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進軍湘粤 壯士血染梅花村
浴血萬裏 千秋功過自分明
……
2月5日,也就是戰鬥結束的當晚,紅七軍撤到了大坪壩村。在那裏稍事休息後,前委决定:放棄在小北江建立根據地的計劃,義無反顧地直奔江西跟朱毛紅軍會合。
在一綫指揮員大量傷亡的情况下,紅七軍前委任命張翼(參閲16頁《張翼轉戰乳源瑶區簡介》)爲五十五團團長,馮達飛(參閲15頁《馮達飛轉戰乳源瑶區簡介》)爲五十八團團長。
爲擺脱敵人的圍追堵截,部隊决定兵分兩路,一前一後向東北方向前進,由鄧小平、李明瑞(參閲15頁《李明瑞轉戰乳源瑶區簡介》)率五十五團先往樂昌河(武水)邊撤退,張雲逸率軍直屬隊和五十八團殿後。
鄧小平握住張雲逸的手:“你抓緊把重傷員安置好,盡快跟上來,我們在樂昌河邊等你。”
鄧小平、李明瑞走了。張雲逸跟樂昌縣委的幾位同志找到當地遊擊隊的負責人,利用大坪壩及附近山村良好的群衆基礎,安置了龔鶴村、李顯、袁振武等幹部和300多名重傷員,還把多餘的槍支交給了湘南遊擊隊,然後才於2月6日拂曉追趕五十五團。
五十五團已在鄧小平、李明瑞的率領下在雪地裏日夜兼程,嚼着生米穿過森林、峽谷,來到了樂昌河的楊溪渡口。
晨霧籠罩在寬100多米的江面,對岸竹叢下的雪迹依稀可見。
天寒地凍河水冰凉,部隊要過河,必須找到船。戰士們沿岸搜尋,只找到兩只擱淺在沙灘上的破船。
“抓緊時間來回擺渡,先把五十五團渡過去,接着渡五十八團。”李明瑞安排好順序,便找到五十五團團長張翼説:“你帶一個連先到對岸佔領有利地形,我和鄧政委隨後就渡過去。”
很快,張翼便率隊到了北岸,佔領了兩個山頭進行警戒,掩護部隊繼續渡河。
鄧小平、李明瑞正在岸邊指揮部隊候船,張雲逸帶着五十八團和軍直屬隊趕到了。
“軍長,我和鄧政委先過去,你們隨後跟上。”李明瑞對張雲逸説,便與鄧小平一起上船走了。
幾位熟水性的戰士使勁來回輪流划船,十多分鐘一個來回,很快,五十五團渡過去了。接着,五十八團的一小部分在團長馮達飛的帶領下也渡過了河。
這時,遠處傳來“隆隆”的馬達聲,接着,北岸已槍聲大作。先過河的五十五團已跟從韶關趕來堵擊的粤軍郭潤華團展開了激戰。
“張團長,你要給我堅决頂住!”李明瑞對張翼説,“一定要掩護南岸的後續部隊過河。張軍長和軍直屬隊還没有過來。”
聽到槍聲從南岸加速過來的兩船人又登岸了。李明瑞當機立斷,把划船的幾位五十八團戰士叫到身邊:“你們趕快劃回去告訴張軍長,敵人從韶關坐汽車趕到了前面,我們這邊被堵住了,通知他不要再渡,在南岸相機行事。”
相機行事,張雲逸和李明瑞都心中有數。全軍幸存的2000多人却因渡河遇敵分成兩股,過到樂昌河北岸的有1300多人,而留在南岸的還有900多人。
紅七軍從河池出征時7000之衆,而今剩下2000多人。而在一夜之間又被分割成隔河相望的兩股,這樣被分割的兩股力量,隨時都可能遭受强敵包圍而各個擊破。
坐汽車從韶關趕來的粤軍正在向已過河的紅軍迂逥包圍,企圖將紅軍壓到樂昌河邊一舉全殲。
敵人的砲火越來越猛烈,一些紅軍戰士驚慌失措地四散躲避。李明瑞大聲喊道:“同志們不要怕,這是最後的封鎖綫,只要我們冲破敵人的圍攻,很快就能到中央蘇區去!”
