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談尊重兩岸和平發展中的台灣民意

  從台灣看,兩岸和平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是台灣主流民意,為政者理應多把人民心裡裝的事,多把人民期盼的事解決好,才能站穩“腳跟”,坐穩“位子”。“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是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障礙,長此以往,將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制約因素。和平與發展,相輔相成,不能割裂,和平與發展都是台灣主流民意。以人為本,人民為大,民意不可違。

  一、和平發展已是台灣主流民意的選擇

  歷史上兩岸隔絕38年之久,親人不能相見團圓,經濟不能交往合作,文化不能溝通交流。歷史的傷痛,無情與殘酷,給兩岸關係留下深深的烙印。但為政者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是否還記得歷史的傷痛呢?是否應該把最重要的民意裝在心裡面呢?

  中國有句古話:“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前不久鳳凰衛視報道,一位身居台灣60多年名字叫高秉涵的山東籍老兵,從1992年至今,將57個裝著在台灣過世老兵的骨灰壇子,背回大陸山東老家。太沉重了,每次只能背4罐。80多歲老人,一生唯一的希望,就是帶“戰友”回家。看到這個新聞,不禁讓人心酸、流淚。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真實的“葉落歸根”的故事。過去,兩岸親情分離、妻離子散,乃至葉落不能歸根。然而遺憾的是,今天可能還有成百上千個這樣的真實故事。林毅夫太太陳雲英女士夢想有一天陪丈夫返台祭祖。她說“也許等他們活到一百歲時就有希望了”。聽了這番話,不禁讓我們的心情很難過、很沉重,難道林太太的夢想,真的要等活到百歲後才能實現嗎?過去骨肉分離,是錯綜複雜的歷史因素所造成,難道今天還要堅持人為的設置障礙嗎?

  台灣主流民意期待兩岸和平發展已經幾十年了。自從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以及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方針以後,中國國民黨隨之調整“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國共兩黨順應主流民意、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推進兩岸和平發展。歷經30多年,台灣民意越來越加持認同并正確選擇要走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并在各個領域為兩岸和平發展付出艱辛的努力。與此同時,也逐步認清消除兩岸緊張對峙及推進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性;逐步認清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的紅利最實惠、最可貴;逐步認清主張推行“台獨”沒有希望、沒有出路。事實證明,台灣主流民意裡面深刻的內涵及所急切的希望是:歷史的悲劇和傷痛,人民不會忘記,更不能重演;“台獨”危害兩岸和平,人民不會認同,更不能接受;台海穩定,和平發展,交往合作,安居樂業,才是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因此,當今為政者如果仍然人為的設置障礙,絕不是聰明之舉,要多把人民心裡裝的事,多把人民期盼的事解決好,才能站穩“腳跟”,坐穩“位子”。

  二、當前台灣民意希望“維持現狀”的主要因素

  台灣主流民意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同時絕大多數民意又主張“維持現狀”,即“不統、不獨”,這是為什麼?筆者認為,“不獨”比較好理解,因為“台獨”等於戰爭,兵戎相見,同胞相殘,台灣民衆不支持,兩岸人民不希望,歷中的教訓已够慘痛了。絕大多數台灣民衆,包括朝野政客都心知肚明,“台獨”只能當口號喊喊而已,要想實現,非常困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那麼如何理解“不統”?原因就比較複雜。依筆者分析:

  一是歷史因素。歷史上荷蘭侵占台灣,殖民統治38年;日本侵占台灣,殖民統治50年;1945年至今60多年,兩岸尚未一統。單單這三個歷史階段,兩岸分離時間就長達150年。雖然兩岸開放人員往來,已有數百萬台灣同胞到過大陸,但仍有三分之二台灣民衆對大陸存有疏離感。百年分離,百年滄桑,怎麼可能在一夕之間彌合。

  二是制度因素。大陸和台灣實行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已有60多年,社會、文化價值觀,以及信仰、理念和思維方式等,伴隨著60年的光陰產生了比較大的差異,而且這種差異是思想性的,埋藏在民衆的心靈深處,要台灣民衆認識、接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還需要時間和艱巨努力。

  三是經濟因素。無可置疑,大陸改革開放30多年,綜合經濟實力居全球第二位,且潛力巨大,國際地位,舉足輕重,兩岸不可同日而語。越來越多的台灣民衆也肯定、贊許大陸的進步和成就。但台灣民衆也自認為,兩岸人均所得仍有一定差距。大陸13億人口,台灣2300萬人,當然不可相提并論。但不論這個看法正確與否,大陸還在發展和努力改善、縮小之中。

  四是政策因素。國民黨堅持所謂“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有學者評論認為,這既是馬英九的近期戰略目標,也是主要策略手段。筆者對“三不”政策真正的意圖暫且不作評論,按一般人的看法是,“三不”政策就是想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守住“中華民國”,維持“和而不統”的現狀。

