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後島內政局演變情況
1.國民黨選舉整體表現:
(1)該黨實力是否提升,體質是否改變?依選舉結果分析,此次國民黨算“大勝”。縣市長從6席增加到15席,占三分之二多;總得票約610萬票,超過民進黨118萬;得票率48.81%,高於民進黨近十個百分點。縣市議員國、民兩黨分別為392、239席,兩黨相差153席。地方政治版圖擴大,政治實力有所提升,尤其高雄、台中“翻盤”,證明國民黨沒有被打“趴下”,相反威脅到民進黨2020年大選能否繼續執政。問題在於國民黨還未“脫胎換骨”,體質并未改變:一是,選舉造成的黨內分裂需要修補。黨內初選“鬧家變”,30多人脫黨或違紀參選縣市長和議員。桃園楊麗環、嘉義蕭淑麗、台東鄺麗貞、新竹林為州(勸退)、澎湖鄭清發等多個縣市分裂狀況堪憂,結怨與裂痕未除。二是,國民黨結構性缺陷未改變。“黨內權爭、人才斷層、價值喪失”等老問題仍存在,世代交替與權鬥交鋒將浮出。新“戰將”高雄韓國瑜、新北侯友宜、台中盧秀燕及輔選大將“立院”黨團總召江啓臣、“立委”蔣萬安、顔寬恒、台南市議員謝龍介等新一代政治明星,黨內大佬如何面對,能否徹底改變“論資排輩”?
(2)該黨是否出現“明星、救星”,未來依靠誰,前途在哪裡?此次“韓流”橫空出世,主要是民進黨執政“太爛”和在高雄“淩霸”太久,選民憤怒,人心思變。但“挺韓非挺國民黨”。而且,未來“韓流”能否改變國民黨內傳統舊勢力結構?韓在黨內引領風向的地位能否持續下去?“老太陽”與“新太陽”是否會在政治舞台相爭或重新“洗牌”?韓後續發展是否引發藍營內部權鬥或裂解藍營?均值得觀察。基本判斷是,韓毫無疑問是國民黨的一顆政治“明星”,但勝選不是韓一人在努力,不能簡單定論韓就是國民黨的“救星”。韓只是選舉“戰將”,還不是“將帥”。百年老黨盤根錯節,接下來韓如果鋒芒畢露,必然招惹國民黨傳統利益集團的封鎖。
(3)該黨選後恪守“九二共識”政治立場的前景和兩岸政策方向及如何處理同我關係?此次國民黨參選人較少談論“統獨”議題,對兩岸關係發言謹慎,講承認“九二共識”可與大陸城市友善合作;講兩岸和平穩定可“買水果、推旅游”。多數人避而不答馬英九的“新三不”,韓直接表示南部最不需要、最應排斥的是“統獨”,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愛中華”。選後韓公開表態,以“九二共識”為最高原則推進交流,台中盧秀燕、彰化王惠美、南投林明溱等也先後跟進。韓“只要賺錢,不要圍墻”言論和大陸此次處理兩岸關係的策略,都有利於國民黨選情。可以觀察到,選舉中台灣多數民衆對“九二共識”并不反感,選後國民黨應不會輕易改變原有的政治立場,也不會大動作向前跨一步調整政策。而“本土”與“非本土”、“一中各表”與“一中同表”、“老三不”與“新三不”等,可能成為黨內“兩岸路綫”紛爭的焦點。
選後,台灣總體維持兩黨政治格局,作為政壇最大在野黨和“立院”第二大黨及地方縣市政權占有三分之二“江山”的國民黨,雖然政治立場“拒統”,表面上也不得“反獨”。此次吳敦義負責總操盤,在黨產遭“凍結”靠籌款苦撑情況下贏得選戰,對吳在黨內地位有加分。
2.民進黨選舉整體表現:
(1)該黨各派系實力變化及由此帶來的危和機?民進黨“慘敗”,縣市政權從13席降為6席,地方實力受到重挫,各派系矛盾自然加劇。民進黨不得人心,民衆用選票教訓。敗選嚴重衝擊民進黨,也關係到2020年大選布局,影響未來台灣政局。一是,基本盤乃至鐵票流失200多萬。由於施政無能和“韓流與柯P”的衝擊,“藍營”歸隊,“無黨籍”吸票,原挺綠“年輕選民”“經濟選民”的基本盤縮小。但也要看到民進黨的失敗,并不意味著國民黨的勝利,“選人不選黨”,在民衆心中占據主導地位。二是,黨內派系交鋒必然加劇。“英系、蘇系、謝系、游系”之間和新潮流系本來就不和。台中、高雄、嘉義三市和宣蘭、澎湖、彰化三縣“翻盤”,牽動著派系的變動盤局。“菊系、謝系”反對與柯合作且台北姚文智、高雄陳其邁慘輸,“正國會”台中林佳龍慘輸、新北蘇貞昌也敗北,不僅派系領頭人要被追責,而且黨內“厮殺”將是必然,最大派系新潮流“綠委”段宜康,第一個拍桌炮轟“民進黨徹底讓人民失望才導致敗選”。