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58. 記《送米溪先生詩文》陳氏藏本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作者汪毅夫)今天,陳孔立教授出示一本《送米溪先生詩文》,樂呵呵地説要送給我。捧而讀之,宜有説焉。 

  《送米溪先生詩文》乃是“光緒三十年季夏四月厦門鷺江報社校讎”,同年“孟秋七月”即1904年農曆七月,“厦鷺江報館活板印”。簽署書名的“閩縣馮葆瑛”當時是《鷺江報》主編,書中收有他的兩首詩。時任《鷺江報》編輯的連横,也有兩首詩收於書中。 

  米溪即日本漢文學家山吉盛義,當時在日本駐厦領館“書記生”(也曾短暫代理領事)任上,届滿四年即將離任回國,米溪其號也。從書中詩文看,米溪能詩,又善以詩會友。《送米溪先生詩文》即米溪離任回國之際,同在厦詩友唱和的詩文合集。日人緒方維精《日本漢文學史》(台北正中書局譯本1969年版)謂:“甲午一役,日本戰勝了老大國清朝,喪失了過去時期對中國文化所抱的尊敬之念,日本的漢文學便陡告衰退”。實際上,“甲午一役”以後,日本漢文學在日本本士以外的延伸(如米溪在厦門創作漢詩,參加唱和的活動)不當被忽略。 

  《送米溪先生詩文》的“鑒定”即審稿者潘成清,編輯者王人驥、黄鴻翔、鄭鵬雲、鄭以庠均是台灣人。其中,潘成清、王人驥、黄鴻翔是台灣舉人,鄭鵬雲、鄭以庠也是台灣新竹有名的詩人。其他列名和收詩於《送米溪先生詩文》者,除日人米溪、阿部貞北洲、菅真海、富田春堂,以及黎景嵩、馮葆瑛、蘇大山、王步蟾等人外,多數屬於在厦“台灣籍民”(包括“在厦籍商”即在厦台商)。他們中有:施士潔、陳日翔、林爾嘉、林輅存、陳浚荃、羅秀惠、鄭兆璜、連横、黄鴻藻等,以及在厦台商林鶴壽等(列名於書中的在厦台商凡23人)。 

  20餘年前,我在《中日文化地位的逆轉與日本漢文學在台灣的延伸》(收汪毅夫:《中國文化與閩台社會》,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裏説:在日據時期的台灣,“衆多的日本漢文學家和漢文學愛好者,共同傾心於漢詩漢文的寫作和學習,這在主觀上有政治的動機,客觀上反映的却是對中國文學乃至中國文化固有地位的認同”。此語也適用於米溪在厦門的活動,其主觀動機當然會有創作的興趣和工作的需要(日本駐厦領館有聯絡在厦台灣籍民的任務),客觀上反映的却是對中國文學乃至中國文化的“尊敬之念”。 

  《送米溪先生詩文》陳氏藏本保存完好,連粘貼於書後的《正誤》字條也不曾損壞。書之扉頁二有蠅頭小字:“米溪先生歸國蓋當日俄戰争初起之時”。書之封頁和正文首頁鈐有“孔立”印記。 

  《送米溪先生詩文》屬於稀見文獻。報告藏本鬚根據實物,台灣大學黄美娥教授報告她曾見東京大學明治新聞文庫有一藏本,此外無他。殊不知厦門大學有此陳氏藏本,彌足珍貴。90歲的老師陳孔立教授有贈書的心意,70歲的學生我則别有一番心思:不能讓老師稍有因割愛而不舍的感覺。讀了此書,寫罷本文,當原璧奉還老師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