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陳彬裕:保证把竹寮搭建好

  1929年8月毛委員來到牛牯撲,先入住華興樓,人多聲吵,不利他療養看書。住了幾天後,時任中共金豐區委書記的陳兆祥,叫來堂兄陳彬裕(赤衛隊員)交代任務:“你帶幾個人去青山下搭建竹寮給楊子任夫妻住宿。”陳彬裕當場表態“保证把竹寮搭建好。”彬裕接受任務後邀集純裕、萬裕、全裕等僅用一天半的時間把竹寮搭建好了。毛委員入住後,高興地用木牌寫上:“饒豐書房”掛在竹寮門上,住了二十多天,因敵圍剿,離開竹寮。

  陳彬裕,男,初小文化,1901年出生於下山村牛牯撲。家庭貧苦又處於山區,從小無法入校讀書,只能在山區學做家務事。成年後在本地紙廠打工賺錢增加家庭經濟收入。不久由於父親體弱多病,家庭的擔子壓在彬裕肩上。爲瞭解决全家人的生活問題,陳彬裕借錢辦紙廠、購買工具、搭紙寮建焙房,經過半年的艱苦努力,紙廠投産了,從此家庭過着平穩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受社會動亂的影響,生産出來的土紙銷不出去,接着紙廠焙籠倒塌,土紙停産了。23歲的陳彬裕無奈之下只好到南靖一家糖廠做壓榨工。幾年後賺了一些錢又回到牛牯撲扶持家庭,照顧年幼的弟弟欽裕長大成人。家居山多田少的地方,要搞好生活是不容易的。一到青黄不接時期,陳彬裕就愁眉苦臉,必須借糧渡荒;没有糧食只能以糠皮、樹葉代替,過着艱苦的生活。難渡的荒天年年如此。

  1928年春節,陳彬裕到下山歡度春節,聽説在昭景堂辦夜校他很興奮,回到家後一直注意這一消息。有一天下山村聚慶樓人到牛牯撲購買杉樹,對彬裕説:“昭景堂平民夜校正月十六日開學。”彬裕問他是否真的,那個人説:“我親自聽督卿説的不會假”。到了正月十六日下午彬裕提前吃晚飯,到下山昭景堂夜校報名就讀。渴望讀書求知識的彬裕,聽課特别認真,練字進步很快。到期末結束,往返來回7公里的他没有一夜缺課,而且還幫助山區來的學員講解難題。陳彬裕助人的精神得到學員的好評。

  1928年6月陳彬裕報名參加岐嶺農軍,加入隊伍後積極爲暴動隊伍做好後勤事務工作。6月28晚上,金豐區委書記陳兆祥從陳東暴動指揮部回到牛牯撲,交帶陳彬裕29日去下洋街上買棉花、沙布、萬金油、八卦丹等物資。陳彬裕去下洋購物資的任務完成後於當天下午到五顯廟岐嶺農軍報到,跟隨陳督卿到陳東參加金豐暴動。暴動結束後,陳彬裕編入閩西工農紅軍五十六團轉入金豐大山青山下駐宿。陳彬裕有人地兩熟的因素,又有幫人的精神,所以他爲部隊做了很多事務工作。如采購糧菜、藥品等物資,特别是搭竹寮建營房,做得比較好,受到團長熊振聲多次表揚。

  1929年8月21日毛委員、賀子珍夫婦在盧肇西和謝憲球的護衛下來到了牛牯撲,經時任金豐區委書記陳兆祥研究後,安排在比較好的華興樓居住。但樓裏都有人聲,家禽聲、勞動的工具聲,又不安全,對身體不好的毛委員來説極爲不利。幾天後盧肇西來到了牛牯撲聽到這一情况後,跟陳兆祥商議要找一個清静的地方住宿。兩人正在猶豫不决時,陳彬裕説,青山下住過農軍,那裏有陽光,水又足,搭一個較好的竹寮給楊子任居住。盧肇西、陳兆祥立即拍板叫好,那個地方清静,利於休養,又可避開敵人的視綫。建竹寮的任務當面交給陳彬裕去完成,彬裕立即表態:“保证把竹寮搭建好。”隨即邀集純裕、萬裕、全裕等僅用一天半的時間把竹寮搭建好,毛委員入住後高興地用木牌寫上“饒豐書房”掛在竹寮門上。賀子珍説:“難得的静處好養身”。

  1929年11月岐嶺鄉蘇維埃政府和鄉赤衛隊聯合通知:加强保衛工作。身爲赤衛隊員的陳彬裕更忙於保衛蘇維埃政權和勝利果實,每日往返7公里的山路不嫌勞累到岐嶺參加革命活動。有一天岐嶺鄉赤衛隊召開會議,陳彬裕參加會議結束後,吃過晚飯星夜回牛牯撲,走到洋圳田上岃時不小心脚跌重傷,治好後仍留後遺症。赤衛隊編入紅軍時不能跟上遠征了,只能在家協助遊擊隊做情報工作。在此期間特别留心料理好毛委員在牛牯撲種植的桃樹,每年入春都要去拔草、整枝洗肥水。1941年9月因内奸告發,陳彬裕在家被捕,槍殺於下山岃子下,時年40歲,建國後追認爲革命烈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