三是,蔡英文面臨被“算賬”“逼宮”。蔡第一時間辭黨主席負全責,由曾任黨副秘書長、47歲連任基隆市長的林右昌代理,暫時替蔡擋“子彈”。陳菊辭“總統府”秘書長、賴清德辭“閣揆”被蔡挽留。但敗選不是僅蔡辭職就能解決黨內鬥爭,各派系為分贓不均早就不滿蔡用人;“基本教義派”早就對蔡不滿要她只做一屆;選舉中蔡成“票房毒藥”,走哪候選人支持度就下跌,許多參選人唯恐躲避不及。“綠委”蔡適應也開第一槍要蔡英文“認真考慮一下是否要爭取連任”(後又否認是“逼宮”)。
(2)蔡英文應對危機、鞏固權力的可能方式?一是,協調黨內先“穩住陣腳”,可能還是以“鐵三角”為主。蔡為防被派系“架空”“逼宮”,早在選前就調賴清德任“閣揆”,高規格邀陳菊任“總統府”秘書長,目的是“借陳之手”擺平同是新潮流系的賴,從而控制新系。也可以說蔡選前已確立與新系合作,完成政治交易。選舉失敗,看似蔡辭黨主席慰留“菊賴”,其實是困境中的“捆綁”,共同分擔責任。敗選後的民進黨穩定“軍心”最重要。民進黨雖慘敗但未傷蔡“根”。蔡“抗壓”能力強,“總統”權力在握,地位暫時無以撼動,“蔡賴菊”繼續合作可能性較大,“行政院”也不會大改組。二是,轉移視綫,必然會進一步清算國民黨。國民黨銀行賬戶早被凍結,中央及地方黨部房產逐步封查。判馬“洩密案”4個月後又起訴馬“三中案”;判前雲林縣長張榮味8年、花蓮縣長傳菎琪8個月後又判台東縣長黃健庭、前南投縣長李朝卿、前國民黨“立委”鐘紹和分別為5個月、12年、7年6月徒刑。未來自比明朝“東廠”的“促轉會”“黨產會”,將會動用司法更加凶狠地清算國民黨。三是,“依美抗陸”,可能會制造事端,進一步向美靠攏。不排除配合美國類似“科考船”停高雄、軍機停台南,或軍艦停太平島等,挑戰大陸一中原則“底綫”。當然,性質惡劣、風險極高的挑釁,蔡及民進黨當局也不敢貿然實施,將視2020年選情而定。民進黨應會審慎評估,涉及到利益集團整體利益,非蔡個人所定奪,還須看美國“臉色”。況且,民進黨2020年選戰是否會受到“顛覆性”威脅還須觀察,如對政權連任無致命性影響,蔡應無必要冒險徹底與大陸“對撞”。
(3)該黨為備戰2020年選舉可能在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方面采取的措施?一是,繼續不擇手段地追殺國民黨。目前狀況對民進黨2020年大選連任并不利,如前所述民進黨勢必以“立院”通過的《不當黨產條例》《促進轉型條例》《政治檔案條例》三把“綠刀”,徹底翻查國民黨歷史老帳,繼續清算打壓國民黨,不排除制造“白色恐怖”,挑動選民仇視“外來政權”,以鞏固綠營選票。二是,縱容“台獨公投”與2020大選舉捆綁。不排除讓“急獨”勢力推動“修憲、釋憲、公投法”納入“領土變更”等,“狗急挑墻”操作“反中仇中”,升高兩岸對抗,試探大陸“底綫”(不能排除國民黨為2020選舉而“隔岸觀火”,袖手旁觀,甚至會“火上加油”,以利收刮政治利益)。三是,為2020爭取中間選票兩岸政策有可能作有限的鬆動。如今藍、綠各自的基本盤互有流動,2020選舉除深藍、深綠鐵票外,將近50%的中間選民是國、民兩黨必爭的對象。此次民進黨已嘗到“苦頭”,為了吸取教訓,兩岸政策應會有所鬆動,但不會作根本性調整。
綜觀民進黨,多年來“台獨黨綱”在島內具有“神主牌”地位,放棄不容易。然而黨內務實派“求變”期待“轉型”,并非全然支持“台獨”與大陸直接對抗。曾有修改及“凍獨”“務實檢討兩岸政策”呼籲,指出“台獨黨綱”是民、共往來障礙,直言修改“台獨黨綱”是務實可行的辦法。毫無疑問,“台獨”是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破壞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的罪魁禍首;是挑戰及威脅“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分裂勢力;是影響我實現“雙百戰略”目標和國家統一的重要“跘腳石”。絕不可讓“台獨”逆流無節制的“猖狂發展”。
