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作者汪毅夫)福建省漳州市漳台文化交流協會編輯的《閩南漳州傳統私塾吟誦》,即將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讓我從這本新書的書名説起。我們今天經常説及、也經常聽到的“課堂傳來的琅琅讀書聲”,是朗讀課文的聲音(課文的另一種閲讀方式是無聲的默唸)。這本新書會讓我們聽到和知道,從“閩南漳州”舊式學堂(其中包括“傳統私塾”)傳來的“琅琅讀書聲”,是用“漳州”腔的“閩南”話“吟誦”課文(主要是古詩文)的聲音。“吟誦”也是一種閲讀方式。“吟誦”古詩文的聲音往往具有節奏感、富於律動的美:古詩文本身具有的或者“吟誦”者有意爲之而附加的音高、音長、音强、韵脚和停頓有規律地往復出現,如歌一般,相當悦耳。清代末年,全面興辦新式學堂,官辦的府、州、縣學,官辦民助或民辦官助的書院,以及民辦的私塾逐步消失或限縮。保持舊有教學傳統(包括“吟誦”古詩文的傳統)的私塾也就被稱爲“傳統私塾”。
現在談“閩南漳州傳統私塾吟誦”的學術傳統。《漳州市志》人物傳記:“王履亨(1856~1940),字咸熙,號復一,漳州城區人。家境貧寒,王履亨少年時曾在緣覺寺僧舍苦讀。清光緒四年(1878年)22歲時中秀才。宣統二年(1910年)徵舉孝廉方正,以歲貢投吏部銓選,得縣丞之職,辭不就。辛亥前後掌教郡南義學和主持上苑街兩所私塾。學生分蒙科、選科、特科3班。王氏重視啓蒙教育,以爲‘童稚之天性未漓,動以懇惻至情,其感發彌摯;曉以倫常大義,雖久遠難忘’。因而取《小學》《五子近思録》爲入門課,以四書五經爲主課,不授《昔時賢文》和尺牘等俗書。”王氏宗敬堂是清末漳州傳統塾學的一個典範,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其堅守的傳統私塾的教學方式仍然在漳州鄉村學校中保留。王咸熙之第五子王作人自幼接受傳統私塾教育,長期執教於鄉村僑辦小學,始終保持傳統教學方式,包括用漳州方言吟誦古典詩文。王咸熙、王作人父子年齡相差64歲,加上王作人承襲家學、從塾師到人民教師的特殊教學環境,使得傳統私塾吟誦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關於王作人的閩南方言造詣和對傳統吟誦的傳承之功,《漳州市志)》記:“王作人(1919~2006),出生於漳州城區一個書香門第。他14歲時在四兄王迪莊辦的上苑街的‘礫齋蒙塾’執教,抗日戰争開始時在石亭埔尾開設私塾,歷時3年,後因父親去世而停辦。民國三十四年(1945)下半年,他受聘於進德女中當國文教師。民國三十六年(1947),角美楊厝碧湖華僑小學復辦,校方原擬聘請王作人的長兄王迪光主持校務,王迪光因年事已高而推薦王作人到該校任教。從那時起,王作人在楊厝碧湖華僑小學工作長達33年,爲碧湖培養了許多人才。1980年在厦門大學教授黄典誠的推薦下,王作人調回漳州教育學院,擔任設在學院内的漢語大詞典龍溪地區編寫組工作。調回當年,他就辦理退休手續,但他退而不休,漢語大詞典編寫組正需他這樣語言功底深厚的人才。他博學、謹問、慎思、明辨、篤行,多年來對黄道周、何楷、鄭開禧等地方先賢的著作頗有研究。王作人對語言學的貢獻還在於他爲新編的《漳州市志》的方言志提供很多瀕於失傳的詞彚,爲保留閩南方言這個語言的活化石盡心盡力。他還是漳州地區能用閩南語吟咏古詩文的僅存的幾位老先生之一。”又記:“在父親的培養下,王作人成長爲一名德學兼備的私塾教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爲一名人民教師。在王作人的影響下,王氏名師輩出,1992年教師節,他的家庭被福建省教育委員會、福建省教育工會、省中小學教師奬勵基金會授予‘優秀教育世家’。王作人以他深厚的語言造詣,對中國語言學、對漳州地方文獻保存及地方誌事業做出貢獻。”王氏父子相繼在地方誌中立傳,是漳州市政府對於他們保護傳承傳統文化行爲的褒揚,對於王氏父子所傳承的傳統塾學吟誦的肯定,顯示了漳州文化界在文化遺産保護上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979年秋冬之間,與王作人共事於漢語大詞典龍溪地區編寫組的陳正統,有感於漳州傳統塾學吟誦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記録吟誦聲音資料的緊迫性,遂利用節假日,録制了王作人吟誦的《詩經》、《離騷》和唐宋詩文等,時長1000多分鐘,搶留了“閩南漳州傳統私塾吟誦”的一份資産。《閩南漳州傳統私塾吟誦》一書的編寫團隊成員(包括陳正統)無一不是王作人先生的弟子(包括私淑弟子),他們於傳承“閩南漳州傳統私塾吟誦”用力甚勤。
附帶言之,閩南師範大學在閩南文化研究方面有很强的學術力量(如施榆生教授用漳腔閩南語吟誦古詩文,自有其家學淵源,功夫了得)。建議閩南師大同漳州地方文史專家密切合作,整合學術資源和學術成果,共同推動“漳州吟誦”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