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感受歐洲歷史文化

  我懷着領略歐洲歷史文化的心願,於今年(2006年5月至6月),偕太太龐秀聲去歐洲旅遊,一路跑了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奥地利、比利時、瑞士、盧森堡、列支敦士登、梵蒂岡等十一個國家的倫敦、劍橋、巴黎、第莊、特裏爾、慕尼黑、法蘭克福、科隆、米蘭、比薩、佛羅倫薩、羅馬、威尼斯、阿姆斯特丹、海牙、薩爾斯堡、茵斯布魯克、布魯塞爾、蘇黎世、盧森堡、瓦杜兹等22個城市。在路上,除了瀏覽寬廣的高速公路、漫山遍野的緑色森林、一望無際的緑茵草地、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脈、粼粼藍水的泰晤士河、塞納河、萊茵河、蘇黎世湖等自然景觀外,還參觀了各國的博物館和衆多歷史古迹,深深感受了歐洲國家中世紀和近代的許多歷史文化景觀。現將感受最深者報導如下,以饗讀者。 

  一、倫敦與威斯敏斯特宫、大英博物館及劍橋大學 

  倫敦位於泰晤士河下游兩岸,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1000萬人口,是英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特别突出的它是一座“金融城”,全世界各國有300多家大銀行在這裏設立分支機構。倫敦的歷史文化古迹豐富多彩:有代表倫敦標誌的大本鐘、莊嚴宏偉的威斯敏斯特宫和教堂、金碧輝煌的女王居所白金漢宫、1000多年曆史的倫敦塔橋、倫敦塔、18世紀的聖保羅大教堂、守衛森嚴的唐寧街10號首相府、寬廣的特拉法加廣場、格林威治天文台 、劍橋、牛津大學城、大英博物館、狄更斯、蕭伯納的故居,等等。 

  威斯敏斯特宫(見下頁圖)是英國最大的哥特式建築群,高塔尖頂、宫頂鎦金、莊嚴雅典、氣度威嚴。它是於1840年被大火燒燬的舊宫址上重建的。現在是英國國會上下議院辦公的地方,南側是下議院,北側是上議院。兩院之間有一個條長達3000米的走廊,可以向外看到泰晤士河。整個宫内共有1100個房間供辦公、開會等活動使用,英國的重大法案都在這裏通過,在近代西方民主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議會制度的源頭。據説,現代西方各國的議會制度都是以英國議會爲藍本的。而議會大厦北側的大本鐘(見下圖),則是給倫敦人報時的,1858年建成,1859年5月3日開始報時。因爲設計者是貝克特,而主持建鐘的是本杰朗·霍爾,爲了紀念他而稱之爲“大本鐘”。鐘重13噸,直徑7米,長針4.7米,短針3.6米,外面掛有4個小鐘,每隔15分鐘敲響一次,深沉而悠揚的鐘聲逥盪在泰晤士河兩岸的幾公里處,讓人們識時工作,適時休息,可謂功不可没。

  我是學歷史的,自然最有興趣去參觀大英博物館。該館建築宏偉,高三層,收藏着全世界各國的文物精品,按每個洲分布展館,各洲館下又分各國展館,共收藏展品340萬件。我們看到從古埃及的木乃伊、稀奇的黄金雕塑均有收藏,展品琳琅滿目。我們最大興趣是參觀亞洲館的中國館,看到該館收藏有殷商甲骨文、周代青銅器、唐代的唐三彩以至宋、元、明、清的精美瓷器等,共計有34000件之多。 

  我在大學住了大半輩子,自然對大學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專門抽了半天時間離隊,在友人的向導下,去參觀和訪問了世界一流大學劍橋大學。該大學位於倫敦東北80公里的劍橋郡劍橋市卡姆河畔,原是鐵器時代不列顛克爾特人居住的地方。1209年劍橋學院正式創建,1318年教皇約翰二十二世正式承認爲大學。1571年,將各學院合併成爲劍橋大學。1669年,艾薩·牛頓來校任數學教授,大大提高數學的研究水平和劍橋大學的卓越地位,至今不變。現在該校有丘吉爾學院、達爾文學院、三一學院等26個學院,有語言、哲學、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等19個學係。全校圖書館藏書達300多萬册,其中藏有達爾文的手稿。該校有菲茨威廉博物館,收藏有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珍貴文物及中世紀和近代著名作家和畫家的手稿及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著名物理學家J·M·湯姆森、盧瑟福德,經濟學家J·M·凱思斯坦,歷史學家G·M·特理維廉等均來校任教。據統計,在20世紀,劍橋大學的畢業生,有34位獲得諾貝爾奬金,占奬金獲得總數246人的13.8%;9位出任國家總理和2位出任首相,可謂是孕育英才的摇藍。大學下的各個學院各自管理自己的業務和財務,合法地獨立於大學。可以説,劍橋大學是由獨立的26個學院組成的大學城。據介紹,在2002年前,劍橋大學連續9年穩居英國大學排行榜的首位;2002年後被牛津大學取代而屈居第二,但在單學科排名中,仍居首榜。 

