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關係中的十個誤判須警惕

  兩岸關係發展,30多年曲折迂回,經歷了風風雨雨,乃至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台海危機,但從未像今天面臨這樣嚴峻複雜的局面。目前,雖然兩岸民間交往未“斷流”,但由於民進黨當局拒絕“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官方、半官方接觸中斷,原來建立起來的電話熱綫及管控機制,遭致嚴重破壞。不排除民進黨當局還會人為制造兩岸“對立、對抗”“仇視、仇恨”“去中、反中”,兩岸關係存在著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及高風險。那麼原因何在?筆者認為,這與台灣方面十個誤判兩岸關係形勢有關,頗值得關注與警覺:

  一是,島內有政客認為兩岸關係根本的問題是兩岸缺乏互信?筆者認為,持這種看法的人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部分。事實表明,兩岸關係所以反複無常,時熱時冷,甚或倒退,根本原因是兩岸的終極目標“南轅北轍”。大陸終極目標追求兩岸統一,台灣政黨和政客追求的是“台獨”或“獨台”,雙方毫無交集。兩岸開放後,民間往來罕見熱絡,官方交流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歷史性的“習馬會”“胡連會”,要說一點互信沒有不現實。但由於雙方的目標不同,一有風吹草動,已經建立起來的政治互信就顯現出不牢固,更難以再深化。尤其民進黨執政,要麼搞“一邊一國”,兩岸瀕臨戰爭的邊緣;要麼拒絕“九二共識”,兩岸僵局難解。台海局勢突變,其主要原因是,“台獨”勢力強推“和平分裂”的“去中國化”鬧劇,衝撞到兩岸“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原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狀難以維持下去。因此,要解決增加兩岸互信問題,應確定共同追求統一的大目標。至於如何統一?路徑和條件是什麼?大陸早就倡導兩岸可以坐下來“平等協商”,當然也不應該“久談不決”。

  二是,認為大陸“軍機繞台”“斷台友邦”是“威脅、打壓”?其實大陸這兩個動作,毫無掩飾地公開表明完全是針對“台獨”和外部勢力,目的是要遏制、打擊“台獨”囂張氣焰,防患於未燃。但民進黨當局刻意吵作,籠統、簡單地稱之為針對“台灣”,更歪曲是針對2300萬台灣人民。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1月11日在北京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正式將“六個任何”寫入報告中。
2018年7月13日習總書記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時再次強調:“台獨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 台海和平穩定,只會給兩岸同胞帶來禍害。我們決不容忍台獨勢力興風作浪,決不允許任何台獨圖謀得逞”。這些重要講話,已經清晰地將大陸“底綫”,也是代表13億多中國人的堅定心聲,告訴台灣方面,不要糊裡糊塗,自以為是,任意妄為的結果,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是,認為“九二無共識”“九二共識不是兩岸共識”。回顧歷史,沒有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在香港會談達成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肯定不會有1993年的新加坡“汪辜會談”;不會有1998年的上海“汪辜會晤”;更不會有2005年的北京“胡連會”和2015年的新加坡“習馬會”。正因為有了“九二共識”,才有了頻繁持續的兩岸人員往來、經貿合作、文化交流,情感融入,不亦樂乎的繁榮景象;才使得兩岸人民能够相互握手,擁抱交心,和風細雨,陽光沐浴,深深溫暖著華夏大地。“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產生於1992年,當年是國民黨執政,不言而喻代表著台灣當局與大陸當局達成的“共識”,不僅僅只是國共“兩黨共識”,顯然是“兩岸共識”。客觀、鐵定的共識,得到兩岸人民擁護,得到歷史見證,怎麼到了民進黨執政,“九二共識”卻變成了國共“兩黨共識”?怎麼只承認“香港九二會談事實”而不承認“九二共識”。而到了2018年11月台灣“九合一”選舉時,卻又變成了“九二無共識”?極端“台獨”分子擁抱“東奧正名”“台灣正名”公投,指控大陸“幹預”選舉,借機狂言“向中國說不”,結局當然失敗。

