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019年5月27日電 日前(5月23日)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召開了主題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圓桌論壇,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仇長根,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重要講話精神,就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與兩岸“民主協商”議題發表了看法。
仇長根認為:習總書記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是新時代解決台灣題的戰略決策和戰略部署,也是對鄧小平“一國兩制”理論的創新和發展。仇長根分析,探索“兩制”台灣方案中,要破解“三大”障礙,應展開“民主協商”加以解決:
一是如何破解“維持現狀”的台灣民意障礙。受台灣政黨與政客操控的影響,長期以來台灣民意主流是“求和求利求發展”。但隨著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新民意動向值得關注:即民衆逐步認識“台獨”不能當飯吃,“九合一”選舉選民用選票教訓民進黨就是很清楚的例證。民衆要求政治人物要為人民做實事,綠營人士也認為“人民已經不欠民進黨了”。台灣民意“要和平,不要獨立,台獨會導致戰爭,帶來災難”;同時民意也呈現出“不支持統一,希望維持現狀”。但台灣多少年來從未有過的“統一”聲量,現在有了并且逐漸提升,政、商、學界等一些有識志士認為:兩岸統一是最終的目標、兩岸未來只剩下統一選項、期待國家和平統一早日實現,越晚台灣籌碼越來越少。韓國瑜直言:不要懷疑共產黨收複台灣的決心。新民意對國、民兩黨都有壓力,台灣民衆不在乎什麼顔色的黨執政,人民眼睛已經張開,不想再被政黨和政客糊弄、欺騙。所以,破解“維持現狀”的障礙,還是要靠爭取廣大民意。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強調,“兩岸同胞要交流互鑒、對話包容,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久久為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二是破解“中華民國”政治定位的障礙。這個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極其複雜,也不容易解決。但要看到,台灣絕大多數民衆對“中華民國”有著樸素的“家國情懷”,這完全可以理解,這與政黨和政客追求的政治企圖有本質區別。台灣政黨與政客將“中華民國主權”“治權”“政權”連接,擁抱“中華民國”是為了政客私利,談不上“民族與國家”擔當。尤其民進黨執政,拒絕“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借“中華民國”之殼掩護,推進“台獨”路綫。但客觀上,島內民生訴求強烈與經濟發展關係越來越密切,而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九合一”選舉反映出台灣政黨與政客的所謂“精英政治”,正遭遇“庶民政治”的衝擊,如果某政黨與政客背離民意,只想謀取執政權利,將得不到多數選民支持。民進黨也知道,靠“台獨”鐵票,不足以取得政權,“中間”選票才是勝敗關鍵。所以,如何對“中華民國”政治定位?還是應該回歸“民生與經濟關係”、“經濟與兩岸關係”上來。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提出,“兩岸雙方應該本著對民族、對後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台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願景”。台灣方面應該相信,“和平統一,是民主協商,共議統一”,台灣不會被“矮化”、被“吞并”,“民主協商”將會具有“廣泛性、代表性、平等性”,將會由台灣“不同階層、不同政黨和民間社團的代表”共同參與。
三是破解美國“以台制華”障礙。毫無疑問,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大外部“障礙”是美國,是中美關係長期積累的敏感、核心問題。特朗普上台三年來“障礙”依舊存在,而且配合“貿易戰”頻打“台灣牌”,“一中三公報”基本是放在一邊“冷凍”。美國先後通過《國防授權法》《國安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等,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玩“台灣牌”,批准《台灣交往法》,國會通過《台灣保證法》等,提升“台灣關係法”位階“挺台抗中”。而民進黨盤算:唯有“倚美抗陸”,才能固守“台獨”。但台灣方面應認清,美國不可能為“台獨”損害自身利益,中美博弈台灣是“棋子”,去年美國(AIT)主席莫健坦承:美對台灣做每件事都需要透過代價與利益的“棱鏡”來檢視。台灣更應該認知,“自以為有美國撑腰保護台灣大陸不敢對台動武”更是誤判和幻想,非常危險。因此,解決台灣問題,最終還是要由兩岸來共同努力。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仇長根認為,解決台灣問題,不是由美國決定,是兩岸人民決定。
(原載香港《中評網》2019年5月27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