  二、巴黎與盧浮宫及凡爾賽宫 

  巴黎位於塞納河兩岸,堪稱西方世界的文化藝術之都。市區人口200多萬,大巴黎人口1200萬。整個城市除了拉德芳斯新區有十多棟高樓之外,全城均是三四百年前所建的六、七層高的石質白墻紅瓦樓房,排列整齊。每座樓房建築宏偉、挺拔、精細、圓滑,加上一樣兒的鐵藝陽台 和渾身裹滿精美的浮雕,看上去簡直不像是一座建築物,而是一幅巨型美麗的壁畫。全城猶如一座建築藝術陳列館,而且這些樓房鑲嵌在緑色的緑樹叢中,使人感到巴黎就是一個公園式的城市,從而獲得“世界花都”之美譽。登上埃菲爾鐵塔鳥瞰巴黎,可見一片白墻紅瓦的樓房布滿在塞納河南北兩岸,猶如紅地毯上放着一條圓弧横穿巴黎的藍色綢帶,令人嘖嘖稱贊。再細看納塞河中的西岱島和聖路易島,更顯得多姿多彩。據介紹,這兩個小島就是巴黎的發源地。當古羅馬人進入法國時,在西岱島上建起了一座總督府,作爲統治法國的大本營,此是巴黎建城之始;公元10世紀,巴黎成爲法國首都,在西岱島上新建王宫和巴黎聖母院,塞納河南北兩岸便日趨繁榮起來,形成今天的巴黎。 

  巴黎是一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有各色各樣的博物館150多個,名勝古迹比比皆是,諸如盧浮宫、凡爾賽宫、協和廣場、巴黎聖母院、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愛麗舍宫、香榭麗舍步行街等,都是值得參觀的地方。因此,只有200多萬人口的巴黎市區,而每年來此觀光的遊客竟達8000多萬,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會。 

  盧浮宫始建於12世紀末年,當時是作爲防禦雕堡,後來經過多次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爲金碧輝煌的法國國王的王宫。從16世紀起,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收藏各色各樣藝術品,以後歷代皇帝繼承了這個傳統,大大充實了盧浮宫的收藏。1981年,法國政府將盧浮宫修葺後改爲專業博物館,成爲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收藏着法國及歐洲各國的各種流派的藝術珍品達40萬件,其中有三件是“鎮宫之寶”,即米洛的《維納斯》、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和列昂那多·達·芬奇的《蒙娜莉薩》。《維納斯》是一尊斷臂的古希臘愛美神的大理石塑像,高203厘米,約公元前130年雕成。1820年,米洛島的一個農民發現,他想將它藏起來,後被土耳其一位軍官發現,於是法國駐土耳其大使把它買下,運回法國盧浮宫,今展出是其原件。此雕像遠距離看去,顯得健康、豐滿、動感、極具美感。《勝利女神》是一個女雕像,説是公元前306年波立爾·塞特司在塞勃勒司島打敗埃及的大將陶米買水師,在沙摩司雷司島雕塑的。女神站在船頭,吹着一支喇叭,整個人和船,迎着海風,動感十足。《蒙娜莉薩》,是文藝復興時代直接畫在白楊樹上的一幅半身象油畫,表現出一位表情内向、面帶微笑的美女,被國際美術界公認爲世界藝術史是最著名的一幅畫。20世紀60年代初,此幅畫曾在美國展出,當時計算保價達一億美元。此畫最吸引人的是:不管人們從那一個角度去看她,她的眼睛始終在注視着你微笑,而且笑得那麽神秘浪漫,充滿魅力。據説達·芬奇當年所畫的女肖像畫,多半帶有這種注射人的神秘微笑。所以像《蒙娜莉薩》的女肖像畫,是西方世界最著名肖像畫,從而獲得聖像的極高地位。據美術史學家的考察,認爲在當時没有攝影藝術時代,達·芬奇的這種女肖像畫是爲佛羅倫薩一位富有絲綢商人的妻子而畫的肖像。 

  凡爾賽宫(見下圖),位於巴黎西南22公里處,原是一個小村落。1624年,是路易十三在凡爾賽樹林中所建的狩獵宫。1661年後,路易十四經過28年的大興土木,花了4000多萬法幣(相當於現在3億美元)雇用1.73萬人工改建成一座巴洛克式的豪華王宫,占地111萬平方米。整個宫殿建在一個斜山坡上,步步向上,給人們以一種氣勢磅礴之感。正面廣場中心矗立着路易十四高大的騎馬銅象,宫後面是一個占地540公頃的大花園,堪稱歐洲宫殿花園的典範。園内兩行看不盡頭的緑樹,氣象萬千。還有那鬱鬱葱忽的矮樹花叢,緑茵茵的草地、絢麗的花壇,加上1400個不息噴涌的噴泉,顯得景色格外優美,异彩紛呈,使人流連忘返。正宫朝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北二宫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布局十分嚴密協調。宫殿建築摒棄巴洛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尖頂建築風格,采用平頂形式,顯得非常端莊雄渾。宫殿外壁上端,樹立着大理石的高大人物雕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宫内共有大殿小廳500多間,處處布置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宫内陳列着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而來的中國古代精美瓷器。宫内二層,分爲國王大寢宫、鏡廳、王后寢宫、貴族宫、戰争廳、和平廳、加冕廳、富饒廳、戰神廳、皇家小教堂等20個廳堂。其中最重要的是國王寢宫,計花了十年時間(1671-1681),由夏爾·勒勃倫主持,根據古希臘古羅馬神話設計的,以太陽神阿波羅(路易十四之象徵)爲中心運轉的一系列星座命名的殿堂,寢宫由七個互相通連、面向北面花園的大廳組成,包括國王舉行宴會時的餐廳和飯後娱樂的舞廳、娱樂廳、檯球廳等。從1684年開始,這些大廳只用於國王召見及宫内娱樂之用,國王大寢宫移到大理石内院。戰争廳、鏡廳(長73米、寬10.5米、高12.30米)與和平廳占了凡爾賽宫的西面全部。凡爾賽宫於1837年由路易·菲利普修復後改爲博物館。1870年,德軍包圍巴黎時,曾以凡爾賽宫爲司令部。1871年,德國皇帝在此加冕,與德國講和後成爲法國議會所在地。第三第四共和國的總統亦在凡爾賽宫選舉産生。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的英、法、美與戰敗國德、奥等同盟國,在凡爾賽宫的鏡廳召開和會,經過激烈的争論,於6月28日在此廳簽訂了和平條約,名曰《凡爾賽條約》。現在的凡爾賽宫成爲旅遊名勝和來訪國家元首的下榻處。凡爾賽宫周圍也稱爲凡爾賽市,人口89000萬人,有軍事工程學院、砲兵學院和軍事醫學院等大學。

