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和統”與“武統”都需要有具體方案*

  蔡英文的執政已進入了第二任期,她没有被台灣民衆趕下台,反而利用這場大疫情,“以疫謀獨”,加大“去中國化”步伐,積極參與國際反華大合唱……這一切大大激怒了十四億大陸同胞的情緒。在一片喊打聲中,喬良站在民族復興大局中呼喊理情,遭到主張“武統”民衆的討伐;胡錫進鼓吹增加更多核彈與美台攤牌,也遭到“和統”的民衆討伐;争來争去,莫衆一是,顯示出廣大民衆在台海問題認識上的高度混亂。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爲統一不需要理論,更不需要制訂一整套具體方案,因爲没人不支持統一。統一是水到渠成的事,甚至只是少數人的事。我們的思維是最傳統的,但面臨的問題是最現代最現實的。不管“武統”還是“和統”,我們缺乏邏輯與理論;“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已提出了四十多年,我們還没有統一思想,尤其没有形成一套“武統”的思想與方法,這是很危險的。應該看到台海風險的上昇,也涉及國内矛盾的上昇,衝擊着社會的穩定!

  歷史上三種統一與不統一狀態

  一個國家的統一與不統一不外乎處於三種狀態:(一)分裂、分治、割據……不統一狀態;(二)相對統一狀態,除了中央政府外,還有高度自治區、民族自治區……,實行一國多制;(三)絶對統一狀態,即一國一制狀態,但這種狀態歷史上不到百年。多數是處於相對統一狀態,也有不統一狀態。

  中國的國家概念形成很晚,直到辛亥革命後,才有了單一制的中華民國的國家概念。以前中國人只有“天下”概念,“亡國”不重要,“亡天下”才不得了了。“天下”則是國家,“華”代表“中原”,是正統,“夷”是“外服”,“中原”是“王畿”,“夷”是“邊陲”。“天下”之下是“天子”,“天子”是“核心”,是“王朝”;“天子”底下是“郡縣”,即“諸侯”,是“封建制”。天子力量管轄不到地方,可以稱爲“藩屬”,藩屬只要承認“天子”權威,可作爲“同宗兄弟”,允許“高度自治”,建立起“朝貢”關係。“宗主國”往往會讓利給“藩屬國”,可以“厚往薄來”,維持着這樣的“天下秩序”與“天下一統”,“多元一體”,“一國多制”的“天下結構”。我們如今的“一國兩制”的政策,也是傳統“一國多制”的産物,允許“中原”以外的港、澳、台作爲“邊陲”,予以“高度自治”,中央可以輸送很多利益給他們,甚至給“國民待遇”,但條件是“認同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實行“相對統一”。

  當前急需要建立起“武統”方案

  從歷史來看,中國絶大部分地區,接受了共産黨的“分封”,建立了29個省區,實行着“一國一制”。剩下的港、澳、台地區還没有完全統一,處於分裂與相對統一狀態。我們談統一不能混淆這三種狀態,如對相對統一的“一國兩制”,就不能用“一國一制”去要求!

  澳門是處於最穩定的“一國兩制”相對統一狀態,應堅持“和統”原則。

  香港則是處於不穩定的“一國兩制”相對統一狀態,由於過度放鬆,而處於“不設防”狀態,需要加强管治,我們應出台《國安治》等予以彌補。但香港畢竟還是屬於相對統一,還應保持一定高度自治的空間,與絶對分裂不同,不可混爲一談。

  台灣還没有接受“一國兩制”,但台灣目前的《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還保留着“一個中國”成份,還有走向“統一”的内涵,可以保留“和平統一”方針。要争取實現“一國兩制”,争取與廣大台灣民衆“反對台獨”,共同協商“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個方案可以確保兩岸的相對統一,對兩岸都是有利的。如今台灣當局挾洋自重,企圖脱離宗祖國,走向完全分裂,“和平統一”也許也不可實現。

  問題是我們的“一國一制”有成熟的經驗,是以共産黨領導的無産階級專政;“一國兩制”也有一套相對成熟的理論與論述;但非和平的方式,即“武統”,我們缺乏一整套理論與方案,《反國家分裂法》也缺乏細則。當務之急,我們應該建立“武統”的理論與細則,要公諸於世,震懾獨派,使我們師出有名。“武統”有理有節,統前統後應有注意事項,最大程度團結大多數……都應明確,這樣我們的思想與輿論才不至混亂而始終站在統一的道德與倫理的最高地,纔可以有的放矢,分而治之!

  寫於2020年5月24日

  *發表於2020年《東亞專報》第31期,2020年5月27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