3.“韓國瑜現象”評析:
(1)“非典型候選人崛起”的深層次民意變化?一是,“韓流”切合當今台灣政治與社會現實。韓為人務實不同於一般政客“投機”,個性直爽,有話直說,敢拼敢擔當,受民衆歡迎。打選戰個人色彩空前突出,另類手法有別於國民黨傳統呆板風格,簡單低廉的“網路聲量”遍地開花超過“柯P”,才波及藍營各地選情。二是,韓打選戰著力點精准“接地氣”。韓抓住“北漂青年”爸媽的心,“又老又窮”“窮到發慌”(綠執政20年加上縣市合并共33年)的簡潔口號;“政府負債2500億(遭質疑有弊案)”“雨後高雄馬路5千個坑”的可信數據;“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會幫農漁民找訂單”的堅定承諾,吃准民意,喚起民意,人民怒吼“把高雄還給我”。三是,韓策略不分藍綠、不攻擊對手。吳敦義的“母豬論”失言,韓立即切割稱“不適當”,“寧可幹淨的輸,也不要骯髒的贏”。而對對手的“抹黑、抹紅、抹黃”表現寧靜致遠,顯示其氣度與高度和包容,因而吸到大量中間選民,甚至得到綠營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因為,韓看到了“人民拒絕沒有價值的民進黨,人民也不需要宮廷式的國民黨”的新民意,這是韓致勝的重要原因。
(2)這種新民意是否具有持久性和影響力?自嘲“賣菜郎”的韓原不受黨內重視,淡出後出任北農總經理,單槍匹馬空降高雄才一年多,但整場選戰從頭到尾,在沒有政黨資源和資金奧援下,與原本“躺著就能勝選”的陳其邁,一路殺到五五波後再“殺倒”對手,尤如“農民起義”風暴襲卷全台勢不可擋,根本原因還是得到新民意熱潮的支撑。以“風山、旗山、岡山”三場造勢擁入十萬人為例,選前3天台北往高雄的高鐵票己買光;選前造勢晚會有15萬人集聚,沒發“青天白日旗”,沒有藍營大佬陪同,沒人交頭接耳,靜聽韓的演講。韓憑其個人的真誠與口碑,感動了高雄人,從而喚醒選民支持“換黨換人做”。就連原高雄縣綠營黑、白派大老、深綠基督教長老教會、“青商會、獅子會、扶輪社、同濟會”等紛紛倒戈挺韓。由此觀察,“新民意”突出“民生優先,不是民主優先”“發展經濟,不要政治惡鬥”“換人做做,選人不重選黨”。島內“統獨”主張和意識型態沒有吸引力,人民的力量才是決定性力量。這種“新民意”能否持久,或能否換成選票,取決於政黨、政治人物能否“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做實事。
(3)柯、韓在2020大選的位置和前景?柯此次拼連任受藍、綠兩面夾殺,政治勢頭不如當年,得票數比上屆少了25萬。但“白綠分家”還能以3254票險勝(丁決定提出驗票與當選無效訴訟),說明“柯P”現象并非曇花一現短期現象。應該講,柯有了四年的基礎,又有了四年的機會,參選2020年大選的機率增加,但要勝選非常艱難。在台灣社會,首先政治人物的誠信比什麼都重要。柯不以“台獨”標榜,也不強烈“反中”,口稱“兩岸一家親”,受綠壓力後又改稱“用嘴親”。這種腳踩“兩條船”,左右逢源,“綠中帶藍、藍中夾綠”,只想通吃“藍綠”,定會遭到越來越多人質疑。其次是選民重視參選人施政能力,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治安、交通、環保、就業、老人、學童)及處理兩岸關係。這四年柯政績一般,常因失言不停的道謙,中間選民感觀不好,這也是上屆柯大贏連勝文25萬票,此次只險勝丁守中3200多票的原因之一。
對於韓國瑜來講,其選後在黨內的影響力初步開始建構。選後第二天《旺旺中時》民調,韓選“總統”支持度30%,超朱、馬、吳相加25%總和。黨內也有呼聲改革,要求“老人讓位”。但韓是否參選2020年“總統”,并非完全是韓個人有意願就可以實現的事。首先,韓剛當市長勢必以高雄市政為先,當務之急是如何兌現承諾,否則不符合選民期待;其次,國民黨內初選這一關能否通過不確定,如硬闖也很難通得過,可能招來自傷;第三,吳敦義“放韓”到高雄任國民黨黨部主委,又“推韓”參選高市,依韓的為人不會貿然與吳翻臉。看遠一點,韓未來有“可持續發展”的政治潛能,前景比柯更被看好。但對韓的政治立場有待觀察,柯去年競選黨主席提出“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大陸”言論,也不是隨便說說的。
