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81. 許地山研究的又一個新起點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作者汪毅夫)首先祝賀“落花生·許地山——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展暨許地山先生逝世80週年研討會”(重慶)召開。 

  我們知道,許地山作爲愛國作家在文學上的優异成績,曾經部分地遮蔽了他作爲愛國學者在學術上的偉大成就。1994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輯、出版了許地山的《道教、因明及其他》。書之《内容提要》説:“本書收入我國著名文學家許地山先生有關宗教的論文四篇,内容涉及道家與道教,中世紀時流行於亞歐非地區的摩尼教,佛教因明學和有關宗教的文物考證。”書之任繼愈《序》説:“中國文化有一個好傳統,是文史哲互相交融,有成就的文學家,也是思想家,有成就之史學家無不兼通文藝,許先生繼承了這一傳統,他是史學家,社會學家,宗教學家,同時又是文學家。他的作品被選入學校教材,千百萬學生的記憶中都知道落花生這個作家”;又説:“1934年我考入北京大學哲學係,直到1937年‘七七’事變才離開北平。我讀大學期間,北大哲學係學生會經常邀請知名學者到校講演,我有幸聽到許先生的講演,當時他在燕京大學任教。那時期東北大片國土陷入日本侵略軍之手,北平已成抗日的前綫。華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張平静的書桌。許先生以檏實無華的風格,誠摯的語言講了讀書與愛國的關係。愛國要用國貨,也對貧窮落後的中國充斥洋貨十分痛心。他説:大家看,中國人拼命替外商推銷多種維他命,還是先維一維自己的命吧。”書末附有《許地山著譯目録》,分文學作品(專篇)、學術論文與專著、譯文譯著三部分。本書是許地山研究的新起點:將視野從文學擴大及於學術和翻譯。 

  在我看來,本次會議是許地山研究又一個新的起點。會議發言和論文,包括了許地山在文學領域創作、翻譯、編輯、研究和社團活動的成績,在學術領域史學、社會學、哲學、宗教學、民俗學等學科研究的貢獻,在翻譯領域則涉及其精通英、法、德、日、希臘文和梵文的才華和成果(如《梵文字典》)。還有參會的論文介紹和討論了許地山作爲台胞愛國愛鄉的事迹,作爲教師培養的杰出人才,以及作爲藝術家的譜曲、書法精品。可以説,此次會議在主辦單位、指導單位和參會學者的努力下,如實形塑百科全書式的一代大師——許地山。

  祝本次會議功德圓滿。謝謝大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