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醫多長壽”,鄧老今年100周歲,他學貫古今,博覽群書,將祖國醫學養生保健知識的精華融會於日常生活中,而獲長壽。鄧老的日常生活看似檏實無奇,易學可行却藴含着豐富的醫學道理和生理規律。
鄧老説,養生保健並不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它存在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只要足够留心,就可以做到。首先,養德養心是養生的核心,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養生保健的基礎,應該高度重視;再配合一些養生保健小方法,就會獲得很好的效果。鄧老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很有規律,起床、練氣功、喫飯、診病、讀書、看報、睡眠等,都有一定的次序,很少打亂。這種檏實、有序的生活方式和養生之道使鄧老步入百歲壽星的行列。
鄧老的養生之道
一、養心養德爲首務
(一)養心養德的醫理
鄧老説,養生最重要的是養心,養心最重要的是養德,“一生淡泊養心機”,這是一個很高的精神境界。中醫講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動的正常現象,不會使人發病。但情志超過了正常的生理活動範圍,而又不能適應時,臟腑氣血功能就會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也就是中醫所説的“内傷七情”或者“七情内傷”。如《素問·舉痛論》説:“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二)養心養德的方法
1、調節太過的七情
(1)恬淡虚無克病痛
故養生首要是調節七情之太過以養心神,從而達到“正氣内存邪不可干”之目的。如何調節七情?《素問·上古天真論》説:“恬淡虚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即是説做人要胸懷廣闊,不患得患失,使精神經常處於穩定的狀態,疾病就不容易發生了。這是養生防病的大前提,是延年益壽的指導思想。
鄧老强調中醫養生必先養心,養心是保持臟腑功能健康運行的基礎,如果心不處於正常狀態,血脈閉塞不通,便會影響各個臟腑的功能,且損傷形體,達不到養生長壽之目的。由於“心主神明”,故調神即養心。中醫養神强調的是“静養”,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安寧。
(2)心胸豁達少動怒。
他常自我調節七情,逐步做到心胸豁達,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鄧老一生較樂觀,愛開玩笑,也很少動怒,他説:“發怒是對自己的懲罰”。現代研究表明,發怒、鬱悶、驚恐等不良情緒,容易産生應激反應,而急劇的或慢性的應激反應,容易使人體内分泌紊亂,血管緊張,免疫功能降下。久而久之,容易産生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常見突然發怒的人,誘發血壓昇高、心絞痛發作甚至心肌梗死。
2、學會打坐去雜念。
鄧老天天静坐、入定、冥想,使自己内心平静。打坐的要點是:雙腿下垂平坐在椅子上,上身自然放鬆,頭正直,閉目,含胸拔背,兩手輕握置於腹前,也可雙手自然放於兩腿上,上半身稍向前傾,舌尖輕扺上腭,自然閉口,全身放鬆。不加意念,約50次呼吸即可。晨起、入睡前或在旅途中都可用此法助安神。鄧老終生修練太極拳與八段錦使心境平和。
現代研究表明,静坐可以使全身放鬆,代謝减慢,促進機體自我修復能力。鄧老每天清晨或入睡前,静坐是他的“必修課”。
3、寄寓書法净心靈
鄧老常説,一提起筆,心神便静下來。多年的書法練習,使他受益匪淺。練字能够熏陶人的性情,轉移注意力,使身心進入“忘我”的境界,從而减少不良情緒。
4、浴足助眠養心神