聽到總指揮的聲音,指戰員心裏踏實了,開始歸隊聽從統一指揮對敵展開反擊。
敵人仍在加緊圍攻,李明瑞高喊一聲:“李天佑,特務連,快跟我來!”
没人答應。李明瑞這才醒悟過來,原來李天佑和他的特務連根本就没有渡過河來。
“馮達飛,帶一個連跟我來!”剛被任命爲五十八團團長的馮達飛聽到喊聲,馬上來到李明瑞身邊。與此同時,五十五團團長張翼也保護着鄧小平跑過來了。
李明瑞當即部署:他與馮達飛帶一個連往前面打開一條通道,張翼和鄧政委在後面掩護部隊並隨後跟着突圍。
槍聲、砲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連成一片。李明瑞、馮達飛帶着突擊連不顧一切地向前猛冲,也就在敵人合圍圈尚未合攏之際,紅七軍打開了一條血路。
李明瑞冲出去了。
張翼和突擊連全部冲出去了。
過河的大部分指戰員都冲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鄧小平和後續部隊也跟着往前冲。
這時,敵人四面圍攏上來,情况萬分危急。
“跟我打回去,無論如何要把鄧政委他們接出來!”李明瑞帶着十名戰士和幾名機槍手重新殺了回來,將被敵人卡住的鄧小平和團長張翼接出了重圍。
敵人没有窮追,而紅七軍過河的指戰員已有七八十名戰士犧牲在樂昌河北岸地區。
“我們總算冲出來了。”李明瑞終於鬆了一口氣。部隊繼續急行軍,穿過廣東仁化,直向江西的崇義進軍。
前面不遠就是江西蘇區及其以南的遊擊區,經常背地圖的鄧小平已心中有數。
“我們孤軍作戰的險惡局面很快就會得到改善。”鄧小平説,“我擔心的是張軍長他們不知道是否能過河來……”
顯然,張雲逸及未過河的五十八團一部和軍直屬隊900多人再也無法從樂昌河的楊溪渡口過河了。
佔領河岸的敵人已經封鎖了渡口。因處理傷員稍後趕來的張雲逸心急如焚。他檢查了一下未過河的人員,發現能戰鬥的只有四個連,其他均爲軍直屬幹部、炊事員、飼養員、衛生員和那些没槍高的“豆子兵”。
“集合隊伍,趕快往後撤!”經歷戰陣的張雲逸不愧爲一員北伐老將,他果斷地做出决定,避敵鋒芒,迅速後撤,這樣才能保存力量。
主力搶渡樂昌河的第二天,即2月6日,張雲逸率領未過河的紅七軍一部返回了大坪壩村。
留在樂昌河南岸的紅七軍幹部戰士建制零亂,幾乎没有戰鬥系列。
鄧小平、李明瑞已經過河,留在南岸的軍級幹部只有張雲逸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軍中有一員好將,千軍萬馬的戰斗力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張雲逸就是一員好將!在大坪壩村駐下後,張雲逸馬上集合部隊,并親自動員所有非戰鬥人員拿起烈士們留下的武器,分到各連隊隨時準備戰鬥。
軍直幹部、文書、炊事員、飼養員都扛起了槍。就連全軍唯一的女衛生員韋榮也扛起了一支小馬槍。
在全體動員大會上,張雲逸對大家説:“現在就我們900號人,生死存亡全在這一兩天,能過河去找到鄧政委和李總指揮他們,我們就很快可以到達中央蘇區。如果找不到他們,我們也要在這兩天設法渡過樂昌河去,只要能過河,就能甩掉敵人進入江西。”
會後,所有人員被編成六個戰鬥連隊,番號仍稱五十五團,任命黄子榮(參閲16頁《黄子榮轉戰乳源瑶區簡介》)爲團長(原團長馮達飛已過河)。李天佑的特務連仍作爲主力連隊緊跟在張雲逸左右隨時候調。
張雲逸果斷下令將軍部那些無法帶走的笨重的輜重物資和部分武器交給了地方黨組織和遊擊隊,然後輕裝出發。
中共樂昌縣委宣傳部長谷子元親自做向導,通過幾位遊擊隊員的幫助,部隊夜行曉宿,最後繞到坪石附近渡過了樂昌河。接着穿過崇山峻嶺,到了湘贛邊區的黄泥潭,並在那裏度過了春節。