(4)“非典型候選人”崛起對我影響利弊?大體上看,“韓流”現象席卷全台及“外溢”的政治效應,及韓認同“九二共識”加柯“兩岸一家親”的務實理念必然對蔡形成壓力,對我應是“有利無害”。一是,“韓流”威力無比的政治現象,徹底翻轉了台灣政壇的原有政治生態。韓“敢打敢拼”,25年前同為“立委”的陳水扁因侮辱“榮民”被韓搧了耳光;去年國民黨主席選舉競爭激烈,韓辭北農總經理也敢拼選。這種現象“崛起”將給國民黨世代交替政治鬥爭帶來新變數。二是,“韓流”如能從根本上顛覆國民黨的權力接班布局未必不是好事。憑國民黨現狀很難欲火重生,東山再起。韓“沒有競選總部、沒有插旗、沒有後援會、不設總幹事、不買票、不送禮,一瓶礦泉水”打勝仗,如多幾個韓這樣的“非典型候選人崛起”,對我做國民黨工作有了新的切入點。三是,韓“反獨”政治立場比馬、吳、朱、王及國民黨其它中生代更清晰。韓早說過“台獨比梅毒更可怕”,現准備打開高雄大門,迫切需要與大陸交往做生意。相信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基礎上,韓有可能再向前走一步。
(5)我對柯、韓的工作抓手及如何引導這種新民意?柯個性直爽,心直口快,所表達出來的政治價值確有選票。柯的崛起,是上屆選民反感“政二代、富二代”(富家公子在台灣不受歡迎);是“太陽花學運”及“社會公民運動”給了有利於柯崛起的大環境;是當年國民黨政績不佳民怨爆發民衆思變;是藍綠政黨長期惡鬥民衆希望換無黨籍人做做看;是柯運用新媒體網絡打選戰大吸年輕人選票。此次藍綠夾殺,柯仍險勝從政20多年的丁守中,更勝過辭去“立委”背水一戰的姚文智34萬票。所以,柯沒有政黨組織,上屆脫穎而出,此次又連任,說明無黨籍“非典”政治人物還有票。不過柯的政治立場及言行及“柯P旋風”在政壇能否繼續維持,值得觀察。
韓“當家”已表態馬上建構《兩岸工作小組》,選後韓把拼“經濟”和組織“小內閣”列為當務之急,力邀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當副市長,改變原准備赴廈門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決定。韓很精明,雷厲風行,尚未就任已經行動,打電話給郭台銘要投資,與台灣十多家企業商談高雄投資;推動“愛情產業鏈”項目,希望盡早讓民衆看到高雄觀光業、酒店、餐飲乃至房地產等服務產業的前景,韓造勢的“風山、旗山、岡山”三地也將成旅游熱點。顯而易見,韓急需兌現承諾“貨買得出去,人進的來,高雄賺大錢”的大市場,正是在大陸。但民進黨不會甘心“韓流”持續“井噴”,定會拿《陸委會組織法》相關規定對藍營15縣市與大陸交流設障,不能簡單地相信民進黨會放鬆兩岸“城市交流”,即便有些鬆動也是權宜之計。曾說自己是“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變臉“尊重地方城市交流”,不等於賴會“棄獨”改邪為正。
4. 2019台灣政局基本格局:
(1)藍、綠、白勢力博弈前景?2019台灣政治博弈聚集2020“總統”和“立委”選舉,20歲以上選民將達1910萬,其中年輕選民超過700萬,新增約50萬首投族,40歲以下占投票人口超過三分之一,加上年輕人用“網絡”利器空前助選,各政黨均不敢大意。