爲保证高質量睡眠,鄧老喜歡用温熱水浴足,同時用雙手按摩、揉搓脚背及脚心,最好以勞宫穴摩擦涌泉穴,加速脚部的血液循環,以産生温熱感爲度,每次10-30分鐘。爲提高功效,有時加藥物煮水泡脚:懷牛膝30克、川芎30克、天蔴15克、鈎藤30克、夏枯草1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此方對穩定高血壓有奇效。
二、太極八段錦煉形神
(一)運動類别、機理和作用
鄧老認爲運動分爲外功與内功兩大類,其中體操、跑步、外加拳術之類,重在使用外勁,屬於外功;而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之類屬内功。内功用意不用力,以意爲主,以氣運肢體,不會傷氣耗血,更適合中老年人。
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他説:“八段錦作爲我國古代導引術,其健身效果顯著,又是中華傳統養文化中的瑰寶。我每天都堅持做一套,不但運動了筋骨,而且起到了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八段錦的體勢有坐勢和站勢兩種。坐勢練法恬静,運動量小,適於起生床前或睡覺前鍛煉。站勢運動量大,適於各種年齡、各種身體狀况的人鍛煉。
此外,鄧老還建議中老年人采用散步健身法。讀書、看報紙,使腦筋“運動”;思考問題、寫文章,腦部也可以“運動”。老年人堅持寫寫日記,對預防老年痴呆有好處。
(二)午間散步養陽氣
鄧老喜歡散步,除早晚散步外,在陽光燦爛的11:00-12:00,都會圍遶樓下的空地悠閒散步十數圈,鄧老稱此爲“午間散步採陽養生法”。以感覺温暖舒適、微微出汗爲度。鄧老精神狀態一向很好,於此法頗有受益。
午時陽氣最盛,人體的陽氣也達到一天中較旺盛的狀態,此時在陽光下散步,易激發人體的陽氣;另外,散步時背部朝陽,則一身之陽氣隨之旺盛。中醫認爲“春夏養陽”,因而選擇以春夏兩季爲佳。此外,秋冬季節,人體陽氣趨裏、氣血運行减慢,人們也容易感到精神不振,選擇在陽光充沛的午間户外散步,能促進氣血運行、加快新陳代謝、振奮陽氣、提神醒腦,也是對健康很有幫助的。
此法適合於中老年人以及陽虚體質的人群練習。人到老年,陽氣漸趨不足,出現怕冷、惡風、面色晄白、氣短乏力、疲勞、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軟冷痛、小便頻多清長、夜尿多等現象。此散步法,對老年人身體有所改善。午間散步同樣適合年輕人,也適合於一些經常無精打彩、愛打瞌睡,總感到精力不濟的年輕人。
(三)注意事項:
1、屬陰虚陽熱體質或津液虧耗等陰虚陽亢體質的人群,不宜午間散步。
2、除上述症狀外,一般老年人、幼兒、體質虚弱者,都適宜進行。
三、飲食有節,護胃法
(一)飲食有節養“後天”
鄧老認爲:飲食要有節度,過分的肥甘厚味,或過饑過飽,食無定時,都易傷脾胃,使諸病叢生。祖國醫學認爲,脾胃是後天之本,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氣血的化生,有賴脾胃的運化功能,故有“脾胃爲氣血生化之源”之説。氣血旺盛,人才能健康成長。現代醫學研究還發現脾胃與人體免疫有莫大的關係,這就説明瞭脾胃受損易生諸病的道理。
許多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證明,飲食清淡,適時適量,是一個重要因素。現在防治冠心病十分强調少食高膽固醇食物,以免引起動脈硬化,但也不能機械看待。有些人雖然少食或不食這類食物,但膽固醇仍然很高,這就要靠體育鍛煉來幫助解决問題了。
(二)“雜食”運動助吸收
鄧老的飲食養生秘訣有兩個字:雜食。就是不忌口,什麽東西都吃,不偏食。偏食會導致多種微量元素的缺乏,營養不良。雜食養生,要注意配合適量的運動,讓所有吸收的東西都消耗掉,營養充分吸收,不能只吸收不運動。
(三)食療藥治養心腎
食療藥治,養心胃法。鄧老喜歡吃橙子與榴蓮,對養心有幫助。橙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常吃橙子的人,猝死發生率較低;榴蓮具有温養心腎的作用,且富含鈣質,有助預防骨質疏鬆,减少骨折發生,若吃後有上火感覺,可進食適量山竹以解其温熱。夏天適當喫苦瓜則可以清心火。
