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蔡武部長、王在希副主任、邱水平書記、景文春司令、
王博副校長,各位嘉賓、各位鄉親、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能够與北京大學合辦第四届中華文化論壇。從2015年到現在,每年此時,海峽兩岸的文化學者們都齊聚在這裏,暢談中華文化的光榮與夢想,探討新時代裏弘揚中華文化應盡的責任與擔當,爲新一年的兩岸文化交流描繪藍圖、傳遞希望。我首先代表全國台聯對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最衷心的祝賀!
今天站在這裏,回望論壇舉辦以來的這4年,甚至進一步回望兩岸關係融冰以來的30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40年,有波瀾壯闊,也有糾纏曲折,但是我看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都有超乎尋常的從容和淡定。這種底氣應該就來自我們共同的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而繼往開新的中華文化,給我們以力量超越空間的阻隔,時代的變换,從泰山到阿裏山,從長江到濁水溪,匯聚成新時代中華文化的汪洋大海。
我們相聚在這裏,是因爲我們對中華文化的真心熱愛。一句唐詩“海内存知己”,讓天涯變成咫尺,一段宋詞“大江東去,浪淘盡”,讓人感慨千年文化風流。走過了迷茫困頓的近代,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中華文化正焕發出新的生機和魅力。中醫中藥、書法武術、詩詞歌賦等傳統文化融合了現代元素,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乃至外國人沉醉其中;華人的面孔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文學、藝術的最高舞台,漢語優秀作品日益爲全世界所知曉;中國的傳統智慧爲這個日益動盪不安的世界喊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想。我們熱愛中國文化,不僅因爲我們延續着中華文化的血脈,無論生活在哪裏,身上都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的烙印,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中華文化對自己言行舉止的陶染,更因爲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中華文化的發展進步讓我們自信,讓我們自豪。我們發自内心地相信,發展中華文化是我們面臨的各種問題的終極解决途徑,是我們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歸,我們融在其中,樂在其中。
我們相聚在這裏,是因爲我們肩負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中華文化作爲唯一延續至今的古代文明,其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其間經歷過焚書坑儒的文化破壞,經歷過异族入侵的生死考驗,但總有一批堅守中華文化傳統的中國人薪火相傳,使得中華文化不滅。海峽兩岸從政治上分隔已將近70年,但文化的相通、心靈的契合從未中斷。上世紀80年代,兩岸在改革中恢復了直接來往,很多來自台灣的文化人讓大陸知識界乃至普通群衆重新認識到了中華文化之美,來自台灣的書籍、音樂、電視劇成爲許多當時年輕人共同的文化記憶;新世紀以來,台獨勢力妄圖推動“去中國化”,搞“文化台獨”,但兩岸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兩岸文化界人士日益密切的來往和共同創造印证了中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是任何政治手段打不垮、割不斷的。我們文化人的責任,就是讓中華文化繼續在海峽兩岸傳承發展下去,更加地發揚光大。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我非常高興地看到,在這個論壇上,充滿了思辨的火花和智慧的碰撞,和而不同,審問明辨,仿佛書院古風;既有宏觀哲學理論的關照,也有微觀現實問題的辨析,不乏現代智慧。通過這個論壇,我們一定能够把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得更加完滿、更富魅力。
作爲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同鄉會組織,全國台聯廣泛團結聯絡居住在大陸和台灣島内、港澳及海外的台灣同胞,長期致力於增進兩岸同胞情誼和爲台灣同胞謀福祉。目前大陸除西藏之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台胞比較集中的地市縣都建立了地方台聯。全國台聯致力於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我們參與了前三届的中華文化論壇,並組織了青年論壇,安排一些青年學者到陝西、湖南交流參訪。我們希望繼續加强同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台研院的合作,共同努力論壇成果實體化建設。全國台聯在文化交流方面有比較豐富的活動經驗,在姓氏文化、工藝美術、青少年交流等方面都曾組織過許多大型活動。今後,全國台聯將繼續在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自己的優勢,加强兩岸同胞之間的交流交往,共同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築就精神家園,增强兩岸同胞之間的認同,實現心靈契合。我們也熱切的希望同來自世界各地的鄉親、朋友在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加深兩岸同胞情誼方面加强合作,融通感情,增進共識。
朋友們,德不孤,必有鄰,台灣海峽很淺,中華文化很深,希望我們海峽兩岸的朋友們在本次論壇能够結交新朋,收穫真知,共謀事業,共鑄輝煌。論壇結束後,也能經常來往,走走看看,全國台聯願意做大家共同的家。
最後,預祝第四届中華文化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