一是,國民黨乘勝追擊想奪回政權。民進黨執政傲慢,施政無能,民怨四起;搞政治追殺,引起社會不滿與裂痕;兩岸僵局與對立,對外空間被壓縮,民衆對台灣前途與未來充滿憂慮,大形勢有利於國民黨。未來要看藍營15個地方縣市政績如何,而誰代表國民黨選2020相當複雜。馬此次全台賣力“走透透”成超級助選員,其心態與作為應是“贖罪輔選”,未必再戰。國民黨大勝雖不是吳一人功勞,但改變了吳原在黨內被批“無為而治”的形象。選舉是成敗論英雄,吳作為現任黨主席定會一搏。朱立倫明顯藉選舉積蓄能量,已表示過“不排除任何選項”,在沒有舞台的情況下正拉攏、依靠地方諸候,希望更上一層樓。王金平南下高雄親征挺韓,顯然有備而來,而且台中、彰化、雲林、台東等縣市勝選,都有王的相助,是否為2020東山再起埋伏筆。當然不排除還有“黑馬”,才高票當選議員的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已經宣布分階段參選“總統”。無黨籍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表態“他有在思考,不排除”。
二是,民進黨將全力保政權。民進黨是一個危機感強、整合快,能團結對外的政黨。況且,該黨仍掌握“行政、立法、國安”和“中央”財政預算大權,以及對大陸政策主導權,定會向國民黨反撲。不利因素是,離大選時間僅剩13個月,問題積重難返,短期內不易解決。黨內初選更是硬仗,蔡連任“亮紅燈”,多家民調顯示超半數民衆不支持,但蔡不可能放棄連任的機會。賴是黨內實力與名氣兼具的“政治明星”,且選前、選後民調都勝蔡,現接受蔡“慰留”幫蔡“止血”,實際盤算幫自己,因民進黨“崩盤”也會傷到賴。賴自恃“獨派”和新潮流系強挺,“蔡賴”競合微妙,誰參選2020必將是一場同陣營內部的“政治豪賭”。另外,黨內有無其它“黑馬”跳出挑戰“大位”,仍不確定。
三是,藍綠共同面臨的威脅是柯文哲。縣市長選舉,蔡起初想繼續禮讓柯,把柯綁在北市以免影響自己連任;而新潮流相反,早想滅柯推賴上位。現在柯連任,多家民調支持度又曾超蔡、賴、朱、吳等人。柯也講過“世事難料”“船到橋頭自然直”。因此,柯問鼎2020“大位”企圖心不用懷疑。但柯的兩面性也受民衆質疑,暴露其“立場反複、無核心價值”的政客嘴臉。而且,無黨無派是柯優勢也是劣勢,組織戰對柯是挑戰(柯有動作籌組“台灣民衆黨”)。政治人物靠網紅不可能永久,選民認同與擁護才是政治本質。柯能走多遠,以柯為代表的無黨籍參選人能否站上最高政治權力的位置?如果2020重演2000“三強鼎立”是否有利於柯?都值得觀察。
(2)島內政治新格局對我挑戰和機遇?觀察選舉可以發現:一是,政客脫黨參選尉然成風。此次共有93人競選22個縣市長,1754人角逐907縣市議員,除新北、基隆、南投三個縣市外,19個縣市都是3人以上競爭。其中台中等3縣市“3搶1”、高雄等7縣市“4搶1”、台北等5縣市“5搶1”、台南“6搶1”,最多的澎湖縣“7搶1”。藍營“立委”楊麗環、蘇盈貴、台東前縣長鄺麗貞、嘉義市現任議長蕭淑麗等遭開除黨籍參選到底;綠營嘉義縣副議長吳芳銘、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台聯黨前“立委”許忠信、黃文玲等同樣與黨分道揚鑣。二是,無色政治力量運營而生。台大教授李錫錕、台南警察局長陳子敬、伍彩集團創辦人林義豐、台中無黨籍前“外交官”宋原通、新竹市無黨籍現任議長謝文進、彰化縣退休警官洪敏雄和政治素人白雅燦、桃園市華航工會秘書長朱梅雪和政治素人吳富彤、台東縣台東醫院藥師彭權國和玉石公司負責人黃裕斌、宜蘭縣無黨籍前副縣長林信華、宜蘭大學退休的陳秋境、員山鄉民代表林錦坤等,即便知道自己參選沒有政黨奧援很難勝選,但仍勇往直前,拼選到底。三是,第三勢力仍有政治空間。此次無黨籍獲得1席都市,但無黨籍參選人總票數近149萬,得票率近12%。縣市議員,時代力量、新黨、親民黨等或無黨籍第三勢力獲276席,占30%;鄉鎮市長國民、兩黨和無黨籍分別為83、40、81席。可以看出,除選民厭倦國、民兩黨長期惡鬥外,更深層次含義是,“經濟與民生”才是左右選民投票的關鍵點。民衆倍感,只要經濟好起來,錢袋鼓起來,無論藍、綠或無色誰執政都可以。但往前看第三勢力政治行情“時漲時落”,因各自為政無法整合,始終未能發展壯大,新黨、親民黨、台聯黨等都是如此。三十多年來,唯有民進黨,從小到大,逐步與國民黨形成兩黨政治格局。受“太陽花”學運影響、藉“民主”與“反政府”勢力新組的“時代力量”衝上台灣政黨舞台,試圖用極端的“反中仇中”及“台獨”騙取政治利益,但後勢發展不會被看好。毫無疑問,台灣政黨新動態對我來講,“機遇大於挑戰”。“大中小、左中右”各種政治勢力角逐,有利於我“分化瓦解”和“利用爭取”,難點在於取得有利於我的“共識”不容易。