  四是,以為大陸堅持“和平統一”方針,就不會對台動武。實現國家統一,不是單一的選擇“武力解放台灣”,同時也可以使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這是大陸幾代領導人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戰略決策,台灣方面以簡單思維去理解大陸選擇“和統”或“武統”方式,太幼稚、太理想化。大陸堅持“和平統一”方針的前提是,台灣不可搞“台獨”,否則怎麼可能堅持“和統”方針。“兩岸和平”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待,關乎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珍惜兩岸和平環境與和平發展,選擇兩岸“和平統一”,符合兩岸中國人的最大福祉。最簡單的道理是,“兵戎相見,兩敗俱傷”。大陸迄今對解決台灣問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軸”,不惜以年700多億美元貿易逆差的代價惠及台灣;推心置腹地接連出台系列惠台舉措,幫助台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因為兩岸同胞骨肉相連,同根同脈,血濃於水。在無“台獨”或“外力”幹涉等特殊情況下,大陸不會輕易選擇使用武力,當然也絕不會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五是,以為大陸自身存在問題多“自顧不暇”無法對台動武。持這種觀點的人,有點不識時務,夜郎自大。要麼對大陸不甚了解,要麼自我壯膽,要麼固執的意識形態作怪。大陸改革開放40年,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取得令世人矚目的進步與成就,并且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和繼續擴大開放的基本國策,正努力地邁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大陸過去遺留的種種問題和改革開放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新矛盾,的確需要逐步加以解決,而且一定會逐步得到解決。但大陸問題再多、再大、再困難,都比不上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來的重要。中國歷史上受盡外部勢力淩辱,今天站起來的13億中國人和海外僑胞、台灣同胞,絕不會允許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絕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2018年6月27日習總書記在北京會見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強調:“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我們的態度是堅定的也是明確的,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別人的東西我們一分一毫也不要”。

  六是,以為有美國撑腰“保護”台灣,大陸不敢對台動武。美國是否會為“台獨”而戰,答案是否定的。1979年美國與所謂“中華民國”切割,在“廢約、撤軍、斷交”三個條件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40多年來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敢輕易改動。同時,美國也出台“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阻撓、幹擾中國解決台灣問題,這是美國出於“以台制華”戰略的需要。然而,美國也不敢低估大陸的意志和實力,事關中國的國家安全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這個大是大非的敏感核心問題,中國寧可付出高昂的代價,都會在所不惜。今年11月9日,國防部長魏鳳和訪美強硬表態:“如果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會像美國當年南北戰爭一樣,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祖國統一”。台灣有些人也想歪了,認為美國戰略是“美國利益優先”,殊不知中美關係起伏,有分歧、有鬥爭,然中美各自都有更大的利益需要考慮,中國政府也絕不會拿原則作交易。現實是,中美“攤牌”不具備條件,世界上兩大經濟體,兩個核大國,“魚死網破”不符合美國利益。2018年9月12日美(AIT)主席莫健公開承認,美國航母去高雄停靠,實際得不到好處,反而可能讓北京趁機動武,受害者首先是台灣。有頭腦清醒的台灣學者也呼籲:美台軍事合作升級恐挑起敏感神經;台灣希望美日抵制大陸很危險;台灣夾在美中之間,沒處理好,台灣會死得難看。

  七是,美國打“台灣牌”升級,台當局狡辯台灣無法拒絕。特朗普上台,中美關係上升為“戰略競爭對手”,美刻意將“貿易戰”與台灣問題掛鈎,出台《台灣交往法》,升高美台軍事關係,美艦進出台灣海峽,揚言邀台軍演、軍艦互泊,拿“台灣牌”挑釁中國。有些“台獨”勢力暗自高興,趨於猖狂。殊不知,中美如“對抗、攤牌”,對台灣有何好處?難道美國會為“台獨”賣命?台灣方面說美國想利用台灣,台灣無法拒絕,這很可憐。這正是台灣當局長期“依美拒統”“倚美抗陸”的策略和做法所致,是台灣抱美“大腿”,向美靠攏,迎合了美國“以台制華”戰略而造成的後果。現在又圖謀配合美國“印太戰略”與大陸對抗。“台獨”分子應認清局勢,大陸才是台灣的堅強後盾,台灣有大陸做“靠山”才會有安全。中美貿易戰升級,不排除美國打“台灣牌”升級,但也要掂量破我“底綫”的後果。2016年12月16日奧巴馬就記者提問“蔡特通話”時曾勸告特朗普:“顛覆台海現狀和一個中國要考慮後果”。2018年10月7日,服務於小布什政府的前美國務卿鮑威爾和服務於克林頓政府的前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均認為,“中國不是美國敵人”。可以基本判斷,中美如果“攤牌”,勢必導致中美關係、兩岸關係重大逆轉。

