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跟師學習脈診30小時的心得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碩士 吕小州 2013年5月
脈學是中醫學的獨特診斷技術,中醫診病講求望聞問切,“望而知之謂之神,問而知之謂之聖,聞而知之謂之師,切而知之謂之工”。雖然切脈位排最後,但其重要性完全不亞於其它三者。所謂“微妙在脈,不可不察”,脈診是一門精微高深的學問,需要我們加以認真地研究。不把脈就開方的中醫,不是真正的中醫生。在現在這個凡事追求速度與效益的社會中,且讓我們適當地放慢脚步,静下心來,細細體會這傳統醫學的美麗之處吧。
中醫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整體觀”,第二是“辨证施治”。脈診是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橋樑。當醫生三指並攏,搭在患者寸關尺處時,這是醫生與患者之間一種無聲的交流,醫生通過細心與耐心地體會,在患者脈象中“看”到陰陽表裏,寒熱虚實,再結合望、聞、問三診,便可得出证型。針下有八綱,指下也有八綱,只有心中了了,治療的方向才不會出錯。以下舉四個例子,來説明脈診的重要性。
一、患者江某,女性,69歲,因“納差”前來就診。脈象示:左:弦,稍快(83次/分),無力;右:弦,稍快,尺硬。詢問患者有無高血壓病史,患者不清,當即測量血壓,爲180/100mmHg。患者訴全身不適,腿部偶有抽筋,大便干結,約2日1行,夜尿1次。患者雖無過多自覺症狀,但診脈後可知其病勢不輕。弦脈爲端直而長,如按琴弦,是脈氣緊張的表現,現代醫學研究中表明,當小動脈痙攣,血管緊張度增高,外周阻力增强的時候,可呈現出弦脈。戴同父曰:“弦而硬,其病重”,此患者不但脈弦,且右尺硬,而測量的血壓值也應對了此脈象。右尺爲腎,腎陰虧虚則不能濡養肝木,導致肝陽上亢,血壓昇高;肝主筋,肝陰不足則筋失充養,出現抽筋;肝木乘脾,脾土運化失司,則出現納差。辨证爲肝腎陰虚,治療以滋腎養肝爲法,方用杞菊地黄湯加减,並教導患者自我保健調理,如點穴(懸鐘、三陰交)、泡脚以調養五臟六腑。一周後患者復診,血壓爲168/82mmHg,納差抽筋等有明顯好轉,但覺乏力,左寸弱,右細遲(51次/分),主脈仍爲弦脈,但硬度已較前降低,續以調養肝腎、活血祛瘀、補中益氣爲法治療。
二、吴熊芬,女,18歲。來診時診脈:數(87次/分),弦,細,左右脈相同;舌質紅,苔黄厚膩。患者訴右鎖骨上窩有一邊界不清的腫物,質韌,壓之疼痛,咽喉有异物感,吞咽困難,夜間發熱,小便黄。患者曾至當地醫院就診,西醫輔助檢查確診:T細胞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檢測結果爲陽性(+)。西醫院建議患者切除腫物後行化療,患者拒絶,繼而轉至肖老師處就診。根據患者脈象分析,細脈常見於陰血虧虚,脈道失於充盈則使脈形細如絲綫;陰虚不能制陽易致虚熱内生,邪熱亢盛,氣血運行加速,故見數脈;又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肝失疏泄,氣鬱内滯,脈氣因而緊張,則出現弦脈,加上患者體内陰虚火旺,熱灼津液爲痰,痰熱互結,在頸部聚成核塊而生瘰癧。結合患者舌象及症狀,辨证爲陰虚火旺,熱毒内盛,治療應化痰清熱,解瘀散結,方用消瘰丸合甘露消毒飲與仙方活命飲。堅持服藥一月後,患者右鎖骨上窩腫塊明顯縮小,質地也較初診時軟,疼痛减輕,臉色有好轉,偶有胸悶痛,白帶多;睡眠一般,夢多;診脈:細弱無力,且散亂,脈率72次/分;舌尖紅好轉,苔薄黄。患者治療後在此時出現了一個轉折點,初時邪盛有實,經一番清熱散結後脈率從87次/分降至72次/分,實邪雖去正氣却漸衰,表現在脈上是心陰不足,氣陰兩虚之象,不止細弱無力,且稍顯散亂,至數不齊,有快有慢,又患者有胸悶不適,考慮不能攻邪太過,方易爲消瘰丸合生脈散,一方面繼續軟堅散結,另一方面益氣養陰,固護正氣。兩個月後復診(期間有稍微調整用藥),患者原發病竈基本消退,無明顯疼痛,胸悶痛已消失,診脈示弦緩(74次/分),無散亂。從脈象上觀察,患者正氣在漸漸恢復,固繼續扶正祛邪治療。
