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我”到“我們”——淺談“台青融陸六原則”實務例证

  “融陸六原則”是什麽?是由我起草,全國各地50多位台灣青年代表共同發起的價值觀。最近兩年,大陸各級政府積極響應在陸台胞們建言獻策,出台一系列對台政策、措施,例如從“惠台31條”及各省市細則相繼出台、就業证的取消、接着居住证的發放等等,兩岸民間交流持續發展。但在發展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聲音,如“大陸不再給我們優待”等,爲了發出青年人的聲音,我們起草了“新時代台灣青年六原則”(後簡稱爲“融陸六原則”)後作爲我們對於新時期新時代到大陸發展以及對大陸支持的回應。

  “融陸六原則”提出至今已過了四個多月,除了我和幾位共同發起人在各平台論壇上努力推廣外,還有兩岸大V協助轉發,更有95後的台灣學生自發創作了六個原則的套圖,用他們這一代的詮釋方式來表達認同及對於兩岸的未來願景;而在九月國台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中,安峰山發言人面對了記者的提問給予了正面評價,接着在同一個月,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更是在江蘇崑山的兩岸企業家峰會2018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就業研討會中,特將六原則寫入開幕致辭中勉勵在場兩岸青年;甚至得到2018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論壇的邀請,作爲主題演講嘉賓,登上這樣的世界級平台分享,這一切都令身爲起草人的我始料未及,也很高興這個首次由在陸台青自發的價值觀能够獲得廣泛關注。

  “融陸六原則”的内容是“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重發展、促融合、贏未來”,簡寫口訣爲“志(自)氣激(機)發出(促)來”。這是我近三年來在大陸工作及觀察的總結,也是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各領域共同發起的台青代表們在大陸發展的共同目標及願景;記得美國早期黑人權利擁護者Frederick Douglass有一句名言:“如果黑人不能直起自己的雙腿站起來,那就讓他們倒下吧。”這一次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從被動轉爲主動,我們認爲台灣人的身份不應該是“主分項”,而是一個“助分項”,這個“助”不全是加分,也可能是負分;一直以來,島内媒體充斥着太多對於台灣人來到大陸的負面案例新聞,這更讓很多在大陸務實發展的台灣青年回到島内,被誤解爲投機主義的“脱台者”,這一次由在陸台青自發的六原則讓兩岸民衆知道,有這樣一群務實努力的台灣青年,用自身的發展做大陸最好的代言人,台灣青年來到大陸的任何城市發展,跟大陸青年離鄉背井到任何省市發展都是一樣的,所以没有所謂“脱台者”,只有“融陸者”,希望讓有心想要來大陸發展的台灣民衆知道,依循這六個原則,你也可以跟着大陸的發展,贏得屬於自己的未來。

  這六個原則的分别定義是:“靠自己”意指憑藉自身實力與專業獲得認可,“接地氣”意指融入在地特色文化與價值認知,“不投機”意指不通過非務實方式取巧走捷徑,“重發展”意指實現個人價值助推進兩岸發展,“促融合”意指反獨促統增進融合迎向新時代,“贏未來”意指贏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

   爲何六原則中會提出“不投機”呢?其實是源於筆者從事的雙創産業以及參與的會議中,所觀察到的現象。自2015年起,國家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方向,希望台灣青年也能加入機遇,全國各省市都相繼出台了相關支持政策,但在宣傳上,過度强調所謂補助,加上島内媒體的刻意扭曲,産生了許多亂象。像是去年有島内媒體宣傳“台灣人來大陸簽個字就能拿到100萬”,導致很多台灣青年誤以爲真的來了就可以拿錢,於是就産生許多光怪陸離的項目,筆者就碰過如發光骨灰壇、火星旅遊一類的怪异項目,諮詢時根本没有提及項目内容,只問補助怎樣拿?又或是部份地區,在島内活動招商宣傳,横幅上寫着“到大陸創業免學歷、免專業、免資金”,試問因這些而來的真的是爲了創業嗎?在一次的會議中,聽到與會的學生提到自己的博士論文過不了,無法畢業,希望政府單位可以幫忙;還有長輩開會時建議,給的補貼應該要再多一點,房子不好找,不然來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會活不下去,這一些都是筆者與會遇到的一些狀况。筆者覺得全世界不會有哪一個地方會給台灣同胞這樣的待遇,而創業成敗憑市場機制决定、就業和就學是個人專業能力的印证,如果都是奔着補助和政策而來,注定不會成功。筆者認爲,台灣青年在大陸發展遇到問題,可以透過相關單位合理協助,而非過度依賴和予取予求。