  上述前三個因素,造成台灣絕大多數民意主張“維持現狀”,尚可以理解。化解錯綜複雜的兩岸政治分歧,最終實現國家統一大業,確實需要時間,逐步加以解決。但是,第四個因素就值得探討。有學者認為,“三不”政策中的“不統”,是台灣選舉的需要,是藍營用以應對綠營誣陷其“賣台”;“不獨”,是告知大陸,希望穩住兩岸和平局面;“不武”,是告訴台灣民衆,不必擔心大陸動武。同時,“三不”政策也是想告白美國,要美放心,不會讓“台獨”拖美下水,不必擔心台灣與大陸走得太近。

  “三不”政策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障礙。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今年馬英九第二任期的“520”就職演講再次作了重複。依筆者觀察,國民黨以此作為策略手段,有其現實需要的一面,或政黨利益之需而迫不得已。講白了,“三不”政策讓人感覺雖有考慮民意因素,但這裡面的重點就是選票,是政黨利益需求。可問題的根本是,國民黨如果長期堅持“三不”政策,兩岸關係將長期處於脆弱和不確定、不穩定之中。更重要的是長期堅持“三不”政策,兩岸九二共識的鞏固,兩岸政治互信的提高,兩岸和平發展的深化,都會受到“三不”政策及政黨和人為因素所影響。“三不”政策將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制約因素和政治障礙,與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與台灣的長治久安,背道而馳。這也是當前兩岸和平發展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問題。

  明白人都知道,如今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還欠厚實;兩岸和平發展的台灣民意有待提升,作為當政者,更加需要為鞏固和深化兩岸和平發展作出努力。馬英九曾對自己兩個任期的定位做過表示:第一個四年要“撥亂反正、跟上世界”;第二個四年要“脫胎換骨,邁向卓越”。這8個字,雖然沒有直接點出與兩岸和平發展有關聯,但如果真不能涵蓋兩岸關係,必然傷害到兩岸和平發展的台灣主流民意。島內多家民調結果顯示,七成以上的台灣民衆期待早日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兩岸和平協定。據島內最新的旺旺中時民調中心調查顯示,59%的人認為簽訂和平協定,有助於兩岸穩定交流,避免兵戎相見。民調進一步分析發現,泛藍民衆有90%支持,泛綠民衆則看法分歧,41%贊成,35%反對;中立民衆,42%認同,19%不以為然,近40%無意見。對於“簽訂和平協議”就是“進入統-進程”的說法,泛綠受訪者有51%認為兩者不能劃等號,但也有30%贊成。當然,僅泛綠這三成民意基本無著力點,不代表大多數。事實上,“和平協議”雖與政治有關,但并不等同於“政治協議”,更不等同於“和平統一”。難道要違背這個主流民意的托付嗎?

  三、為充實兩岸和平發展內容多做實質性努力

  鞏固、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可就兩岸和平協定先行對話、平等協商。兩岸和平協定的構想并非新生事物,算算已經講了七、八年。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會談公報中,就把簽署兩岸和平協定作為“五項願景之一。馬英九繼任黨主席時,親自提議正式納入國民黨的政策綱領。2008年馬競選“總統”時,將“簽署兩岸和平協定”與“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列為當選後的政策目標。當年10月馬更明確說:“希望在任期內完成兩岸簽訂和平協定。”2011年10月17日,在面臨“總統”選情膠著緊綳的危急時刻,又重提兩岸和平協議,并希望循序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這些政策性講話并非是突如其來的舉動,應是基於多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獲顯著成果,在民意認同與國際肯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展現其積極進取姿態。但是,難道這只是為其選舉加分的口號喊喊而已嗎?難道兩岸和平協定不是台灣民衆追求的最大“和平紅利”嗎?

  兩岸簽訂和平協定,在島內獲多個政黨肯定。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曾表示,兩岸商簽和平協議是鞏固并強化兩岸政治互信基礎的重要關鍵。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表示,兩岸和平協議的主要意義,在於正式終止因內戰歷史所遺留的兩岸敵對狀態問題,更是未來推動建構制度性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新黨秘書長李勝峰指出,馬提出這個政策是正確的,很勇敢,是一個政治家的做法,政治家敢把自己的想法向社會宣布,然後說服大衆,獲得大家支持之後,帶領台灣朝這個方向前進。親民黨發言人李桐豪含蓄表示,親民黨在2005年就開始推動兩岸和平促進法,當時沒有被國民黨和民進黨接受,現在馬提出洽簽兩岸和平協定的概念,“基本上親民黨是可以支持的”。就連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前“陸委會副主委”黃介正接受訪問時也表示,兩岸和平協議是一個發展性、框架性的東西,它只講大原則,可說是21世紀新版“九二共識”。

  近來台灣有政界、學界人士提議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台灣指標調查研究公司今年5月10日公布民調結果,如果雙方各自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分別以大陸、台灣地區名義會談,有逼近五成民衆表示贊成。但馬英九表示,他不贊成這種體制外的組織,因為會把現行的制度打亂。筆者認為,以這樣的理由來搪塞是完全說不過去的,因為這與體制外組織衝擊體制內機構的說法是完全搭不上界的。兩岸之間已經有一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負責處理與框架協定相關的事宜。為什麼不可以成立一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負責處理與框架協議相關的事宜呢?難道“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就不會把現行的制度打亂?聯想到馬說“兩岸這幾年所簽的各種協定都是廣義的和平協定”的說法,說穿了,馬不贊成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目的與拒談兩岸和平協議有關。