(3)我應對挑戰的若幹思考
一是,加強台灣民意工作。台灣現今政黨認同度逐漸趨低,親綠《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11月13日民調:政黨認同度,綠23.5%,藍35.4%,中性或獨立選民36%,創蔡上台以來最低紀錄。同是親綠《美麗島電子報》民調:52%對民進黨反感;43%對國民黨反感。吳敦義的“肥豬論”後,韓立即取消邀請吳站台規劃,侯友宜、盧秀燕、丁守中等立即表態跟進“切割”。因此,台灣“民意”反“黨意”,有利於大陸發展正能量影響台灣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要逐步解決“兩岸統一”的台灣民意障礙,必須堅持長期的深化台灣民意工作。
二是,加強政治精英工作。這次選舉不少政治人物退黨參選,究其原因主要是:政黨不佳成“負資產”,政客自然與政黨“切割”;地方派系原依附政黨,但有相對獨立能力,當政黨成包袱便離開黨;政黨內派系因利益分配難擺平,而出走另立山頭。也有不少無黨籍參選人,看到歷經多次選舉後不少民衆尤其年輕選民及中間選民投票逐漸理性,國民黨失去昔日光環與感染力;民進黨執政的無能與傲慢,選民對政治某種程度的絕望和對藍綠政客的不滿上升。
三是,加強政治認同工作。要讓台灣民衆認知,維護“一中”原則是兩岸關係“穩定器”;大陸選擇“和統”符合兩岸中國人的最大福祉;“台獨”將給兩岸關係帶來嚴重威脅;大陸雖不會選擇武力,但也不會承諾放棄武力;不要幻想美國會為“台獨”而戰,事關中國國家安全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敏感核心問題,中國寧可付出高昂的代價,都會在所不惜;兩岸統一不是大陸“吞并台灣”“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因此,要區分台灣政客、台灣民衆不同的政治需求。藍綠政客由於利益集團的政黨私利及選票需要,其頑固的政治立場不易改變;台灣民衆從兩岸“和平與發展”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掛鈎,終將逐步改變對大陸和兩岸統一的看法。
二、選後兩岸關係發展態勢
1. 十九大以來我對台工作及政策措施評估:
(1)台灣民衆的“癢點”在哪裡,哪類議題最能撩動台民衆?一是,此次選舉反映出島內民意轉向經濟民生。民意“統升獨降”發生些微變化,主流民意仍是“求和、求利、求發展”。尤其“台獨”無大市場,島內多家民調顯示80%以上民衆認同“中華民族”。二是,反映出大陸堅持對台基本方針產生正面效果。我將民進黨當局與台灣同胞作區隔,出台“31條”和“18碼”等系例惠台舉措,拉近民意距離,民衆醒悟現實生活與利益與大陸相連,致使民衆不希望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如大陸台商踴躍回台投票就是一例。三是,反映台當局人為設置障礙不得人心。兩岸交流受阻,赴台陸客減少,影響到台灣商家、酒店等觀光產業實際利益。而島內改革不當,更造成“軍公教”鐵票回流、綠營農、漁、民投票改方向等。存在的問題是,國民黨長期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的大陸政策(雖然馬個人近期提出“不排斥統一”),使得台灣多數民衆錯誤地認為,“兩岸統一”是“大陸吞并台灣”,兩岸“維持現狀”最好,并被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所利用,也讓美國暗中竊喜。藍、綠政客及民衆還普遍存在“三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大陸堅持“和平統一”方針不會對台輕易動武;大陸自身問題多“自顧不暇”無法對台動武;台灣有美國撑腰“保護”大陸不敢對台動武。民衆對“台獨”威脅台海和平認識不足。 一方面民意“拒統”縮小,但仍居多數;另一方面“台獨”趨降,但仍猖狂。
