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作者汪毅夫)幼讀學講普通話(國語),老師説:“來去”是閩南人説話的習慣,用普通話説“來去公園”是病句。及長,却有個小發現:“來去”有呼朋引伴的意思,近於英語的Let's go,只要加個標點成“來,去公園”就不是病句啦,耶!在福建(包括台灣),説“來去福州城考較(校)”,是結伴而行到福州參加科舉考試,考的是舉人。舊時也常説“上京城考較(校)”,一般而言,上京城考的是進士。台灣建省以後並不單獨舉辦鄉試,台灣秀才要考舉人還是得“來去福州城”。吃瓜的不怕瓜大,吃瓜群衆這就有話説啦:人家舉人出省去的是京城,台灣秀才出省去的却是福州城。於是有了“福州城——假京(假驚,喻故做驚恐狀也)”的歇後語。
清代科舉制度規定,鄉試由各省舉辦,每三年凡一舉,遇皇家慶典則加恩科。台灣秀才“來去福州城考較(校)”,最早的記録應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這年有台灣秀才參加福建鄉試,並有台灣秀才蘇峩勝出爲舉人。福建鄉試設有台灣舉人的保障名額,專用於録取台灣舉人。隨着台灣文教事業的發展,台灣舉人的保障名額逐步增廣至7名,而參加鄉試的台灣秀才也越來越多,達到數百上千之譜。
台灣秀才“來去福州城考較(校)”,首先會遇到渡海的風險。康熙二十九年(1690),福建舉辦庚午科鄉試。台灣知縣王兆昇應聘擔任同考官。他從台灣登船,却隨船被風漂流到了廣東。道光十六年(1836),台灣秀才蔡廷蘭參加福建鄉試後登船返回,遭風隨船到了越南。考官王兆昇和考生蔡廷蘭尚屬幸運,有不少考生死於海難。台灣舊有“設酒食遥祭諸生之漂没者”之俗,其俗有專爲海難諸生設計的“奎樓送字紙外海”(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的情節。出於航海安全的考慮,“刊石於門雲:鄉試諸生,小暑節前登舟内渡,過此勿往。又立石試院雲:鄉試文武生,勿輕出海口,文於小暑前,武於白露後。又作《渡海萬全歌》雲:三四千石新造船,鹿口對渡到蚶泉。三月廿三四日後,四月初七八日前”(徐宗干:《斯未信齋雜録》)。從小暑前離台到九月十五鄉試放榜後,台灣考生通常要在福建内地居留幾個月。試想,每隔一、二年就有數百上千名台灣考生到福建内地住上幾個月,這是多麽熱鬧的人員往來狀况!
清咸豐九年(1859),福建舉辦己未戊午恩正並科鄉試。己未是因咸豐帝“三十萬壽”增開的恩科,戊午是正科。由於是恩正並科,所以台灣舉人的保障名額是7+7。從該科勝出的14名台灣舉人是:李望洋、李文元、吴尚沾、陳肇興、陳有容、簡化成、李春波、韋國琛、餘春錦、蔡德芳、陳培鬆、黄焕奎、陳維英、李謙光。其中,陳肇興是首赴鄉試就“中了大奬”的。他當年於考前考後遊覽福州名勝,瀟灑得很。他有《第一樓觀榜》詩並注曰:“買棹初從福地游,桂花香滿越山秋。文章遠溯千餘歲(是科三題:《是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姓氏高懸第一樓。同榜人夸從古少(是科中式二百二十五名),題名我愛得朋稠(額中十四人,半生平故交)。鯉庭回首黄泉隔,欲寫泥金暗泪流。”
1895年以後,福建舉辦丁酉科(1897)、壬寅補行庚子辛丑恩正科(1902)鄉試,仍有台灣秀才想到了或者做到了“來去福州城考較(校)”。
附帶言之,科舉文獻常用的“考校”,在閩南語説唱文學唱本和戲曲文學劇本裏常寫成“考較”。我覺得“考較”一語更顯其精神:高下强弱,考場上比試一番唄。各位考生,加油哦!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