  三、科隆與科隆大教堂 

  科隆是德國第四大城市,但在萊因河流域則是第一大城市,面積405平方公里,人口100萬左右。據介紹,科隆是一座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公元前38年,羅馬帝國皇帝奥古斯都派附馬阿格裏帕揮師北進,扺達萊茵河畔,與河東的日耳曼部落對峙。阿格裏帕在此建立軍營要寨,這可以説是科隆歷史之始。過了幾十年,營寨周圍漸成街市。公元50年,皇帝克勞狄一世下令,授予此街市羅馬城市的權力,並定名爲科隆尼亞·克勞狄·阿拉·阿格裏皮内西姆。意思是:科隆尼亞代表此是羅馬人的拓展地;克勞狄是皇帝名字;阿拉是烏比爾部落的祭壇;阿格裏皮内西姆則是皇后的名字加詞尾。後來人們感到這個城市名字太長又難記,改簡稱科隆。公元795年,查理大帝定科隆爲天主教駐地,擴建城池。12世紀時,科隆已初具城市規模,半圓形城長6公里,12座城門(現存3座),4萬人口,是德國最大城市。由於科隆有地處南北水運和東西陸路交通要衝的優勢地理條件,經濟得以迅速發展。1815年,科隆並入普魯士,1839年率先修通了鐵路,與萊茵河聯成一氣,加上魯爾煤田的開發,科隆一躍成爲近代工商業城市。1876年,發明家奥托在科隆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 四衝程内燃機,轟動各國工業界。第二次世界大戰,科隆遭受大轟炸,千瘡百孔。戰後重建,歷盡滄桑,現在又成爲現代化城市和汽車工業的重鎮,大衆、奔池、福特、奥佩爾等名牌汽車均在此生産,僅福特公司就年産汽車幾十萬輛。科學文化事業也發達,早在1385年,已建立科隆大學,拿破侖佔領時被迫停辦,1919年科隆大學重建,現成爲德國大學府之一,學生5萬多人。1842年10月,馬克思在科隆主編出版《萊茵報》和《新萊茵報》,11月,恩格斯到這裏拜訪馬克思,從此成爲摯友。1972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伯爾就是科隆人。 

  到科隆,人們都會常識地要去參觀雙塔高聳的科隆大教堂。這座巍峨壯麗的大教堂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觀,也是古科隆的象徵。此大教堂猶如一座高山,氣勢十分雄偉,東西長144.5米,南北寬82.65米,廳高43.35米,占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居世界教堂第4位。整個教堂全用黑色磨光石塊砌成。教堂兩座與大門連砌的尖塔,高157米,相當於40層高的大厦,是歐洲最高的教堂。據介紹,科隆大教堂的建築和建築藝術,既神奇又浪漫。説是由《聖經》裏博士朝聖引起的。中世紀時,東方有三位博士携帶黄金、乳香、没藥等禮物,長途跋涉前來朝拜剛出生的耶穌,未遂而亡。12世紀,科隆得到原來保存在意大利米蘭的三博士遺骸。人們就着手準備興建一座宏偉的教堂,以供奉三博士。於是天主教决定采用法國流行的哥特式建築藝術,建築一座舉世無雙的特大教堂。1248年動工,但因工具簡陋,用了380年時間才完成正殿。到了1560年,因爲宗教改革運動,工程停建。19世紀初,人們發現1248年原設計的教堂圖紙,於是從1842年起按原圖紙在原建成正殿的基礎上繼續施工建築,1880年最後建成。整個工程,停停建建,持續632年。然而其建築風格與藝術始終保持一致。 

  走進科隆大教堂參觀,看見所有石工、木工、金工均可以説是巧奪天工。那些供信徒坐的長木凳全用很厚的巨木做成,已經使用了幾百年,仍然保存完好,露出發光的木紋,古檏异常。四壁上方,總計有1萬多平方米的窗户,全部裝飾着描繪有聖經人物的各色玻璃,在白天陽光反射下,金光閃耀,絢麗多姿。 

  在主祭壇後面,安放着教堂裏最珍貴的寶器——供俸三博士遺骸的金神龕。此是由當時著名金匠古拉·馮·凡爾登費時40年製作而成的,堪稱中世紀金飾藝術之頂峰。龕約2米長,内壁是木料,外壁包金,上面鑲嵌無數寶石,金碧輝煌,光彩奪目。龕後是奥托四世雕像,本與三博士朝聖毫不相干,但據説是因這位皇帝捐出黄金制成此神龕,他也要謀個雕像置此,與三博士齊榮,以留芳百世。教堂回廊裏,放置很多雕像、福音書、聖體匣、法衣等文物,其中有一部分藏在堂内的珍玉館。回廊東北角的一個小禮拜間内,有一引人注目的青銅棺材,這是教堂奠基人霍赫斯塔登的棺椁。棺蓋上有他手持拐杖、仰卧安息的塑像,十分富於藝術價值。 