(2)民進黨的“痛點”在哪裡,哪類政策措施最能打痛民進黨?一是,經濟與民生短期難解決。民進黨全面施政不得人心,并未解決薪資凍漲、房價高企、產業外移、貧富差距擴大等經濟與社會民生問題,而系列改革卻加深社會對立, 兩岸關係僵持無解,和平環境遭破壞,引發社會不安,民意“思穩、思和、顧肚子”。民進黨執政不佳的包袱還要背下去,民衆不滿怨氣仍將延燒。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研判,“年金改革”影響百萬人消費進而影響內需經濟;兩岸關係不好陸客赴台減少百萬人進而影響多個服務行業。二是,“主權牌”失靈難救民進黨。此次地方選舉民進黨選戰主軸“顧台灣”不起作用、不討好;“台獨”成“毒票”,多數綠營縣市長候選人避談“主權”,不與大陸對抗。包括選前一周姚文智在台北大型造勢,不見黨內大咖相挺;選前一天晚上新北蘇貞昌造勢晚會幾乎看不到民進黨旗子。相反,綠營選將策略上盡量避免受“中央”執政不利拖累,避免意識形態幹擾。這次六都中勝選的桃園鄭文燦、台南黃偉哲,沒有走深綠路綫,也比較少談“統獨”議題。
(3)下一步如何塑造態勢,進一步打擊民進黨?一是,規劃如何讓台灣“邦交”逐步歸零,“溫水煮青蛙”,直至徹底斷掉台灣對外關係之路。二是,規劃如何封殺台灣參加非國際組織及活動,類似成功封殺台中市舉辦“青運會”等。三是,規劃軍機軍艦繞台常態化,以震懾島內“台獨”勢力和警告外部勢力。四是,堅決遏制“台獨公投”以防後患。此次“東奧正名公投”雖然未過494萬(25%)門檻,但也有同意票438萬票(24.34%接近25%)。“台獨”勢力不甘心,還在為明年推動“台獨公投”與“總統”大選捆綁,值得高度警惕。
(4)我“融合發展”等對台政策改進空間和優化思考?一是,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針對台灣社會不同的群體,不分顔色,爭取更廣泛、更多不同層次人士。尤其對民進黨內確有理智的政治人物,應予爭取,謀求“共同利益”,共同“遏獨、促統”。二是,建構“兩岸同屬一中”政治認同。准確把脈台灣政黨政治客觀規律,集聚台灣中產階級“政治認同”,并融入“一中框架”大格局中。實施“心靈契合”系統工程,扎實推進兩岸社會、經濟融合。三是,冷靜觀察選後台灣政治現實。台灣政黨已不再完全是用藍、綠基本盤來對決,政治版圖雖由國、民兩黨瓜分,但選後是否出現“鐘擺”效應,或是停止“骨牌”效應,須繼續觀察。
2.蔡英文及民進黨政權評估:
(1)蔡政權和“台獨”推動和落實“台獨”挑釁兩岸關係的重大規劃?兩岸關係的風險依然存在,尤其台灣又將進入新的選戰,觀察未來兩岸關係走向有三種可能:一是,蔡繼續“抗中”。對大陸政策趨緊,仍將拒絕“九二共識”,縱容“台獨”搞小動作,搞“去中國化”漸進“台獨”,煽動民意“仇中、反中”,進一步向美“靠攏”,以轉移執政困境。二是,蔡略作“調整”。為民進黨2020勝選執政,“凍結”或修改“台獨黨綱”,試往“中華民族”靠攏爭搶“中間票”,但關鍵受制於“台獨基本教義派”牽制,難度較大。在“深綠”鐵票決定民進黨勝負的情勢下,一般不會調整現有“台獨”立場,畢竟有票才有政權,政權與利益掛鈎。三是,鋌而走險。極端“台獨”勢力“喜樂島”等將全力推動“台獨公投”與2020大選舉捆綁;“時代力量”將推動“修憲、釋憲”、修改“公投法”加入“領土變更”、“制憲公投”。目前判斷:上述第一種可能性較大,後兩者均不容易做到。如“狗急挑墻”挑戰大陸,勢將嚴重挑戰“一中”原則和我“底綫”。民進黨“台獨”立場雖頑固,但涉及利益集團整體利益和美國因素,非蔡英文個人所定奪。況且民進黨政權尚未受到顛覆性威脅,無必要冒險徹底與大陸“對撞”。