  一個理論的提出需要不斷的完善,而近期對於六個原則進行了一個小小的調整,是將“重發展”改爲“共發展”,意指優勢互補共同推進兩岸發展,希望讓更多人能更直觀的瞭解共同發展的重要,並將前三者詮釋爲“個體”的“意識”,而後三者詮釋爲“群體”的“共識”,讓六個原則能够更有邏輯脈絡,更直觀易懂。有不少人都用“表面”的方式去解讀,例如有些人認爲親自去辦理證件就認爲已經符合了“靠自己”,這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字意,事實上做到“表裏如一”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融陸六原則”的迅速推廣,離不開每一位共同發起人的努力,以下是幾個不同領域的台灣青年融陸案例:

   黄柏翔,來自台灣高雄,2014年從台灣政治大學博士畢業,他在網上看到中國光大集團的招聘啓事,試着投遞了簡歷。經過筆試、面試,2015年4月他正式成爲了光大集團首位台籍幹部,起初集團將他送進集團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繼續深造,並參與集團的發展戰略研究。2017年7月,博士後出站後,開始在中國光大集團的金融租賃公司風險管理部擔任高級經理。

  王孟筠,廣西師範大學任教的台籍青年教師,2017年台灣東海大學博士畢業後,靠着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努力,爲自己争取到了教職,更樂於分享自己的求職經歷,讓更多台灣青年學者在這裏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實踐夢想。

  徐偉軒,來自台灣高雄,曾在台灣擔任中學老師,2013年來到大陸清華大學攻讀工藝美術博士學位,現在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與服裝學院擔任講師。除了教學之外,特别重視兩岸青年交流及藝術文化傳承,推動台灣學生來到大陸實習就業,爲兩岸藝術名家交流穿針引綫。

  沈杰,來自台灣桃園,現任北京國聯律師事務所律師,本碩博皆在北京政法大學就讀,主要負責處理涉台民商事糾紛。先後爲北京市台商協會青年會、海淀區台商協會等單位提供法律服務,經常回台分享大陸執業經驗,協助多位台灣律師考取大陸律師執照,於創業公社台灣驛站駐點擔任義務律師,幫助初到北京的台灣創業青年瞭解大陸相關法規,2018年獲得北京市多元調解發展促進會調解員資格。

  範薑鋒,來自台灣桃園,2008年作爲台資企業的台干派駐在厦門,看到了厦門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方向,2015年决定自己創業。在獲得福建首届創業之星後,除了繼續發展自己的創業項目外,更决定協助更多台灣青年加入發展機遇,與大陸合伙人共同成立龍山文創園-啓達創業基地,幫助近百組台灣項目落地厦門,於2018年獲得國台辦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資質,本人亦獲得福建首位台籍五四青年。

  林智遠,來自台灣嘉義,因爲一次的參訪活動到訪平潭,瞭解關於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未來規劃後,决定結合文化旅遊的自身專業,來到平潭發展民宿産業,經過多次探訪村落,後來選擇了與台灣嘉義相同地名的“北港”村,來改建民宿後來更是帶動北港村民一起發展民宿産業,現已成爲福建平潭知名景點,因在探訪過程中聽到島上有座山,山上的石頭敲擊會産生不同聲音,於是上山嘗試找出能够排列成七個音階的石頭組合,成立“石頭會唱歌”打擊樂隊,並以同名作爲民宿,加入平潭自由貿易區兩岸發展有限公司,推動平潭兩岸交流及青年創業,獲得國台辦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資質,本人於2018年獲得福建首位台籍五一勞模。