  遊人可以登509級樓梯到達教堂高塔樓遠望。塔樓裝有大鐘5座,其中有一座名曰聖彼得鐘,重24噸。響鐘齊鳴時,洪亮深沉,音傳數裏。在塔樓鳥瞰萊茵河兩岸風光和科隆市容,格外美麗。到了夜晚,裝在教堂四周的聚光燈向教堂齊射,爲它罩上一層藍色的熒光、顯得更加堂煌。如果站在萊茵河對岸欣賞科隆大教堂的雄姿和映入水中的倒影,更令人有神奇莫測之感。 

  四、阿姆斯特丹與山墻屋 

  荷蘭是一個無山之國,60%以上的土地海拔不超過1米;30%的土地是填海而成,被稱爲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國”。阿姆斯特丹,也是由美麗的運河交織而成的“水都”,按荷蘭文Amsterdam,前節“amster”是河名:後節“dam”是“水上住宅”之意。所以整個城市都是古檏雅典的中世紀古典式五六層樓房,皆沿着運河水上而建;在縱横交錯的水網上架起幾百座古老的石拱橋和現代化開合鐵橋,因而有“北方威尼斯”之譽稱。正因爲荷蘭和阿姆斯特丹的海拔不到1米,又因靠海受海洋氣侯影響,風力較大,所以古代荷蘭人就發明瞭風車,利用風力資源來磨面、提水、帶動機械等。現在風車則改用來發電。有些風車停止應用了,但仍保留着,以資紀念,而且成爲荷蘭和阿姆斯特丹的標誌。現在阿姆斯特丹就有一條“風車村”的景觀,讓人參觀。 

  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阿姆斯特丹城市中的山墻屋(見上頁圖)。山墻屋者,即傾斜屋也。我們走在街道上,看見街兩傍的樓房,許多都是歪歪斜斜的,居民就住在這些斜屋内。再仔細看這些山墻屋,有些地下一樓不傾斜,從二樓開始傾斜,到了五樓或六樓傾斜出30-50厘米,甚至60-70厘米,看起來十足是快倒塌的危房。對於這種山墻屋,荷蘭政府規定不能拆掉重建,要作爲文物建築加以保護。由於滿城山墻屋互相緊挨着,因而形成樓房“斜而不倒”的奇觀,吸引無數遊客參觀和尋味。爲什麽有此奇觀呢?據介紹,因爲阿姆斯特丹是一座低於海平面約1-5米的“水下城市”,中世紀建樓房時,都是用松木樁打入水中,然後在木樁上建築樓房。雖然有“水禁千年鬆”的效果,但經過數百年的水禁,總有些松木樁已腐朽或半腐朽,於是地面的樓房自然發生傾斜了。阿姆斯特丹的樓房還有一奇觀引人注目,就是每棟樓房的頂層,均向街面伸出一根方形約1-2米的鋼條,末端下吊一個鈎。據介紹,這是由於阿姆斯特丹歷史上,政府規定的居民收税是按樓房的門口大小而定標準:門小少收,門大多收。因此,居民建樓房時,把門開得窄窄的,能讓人進出即可,以避免多交税款。但到二樓以上,却把窗開得大大的,以便搬家時,將床、櫃等大件傢具用繩索吊起,然後從各樓的窗户搬入樓内使用。我們也曾偶然看到用繩將大件物品吊起後從窗户搬進室内的情景。現在政府征税當然不是按門口大小的標準確定了,但歷史上因逃避征税的樓户依然屹立,留給人們作爲歷史的回憶和尋味。 

  阿姆斯特丹還有一道特殊風景綫。據説在中世紀,由於它是重要港口城市,富賈如雲、千帆匯聚,世界各國的航海船員出海來到阿姆斯特丹貿易上岸數月,一年、兩年不等,上得岸來,無處消遣,往往滋事,影響社會治安。於是荷蘭女王陛下因勢利導,劃出一個地方,供船員消遣:有吸大蔴的,有賭博的,也有找女人的,等等。這樣不僅船員高興,阿姆斯特丹也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一舉數得。久而久之,在阿姆斯特丹形成了吸大蔴合法化、賭博合法化、同性戀合法化和娼妓合法化。時至今天仍然如此。但奇怪的是,幾百年來,像這等洪水猛獸般的劣習之事,並没有使阿姆斯特丹鷄飛狗走,民風墮落,經濟落後。相反,阿姆斯特丹像其它城市一樣,生産發展,經濟發達,日漸聞名,日益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女王這種治國方略,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五、布魯塞爾與《共産黨宣言》及第一公民 

  我們來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身處其境,才體會到它地理位置的優越。布魯塞爾位於森納河畔,堪稱“歐洲的十字路口”,距離西歐各國主要大城市之間均是200~300公里之間,可以説是西歐經濟文化的交匯點,被人們稱爲“歐洲的首都”。目前歐盟總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歐洲經濟共同體總部、歐洲煉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900多個國際機構都設在這裏。20世紀開始,來自法國、荷蘭、意大利、德國、英國、西班牙、美國、加拿大、中國的移民大量涌入,從而獲得“世界城市”之美譽。我們下車後,就近在外看了一下歐共體總部辦公大厦,建築别具一格,從正面看好像一堵墻,實際上還有三只胳膊,空中象海星。没有看到人來人往的情况,但聽説在這個大厦辦公的工作人員達4000人之多。 