(2)台灣民衆有關“統獨”民意和兩岸關係的新變化新態勢?一是,綠炒“統獨”固票效果不彰。蔡英文無端指責大陸傳播“假消息”“介入台灣選舉”,“雙十講話”強打“台灣主權牌”;選舉造勢妄稱“中國文攻武嚇打壓台灣”;賴清德喊“台灣跟中國本來就是兩個國家”;陳菊直言“九二無共識”,選民并不認同。二是,參選人強打“統獨”牌同樣失敗。高雄陳其邁稱“用選票告訴中國台灣是獨立國家”;新北蘇貞昌直言“台灣價值即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台北姚文智造勢口號“台灣價值”就是“台灣獨立”;台中林佳龍記者會炒作“東青會被大陸封殺”;民進黨舉辦20場所謂“顧台灣”造勢固盤催票;“喜樂島聯盟”呼應舉辦“全民公投反并吞大游行”,這些多數選民不支持。三是,“公投”首次與地方選舉梱綁失敗。民進黨一手把持的“中選會”,推動首次地方選舉與“東奧正名公投”捆綁,結果以失敗告終。可見,民進黨擁抱深綠的選戰策略和“抹紅”對手的戰術均無效。相反候選人政見倡導兩岸和平與發展的正面效果卻顯現成功。
(3)我面臨兩岸關係新機遇、新挑戰的幾點思考?
“九合一”選舉作為台灣地方政權選舉,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不可忽視。未來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將更趨複雜。明年是兩岸分離滿70年,又是“總統”大選的前一年,國、民兩黨為政權而“生死博鬥”,在所難免,而且兩黨可能面臨“柯旋風與韓流”的巨大衝擊。
一是,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決打擊“台獨”,維護台海穩定。保持定力指,不論台海風雲變幻,我不為動搖。其內涵包括“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力”。堅持對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方針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方向。以習總書記對台重要論述為指導,組織力量研擬推動國家統一的“戰略規劃”,細化“戰略底綫”,讓台灣當局朝野政客、中產階級、各階層及美日外部勢力知道,碰撞“底綫”可能要付出的代價。也要清晰召告國際社會,新時代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決心、路徑、目標。
二是,要引導台灣新民意向有利於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機遇。“台獨”成“毒票”,蔡到桃園助選剛致辭,台下人已走大半;陳水扁為兒子陳至中選議員站台,陳其邁“快閃”走人不敢同台;一些沒人氣的“綠委”、中常委更被候選人甩到一邊,連上台機會都不給;大街小巷樹立的競選看板,多數沒有國、民兩黨黨徽,多個參選者以淡化藍綠色彩為策略,這種趨勢可能還會延續今後的選舉。此次最基層的7700多個村裡長選舉結果顯示,無黨籍獲6231席,國、民兩黨分別為1220、285席,反映出藍綠兩黨的基層影響力大面積萎縮,這有利於我開展工作。
三是,要“立足當前,前瞻長遠”,審慎處理好中美關係。特朗普上台頻出“台灣牌”,蔡英文藉中美貿易戰迎合美國“以台制華”戰略。但可以基本判斷:美國打“台灣牌”升級,更多的是當“棋子”利用。美國也知道中美鬥則“兩敗俱傷”。因此,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美台關係的“三角”關係中,我應堅持對美“底綫”原則和“鬥而不破”的策略,避免台灣問題衝擊中美關係而成為引爆點。此次美“挺綠”介入選舉,但終究無法挽救民進黨敗局。台灣2020大選美介入深度定會加大,因為民進黨執政仍是比較符合美國利益的選擇,我應作好一切都有可能發生的各種准備。
(寫於2018年11月30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