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是我人生重大轉折點,即從學校啓蒙進入社會啓蒙的關節點,又是從弱冠之年向而立之年進步的新起點。
在江門一中高中畢業後不久,我就帶着學校的介紹信來到第一個工作單位——江門甘蔗化工廠勞動工資科報到。該廠是我們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156個重點項目之一。當時主要産品是食品糖、半成品紙漿、酵母、酒精、乾冰,主要原料是珠三角種植的甘蔗。1958年7月7日,周恩來總理視察該廠的前身北街糖廠和江門紙漿廠,深入到正在基建的工地,聽取了工廠領導、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工人以及外國專家的匯報、意見之後,隨即指示兩廠要加强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努力在甘蔗綜合利用上大造文章,并親筆命名爲“江門甘蔗化工廠”,把兩廠合爲一廠。後來,該廠經過多年不斷的技術改造,産品發展至20多種,實現了周總理當時提出的甘蔗綜合利用、變廢爲寶的奮斗目標。該廠經歷了三年由於自然灾害、經濟困難而停産之後,正遵循中央的指示,準備恢復新的甘蔗榨季生産。我正是從此時進入工廠的。
初時,曾到動力車間專門維修發電機的機檢組短暫工作;榨季前夕再安排到動力車間化驗室。其實,當時我什麽也不懂,一切從零開始。三個月後,榨季結束即1964年3月,便調到廠黨委宣傳部(後改爲宣傳科),在廠報《甘化工人》編輯部幹了近10年,專職宣傳工作又幹了11年多。於1985年初開始,先後調到中共江門市委講師團、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文化局等部門工作,直至退休。除在生産車間短暫工作外,幾十年一直都在宣傳、政工、理論、文藝、文化部門工作。
這歷程中,我最大的感悟和最大的收穫是:
一、志趣於學
在學校學習和到社會學習完全不同。就技術、業務而言,在發電機檢修組,向工人師傅樑漢潮學習如何修理發電機的轉子、定子以及汽輪機維修操作。他們的操作十分負責、一絲不苟,在開拆的發電機維修操作時,必須對檢修人員進行檢查,連衣服上有多少粒紐扣都要數清登記好,生怕把紐扣等雜物遺留在機内,造成生産事故。
在化驗室,跟隨的師傅是樑榮輝、曾立賢,向他們學習如何化驗水質,采取物理、化學措施使進入鍋爐的水,由硬變軟,確保水質合格,使鍋爐正常運行,防止因水管積垢而造成爆破事故。
在廠宣傳部、廠報編輯部工作時間最長,而且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我向宣傳部老同志李榮琛、徐鴻慶、肖志堅學習的東西更多了,既有寫作業務,又有與作者通訊聯絡工作,還有深入生産車間、工段、班組,瞭解熟悉生産、技術、經營、職工思想等情况。
我的大專文化也是在職完成的,先考入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函授),後進入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一年,再轉到工業經濟管理專業三年,至畢業;還被派到南方日報、佛山地區通訊員培訓班、理論班學習等;到佛山地委黨校、省委黨校進行培訓也有5、6期。
調到市直宣傳、文藝、文化部門工作更是如此。總之,每到一個崗位,都有一個繼續學習,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業務、寫作水平的問題,否則跟不上形勢發展,難於勝任崗位工作,無法圓滿完成組織上交給的任務。
二、鎚煉品格
幾十年來,盡力堅持學而思、思而行、行而果的思維理念和行爲要則。在工廠時,每天都接觸到生産第一綫的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尤其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他們不僅技術業務水平高超,始終綳緊“安全生産第一”這根弦,對生産經營管理應付自如,而且具有敬業盡責、高度合作、主人翁精神,對我的教育感染至極。