三、患者趙某,男性,64歲,有高血壓病及糖尿病腎病病史。來診時訴右下肢浮腫,左足濕疹(糖尿病足),易疲勞;望診:臉色枯黄;脈象:左:緩;右:革,滑,緩。從脈象分析,革脈可由於動脈硬化導致陰血不足,而出現外硬内虚的脈形,測量患者血壓,高達200/90mmHg;滑脈兼緩脈,脈來弦緩,按之滑軟,爲脾虚濕滯,痰濁内阻之象,濕濁之邪易往下流襲,導致患者下肢浮腫及足部濕疹樣改變的糖尿病足;濕邪重濁粘膩,妨礙脾土陽氣的昇發運化,則出現四肢困倦,容易疲勞,臉色枯黄;總體來説,左側脈象較右側弱,左屬陽,右屬陰,左弱右强,即陽不勝陰,陰氣盛則寒濕自生;加上腎氣虚衰,母病及子,肝陰不足則虚陽上亢,血壓顯著昇高。久病生瘀,治療以滋養肝腎,平肝熄風,活血化瘀爲法,方用杞菊地黄湯合天蔴鈎藤飲加减,配合地龍干、水蛭等活血化瘀藥,使瘀血速去而新血自生,减輕血管的粘滯程度,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除了服用藥物,患者的自我調養及保健也十分重要,肖老師教患者每天點擊或拍打腎係穴,有降血糖的作用。二診時,已可逐漸看見治療效果,血壓降至180/90mmHg,左足濕疹範圍變小,右下肢浮腫也有好轉,用原方繼續治療。三診時血壓爲178/80mmHg,患者仍感到精神困倦,脈象:左:弦,緩,寸弱;右:主脈爲革,兼脈爲滑。舌象:質淡白,苔白潤,底瘀(+++)。結合舌脈分析,辨证爲脾腎陽虚,水氣内停,水濕之邪困阻清竅,則出現精神困倦。左寸脈弱,提示了陽虚,治療當以温陽利水爲法,方用真武湯合五苓散加减。四診時血壓可降至150/80mmHg,患者訴精神好轉,右下肢浮腫較前减輕。
四、患者謝某,女性,36歲,來診時診脈:左:弦,數(93次/分);右:寸浮(+++),數。其右寸浮非常典型,《瀕湖脈學》曰:“寸浮頭痛眩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經問診得知患者時有頭痛,平素易感冒,前日流鼻血,腹脹痛,伴泄瀉。舌質淡,苔薄黄,舌底脈絡瘀阻明顯。根據脈象,右寸浮明顯爲有風,加上平素體弱,衛外不固,風邪侵體則感冒;左弦爲血脈不通,不通則痛,且風爲陽邪,易襲人之陽位,則出現頭痛。治療以固表祛風,活血化瘀爲法,方用人參敗毒散加减。又脈象爲數,加栀子清三焦之熱,旱蓮草以凉血止血。
總結:
雖然歷代醫家對寸口分候臟腑的認識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説,寸口脈能够反映五臟六腑的病變。這便把中醫與西醫區别了開來,中醫診斷中的把脈,把的不單是脈搏,更是脈形,此時的寸口脈不單是橈動脈,更是一條聚集了氣血精微的河流。它的走勢、形態,是我們辨证施治的依據。脈象能够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還有疾病的進退預後。即使患者表面看似正常,但切其脈象便可知體内是否健康,而及早發現病情,對治療和預後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脈診除了講求手指的靈敏,更要求醫者的心静。肖鑫和老師在診脈時必是閉目凝神,澄心静志,聚精會神地體察指下脈象的變化,正如《内經》中所言“持脈有道,虚静爲保”、“神勿外馳,屬意病者”,如不能保持清虚寧静的狀態,或者像一些醫生那樣一邊把脈一邊漫談或在想别的事情,或者睁目斜視,又如何能體會到指下脈象的微妙之處呢?