  八是,認為兩岸統一是“制度之爭”,“大陸要吞并台灣”。不可否認,兩岸制度確有差別,互有長短,彼此應相互尊重,互相借鑒學習,但絕不是阻擋國家統一的理由。實際上,大陸多次表達了尊重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認同并支持台灣民衆“當家作主”的願望,大陸堅持的是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共幾代領導人、中共黨的重大決議,多次重申用“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2014年2月18日習總書記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指出,我們“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首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同年9月26日習總書記會見台灣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等聯合參訪團時再次強調:“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可以相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下的台灣,原有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均可保留不變,而且將比香港、澳門更加寬鬆,包括可以保留軍隊。由此,兩岸統一何來制度之爭?何來“大陸吞并台灣”,完全是台灣政客的借口而已。

  九是,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統一不是唯一選項”。這顯然是一廂情想,是政客操縱制造的假議題,不代表2300萬台灣民意。不過也不奇怪,確有部分長期受到“反共、反中”宣教的台灣民衆,視大陸為“威權”統治,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台灣“要多元、要公投”,這被“台獨”勢力利用并“支解”兩岸和平。少數極端“台獨”分子折騰“東奧正名公投”“台獨公投”等,企圖實現“法理台獨”。毫無疑問,這不僅將衝擊到台灣的社會與政治,也將嚴重威脅到兩岸和平。而且,下場可想而知。1980年和1995年魁北克兩次“公投”均遭致失敗。2014年英格蘭“脫英公投”55%不予支持;2016年意大利“脫歐公投”60%不予支持;2014年克裡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獲95%支持,但聯合國決議認定無效;2014年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白“獨立公投”獲80%支持,但遭到國會否決,法院也裁決違憲;2017年再辦公投獲90%支持,結果西班牙參議院通過決議授權中央政府,依國家《憲法》第155條全面直接接管該地區,絕無任何商討餘地。同樣,無論陳水扁的“入聯公投”,或此次“九合一”選舉的“東奧正名公投”,結果也告失敗。“台獨公投”很難得到台灣人民支持,即便通過也無法取得法理認可,更不會得到國際社會支持,大陸也絕不會坐視。

  十是,認為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最好。當前兩岸關係嚴峻複雜,民進黨當局講“維持現狀”是空活、假活,是台灣政黨政客的私利需要及政治策略。2018年7月15日民進黨第18屆第一次黨代會,有黨代表提案建議將“維持現狀”納入黨綱替代“台獨黨綱”,蔡英文裁示“不再另行處理”,直接打掉,顯然蔡心裡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致。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大陸民衆“武統”聲音比過去響很多,但中央仍堅持“和平統一”方針,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兩岸解套的路也沒有封死,仍給民進黨醒悟的機會。但統一的目標是確定的,“和統”方式只是統一的一種選擇,針對“台獨”選擇“武統”也從未承諾放棄。況且,台灣發生“重大事變”或“和平統一完全喪失”,也符合《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2005年3月14日全國人大會議通過實施)。2013年10月6日習總書記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強調:“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2015年5月4日習總書記在北京會見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就朱“求同存異”之說回應指出,“兩岸雙方要著眼大局,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不僅要求同存異,更應努力聚同化異,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大陸在解決台灣問題的決策中,是在實力與戰略選擇之間,審慎選擇了後者,主要考慮是為台灣人民著想,目的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總體而言,兩岸關係的風險在於“台獨”衝撞“一中原則”;兩岸關係的變數在於美國“一中”政策動搖趨變。台灣方面對兩岸關係存在的種種誤判,很容易導致決策的失誤和台海局勢的失控。台灣方面應該醒悟:(1)大陸絕不可能放任“台獨”勢力為所欲為。極端“台獨”分子玩火升級,不自量力,自我感覺很爽,但捅破了“紅綫、底綫”,就沒有兩岸“和平”與“和統”。(2)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只要堅持“一中原則”,台灣不論哪個黨執政,都可以與大陸一起“聚同化異”,也就是聚焦“兩岸同屬一中”,化解“兩岸政治分歧”,循序漸進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終極目標是實現國家統一。(3)在兩岸統一的過程中,不同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主張可以討論,唯“一中原則”不允許討論。完成這個過程,雙方需要時間,需要彼此了解和理解,需要用同理心,將心比心,進而增加互信,達到“心靈契合”,共謀“兩岸雙贏”。 

  (本文發表於《上海台灣研究》第十八輯2018年12月1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