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爲熹亮兄詞譜曲小記

  一如我在《緣與歌》文中言,因業餘愛樂偶爾作歌,好玩的事,而爲同學詞譜曲更好玩、最好玩。此言不虚,有幸爲熹亮兄兩首詞試曲,十分快慰!雖不足以叙文,然其中情興值得記述玩味,故將留存的當時文字録之,是爲小記若干則。

  制《疏影·送八閑返武昌》歌譜附注一則

  2011年秋,武漢同學八閑南下大亞灣並鵬城,造訪同學,暢遊仙山,臨海把酒,小聚頗歡。地主之一王熹亮賦詞《疏影·羅浮日暮》一首,幾十年同窗情誼躍然字間,心動之餘,曲律隨涌,得以成歌。

  2011年12月15日小記一則

  初次讀到唯心論《永遇樂·丙戌春,懷老童兼諸同窗》詞,自然是在《老八舍往事》書稿中,讀後叫好更甚興,自恃習樂略通音曲,不禁技癢,但數度嘗試譜曲均不着邊際,很是心灰意冷,遂打消念頭。

  至辛卯年秋時,漢軍八閑南下大亞灣,與深軍暢遊仙山,造訪海舍,更臨海把酒,小聚頗歡,之後唯心論《疏影·羅浮日暮》新詞見於“夜話”,因早已自忖詞牌之詞不消去碰,故回復嘆言:“真好詞也!奈何無能操曲,汗、憾……”不料數日後竟突來樂思靈光,旋律涌動,一發不可收,攔都攔不住,一首《疏影》無意中吟唱成曲,真奇了怪了!當是唯心論詞好,且舍内佳話讓俺這舍内人不由得樂興大起。細細回想,應該是與偶然聽到鄧麗君唱的《幾多愁》不無關係,那恰是一首古詞歌曲(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頭天開車時正值北京音樂廣播“只聽好歌不聽話”時段,巧不巧的就播了這一曲。真是神奇吔!心有靈犀,音樂感應會牽着人不由自主溜進了詞牌譜曲的狹縫,體味到豁然洞天,雖然只是一個小洞天。過後,特地比對我曲與《幾多愁》旋律,雖並不相像,情緒格調迥异,但個别樂匯(作曲上比樂句小的單位)似有牽扯。其中有什麽共同之處很難説清,大扺就是拿捏到了古詩詞歌唱出來的感覺,只是俺把握得没有那麽好。

  自是不甘於此,因長久心心念念唯心論《永遇樂》,遂又趁熱打鐵再次爲之試曲,呵呵,真就是在一個小洞天裏轉悠,反復就詞適曲,却怎麽也脱不掉已譜曲的《疏影》調調,所謂難脱窠臼也,罷罷罷,索性就坡下驢,乾脆,同樣的旋律,兩邊都唱得順就任憑共用了,不是説“也就任憑他去”麽?好賴就是它了,反正是自己鈔襲自己,無所謂啦,俺自己跟自己就不打版權官司了,呵呵。

  完成後兩相比較,自我感覺還是《永遇樂》這首更拿得出手些。

  姑且聊以調侃:一曲兩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又不完全同,不一樣又有點一樣,可稱孿生歌曲姊妹篇,而兩詞同韵,似乎本就有意孿生。如此,也是一趣,更是一妙。

  2012年2月—8月,與熹亮往來郵件

  主題:由詞到曲—請指正

  日期: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下午17:15

  熹亮兄好!

  没出正月,拜個晚年!

  别無他事,兩首大作《永遇樂》及《疏影》,在漢軍南行返漢後不久,均哼成曲調,兩首歌比較相像,又以《永遇樂》更像個模樣,這兩個月做電腦編曲,幾番修改,近日終於定稿,附上,就教於老兄。《疏影》尚未編曲製作,容日後做出來再奉上。

  我唱功一般,極盡模仿之能,凑合聽了。

  樂思之於詞意,合乎你的用心否?我自我感覺還可以,望不吝賜教!

