入金豐大山打遊擊了。正因爲這件事國民黨頑固派對陳康容特大懷疑,她又是中共閩西南特委組織部長的妻子,她是國民黨抓捕的重點對象。1940年8月18日,敵人利用陳康容在厦門讀書時的同學(岐嶺人)帶路抓捕陳康容,隨即押到撫市敵軍團部。最先提審她的是營長張耀軒,是一個在厦門讀書時的同學,曾經追求過陳康容。張耀軒則軟硬兼施,要陳康容説出共産黨地下組織情况 ,並要她嫁給他。陳康容立即斥責了張耀軒無耻的要求。接着保安團長譚嗣新又來誘降也遭拒絶。勸降遭到失敗後,頑軍對她施以各種的酷刑。揚言在三天内寫出自首書,就放她與家人團聚,否則就要剥她的皮。陳康容面對死亡威脅,毫無懼色,怒斥敵人,大義凛然,以詩句回答敵人“青春價無比,團聚何須提,爲了伸正義,何俱剥重皮。當年9月17日(農曆8月16日)的深夜,惱羞成怒的頑軍用非常殘忍的手段將陳康容槍殺在撫市圩壩裏。陳康容犧牲時25歲,建國後追認爲革命烈士。
爲了紀念陳康容同志,於1944年11月經特委批準,在下山村彭坑成立“康容支隊”。支隊長陳永安、政委熊克庭全隊共16人,金砂1人、湖雷4人、筀竹2人、雨頂坪1人、下山8人。支隊建立後,在湖雷、撫市、陳東、筀竹、岐嶺、雙洋等地開展反頑自衛鬥争,後編入王濤支隊向閩西南進軍。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