張雲逸繞道巧渡樂昌河,没有再受什麽損失便進入湘贛遊擊區,張雲逸及其軍直屬隊的許多幹部都爲此而慶幸。同時,他們却十分擔心鄧小平政委和李明瑞總指揮及過河部隊的安全。因爲,他們當時曾在樂昌河南岸眼睁睁地看着已過河的部隊在遭受强敵大舉圍攻。
……
本文選自《浴血萬裏紅七軍》,王福琨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第341—345頁。
李明瑞轉戰乳源瑶區簡介:
李明瑞(1896—1931),廣西北流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0年2月至1931年9月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
1918年至1920年進入滇軍講武堂韶關分校砲科學習。1929年至1930年,和鄧小平、張雲逸領導百色、龍州起義,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1930年11月和鄧小平、張雲逸率領紅七軍北上遠征。1931年2月紅七軍轉戰乳源,指揮紅七軍在乳源梅花(1952年劃樂昌)打響“梅花戰役”。在桂頭楊溪搶渡武江後,和鄧小平率領過了江的1000多人突破重圍,經仁化前往江西中央蘇區。1931年10月受王明“左”傾錯誤路綫迫害含冤而死。1945年平反恢復名譽,被追認爲革命烈士。
馮達飛轉戰乳源瑶區簡介:
馮達飛(1899—1942),廣東連縣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被中共廣東省委派到廣西,在鄧小平、張雲逸等領導下參加百色起義。1930年11月隨紅七軍北上遠征。到達連縣馮達飛的家鄉,大力宣傳中共的主張和政策,贏得了父老鄉親的信任、擁護和支持。1931年2月紅七軍轉戰乳源,參加在乳源梅花(1952年劃樂昌)的“梅花戰役”。在桂頭楊溪搶渡武江後,由鄧小平、李明瑞率領突破重圍,經仁化前往江西中央蘇區。1934年參加長征,皖南事變前夕任新四軍新二支隊副司令員。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被捕,1942年6月在江西上饒壯烈犧牲。
黄子榮轉戰乳源瑶區簡介:
黄子榮(1895—1935),廣西寧明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1930年11月隨紅七軍北上遠征。1931年2月紅七軍轉戰乳源,參加在乳源梅花(1952年劃樂昌)的“梅花戰役”和在桂頭楊溪的搶渡武江戰鬥。楊溪渡武江受阻後,隨張雲逸率領未過江人員700多人撤到乳源瑶山,宿營必背半崗嶺瑶寨。在横溪下灣村作短暫休整後繼續北上,經樂昌湖洞、羅家渡過武江前往江西中央蘇區。1935年在長征途中犧牲。
張翼轉戰乳源瑶區簡介:
張翼,江蘇省阜寧鳳谷村人。留學日本士官學校回國後參加紅軍,被組織派到廣西從事兵運工作。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1930年11月隨紅七軍北上遠征。1931年2月紅七軍轉戰乳源,參加在乳源梅花(1952年劃樂昌)的“梅花戰役”。在桂頭楊溪搶渡武江後,由鄧小平、李明瑞率領突破重圍,經仁化前往江西中央蘇區。1934年在一次戰鬥中叛逃,後歸屬國民黨八十九軍,桀驁不馴,被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槍斃。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