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心靈契合需要文化引領,閩南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文化交集,在凝聚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感,增進兩岸同胞彼此感情,唤醒兩岸共同的傳統文化記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一、台灣文化的主體是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是台灣文化的直接源頭。明清以來,一代又一代的閩南人遷居台灣,不僅帶去了先進的生産技術、耕作方式,帶去了家鄉的方言土語、民間藝術和原有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更帶去了傳自中原的儒家傳統文化,閩南文化在台灣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據不完全統計,台灣2300萬人口中,70%以上都是閩南人的後代,台灣説閩南話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客家人、台灣少數民族和其他省籍的同胞也深受閩南文化的影響。今天的台灣文化雖然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但發揮主體作用的還是閩南文化。
台灣文化是閩南文化的延伸。數百年來,伴隨着閩南籍先民墾殖台灣,閩南文化作爲入台的閩南移民懷念故土、不忘祖家的心願與表達方式,在台灣被完整地傳承下來,並已成爲台灣的主流文化。去過台灣的人普遍反映,台灣“無處不閩南”,閩南文化的元素遍佈台灣的街頭巷尾,融入百姓的日常生産生活中。台灣同胞和閩南地區民衆“語同音、歌同調、俗同風、食同好、文同緣、神同源、祖同宗”。兩地同胞都説閩南語,共燒一炷香,都愛聽歌仔戲(薌劇),都愛吃閩南風味食品,都恪守閩南人的節慶禮俗,都鍾愛閩南特有的紅磚建築,都保持着慎終追遠的家族情懷。
二、閩南文化是催生兩岸文化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閩南文化是具有兩岸特色的文化認同,是催生兩岸文化共同體的重要力量,在推進兩岸心靈契合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閩南地區之所以成爲大陸與台灣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最有優勢的地方”,讓其他區域難以企及的,不僅是地理上的貼近,更是語言文化、宗親關係、民間信仰、飲食習慣、民俗風情、民間藝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台灣同胞和閩南同胞都使用閩南方言。台灣著名歷史學家連横在《台灣語典·自序》中説:“夫台灣之語,傳自漳泉,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土……”。這裏所提到“台灣之語”,即所謂“台灣話”,是閩南方言的變稱。台灣閩南話和福建閩南話幾乎没有差别,其語音系統都是15個聲母,聲調7種,無論是泉州腔還是漳州腔,韵母都没有超過福建閩南話應有的範圍。林國平:《閩台關係論綱》,《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2期。隨着閩南人向台灣遷徙,閩南話也被帶到台灣。台灣人長期保存並使用閩南方言,如今台灣仍有80%人口講閩南話。閩南話承載着閩南人濃厚的鄉族故土觀念,是最能拉近台灣同胞心理距離的“鄉音”。有一句閩南俗語説:“寧賣廳(屋),不變聲(鄉音)。”不少來閩南投資的台商認爲“在閩南生活和工作就像在台灣”,“因爲親切的閩南鄉音讓我們没有距離”。章宣言:《進一步擴大漳台文化交流的思考》,閩南日報,2008年6月4日。而到台灣訪學、交流的閩南人每當閩南鄉音一出口就會感受到台灣同胞非一般的熱情。
台灣繼承了閩南的美食傳統,保留了濃郁的閩南風味。閩南風味小喫如海蠣煎、春卷、土笋凍等在台灣也一樣風靡。“閩南味”的美食記憶已在台灣同胞心中根深蒂固,深入骨髓。不少台胞來大陸品嚐了地道的閩南小喫後,便驚呼“好吃,家鄉味!”
