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浮生雜憶

  俺上世紀乙未(1955年)陽月生於豫西鎮平(鄙地非名都大邑,亦無甚歷史積澱,元好問爲首任縣宰)一偏僻自然村莊户人家,村名“沈堂”,以曾有沈姓大廟故也。昔時香火頗盛,國朝肇興征爲小學,大躍進時復被拆毁移作他村建校之材。降生迄今,春秋浪擲,已過知命之年;檢點浮生,欲陳乏善,惟以敷衍塞責而已。

  廣闊天地

  吾生也艱:不識之無,即遘逢三年“自然灾害”,曾因争搶村裏曬糧所餘坷垃堆之紅薯干渣而與玩伴互毆致掛彩,亦曾屢以野菜(刺脚芽、馬齒莧等)果腹而鼻血焕然,祖父更以花甲之年罹浮腫之疾棄我而去(此並連累家父,决然棄帝都公職歸耕以饗嗷嗷之口),凡此種種,皆深植童年記憶並生懼饑情結。八歲始讀小學,十四畢業,學校在西鄰村内,相距裏許,間隔蔡河,河水湯湯;汛期常需褰裳而涉或泅渡往還,惜今已壅淤爲農地矣。至今憶及,輒起田園荒蕪、滄海桑田之嘆!初中三年,輾轉兩校,值“文革”禍起,所學甚微。年十七,有幸被薦入讀高中,方將一紓儉腹之困;詎料唐河“馬振扶事件”作,“教育回潮”無疾而終。遂於七四年一月草草畢業,回鄉務農達四年之久。其間,曾膺大隊毛宣隊之選濫竽充數,轉至鄂西十堰山中爲二汽初創燒制紅磚(所幸非黑磚窑),亦曾兩度應徵入伍未遂(均被權門所阻)……奔突無望,惟餘婚娶一途。然依鄉俗:男子二十當婚,女方索彩禮之風頗盛,故貿妻蜀地(“人販子”乃彼時炙手職業)成當然之選;然家囊羞澀無貿絲之布可抱(集體勞動所得,一日僅折八分錢),惟作“王老五”之想。平素喜與村中三五光棍厮混,豆腐佐酒以消長夜,倒也自得其樂。厠身“大有作爲”之廣闊天地:招工無望、當兵無望、娶妻無望,真真是望穿秋水;讀魯迅文章、恨大小官吏、批“資産階級法權”(乃當時運動口號),遂成憤世嫉俗之性。

  珞珈山中

  承蒙鄧公重開科考,得以重續讀書之夢。戊午之秋負笈珞珈時年已三八,既愧無北京了了、王菊、洋布那般“完人”之資,亦徒羡山泊、閑雲如此之風流年少,素以“花褪殘紅”之“青杏”自况。彼時雖百廢待興,然師資卓异皆一時之選,多久渴逢甘、老梅新發,劬勞敬事;長校者亦標新領异、兼蓄并包,海内學界大伽紛來開壇拈花、各擅其場,沾溉良多。如蔡守湘師、吴志達師之孜孜矻矻,王克武師之古道熱腸,吴林伯師之孤介檏學(雖於其逢講必駡馬宏山不以爲然),師恩難忘;王了一先生、陸宗達先生、錢穀融諸先生之淹博諧趣、勝意紛披,在在令人如坐春風。時某以家貧享一等助學之金,得無饑餒之憂;而於書籍雜費輒左支右絀,則賴同窗救助,盧兄、舍人、萬班、老巨、港郭諸君,每爲送炭之債主……常思勤以補拙,亦有嘔心之願,然未幾諸事接踵紛至(《這一代》被封殺、《苦戀》遭圍剿、湘省學生請願被阻、“工具説”討論之詭异),令我迷惘無措,惶恐莫名。自此奉緘口、點頭之訓,得流連古文舊事、踏遍珞珈山水(課餘每與盧兄校園狂奔,以爲日課)之樂。八舍四載,百年修得同窗讀,樂山樂水、情誼綿長;臨歧贈言,諸兄指迷或厚望,語皆諄諄,其誠可感(如段兄“持節自重”之誡,酒兄“跳馬應砲”之秘,了兄“他日有需勿忘我”之諾等等等等)。奈何壬戌年的那個秋天,“統分”大棒却攪渾了“一池春水”,幾度戚戚如投鼎之麋、惶惶然漏網之魚。離校之際,再瞥一眼羽翼不展的那只鳥兒(燒鷄模樣之鯤鵬雕像),即登車南下,踏上前路未卜的征程。

