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頸阻擊戰遺址,在乳源瑶族自治縣大橋鎮鐵龍頭村西南約2公里,是西連西京古道、東連瑶區的瑶山古道途中鐵龍頭段的一處險要路段。這裏山高谷深,古道在半山陡峭的崖壁延伸,谷底是水急潭深的峽谷河流。石頸位於半山轉彎之處,這段古道不但彎曲如“U”,而且路面狹窄,堪稱“危徑”,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處。
1931年11月6日,中共地下黨員張金泮指揮鐵龍頭村自衛隊,在石頸設伏,展開阻擊戰,阻擊前來“圍剿”鐵龍頭村的國民黨軍隊。
11月6日,紅七軍傷病員早已傷愈歸隊了。但自從1931年2月初紅七軍傷病員轉移到鐵龍頭養傷時起至1934年,國民黨反動派就經常到鐵龍頭村抓捕地下黨員張金泮。
第二次反“圍剿”和石頸阻擊戰的直接起因是張金泮爲籌集糧餉,早日歸還因紅七軍400多名傷病員轉移到鐵龍頭村時和44名傷病員養傷兩個多月時間裏大筆開銷的賒借欠賬。張金泮於是想出一個辦法,從鐵龍頭農民自衛隊中挑選出十幾名骨幹,换上先前在桂頭奪取的國民黨軍服,化裝成正規軍,全副武裝,以檢查地方民團爲由,來到稱霸一方、魚肉百姓的地方民團團長黄金龍的駐地湖洞(今樂昌市大源鎮),受到黄金龍父子的熱情款待。酒足飯飽之後,張金泮將黄金龍父子誘騙出村外,綁架回鐵龍頭村,關在鐵龍頭村東南地名叫三角坑山上的一個山洞裏,要黄金龍寫信出4000白銀才放人。爲了保命,黄金龍只得依從。4000白銀到手後,張金泮爲防止黄金龍父子回去後拉他的民團前來報復,於是只放了他兒子,把黄金龍繼續扣下。黄金龍兒子脱身後,立即向國民黨地方政府告發了張金泮。
11月6日(農曆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國民黨軍以鐵龍頭村救護紅七軍傷病員“窩藏紅匪”和農民自衛隊“武裝對抗政府”“綁架民團團長”“敲詐勒索”等罪名,再次出動重兵“圍剿”鐵龍頭村。張金泮得到密報,立即帶領自衛隊做好反“圍剿”戰鬥準備,在通往鐵龍頭的古道危徑堆石設障,設伏阻擊敵人,擊斃敵兵五六名。
待國民黨軍隊大批人馬來到村子,大部分村民已撤離。有十幾人來不及撤走的,被敵人殺害或捉走,敵人又點起火把,點燃村子那些剛剛修復和上次燒剩的房屋。
石頸,古道雖已荒廢,可“石頸”之名和“反圍剿”之詞已經融爲一體,成爲鐵龍頭村一個永遠不可磨滅的紅色印記。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