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走進歇馬村

  2005年4月15日,風和日麗,作物繁茂,村民祥和,景色誘人。我和研究會負責人一行7人,慕名來到恩平市,開展調查研究活動,以加大對文化名市建設的宣傳力度。受到中共恩平市委書記伍國占,副書記、紀委書記李健慈的熱情接待。

  他們把我們帶到一個面積不大的鎮接待室,又叫坐又上茶的,非常熱情。席間,伍國占書記説,恩平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資源豐富。近幾年來,在困難的情况下,我市仍狠抓文化名市建設不放鬆,并且使之同其他事業齊步發展。現在,旅遊事業已成爲恩平的支柱産業之一,正向深度和廣度全力推進;如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温泉旅遊、原始森林考察旅遊,利用人文資源方面的石頭村、舉人村文物旅遊等等,都是需要我們繼續努力開拓的。伍書記還介紹我們一行到聖堂鎮歇馬舉人村和君堂鎮“江洲榕蔭”看一看。

  下午,我們一行在恩平市景賢、能端同志的陪同下,前往聖堂鎮歇馬舉人村。在村委會辦公室門前,聖堂鎮委副書記林河芬以及歇馬舉人村旅遊區負責人吴長進、歇馬村老人協會主理樑佐等,早已等候着我們的到來。

  我們的調查是從瞭解村名的來歷開始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隨時插問,他們也即時回答,盡量滿足我們的要求。

  據介紹,歇馬村從成名起距今已有635年曆史。爲何叫歇馬村?相傳有三種不同的説法,其一:該村附近的山形好象馬的形狀;其二:當年陽江兩位養鴨的兄弟,按照指引,朝着恩平聖堂鎮的方向,尋找埋葬祖宗遺骨的地點,結果到了此地,先後見到恰如指引所説的四個幻象,便就地將祖宗的遺骨埋葬了,以後兩兄弟風生水起,樣樣享通,此地就叫歇馬村;其三:當年,朝廷一將軍帶領軍隊途經此地,渴馬飲泉,而發現此鄉村是一塊風水寶地,便下令士兵停頓休息數日,始叫“歇馬”。

  自從有了歇馬村之後,當地人在一名發迹的朝廷高官的帶動下,勤奮向上,重視教育,踴躍參加科舉考試,奔走仕途之路。并且規定:凡考取秀才者,可得俸禄二十四石谷子,故有傳言: “家境筆筒裝米,也要教兒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便成了當時村民的信條。

  該村數百年來,考取各類功名,享受朝廷俸禄的人士計有675人,其中舉人以上的有285人,九品以上官職的有618人。最高官至二品的突出人物是樑元桂,在清咸豐年間(約1855年)稱知政大夫,任户部主理,其子孫三代有18人官至六品以上。當今香港粤劇名伶芳艷芬,是樑元桂之後代。近幾年來,該村由於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績突出,於2003年被廣東省委、省政府和江門市委、市政府分别授予“文明村鎮”和“標兵文明村”的稱號。

  爲了將該村開闢成一個别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區,促進鄉村經濟發展,該村現已被香港商人馮永維先生承租下來,租期50年,計劃投入一億元以上,設有如下十三個景點: 1、勵志園(包括舉人碑林), 2、教子地台, 3、雙龍結聚, 4、科舉文化館, 5、榮華書室, 6、樑元桂祖屋,7、荷花池觀魚,8、芳艷芬戲院, 9、聖賢堂、公德堂,10、煜鎏慈善堂, 11、五公莊園, 12、書畫廊, 13、水上樂園。目前,該村正按計劃行事,投入籌備工作。一個嶄新的人文旅遊景點,不久將呈現眼前。

  聽完介紹之後,我們一行來到實地逐一逐一察看了樑元桂祖屋、祠堂、水塘、古舊民居、春聯、練功石以及保存完好的一批舉人碑,受到了很好的啓發和教育。

  傍晚,我們一行驅車到了君堂鎮。“江洲榕萌”就是在鎮政府附近、錦江河畔的一個風景區,這是恩平市民早年評出的老景點。據鎮委書記鐘東成、鎮長朱明君介紹,這些榕樹已有百年時日,生長得十分茂盛蒼勁,樹蔭覆蓋的面積約有200米長、40米寬,深得人們喜愛。這裏,白天是老人、小孩乘凉休閒的最佳地方,晚上則是遊客、村民品嚐特色菜肴的好去處。有十多家飲食大排擋在此經營,他們拉架好帳篷,擺設好餐桌,夜市隨即開始,而且座無虚席,一直至深夜。

  短短一天的調查,我們收穫不少,感受很深,切身體會到文化和經濟是不可分割的,不管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還是經濟搭台文化唱戲,其雙贏的效果是永恒的。

  (本文載於《炎黄天地》雜誌2005年第2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