  今年馬英九“520”就職演說,強調“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強調“未來四年兩岸要開拓新合作領域,繼續鞏固和平、擴大繁榮、深化互信”,這是馬在兩岸關係部分唯一明確的未來作為,值得肯定。但對“兩岸簽訂和平協定”和“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只字未提。顯得保守有餘、開創不足。如今台灣主流民意是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政者理應為深化兩岸政治互信、充實兩岸和平發展內容多做實質性努力,至少應可就兩岸和平協定先行對話,平等協商。當然,無論怎麼講,馬的演講既有保守、被動的一面,也有進步、積極的一面,不能以一次演講作過多的解釋,也不應以一次演講而作最後定論。時事的變化,台灣主流民意自當期待兩岸和平發展出現更多積極的成果。

  四、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之幸和中華民族之福

  前不久,台灣有一名記者參加“海西行聯合采訪”,他坐上游艇,遠眺金門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墻,回頭又見廈門島上也有“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大幅標語。記者萬分感慨:20年前的1992年,他曾經在金門當兵,那幾年海峽一片“殺氣”,如今兩岸發展確實往和平方向在走。這名記者的感慨,何嘗不是兩岸人民的肺腑之言。

  兩岸人民還清楚記得,2010年6月29日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標志著兩岸經濟合作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去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獲開始實施,539項產品中有76項產品實施零關稅;今年1月1日零關稅項目擴增為509項。累計至今年首季,台灣出口大陸適用優惠關稅的產品達58.9億美元,節省關稅2.3億美元,為台灣產業爭取了大陸市場的廣大商機。這就是兩岸發展往和平方向邁進的具體成果之一。

  大陸游客赴台觀光,給台灣帶來新商機。據統計,2011年1至12月,大陸居民赴台184萬人次,同比增長11.02%,包括大陸居民赴台觀光125.1萬人次,其中團隊游122.3萬人次,個人游2.8萬人次,平均每天有近5000名大陸游客到台灣各地觀光游覽,大陸已成為來台灣旅游最大客源地。台灣觀光主管部門預估,2011年觀光收入達新台幣3000億元(約101.83億美元)。

  兩岸直航帶動台灣航空業績。島內市場人士認為兩岸直航對於台灣航空業者而言“含金量最高”。據統計,僅華航、長榮航空,2011年營收增長逾四成。其中,華航全年營收新台幣1381.4億元,年增40.77%;長榮則首度破千億,全年營收新台幣1044.1億元,年增42.5%。台灣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高希均曾坦言,台灣最大的潛力與實力是企業的生命力,而最迫切的一項就是兩岸直航。他認為兩岸直航方便民衆,省時省錢,每年節省大約300多億元新台幣。

  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更令人難以忘懷的是,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吳伯雄在北大的演講和在南京的題詞。2005年4月29日,連戰“和平之旅”在北京大學演講,“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2008年5月27日,吳伯雄訪問大陸抵達南京中山陵題詞,“天下為公,人民最大”,如此真情的流露,如此崇高的境界,道出未來的台灣主流民意,必將循序漸進地向著“認同中華民族、共謀振興中華”的大方向發展。他們所講的話和題詞,站在了國家民族的高起點,背後確有強大的民意支持。因為,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之幸和中華民族之福。這些年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證明,以人為本,人民為大,民意不可違。

  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兩岸和平發展的大方向完全正確。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一個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必定是兩岸雙贏的局面,必定是兩岸人民乃至中華民族之幸,我們對此應充滿自信和信心。

  回首過去,蔣家父子“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只不過堅持了不到30年,到蔣經國執政,最終在強大的民意要求之下,於1987年11月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政策。之後,逐步開放大陸居民赴台觀光、開放兩岸海、空直航、雙向投資等政策,同樣只經過30年時間,最終也是在強大的民意呼喚之下,得以實現。因為,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所共同期盼的,任何不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的政策,終究會被歷史和人民所拋棄。

  總而言之,(1)今天海峽兩岸的主旋律是和平發展,台灣民意主流是和平發展,島內任何人、任何政黨只有順應台灣民衆“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這一時代潮流,才能獲得認同和支持。(2)兩岸關係不可能永遠“只經不政”,不可能永遠只講和平,不講發展。只有做到兩岸和平,才能穩定兩岸關係;只有做到兩岸穩定,才能發展兩岸關係;只有發展兩岸關係,才能永保兩岸和平。(3)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理論和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兩岸和平發展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需要兩岸人民共同參與和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任重道遠。(4)兩岸“和平紅利”得來不易,台灣民衆不希望複而再失。筆者1998年在《中國評論》第7期撰文:“中國需要和平建設,台灣需要和平統一,兩岸需要和平發展”。為政者要努力推動、積極引導、繼續形塑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台灣主流民意,不斷為鞏固和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做出具體的規劃和打造實質性成果而努力。 

  (原載香港《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7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