在上世紀50、60年代,幹部思想作風、工作態度、民主風氣、黨群關係都很好,還經常參加集體勞動鍛煉,密切聯繫群衆,自覺接受群衆監督。我没有忘記:工廠黨委書記楊子珍、廠長鄧文質甚至有的科室負責人都是老紅軍轉業的,在勞動中經常同後輩講革命戰争年代的英雄故事,講黨的優良傳統。還講到,延安時期,一個機關的會計員管理財務差幾拾元對不上帳簿,都要受到處分;辦公用品不按計劃而是多領多用,都要受到批評。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鬥幸存的老戰士李宗哲講述戰鬥的激烈殘酷,懷念起犧牲的戰友,不禁流泪、失聲,不敢目睹《上甘嶺》電影,一旦觸景生情,心裏難受。參加過60年代“四清”工作的老同志江九龍講述他們到農村與農民“三同”,堅持工作紀律,農民家裏吃什麽自已吃什麽,而且規定不準食肉,連吃花生也不行。
這些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由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對我在品格熏陶鍛煉、傳統教育影響深刻,甚至是一輩子的,就是要永遠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走好人生每一歩,不要在人生之路“摔跟頭”。
三、盡力隨筆
幾十年來,堅持做什麽、學什麽、想什麽、寫什麽的思維驅動。喜歡在工作之餘、學習之中聯繫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入思索,整理感觸,寫點心得;感悟不少,多爲抽象思維,形象思維也有一些;都是隨手平常之作品,是工作軌迹之記録。
回想過去,踏上這條道,首先應感謝工廠黨委的栽培,將自己從最初的車間墻報投稿者調到廠報編輯部,從寫廠報“上班前後”欄目内的百字左右一條小小簡聞,便開始了這個文化圈子的生涯。其次,感謝這個圈子各級領導重視對工作人員的各種形式、内容的業務培訓、刻意磨練。例如《南方日報》、佛山地委宣傳部經常舉辦通訊員學習班、寫作班,不斷提高這支隊伍的寫作水平。這無疑給了自已增强創作知識的難得機會。其三,感謝改革開放大好形勢,我們黨貫徹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思想路綫,堅持“雙百”方針、“二爲”方向,理論、學術研究風氣空前大開。各種學術社團組織的研討會一個接一個,促進了理論創新,爲改革開放鳴鑼開道。受到這些鼓舞和鞭策,我開始參加有關研討活動,發表論文。最初在省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市工交戰綫思想政治工作或企業管理研討會,發表自已的見解。隨着理論學習、寫作實踐的不斷磨練,逐步在報刋上發表文章,其中有《中國文化報》《文藝報》《南方日報》《現代哲學》《作品》等,更多的是在本市的報刋上發表;有的甚至獲得有關的奬勵。例如,1996年,寫了《“一手硬、一手軟”現象原因探析》一文,刋登於《現代哲學》雜誌,後被中國人民大學收入《文獻資料》,翌年獲得了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理論文章)奬勵。2018年寫了《試論樑啓超家風建設四結合》論文,參加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廣東社會學學會聯辦的徵文活動,獲得了二等奬,並兩次在省的有關主題論壇上發言。如此粗計,堅持感觸一點、寫作一點、發表一點,累積起來也有100來篇,約30萬字。這都是與從事宣傳、文藝、文化本職工作有關,也是本人對涉及有關方面的興趣使然。一些專業工作者、親朋好友就鼓勵和支持我出這本書,以便對過去的工作和思考進行梳理,對過去自我價值的心路歷程加以總結。經過一段時間的盡量捜集,將分散的絶大多數作品加以整理(年日太久,難以收齊),便形成了這本書。名爲《學而思薈》,内裏分爲“思辨篇”、“文萃篇”、“藝評篇”、“隨記篇”四部分。題材方面,除了按主辦單位預定之外,其餘的都是自選動作。所涉及的事情有大也有小,文章有長也有短;不想追求什麽,只因爲曾經做過什麽、想過什麽。這算是一種嘗試。本書能够收入到最早的文章距今有34年了。由於文章時間跨度大,種類多,本人創作水平有限,其局限、淺露之處乃至錯漏之處必將難免。懇請諸位賜正,特致敬意,並表謝忱!
二○二○年國慶中秋雙節於上城駿園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