  詞序有變,上下闋略作調整,上闋過半後即轉下闋全篇,最後用上闋下半作結,可否?

  非刻意如此,乃順樂思偶成,大扺是由於哼出的上闋前半曲調,不適合下闋前半來反復,但旋律仍自然流淌進行,像是音樂邏輯和情緒流暢的順水推舟、水到渠成,即:開始激昂開闊,旋即轉緩,深沉低逥,再接深情憶舊、忘情灑脱,最後高亢拉開,推向高潮,以伴奏斬截結束。而詞意上,也覺得上闋上半統領全篇,下半恰恰概括全篇,兄詞本如此耶?!

  合作就成了兩個人的事了,需要溝通蠻多,有機會當面請教、交流。

  主題:答復:由詞到曲—請指正

  日期:2012年02月21日16點14分

  城根:

  新春向榮!

  我昨回深圳,今方看到郵件。

  曲作甚好,聽唱三遍,頗覺動情。詞序調整一下也很好。

  我對音樂不懂,而你正是專家,一切聽你决定好了。

  《永》、《疏》二詞用的均爲平水韵上聲:六語七雨韵部,適合表達沉鬱深切之意,歌唱則難以舒暢縱情,有你樂思如此已很不錯了!

  畢竟唱給八舍中人,不妨聽聽舍内嫻於音律者意見?

  何時有暇,歡迎偕夫人來大亞灣聚。

  謹請時安!

  主題:疏影·羅浮日暮曲譜

  日期: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上午10:16

  熹亮兄好!

  上周他們嘯聚武漢,好生熱鬧。你我都没得那麽悠閒,遺憾去不了。

  《疏影·羅浮日暮》做出來了,也有唱,這首平緩,好唱些。不過我終是不擅歌唱,也就是聽個效果。

  曲子跟《永遇樂》一個調調,呵呵,真正是姊妹篇。

  爲求國粹古味,伴奏僅古筝,好處製作相對簡單不太費事,似與詞曲也適合,請兄聽聽看。

  就教詞作者,多提不足之處。

  主題:答復:疏影·羅浮日暮曲譜

  日期:2012年03月14日10點52分

  城根辛苦!

  聽了,和上次一樣感覺好!

  最近發改委啓動對我們項目審批程序,因此比較忙,想去武漢凑個熱鬧也抽不開身。

  現在天尚不熱,如果你和夫人有空過來一游倒無妨。

  春安!

  主題:篡改

  時間:2012年8月27日(星期一)下午15:27

  熹亮兄好!

  我本周開始上班,之前一直在治病。

  今年聚會我未能參加,甚憾!因不巧染重病(面部嚴重的三叉神經帶狀疱疹)一個多月,上周剛結束治療,現仍受神經疼後遺症困擾(右眼基本不能用),醫生説完全恢復需半年。

  本打算與兄當面請教切磋歌詞,也落空了,惜哉!只好此番郵件交流了。

  今年恰逢77、78級畢業30年,我偶來機靈,篡改兄詞,爲應個景,也是將“老八舍”放大,好玩而已,且欲投稿校友總會編輯的《校友通訊》。特與兄相商並就教之。詳見附件,略述如下:

  歌詞同口語,忌諱同音諧音,故有“江天”“一路”之變,無非“荆天”諧“今天”、“文命”諧“文明”。

  其餘之篡,不言而喻,皆爲適77、78級及整個珞珈山。

  請兄明鑒,可否?當否?

  附:小改熹亮兄【永遇樂】詞,以《丙戌春,懷老童兼諸同窗》爲《畢業三十年感懷77、78級珞珈同窗》

  楚地江天,斜陽草樹,人老何處?屈子行吟,長歌注定,一路多悲苦。生生滅滅,天心難問,也就任憑他去。想東籬悠然些個,管它什麽歸路。

  適逢七八,珞珈山裏,老齋舍中同住。細雨櫻飛,湖邊漫步,前世緣共度。再三千載,不期而遇,一醉神交萬古。老同學推心對酒,何需言語。

  主題:答復:篡改

  日期:2012年08月27日18點43分

  城根:

  欣聞痊癒,甚慰!望多休養,徹底復健!