  中飯後,我們去到心儀已久的市中心布魯塞爾大廣場。踩着幽闇的花崗岩小方石鋪的路面,很自然有一種濃烈的中世紀氣息。廣場長110米,寬60多米,周圍都是六七層高的中世紀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路易十四式的建築樓房,墻上有精雕細刻的雕塑,活靈活現。最高的建築是市政廳的歌特式尖塔。市政廳對面是國家博物館(以前是路易十四的行宫)。市政廳左右邊大樓中插着一面黑黄紅三色國旗,其意義是:黑色代表紀念獨立戰争犧牲的英雄;黄色代表財富及豐收;紅色象徵愛國者的生命。據説,著名作家雨果就在這個博物館二樓的一個房間創作了著名的《悲劇世界》,從而震驚世界文壇。 

  市政廳左邊有一座五層樓建築,門前有一只振翼欲飛的天鵝雕塑。這是布魯塞爾市有名的天鵝餐廳,人來人往,很是熱鬧。據介紹,當年這是一座旅館,馬克思曾在這座旅館四樓渡過三年多時光,後來恩格斯來後也住在這裏,並於1846年在這裏建立共産主義通訊委員會。1846年3月30日,在布魯塞爾共産主義通訊委員會的會議上,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魏特林的空想共産主義思想;5月,又寫了《反克利蓋通告》,批判了克利蓋的關“愛”説教,1847年1月至6月,馬克思在這裏撰寫了《哲學的貧困》一書,批判普魯東的社會改良主義理論。1847年,馬、恩加入正義者同盟,並派出忠實學生威廉·沃爾弗出席1847年6月初在倫敦舉行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根據馬、恩兩人的意見,將正義者同盟更名爲共産主義者同盟,大會接受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建議,用“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代表原來“人人皆兄弟”的口號。1847年11月29日,由馬克思、恩格斯主持的共産主義同盟在倫敦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絶大多數代表同意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觀點,並决定委托他們兩人起草同盟的綱領。1848年1月底,馬克思、恩格斯回到布魯塞爾的這座旅館四樓,共同撰寫和完成了《共産黨宣言》,作爲同盟的綱領,並在9月24日在倫敦用德文正式出版。從此,《共産黨宣言》就象一盞指路明燈,照耀着全世界無産階級和勞動人民向着社會主義、共産主義前進。 

  從天鵝餐廳走過廣場對面,沿着塞格拉斯雕像邊一條石板小街,向前走不到100米遠的十字路口的左側拐彎處,就是布魯塞爾“第一公民”英雄小於連的雕像。雕像外竪起護欄杆,以資保護。小於連銅像高只有53厘米,原來是他正以天真爛漫的姿態裸體撒尿。自從巴伐利亞總督馬克思·埃曼努埃第一次給小於連送來第一套衣服以後,所有到布魯塞爾參觀小於連雕像的國家領導人都送一套衣服給他。在布魯塞爾建城1000週年時,中國代表團送了一套唐裝服給他。按布魯塞爾博物館管理規章,凡是遇到那一個國家的國慶節,就給小於連换上該國家送的服裝,每年10月1日,就穿上中國唐裝,以示慶祝中國國慶。所以現在小於連是穿着衣服脱褲撒尿。尿水(實際是自來水裝置)彎彎向地面水池而下,吸引無數遊客參觀。小於連撒尿却隱藏着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説是13世紀中葉,布魯塞爾與鄰國普魯士發生一場戰争,普軍在布魯塞爾城下布滿地雷和炸藥,並點燃了引綫準備把布魯塞爾炸爲平地。當引綫正在沙沙發響冒出火花並不斷朝布魯塞爾廣場方向燃燒的千鈞一發之時,小於連决然機警地脱褲在地雷引綫上撒了一泡尿,淋滅了正在燃燒的導火引綫,從而避免了一場大灾難,挽救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後人稱贊小於連爲布魯塞爾“第一公民”,並鑄銅像立於十字街口,以紀念他的英雄之舉。 

  六、羅馬與鬥獸場 

  意大利首都羅馬,是公元前735年始建,至今是有2700多年曆史的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摇藍,是古羅馬的發源地,全市面積1500平方公里,人口280多萬。我們穿梭羅馬的老城區,仿佛是走進一座“露天曆史藝術博物館”:遍佈古典式的教堂、噴泉、廣場和雕塑。據介紹,羅馬有三多:教堂多、噴泉多、廣場多。計全市有教堂和修道院700多座,其中以聖彼得、聖瑪利亞、聖保羅大教堂最著名;有1300多個各式各樣的噴泉,其中以許願泉(又稱特雷維噴泉)、古船噴泉爲最著名和最大規模。前者從城外引來泉水,清澈見底。噴泉中竪立着海神雕像。此噴泉建於1730年,1760年建成。據説只要你背對噴泉水池中投幣,就可以行好運發財。羅馬有大小廣場20多個,最著名有聖彼得、威尼斯、西班牙、拿波拿、科隆納、萬神殿等廣場,其中西班牙廣場處,文學巨匠拜倫、歌德、巴爾扎克、司湯達等人均在此居住過。而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有文藝復興時建築的威尼斯宫和無名英雄墓,和被稱爲“祖國祭壇”的國王艾馬努埃萊二世的紀念銅像。羅馬的房屋,都是古建築,黄墻紅瓦,墻用大理石砌成。整個羅馬就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顯得格外古典、莊嚴、肅穆。 