鄧老的“藥治”經驗十分豐富,每月根據自己的身體狀况,自配十劑中藥,整體調理自己的身體。
四、作息規律循天理
(一)一日的作息安排
1、早晨起床→床上静坐、呼吸吐納→自我保健按摩(從頭開始,漸及全身)→飲茶打八段錦(90歲以前則打太極拳)
早餐→早餐後練氣功→讀書、看報、寫文章等
中午繞樓散步10個圈→午餐後看會兒報紙→午睡(13:00-14:30)讀書→看報、寫文章、打太極拳等
晚餐後看會兒電視→21:00洗澡(冷熱水交替)→練30分鐘氣功、然後看書讀報→23:00之前準時就寢
2、鄧老對起作息規律的認識
鄧老認爲,科學的作息節律是日常養生保健的基礎工作;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工作、學習、活動和休息,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維護身心的和諧與健康。古書《管子》雲:“起居不時……則形累而壽命損。”長期生活起居缺乏規律,或是不健康的“壞規律”,比如“開夜車”、不吃早餐、飯後睡覺、不愛運動等,都會打亂人體内環境的平衡,引起氣血失和、陰陽失調,長時間如此就會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鄧老説:“人類的作息是有一定規律的,古人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經過數千年的繁衍發展,生活模式已經基本固定,一日三餐、晝出夜寢。身體已適應了這種有序節律,一旦打亂,容易對身心造成不好的影響。
(二)夜寐充足
鄧老認爲:“夜卧則血歸於肝”,經常熬夜容易耗損人體的陰津,導致陰陽失和,容易“上火”,一夜未睡之後,次日臉上就多出了幾個痘痘、嗓子也變得干痛起來。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增强扺抗力。睡眠不足會削弱機體的扺抗力,損害身心健康,影響記憶力和智力,加速衰老。
《老老恒言》中指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能眠者,能食,能長生。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的退化,容易疲勞,累了時就盡快休息。古往至今的長壽老人多是擁有良好睡眠的人,俗語雲:“不覓仙方覓睡方”,睡眠充足才有希望登上長壽之山。
研究發現,最佳睡眠是晚上10點至凌晨3點,是“美容覺”的時間,也是睡眠的“黄金時間”。
生長激素的分泌等過程主要都是在夜間睡眠中進行的。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到腦的發育、腦功能的恢復和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到青少年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造成學習成績下降,智力發育、生長發育减慢等問題,因此,兒童及青少年更需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
(三)午睡恒定
午睡對人體也很重要。鄧老很重視午睡,時間在1-1.5小時。彌補上午學習和工作所消耗的精力,對於保持下午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幫助。除了晚間存在睡眠高峰,中午13時左右也是一個睡眠的高峰。人體經過上午的工作,午時已經感覺疲勞,加上午餐,大量血液集中在消化道供應食物的消化,大腦的供血相對不足,出現困倦、想睡覺的現象;尤其在炎夏,出汗多,血管擴張,血液集中在體表,使腦内供血减少,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適當的午睡,待體力和精力恢復後再繼續工作。
西方人冠心病的發病率遠高於我國,普遍缺乏午睡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尤其中老年人,睡好午覺,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對於養生保健很有幫助。