  桃桃喜是2015年底來到北京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結合互聯網項目的台灣創業團隊,創始人簡子復説服了另外三位大學同學放棄原本的工作,一起投入創業中,後來找了一位大陸的伙伴加入合伙,和大多數從事互聯網服務的台灣創業者一樣,本來一開始想要研發APP來進行,後來這位大陸合伙人力排衆議,堅持應該透過經營新媒體、社群平台和微信公衆號等互聯網工具來進行,在一年之内就實現了公司盈利,粉絲量達到50多萬,還因爲其中一個産品太過火爆,達到億次的流量,被平台方認定爲非法增粉下架;如果當時使用APP來發展,可能在項目前期就因研發、推廣成本而胎死腹中,現在他們已是一個30人規模、經過三輪融資,并且作爲兩年内首個台灣新創項目獲得了“中關村高新技術認定”,今年獲得中關村雛鷹企業人才資質。

  趙顧酵素是2016年於北京成立的兩岸合作項目,創始人是兩岸聯姻的青年夫妻,來自台灣新竹的趙翌捷與來自四川成都的顧月,兩人在本科就讀相識,經歷了一次創業,雖然最終失敗了,但男方讀研後,看到大健康産業的發展,决定將家裏爲知名品牌酵素代工多年的經驗進行包裝,用各自的姓氏取名爲“趙顧”借諧音“照顧”,即照顧健康的意義,2017年作爲北京市高校大學生創業版首個登版台灣新創企業,並於今年獲得中關村雛鷹企業人才資質。

  活動行(台灣Accupass活動通)分别是國内及亞洲最大的活動報名與售票平台,創始人謝耀輝來自台灣新北,原本是在富士康派駐在深圳的台干,在外派生活中感受到大陸互聯網工具的快速發展,於2013年决定從富士康離職創業,活動行可以爲個人、企業或組織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免費或付費),用户可以免費註册並靈活使用該平台的發佈、報名管理和推廣、購票驗票等功能。2017年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由騰訊、軟銀賽富(SAIF)、高通等投資,投後估值超過3億人民幣。於2018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獲得中國創客50强榮譽,並開始跨界擔任投資人,協助台灣文創項目於大陸落地。

  楊品驊是來自台灣花蓮的阿美族青年,他憑着自己敢干且實幹的精神,在近10年的北漂生活中,開創了一項又一項的奇迹。現在的他,已經是台灣漂流木文化藝術團創始團長、北京“VA·兩岸人文複合式音樂餐飲”的東家、台灣少數民族潮創品牌——原朝的創始人,並與大陸苗族女青年合組“山浪花”組合,致力發揚少數民族文化及青年發展,雖然事業小有所成。然而,與其他商人不同,他創業並不是爲了個人挣錢盈利,他希望能把這個發展傳回台灣的部落中,讓更多部落的青年走出來,參與到大陸的發展中。

  以上這些實例中的台灣青年,他們不僅是“台青融陸六原則”的共同發起人,也是親身的實踐者;他們靠自己的專業在不同的領域取得認可和成就,接地氣的選擇適合的方法,融入大陸的社會發展;他們不依靠補貼、特權或優待,而是憑藉分析熟悉市場規律獲得事業的發展,結合兩岸的優勢互補共同合作實現共贏,更有兩岸聯姻夫唱婦隨的携手共進。希望用他們務實的實踐與發展告訴更多台灣民衆,唯有從社會的融合,走向心靈契合,通過反獨促統實現兩岸統一,才能贏向屬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上述案例僅僅是“台青融陸六原則”迅速推廣的衆多實例中的一小部分,筆者希望更多台灣青年成爲該原則的共同發起者和踐行者。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兩岸關係進入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進入了新時代,青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更是擔當兩岸橋樑的重要所在,不能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兩岸本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兄弟,祈盼“融陸六原則”,讓每一位台灣青年從“個體”的“我”從掌握發展機遇實踐自身發展,進而引導更多人成爲“群體”的“我們”去影響兩岸的未來發展,由量變産生質變,共同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向新時代。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