  到羅馬,當然要去參觀被稱爲世界七大奇觀的羅馬競技場,即鬥獸場。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鬥獸場不知古羅馬的輝煌。鬥獸場是羅馬標誌性的建築,具有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的結構。它經歷了2000年風雨,雖已是殘垣斷壁、千瘡百孔,但其宏大和磅礴的氣勢仍然撼人心魄。整個鬥獸場占地2萬多平方米,周長750米,圍高57米(相當15層樓),直徑187米,能容納8萬多觀衆。據介紹,當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後,爲了紀念其“盛大武功”,强迫8萬猶太人俘虜於公元74年動工興建鬥獸場,至116年才建成,用了大理石10萬平方米,拱形結構。正是憑着拱形這種高水平的結構形式,使場内空間開闊,斜斜的看台 圍遶在表演用的平台 周圍,在視綫上幾乎没有看不到的地方,場内各處一目了然。據介紹,當年鬥獸表演分爲三種:獸與獸鬥;獸與人鬥,人與人鬥。説是當奴隸的角鬥士互鬥時,看台 上興高采烈的達官貴人和平民,舉着精緻的酒杯或嚼着燒餅,欣賞一場與已無關的生死决鬥。結束時,當人們對着勝利的勇士大聲歡呼,高高揚起大拇指,彰揚他的勇敢;而對失販者,則嘘聲一片,把大拇指向下,大叫他是懦夫,再來一頭野獸吧。於是下一場便是獸與人鬥。在獸與人鬥中,人被獸鬥死者時有發生。據説,在慶祝羅馬建城1000週年的角鬥中,就有100名角鬥士、32頭大象、60頭獅子、10只老虎死於搏鬥之中,其慘烈之狀可想而知。這種野蠻的娱樂活動直到公元405年,才被西羅馬帝國的霍諾留皇帝宣佈停止。 

  鬥獸場旁邊,是公元315年建成的君士坦丁大帝凱旋門,距今也有1691年的歷史了。拿破侖征服羅馬時,看到鬥獸場旁的凱旋門,十分欣羡,回到巴黎就命人設計建造了今天戴高廣場上最大的凱旋門,但時間上却晚1400年。 

  七、比薩與斜塔 

  我們到了離米蘭80公里的比薩市,是一座小城市,人口只有10多萬,但却因爲城市中心有比薩大教堂及斜塔而聞名世界。這是一組中世紀的古老建築群,包括主教堂、洗禮堂、斜塔和公墓。其中斜塔被譽爲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它是比薩教堂綜合建築的鐘樓,始建於1174年,1350年才竣工,全部用大理石砌成。該塔建築時當然是垂直的,但1184年建至第三層時,因爲地基打得不够深牢,上層强度低,發現塔身開始傾斜,於是停工。1294年,又開始重新施工,並加强一系列防傾斜措施。但建成後,塔的中心點仍然是偏離垂直中心綫4.4米。比薩塔北側55.22米,南側高54.52米,相差70厘米。塔分爲8層,底層有15根大石柱,上面6層各有30根,頂層爲鐘樓,有石柱12根,塔内設有樓梯293級,屬羅馬式建築風格。此塔雖然傾斜656年,風吹雨打,但仍然巍然屹立,獲得“斜而不倒”的美譽。現在比薩市政府爲了防止該塔繼續傾料,甚至倒塌,一方面在塔北面底基處挖出淤泥,放置數百噸重的鉛塊,並用大鋼絲繩攬扎塔腰向北側拽位,同時在南塔基地下打入10根50米長的鋼柱,使之不易再向南傾斜。1990年意大利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爲了保持這個世界文化遺産的斜塔“斜而不倒”,使之成爲旅遊景點的品牌。這種挖空心思保護歷史文化的舉措,值得稱贊。斜塔内可以購票沿樓梯登上塔頂鐘樓觀光。更有偉大意義的是:1590年5月26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在比薩大學讀書時,曾登上斜塔鐘樓進行“物體垂直運動速度與物體重量無關”的自由落體運動試驗,結果創立“落體運動定律”,推翻了向來奉爲權威的亞裏士多德關於“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説。 

  八、佛羅倫薩與《戴維》雕像 

  被詩人徐志摩描寫爲“翡冷翠”的佛羅倫薩市是意大利托斯卡那區的都會,走進城内,不見高樓大厦,到處均是五六層的黄墻紅瓦樓房,所用石材很有質感,門前一般釘鑲一塊銅制的銘牌,標記着建築的年代及最早主人的姓名,充滿人文氣息。它是14世紀歐洲最大的工商業和金融業中心,成爲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城市,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老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爲世界文化遺産,洋溢着强烈的藝術氣息。如果説歐洲是文藝復興藝術的高峰,那麽佛羅倫薩就是文藝復興藝術的精華了。全市有43個博物館、65所華麗的宫殿和30多個大大小小的教堂。古建築、雕塑、繪畫處處皆是。這裏培養了但丁、伽利略、達·芬奇、喬托、提香、吉貝爾蒂、馬基雅弗利、米開朗琪羅等大批建築家、雕刻家、科學家、畫家和詩人,使這座城市更具人文氣息和聞名邇遐。 

  據介紹,佛羅倫薩之所以著名和影響極大,與當地歷史上的梅蒂奇這家名門望族有極大關係。此家族的創始人十分善於經營生意,開銀行、辦礦山、做貿易,發了大財,經濟實力雄厚。但他繞有興趣資助社會公益事業,例如興辦圖書館、博物院和美術學校等。於是一些藝術家紛紛慕名而來佛羅倫薩學習和創作,如米開朗琪羅正是15歲來這裏的美術學校讀書後而成爲藝術大師的。 