(四)注意事項
1、睡眠要有安静的環境、適當的室温、清潔的卧室,舒適的卧具,合理的睡姿等,都是睡眠科學的一部分。
2、老年人不宜獨居,最好能有人照料,及時發現和處理不良睡眠情况,如呼吸暫停、异常打鼾、呼之不醒等,以减少睡眠猝死的發生。
3、起床時不要過猛,以防突然供血不足而暈倒,在床上先停留數分鐘,稍事活動,再慢慢起床。
4、午餐後不要立即午睡,最好休息半小時後再睡;否則容易延長胃的排空時間,影響脾胃消化功能。
5、午睡以1小時爲宜,老年人,可以適當延長,但也不宜太長。時間太短達不到休息的目的,太長則容易進入深睡狀態,醒後反覺精神不好,容易影響晚間的睡眠。中醫認爲“久卧則傷氣”、“凡睡至適可而止,則神寧氣足,大爲有益,多睡則身體軟弱,志氣昏墜”。
6、不要伏案午睡,也不要以臂代枕,不正確的睡姿,不僅不能消除疲勞,還會影響大腦的供血和供氧,出現眼球受壓,前臂缺血缺氧麻木等症狀和頸、腰椎疾病。
五、節欲蓄精可延年
鄧老説:中醫有“精氣學説”,精氣乃氣中之精粹,是生命産生的本源。他説,精是一種有形之物,在房事中,就是指男子排放的物質,西醫講精液的成分一部分是精子,絶大部分是前列腺液。中醫有“精滿自縊”之説,屬於正常的生理表現,對身體健康無影響,但是手淫,性生活無度,造成“精”的過耗,是不利於健康和養生的。鄧老提醒廣大男性朋友,性生活要有節制,不要媮情搞艷遇,維護好已有的夫妻感情和生活。
要珍惜精氣,節戒色欲,《内經》早就指出“醉以入房”的弊端。歷代醫學又反復强調保養腎精的重要性,如元代名醫朱丹溪的《格致餘論》,就專門爲此撰寫了《色欲箴》。精是人體賴以生存的高級精微物質,精充則體健壽長,精耗則體衰而不能盡其天年。
當今的開放改革,爲社會帶來了興旺繁榮,同時亦帶來了一個花花世界,“飽暖思淫欲”,一些人手上有了錢,就去花天酒地,過着糜爛的生活,不知珍惜精氣,節戒色欲,盡管有很好的營養和優越的生活環境,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會健康長壽。歷代帝王的壽命史就可以説明這個問題。清代干隆皇帝之所以壽高89歲,全靠御醫教他“遠房帷,習武備”之故。
篇後語:
鄧老獨特而又平常的整體養生經驗,是在繼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養生文化瑰寶的基礎上加以弘揚,使他達到“形與神俱”、“盡享天年”的境界。他緊抓“養心先養德”不鬆手,把其視爲養生的“核心”“首務”。他的大腦特别靈活和清醒,思維敏捷,記憶力特强,他的心血管尤其有力。從2010年9月9日教師節開始,我每年都給他把脈,借此向他匯報學習心得,他的脈象弦緩有力,脈管充盈,一息四至(每分鐘脈率65次左右),是長壽心率。我曾到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和廣東蕉嶺等地調研百歲壽星的脈象,占95%以上的長壽百歲老人脈象均和鄧老大同小异,他們都性格隨和,心地善良,心境平静。印证了“動脈與人同壽”的醫理。鄧老的脈象和心率是他養心養神,修德仁心的成果。其餘的保健方法,都圍遶此中心(養心養德)進行,這是他步入百歲長壽而又老而不衰的必經之路。
鄧老在爲《百歲養生文集》作序時,提出“一個老一個寶”的口號,並希望《百歲養生文集》能爲“中國人口老齡化做一些有益的工作”,通過遵循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終身踐行科學的養生方法,達到“老而不衰”從而“盡享天年”的願景。果能如此,對老齡化的社會將産生一種“革新效應”。
《百歲養生文集》中的核心《百歲工程》“以大膽的創新思維,把人生百歲作爲一個目標工程,這是一個自主創新的研究領域”(鄧老語)。長期進行研究、宣傳,動員億萬群衆積極參與,則將會産生廣泛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廣東省百歲養生研究所首任所長肖鑫和,2013年1月1日初稿,2016年8月18日二稿。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