台灣與閩南血緣相親,根脈相傳。資料顯示,台灣現有人口中70%多的人口祖籍閩南。台灣五大家族基隆顔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均是漳泉籍。一大批台灣政要如謝東閔、林洋港、連戰、蕭萬長、吴敦義、江丙坤、王金平、林豐正、陳水扁、吕秀蓮、游錫堃、謝長廷等人的祖籍地均在漳州,不少社會名流、富豪世家如辜振甫、蔡萬霖、王永慶、黄世慧、王玉珍等祖籍地均在泉州。近代中國著名的愛國史學家連横、被譽爲台灣“孫中山”的蔣謂水、國際文學大師林語堂均屬漳州籍。回顧台灣的開發和發展歷史,在每個關鍵時期,都有閩南籍的先賢爲之做出貢獻。在閩南籍先民的墾殖下,台灣才漸成興盛繁榮之勢。
閩南家族文化在台灣得到蔓延發展。渡台的閩南家族宗親,基本依照家族祖地的傳統聚族而居,沿用祖地的郡望和堂號。不僅如此,不少家族渡台後,仍繼續編纂家族支派族譜。因此,今天台灣很多家庭不但有姓氏族譜,知道祖先從大陸什麽地方遷徙而來,而且還保持着逢年過節祭拜祖先的傳統生活禮儀,四十歲以上的人宗族意識特别濃。據不完全統計,僅1987年底以來,前來漳州尋根拜祖、旅遊訪親的台灣姓氏80多個、50餘萬人。《漳州人在台開基,傳播閩南文化》,《海峽瞭望》,2017年第2-3期。
民間信仰是共識。時至今日,當年由閩南移民帶到台灣的衆多神靈至今仍爲台灣民衆廣爲信奉。台灣現在有8000餘座寺廟,奉祀的200多種主神,大部分來自閩南地區。島内的300 多座開漳聖王廟 、250多座保生大帝宫廟、 950餘座東山關帝廟,大都從漳州分靈出去的;而島内440餘座龍山寺、數百座玄天上帝宫、100多座清水祖師廟、100多座延平王宫廟大都是從泉州分靈出去的。林曉峰:《兩岸關係中的漳台文化交流現狀分析》,《漳州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人尋根、神尋祖。不少台胞返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到開漳聖王、保生大帝、關帝、媽祖、延平王等祖廟去拜謁朝聖。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祖廟媽祖金身巡遊了台灣18個縣市,駐蹕了35個宫廟,時間達102天,受到台灣信衆1000多萬人次的熱烈歡迎和朝拜,影響十分深遠。林曉峰、鄧文金:《深化兩岸閩南民間信俗交流的對策》,《閩台文化交流》,2013年第3期。民間信俗交流已成爲兩岸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和橋樑。
閩南各種習俗在台灣獲得沿襲。例如年節習俗方面,康熙三十四年,台厦道兼理學政高拱干編纂的《台灣府志》“風俗”記載:“ 除夕祀先,禮神,爆竹之聲不絶,謂之‘辭歲’,老少圍爐,坐以待曙,謂之‘守歲’。正月元日早起,少長咸集。禮神,祭先,飯後,詣所親及朋友故舊賀歲,俗謂之‘賀歲正’,至五日乃止,謂之‘隔開’。”“中秋,制大餅,名爲‘中秋餅’,以紅朱書‘元’字,用色子至四紅以奪之,去秋闈奪元之義(即今博餅)”,並稱“凡此歲時所俗,多漳泉之人流寓於台者,故所尚大概相似矣。”可見,台灣歲時民俗源自閩南,從名稱、形式以致内容基本與閩南地區如出一轍。楊雪燕;《閩南文化在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發展中的影響和作用》,《天津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3年第3期。除年節禮俗外,台灣飲食起居、婚喪喜慶的諸多禁忌也和閩南地區相似。
民間藝術方面,台灣的南音、北管、木偶戲、竹馬戲、梨園戲、宋江陣、威風鑼鼓、大鼓凉傘、燈謎等等均與閩南地區同根同源。其中,深受台灣民衆喜愛的歌仔戲就來源於漳州錦歌。隨着漳州移民墾殖台灣宜蘭,漳州的錦歌傳入台灣宜蘭後,逐漸發展成爲歌仔戲,再傳回漳州,經改革創新演變爲薌劇,成爲根植兩岸,香飄四海的藝術“姐妹花”。此外,台灣的傳統民居和廟宇的建築模式、裝飾風格和由此體現的風水觀念等均受閩南文化影響,著名的匠師均來自漳泉。林曉峰:《兩岸交流中的漳台文化交流現狀分析》,《漳州師範學院學院》(哲社版),2011年第4期。這並非簡單的文明傳播、文化流通所致,而是兩岸閩南人共同的文化基礎、共同的倫理道德、共同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來的成果,具有頑强的生命力。紀真真:《台灣與大陸民俗的對比》,《文教資料》,2006年9月5日,第186頁。綜上所述,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閩南文化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文化。台灣和閩南地區有着共同的傳統根基、共同的語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飲食習慣、共同的民俗風情。閩南文化是源遠流長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個支係,隨着閩南鄉親在世界各地傳承流佈,不僅成爲閩南鄉親的精神家園,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鄉音最動聽 ,鄉味最誘人,鄉情最牽魂”,閩南文化的紐帶把台灣同胞和祖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是任何勢力也割不斷的。“閩南文化”無疑是台灣同胞和閩南鄉親都認同的共有部分。文化認同是心靈契合的重要基礎,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精神依託,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國家認同感的重要基礎。賈子龍:《文化認同與兩岸關係發展研究》,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要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就必須要重視閩南文化在構建兩岸同胞文化認同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曾發表於《閩台文化交流》2018年第2期,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
林曉峰: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閩南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曾萱:閩南師範大學教師。
林娟:《搆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下) 》,福建日報,2009年10月14日。
鄭何平:《打造海峽兩岸慈濟文化 促進兩岸文化往來》,《群文天地》,2011年第4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