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樑啓超先生誕辰130周。樑啓超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學術家。他,一代宗師,一生功烈。在政治上,他追求憲政、改革社會的理想始終不變;在思想上,他畢生以新民爲己任,只開風氣,不以爲師;在學木上,他是一位成就非凡的通家,在諸多領域開闢先河,既博又精,無人能比。他把畢生精力都用在振興中華的愛國事業上,其主要功績簡述於斯:
一、參與組織“公車上書”
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舉國震驚,引起進京會試舉人的强烈抗争。他四出活動,發動1300多名舉人在康有爲撰寫的萬言書上簽名,上書都察院,向光緒帝提出“拒和”、“變法"的主張,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集會上書、參與政事的先河。
二、宣傳維新變法
“公車上書”之後,變法維新呼聲日益高漲,但北京仍沉寂一片,風氣未開。他便通過《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等60篇文章,系統地宣傳變法思想,詳盡地闡明變法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實行變法的途徑,在開啓風氣、啓迪民智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積極支持婦女解放的社會活動
1897年6月,他同汪康年、康廣仁、麥孟華、譚嗣同等人成立不纏足會,提倡婦女放足,革除纏足陋習。他支持經元善在上海創辦中國近代第一所女學堂,大力倡辦女學。
四、爲維新運動培養人才
1897 年11月以後,他出任湖南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 ,向學生闡釋西方資産階級民主思想,爲維新運動培養了一批像蔡鍔那樣的人才。
五、參加戊戌變法,通過光緒帝實施百日維新
1898年4月,他與康有爲一同組織成立全國性的學會——“保國會",爲“百日維新”作組織準備。7月3日,他以六品銜專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參加戊戌變法,通過光緒帝的名義實施新政,史稱“百日維新”。他特别强調“變”的思想,尤有見地,影響巨大。
六、創辦或主筆進步報刊,抨擊清政府腐敗和西太后專政,宣傳維新思想,先是主張君主立完、後是擁護共和,熱情介紹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政治歷史、科學知識、人文地理包括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説,以及一系列新道德、新理想、新觀念
除《時務報》外,當時的《萬國公報》(即後來的《中外紀聞》)《清議報》《新民叢報》《政論》《國風報》等報刊,都成了他反映民衆呼聲,抨擊守舊時政,宣傳變法維新的輿論陣地,受到國人的青睞,“舉國趨之,如飲狂泉”。他也被稱爲“輿論驕子”和“啓蒙大師”。
七、公開打出反帝制、反復辟的旗號,同袁世凱徹底决裂,與蔡鍔一道策劃、領導護國戰争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申令承受帝位。在此前後,樑啓超發表了《异哉所謂國體問題者》等文章,吹響反帝制、反復辟的號角;又周密安排蔡鍔從天津出走,潛回雲南,接而致電蔡鍔發動起義,揭開了護國戰争的序幕。
八、在法國發動扺制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簽字的活動,間接推動國内的"五四”運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巴黎和會期間,他以中國在野名人的身份在法國會見各國代表,呼吁支持中國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1919年4月3O日,當他得知英美法等協約國已議定將原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條款,而中國代表又準備簽字時,他立即致電北京國民外交協會, 建議發動不簽字運動,進行扺制。 5月2日,消息傳開,震驚全國,由此爆發“五四”運動。隨後,他將此事通報巴黎的中國留學生,使留學生、工人得以在6月28日包圍中國代表的駐地,迫使中國代表拒絶在和約上簽字。
九、脱離政壇後,致力於辦學術組織、辦學、辦報、辦圖書館等社會事業,并且著述宏富,建樹卓越,貢獻極大,成爲當時新文化的旗手
他的教書育人活動取得巨大的成功。他把傳授知識與砥礪人格結合起來,把治學方法與修養方法結合起來,把傳統的教育精神和現代的教育精神結合起來,在青年學生中産生了巨大的感召力,使很多人後來成爲一代名家。
他潜心治學,在諸多領域很有建樹,爲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哲學、法學、文學、新聞學、宗教學、金融學、國際關係等等,都留下頗具水平的論著。在史學領域,他抨擊舊史學,提倡新史學;在文學領域,他提倡白話文,文字改革以及新小説、新體詩。他的著述達2000多萬字,編爲《飲冰室合集》,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他發起組織共學社和講學社,組織翻譯出版西方學術著作,主持籌辦司法儲才館,在1923年積極創辦紀念蔡鍔的鬆坡圖書館,籌辦北京圖書館,并親任館長,爲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作出極大貢獻。
十、在婚姻家族上絲毫没有中國傳統的那種家長製作風,并且把九個兒女培養成才,報效國家
他家庭觀念很重,愛心和責任心都很强。他同妻子相敬如賓,患難與共;對兒女一往情深,教育有方。他的九個兒女在他的教導下,都成爲國家棟樑,學術泰鬥。其中最有成就的樑思成、樑思永、樑思禮三人,均爲中國科學院院士。
我們紀念樑啓超先生誕辰130週年,是因爲他作爲一位杰出的開拓者,不僅無愧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而且影響着他之後的當今社會。他那開風氣、求變革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景仰。
(本文載於《江門日報》2003年12月21日,並在“紀念樑啓超先生誕辰130週年座談會”上發言)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