  南下歲月

  車扺羊城,出站遍尋陶公(八舍譜名“老金”)不得,忽見一軍官至,言代爲接站,遂平生首次得乘小車,爽甚。初,執政者不許教學,申説不果,乃先後從事學生輔導員、處秘書及借調省招辦考務組,遷衍年餘,方輾轉至醫古文教研室執教。彼時嘗自號“嶺南放客”,有“來寄修椽”之悲。心緒之惡劣,個中之甘苦,難以備述;聊以慰借者:時與陶公(初執海運局電大講席)相過從,予爲捉刀寫講義改作業,公則享我饕餮宴游,倒也韶光易逝,少解客中寂寞。客穗八年,殷勤授課而已。其間,八六年結婚,明年得弄瓦之喜(此乃自舍人惠函習得)。因妻分居别地,逢週末始一往返;父女相依爲命,生計頗爲窘迫。百無聊賴之際,惟奪路而逃可想,乃於九○年秋棄大都而遷邊鎮——那位著名老人兩度畫圈之所在。先於市財經學校(斯時該校生源及出路極佳,竟令深大學生艷羡不已)執教中專語文;越十年,拜有司專制所賜,該校被壽終正寢,“合併提昇”(官方説法)入某職業技術學院(實本埠幾所大專院校之殿)。初仍授課,然學校例同官府,專設督導衙門:動輒以規範教學之名,七檢八查,頤指氣使,實不堪其辱;而莘莘學子亦無心向學、志存高遠,自忖學殖荒落,深恐誤人子弟,乃自請遷爲教輔單位(今已三載)。職司夜大教務及教學,日與打工(草根)學生相周旋,既脱校方教規繁文縟節之苦,又免盛世明代尸位素餐之譏。師心自用、苟且卒歲而已,而已。

  所謂感悟

  俺本村人,喜俗語雲:“人生在世,須如豆腐;方正潔白,可葷可素。”捫心自問,庶幾仿佛。蹉跎半生、浮浸人世,看慣“密匝匝蟻排兵、急攘攘蠅争血”;少無拿雲之志,長無軒冕之資,快然以數仞上下翱翔蓬蒿之斥鴳自足。所無悔者:檏拙仍在、童心未泯,淡泊名利、不黨不仕;所熱衷者八舍之聚:南來之後諸君過我顧我夥矣(屈指數來,惟宋姐施姐砂砵來弟舍人兄尚大師白兆山人及故純安朱兄和尚花兄慳與此緣)!將至輒盼如焦土之望甘霖,既至則激動雀躍一番,惟别後則悵然若失耳;所羞言者,“小散”之搏:曩昔廿年之聚鐵拐趙兄所謂“百萬”本爲誑語,一番奮鬥庶幾近之,然股海莫測,每下愈况,刻下則如毛救星筆下之崑崙爲裁三截:“遺歐”、“贈美”而後,“還東國”的一份,恐也將“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矣!既入賭局,萬劫不復;暑來寒往,河清何時?初念之栗然而懼,轉思能爲國企服務、與有榮焉,再思“環球同此凉熱”、匪我獨寒,釋然而安。

  有宋曹組《相思會》俚詞,庶幾可寫我懷:“粗衣淡飯,贏取温和飽,住個宅兒,只要不大不小,常教潔净,不種閑花艸。據見定、樂平生,便是神仙了。”

  2008年9月

  補記:

  仁義老童好古善思,近年以研治家譜崛起當世;其視舍譜爲家譜,八舍文集編務由是復興。予檢視舊作頗嫌短淺,本擬推倒重來,另行架構,然又有所懼:時移境遷,心亦隨之。以昨日之思,所得實小人戚戚之態;若即今追想,無乃君子盪蕩之姿也歟?爰本乎初心、一仍舊貫,施行補苴罅漏、揉搓抻拉之術;敷衍舊稿,以副所望。故所述所思,仍止於《老八舍三十年》。大聚及今,忽忽又六載,生活既續,間有可記述者;或俟明年休致後,活出一番明白模樣也未可知。若是,設有《老八舍後三十年》賡續,當復搦管摻乎、再灾梨棗罷。

   2014年12月

  王華敏簡歷 (學號787017)

  男,漢族,1955年10月20日生於河南鎮平縣。網名:王子。祖籍:河南鎮平。

  1963年—1969年,河南鎮平華溝大隊張莊小學;

  1969年—1972年,輾轉張莊、楊莊兩校讀初中;

  1972年—1974年,鎮平第二高中(俗稱夜壺寨);

  1974年—1978年,回鄉務農、打工、看“黄書”;

  1978年—1982年,珞珈山中、東湖邊上一晃晃,河南(南陽)考生;

  1982年—1990年,畢業分配至廣東中醫學院古文教研室,醫古文教師;

  1990年—2000年,深圳某中專學校教中專語文;

  2000年迄至今日,深圳某學院先教書,後教輔。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