  謬詞一任改之,無須商量,只要好玩便可,我不會有意見。

  特告。並致秋安!

  2014年12月網聊二則

  12月6日微信群(《永遇樂·楚地荆天窗》録唱音頻小樣發出後)

  老太:還是要談點不同意見:熹亮此歌,我以爲還是要以“好兄弟推心對酒何須言語”結尾,現在用“管他什麽歸路”,不如原作順序那麽意味深長。

  城根:俺是順樂思偶成。

  12月9日QQ群

  城根:@老太唯心論《永遇樂》詞序,自是不變爲好!因“旋律爲上”流淌行歌,上闋前半自然接下闋,而下闋叙同學情不宜斷開,故續接上闋後半。當時成歌後思量,未嘗不可,討教斑竹,言“也是一種寫法”。

  唯心論詞作,言情中總感嘆人生,如此篇上闋。拙見以爲後者或可包攬前者,故歌曲以嘆歲月流逝起頭,中間懷舊憶情,再收尾於人生感悟,似也蠻好!呵呵,俺自圓其説也。雖此,僅限作歌,無礙賞讀。

  老太:對熹亮詞的理解自然依各人感覺而定。熹亮此作,上半闋感嘆人生,結論是“管它什麽歸路”,下半闋述同學情誼,結論是“一醉神交萬古”、“何須言語”。前半有無奈中的瀟灑,後半則是欣然中懷有希望;前半沉鬱,後半昂揚,且更意味深長。全詞都可以説是由經驗而感悟,但重心不可能在“管它什麽歸路”上,而一定在“好兄弟推心對酒,何須言語”中。譜曲之後,也不宜改變這個重心,而且,即便我現在隨便哼哼個曲調,也覺得把“何須言語”重復三遍,也要比重復“管它什麽歸路”上調得多。這是我的理解和感覺。

  老太:正如熹亮在《往事》中自述的:“表達的正是對八舍兄弟的殷切心情。”所以,不宜過多强調“人生感悟”也更符合作者原意。

  城根:嗯,就是有個小問題,那樣的話,詞的兩闕需前後來回倒,是不是有點亂?當然現在這樣順序最後大反復時,可只唱一遍上闋後半,最後唱下闋後半結尾。但“何須言語”唱在結束句,詞曲合調,唯節奏有點拖沓,因字數少了,“言”字要拖二拍,不如“什麽歸”二拍三字有力道。

  老太:爲詞譜曲,本身就難於一般的歌詞,我想是這樣的。

  城根:是啊!業餘愛樂,水平有限。推到重來,奈何旋律靈感難再光顧。呵呵

  12月10日微信

  唯心:你跟老太討論極好,也可聽聽其他舍友意見,竊以爲八舍事要的就是大家參與好玩開心,其他倒還次之。

  跋 記:

  日前詢孟子後知,2013年底孟子編《長江文藝》增刊時,順手將熹亮詞稿《桂香枝·陪方方並同行諸君游惠東雙月灣》發在“老八舍夜話”,當即跟帖表示將再譜曲,獲斑竹封號“御用作曲”,然至今未譜,愧之!近日微信群熱議本書續編事,又見熹亮兄新詞《高山流水·憶湖山》,譜曲債又增一筆!

  孟子又順手發來2013年《長江文藝》增刊載熹亮詞頁面,更有今年增刊清樣,兩刊共有十餘首,呵呵,如此多産,不勝曲力也,再愧!

  專業作曲也需靈感,何况業餘愛樂。而靈感絶對可遇不可求,更稍縱即逝。雖如此,來日怎麽也還有廿多年吧,不定哪天有幸它就飄然而至,或能讓我抓住不放呐……

  2014年11月30日輯記於北京西紅門

  12月11日輯改於北京馬甸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