  花之王聖母大教堂是歐洲最美麗的天主教堂,與英國倫敦的聖保羅、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並列爲世界三大圓頂教堂。教堂由意大利建築師布魯内萊斯基設計,1296年動工,1471年完工。教堂外墻用白色、緑色和粉紅色大理石按幾何圖案裝飾砌成,室内門扇繪描有耶穌聖屍下十字架石雕,大圓頂内側則繪有巴扎利及其弟子繪製的濕繪壁畫《最後的審判》,屬“鎮堂之寶”。教堂頂高107米,堂内可容3萬人。人們登上464級樓梯可達高高的平台 鳥瞰佛羅倫薩市,可看到象一條緑色綵帶的阿諾河穿城而過,加上曾爲徐志摩作過感人描寫的維希歐橋等多座石橋點綴,顯出佛羅倫薩更加柔恬、和諧和優美。 

  在佛羅倫薩衆多的文藝復興希臘式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米開朗琪羅廣場中央竪立的高達4米的戴維雕像(復製品)了。《戴維》雕像取材於《聖經》舊約中的人物,説他是中古時代以色列猶太人,原是個牧羊人,因善於彈竪琴被以色列王招羅收留。在以色列與比利時的戰争中,表現勇敢善戰,因投石器把敵方的一個巨人格利亞砸死而立了大功,於是成了英雄,並成爲以色列統一王國的首任國王,任職達40年之久。米開朗琪羅雕塑戴維象,花了三年時間才完成(1501年8月至1504年1月)。《戴維》巨雕,正是描繪一名健壯、堅定、勇猛的裸體青年,左腿前伸,右腿後立,左手舉起,右手下垂,雙目注視前方,在準備向敵人格利亞反擲時,顯示出對敵人的無比憤恨和堅决奮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此尊戴維雕像成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也成了正義力量的形象化身,吸引了無數遊客來此鑒賞並爲之讚嘆。 

  順便提一提,我們還去參觀了著名文學大師但丁的故居。在一座古老的磚房裏,墻上放着但丁的半身塑像。據介紹,但丁當年由於與當局者政見不同,於1302年被驅逐出佛羅倫薩家鄉,流放約20年之久,於是他寫了中世紀的史詩《神曲》杰作,反映中世紀後期意大利的社會矛盾;又寫《帝制論》,主張政教分開,要求建立統一的意大利國家,以其文藝復興思想的光輝,同荷馬、莎士比亞一起,成爲歐洲文明史的三大文學巨星。

  九、威尼斯與馬可·波羅 

  位於意大利東北部的威尼斯島城,是水城之宗和水城之都,面積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萬。據介紹,威尼斯島城,始建於568年。當時威尼斯的居民爲逃避戰亂,在通往亞德裏亞海上,以177條運河和404座橋樑把118個島嶼連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馬路没有公共汽車的城市。城内177條大小運河,搆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路綫。運河就是街道。所有房屋建築在水上。居民出門,以船代步。不少家庭還自備小船,象陸地城市的私人汽車一樣。我們6人也租了一條“貢多拉”(Gondola)小船(見下頁圖),去沿河遊覽。小船兩頭尖尖纖細的船身和扁平的船底,使其十分便利地在狹窄的河道中穿行。船一般呈黑色,船夫是一副“佐羅”打扮,不知底細者還以爲他是警察。

  從陸地的大威尼斯市到威尼斯島市,唯一通道是亞德裏亞海大橋。此橋全長4公里,一半是鐵橋,行火車;一半是公路橋,行汽車。鐵路橋先於1846年建成通車,公路橋則於1932年才建成。到了橋盡頭,就不能通行了,只好下車换乘遊船,才能去到威尼斯島市遊覽。島上有400-500年曆史的數百棟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的樓房、教堂、鐘樓和140多座宫殿,記録着水城燦爛的歷史文化。其中以曾被拿破侖稱爲“世界最美麗的客廳”的聖馬可廣場中心周圍的建築爲最吸引人。廣場一面的聖馬可教堂,據説是爲了紀念馬可·波羅而建的,原來是拜占庭式建築,15世紀加上哥特式的裝飾,如尖拱門;17世紀又加上文藝復興式的裝飾,如欄杆。於是從外表看去,其五座圓頂是類似土耳其伊斯坦堡爾的聖索非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源於拜占庭風格;而整個教堂的結構又呈現出古希臘式十字架色樣。這種東西融合的建築藝術特色的教堂,被人們譽爲“世界最美麗的教堂”。而教堂四角形的鐘樓,高98米,蔚爲壯觀,是古羅馬建築的杰作。伽利略製作的第一副望遠鏡就安裝在這棕紅色的鐘樓上。 

  404座橋樑也是威尼斯城的一道風景綫。其中最吸引人是那座封閉式的嘆息橋。橋的一端接連總督府和法院,另一端和威尼斯監獄相連。是古代從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橋。橋中間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口,平人眼高。據説當犯人在總督府接受審判死刑後,就從此橋送到監獄水牢中。當死囚經過橋時,允許透過橋上兩小窗口看一看家人,看一看威尼斯的美麗景色,此時犯人往往發出聲聲嘆息。這一嘆息,有對罪惡反省和懺悔;有對親人的眷念;也有對人生的向往和死亡的絶望。真是求生不能,求死有橋,難怪罪犯嘆息了。於是人們稱之爲“嘆息橋”。名副其實。 

