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廣的憂慮是有道理的。,他一直在注視着羅岡的分紅方案公佈,關注着其影響。没想到易天樂偏偏單項公佈商業廣場的分紅,突出了耕樓紅利的效應,影響極壞。他對耕樓是有研究的,認識是深刻的,教訓是沉重的。他錯在起初低估了易天樂,無視了他起步的預謀,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挽回也來不及了。
他的擔憂終於來了。大小村圍出現了羅岡廣場現象,也就是羅岡現象,顯示出羅岡效應。違建耕樓似雨後春筍般蓬勃冒出,不可收拾。他統計了一下,全市的違建户有上三十萬戶,差不多人平一户了。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一個不可低估的警號。
他很認真地向吕洪鐘匯報了。他望了一眼他臉上謊張失神的面色,眉頭一皺説:“要疏導,定個疏導政策。”
他神情自若,胸有成竹,一點也不緊張。
古廣瞭解吕書記的氣度,辦大事的宏大氣魄,就不便多説了。
接着,下面宣佈了一條政策,轉地補償增加一項,超過六十歲以上的村民,年社保費由政府支付。至於以後呢,六十歲以下的呢,就不見下文了。
村人眼淺,見步行步,反正聊勝於無,也就接受了。對立的情緒也有點緩和。
這樣一個殘缺的政策,不三不四,農民都能忍痛接受,足見改革紅利的深度,農民知恩圖報的深情。這個知恩圖報是偉大的,是農民的善良,也是農民的智慧。
遺憾的是對呂洪鐘來説,農民的善良只是他轉地有償政策的正確,農民的智慧只是他土地政策威力的順從。世界竟如此不明不白的顛倒過來。
羅岡效應震憾至深的,莫過於李屋圍了。羅岡廣場的分紅,像一塊金光閃閃的金子,吸引住人們的目光,同李屋圍低價征地的對比,簡直是太寒酸了,差距太大了。易天樂的智慧成了農民心目中的偶像,人們向往羡慕羅岡村人的富裕。越想越明,心裏更堅定地走羅岡耕樓的路。
李喬感受至深,父親李九的臨終囑咐,一直烙在她腦子裏,没齒難忘。老人家在責備自己,他只顧着耕田,不懂得耕樓,失誤了。對不起村人。這是一個老農民耕田一世的總結,辛勞一生的感悟。
直至今日,她才真正明白父親死不瞑目的内疚。臨終時,他老人家拉着女兒的手説:今後聽天樂的話。然後,轉過眼來對易天樂説:你做對了,我只做了一半。話未説完就走了。現在她明白了,我只做了一半,這是老人家一世耕田的内疚,是老農民一生辛勞帶血的自責。
當代農民,就是一半耕田,一半耕樓。耕田是侍弄田地,耕樓是侍弄資本。田地轉化成資本,需要知識,更需要智慧。
這就是改革開放農民的智慧。
她終於明白了。天樂哥呀!他喜歡讀經濟學,瀏覽世界的經濟訊息,有了自己的見解。他説過,我讀的是窮人經濟學,我自己的經濟學。用青牯的話説,窮人經濟學説的是耕耘兩個字,耕耘的科學,耕耘的藝木。耕田耕樓,耕樓耕田的轉化; 田與樓,樓與田的轉换。也就是農民由窮變富的一條路子。
這是一條什麽樣的路子啊!是一條迫出來的路子,窮人的路子。
她想着想着,心裏由衷地讚嘆,了不起的易天樂!
一天,她跟堂姐李會説:“你很了不起。”
“什麽,你説什麽?”她聽得一頭霧水。
“你怎麽會選上了易天樂!”
“他怎麽樣了?”李會急着問。
“他偉大,他太偉大了!”
她摸摸她的頭説:“妹妹,你發燒了!”
“我説的是窮人經濟學!”
易天樂的窮人經濟學。他太神了,太神了!
後來,她把這個故事給丈夫説了。
他瞪大眼睛笑道:“我神什麽呵!看你説的。”停了停,才又説:”起初,胡裏胡涂的摸着石頭過河,行一步,想一步,再行一步,又想一步,行了十年,等了十年。最後終於等到機會來了,碰上了個財神爺,建成一個商業廣場。”
“那時,你心裏怎樣想的?”
他眨眨眼説:“想給農民找一條出路,活得太累了啊!”
她深情地望他一眼説:“我明白了!”
她明白了,明白李喬説的偉大,易天樂窮人經濟學的偉大。
不過,李喬心裏很不好過。也許在村人眼裏,易天樂的輝煌,益顯李九的寒酸。這對老人家來説太不公平了。一個老農民一生辛勞,一心爲公,雖然出了點失誤,但他已臨終自責了啊!羅岡廣場紅利的公佈引起了村人更大的刺激。耕樓成了對李九失誤最嚴厲的責備。唉,又有誰諒解老人家的苦心呢!
她心情沉重,越想越沉重……
易天樂來到李九靈堂前,心情沉重。
古廣來到了李九靈堂前,心事重重。
倆人相望一眼,默默無言。
靈堂門庭冷落,香火稀疏,門可羅雀。他兩感到一陣心寒,這世道也越來越令人捉摸不透了。
他倆先後禀上香火,虔誠地深深鞠躬。
他倆一同步出靈堂,各懷心事,脚步沉重。
易天樂想給老人家討回一點公道。由耕田時代,步入資本時代,是一個時代的轉變,認識上出現點偏差是允許的。何况是一個老農民。然而,他有點力不從心,只覺着有一股壓力,寧犯天條,不犯衆憎。衆憎是人心的陰影呵!
古廣心情復雜,有點内疚,有點埋怨,認爲李九一心爲公,没功勞也有苦勞,村人的回應也過份了。他得找個機會解釋一下。然而,他明知此時此地,是無人聽他説話的。但他又不能不下來,看看李屋圍下一步怎樣走。
走着、走着,兩個人步履沉沉的走着。
突然,人聲嘈雜。人們似朝水般涌向靈堂,朝李九上香、祭奠、深深鞠躬。尊敬,誠心,又帶着内疚一樣的虔誠熱鬧,門庭若市。
霎時間,人流寂然静静,只聽見一陣陣沙沙的脚步聲,像一道心的默浪,沉沉地涌流到老人家靈前。這是心的潜流,這是愛的熱流,這是時代人性的折射。
默浪在滚動,在奔流。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