  我是學歷史的,記得馬可·波羅就是出生在威尼斯島城的商人家庭,於是我要求導遊領我去尋找馬可·波羅的故居。導遊何偉新先生,做了22年歐洲導遊,對歐洲歷史文化瞭如指掌,答應領我去一行。 不到10分鐘光景,就在河的旁邊見到馬可·波羅故居了,門牌號是5849。現在開放給人們參觀。樓房三層,已經很古老了,一層是客廳、厨房、雜物間,面積約120平方米;二、三層是住房。在住房四壁只見墻上用意大利文寫着“Del Milion”(《東方見聞》),其它就没有什麽了。我想,馬可·波羅的祖輩雖是商人,可能不是富商大賈。所以後來他離家經商,向東方富饒的中國掘金不無道理。導遊還滔滔不絶地向我們講述馬可·波羅的故事説:他於1271年11月,隨其父親經兩河流域到伊朗,然後沿着“絲綢之路”入中國,1275年5月到達上都(今内蒙古多倫縣)。後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和優待,仕元17年,乘機遊歷了中國的内蒙古、新疆、甘肅、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和大都(北京)。1292年,他參加威尼斯和熱拿亞的戰争而被俘虜,在牢裏與同獄的魯思梯謙口述東方見聞,魯思梯謙筆録成書,這就是現在的《馬可·波羅遊記》。1299年,馬可·波羅出獄,他將遊記稿本廣爲宣傳,對後世海上新航綫的開闢産生影響。據説,他還曾向威尼斯人大談中國的各色各樣的包子好吃,但他忘記了做法,把猪肉、豆角、青菜和韭菜等相混爲餡,放在面皮包起來,結果因爲餡太多露餡而和面皮混在一起。他索性就此煎熟,吃起來也感到很好吃。這樣,就成了當今世界人們愛吃的比薩餅。 

  十、梵蒂岡與聖彼得大教堂 

  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領土只有0.44平方公里,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僅有540人,首都在梵蒂岡城。整個國家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市西北角的坡地上。與歐盟國家間的模糊國境綫不同的是,它與羅馬市却有明顯的國境綫。前面有建築房屋的土地與羅馬市的馬路爲一墻相隔;在後面没有建築的地方,却用高的鐵欄杆圍起來,涇渭分明。鐵欄杆外面是熙來攘往的羅馬市汽車和人流,内裏則是寧静的上帝之城梵蒂岡。據介紹,在古羅馬之前,梵蒂岡坡地是一個人們占卜、巫祀的場所。公元135年,羅馬皇帝哈德裏亞努斯在此建造了一個廟宇,此後即成爲歷代皇帝的陵墓地。歷史上歐洲宗教的中心曾在羅馬,所以成爲羅馬教皇的首都。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邊的地區送給教皇斯提芬二世,教皇擁有世俗權利,是爲教皇國之始。1870年8月,羅馬爆發反抗教皇的人民起義,意大利國王進攻羅馬,意大利完成統一,教皇世俗權利被剥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内西北角的梵蒂岡宫之中。1929年2月11日,墨索裏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正式承認梵蒂岡這塊地方屬於教皇;教皇也正式承認羅馬教皇國的滅亡。同年7月,教皇另建“梵蒂岡城國”。這樣一來,梵蒂岡遂成爲一個獨立的城市國家。梵蒂岡國一切權力集於教皇手上,任職終身,但不能世襲。教皇死後,由紅衣主教團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選票選出新教皇。梵蒂岡國雖小,但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其財政收入主要靠旅遊、郵票、不動産出租等。它在許多國家有房地産投資,據統計,其經營的房地産面積是其國土面積的一萬倍。而且在許多國家均有大量的金融投資,美國著名的摩根銀行還爲其理財, 

  梵蒂岡國,有寬廣的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價與天齊的梵蒂岡博物館、富麗堂皇的教皇官邸拉特蘭宫和緑草如茵的後花園組成。 

  聖彼得廣場是17世紀著名建築家貝爾尼尼用11年時間才建成的杰作,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米,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氣勢磅礴,造型和諧。柱廊共有圓柱284根和方柱88根,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平台 上,各有一尊3.2米高大理石雕像,神態各异,栩栩如生。廣場中央聳立着一座高入雲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廣場兩則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整個廣場可以容納15萬人。 

  聖彼得大教堂(見下頁圖),是由君土坦丁皇帝在耶穌十二門徒最長者聖彼得的墓地上建築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建築家和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勤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人共同設計和施工建設的杰作。1506年動工,1626年完成。教堂長200米,最寬處130米,能容納5萬人。教堂上部爲穹窿大圓屋頂,從地面到屋頂尖端十字架高137米。教堂底部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間是耶酥基督。兩側各放置一座鐘,右邊是標記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左邊是標記羅馬時間。教堂内屋頂和四壁裝飾有以《聖經》内容爲題材的大型繪畫和雕刻,多是著名畫家的作品,簡直是一座藝術寶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藝術雕刻有三件;一是米開朗琪羅24歲時的名作《悲慟》,雕繪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旨意的順從,淋漓盡致。二是貝爾尼尼雕制的青鋼華蓋,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撑,相當於5層樓高,華蓋前面的地圓形欄杆上永遠點燃着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只有教皇纔可以在這座祭壇上當着朝聖信徒舉行彌撒。三是聖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計製造的一座鍍金的青寶座。寶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啓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符。教堂地面用大理石鋪成,在教堂的中軸綫,刻着世界四個最著名的教堂名字: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英國聖保羅教堂;佛羅倫薩花之王聖母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 

  (原載《中大老園丁》2006年第3期 、2007年第2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