我的導師餘瑾主任在黎、黄、韓、肖四位退休老教授的指導下,三代人開展了“實踐内經,培養鐵杆中醫”的活動,並安排我跟着年近八旬的肖鑫和老師學習脈診,肖老師忠實地遵循其恩師鄧老“醫之靈魂,仁心仁術”、“醫之戰略,上工治未病”、“培養鐵杆中醫,以振興中醫”、“叔和脈學,千年瑰寶”的教導,認真帶我實習,仔細分析脈象與证候的關係,手把手指導我,反復體察脈神、脈態等,使我快速掌握切脈技巧。
從2013年3月17日起,每周跟師切脈3個小時,約25人次,至2013年5月19日,共實習30個小時,把脈總計約260人次,已基本懂得分辨浮、遲、數、疾、弦、革、滑、緩、細、弱、微、結等14種脈象。我有幸能跟老師學習診脈,感到受益良多。在這個時代,醫院裏充斥着各種檢查與西藥,純粹的中醫已十分少見。但肖老師依然能堅持把中醫的精髓貫徹下去。在肖老師身邊,學習到的不單是診療的技術,還有成爲一名真正中醫——鐵杆中醫生所要具備最基本的素質與涵養。
第二節 參苓白术散的臨床應用心得
潘小華 2016年4月9日
參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濟局方·卷之三治一切氣》,由四君子湯化裁而得。本方由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桔梗 、甘草、茯苓、人參、白术、山藥、白扁豆組成,《古今醫鑒》所載參苓白术散,較本方多陳皮一味,適用於脾胃氣虚兼有濕阻氣滯证者。
參苓白术散,主治脾虚夾濕证。症見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膩,脈虚緩者適用本方。《太平惠民和濟局方》載: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悦色,順正闢邪。
《醫方考》:“脾胃虚弱,不思飲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爲萬物之母,諸臟腑百骸受氣於脾胃而後能强。若脾胃一虧,則衆體皆無以受氣,日見羸弱矣,故治雜证者,宜以脾胃爲主。”
恩師肖鑫和教授,以逾50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常教導我們中醫診斷是辨证論治,所以要問診具細,觀察入微、脈症合參,辨清病证虚、實、寒、熱。遣方用藥要以人爲本,考慮湯藥的口味。在恩師的教導下,經過兩年的臨床學習,讓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的認識,獲益良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苓白术散的使用,其涉及病症之廣使我嘆爲觀止,現摘鈔幾個案例,並談談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治療脾虚,健脾益氣
黄某歌,女,16歲。
2015年8月1日初診。患者納呆、腹脹、便溏,身有皮疹,眩暈、乏力、自汗、盗汗、經量大,舌象正常,脈緩。证屬脾虚氣虚,擬健脾益氣,固表止汗,方用參苓白术散合玉屏風散加减:黨葠20、炒白术15、蓮子15、炒薏仁10、茯苓15、山藥20、芡實15、防風10、炙黄芪15、浮小麥30、糯稻根30、麻黄根10、五味子10,七劑。
按:以參苓白术散治患者脾虚、氣虚諸症,用玉屏風散固表,加浮小麥、糯稻根、麻黄根加强止汗,五味子補陰。
8月15日二診。患者盗汗已除,自汗减輕,噯腐吞酸,舌質淡、舌體胖大,脈弦緩。证屬脾陽虚(胃寒),擬健脾益氣,制酸,方用參苓白术散加减:黨葠30、炒白术15、炒薏仁15、茯苓20、山藥20、陳皮5、砂仁5(後下)、木香5(後下)、炙甘草5、炙黄芪20、浮小麥30、枳殻10、乾薑3、煅瓦楞20、海螵蛸15,七劑。
按:患者稍有好轉,仍有脾虚症狀,固仍用參苓白术散繼加黄芪續治其脾虚、氣虚諸症,用枳殻、木香、陳皮理氣、行氣,乾薑温中止嘔,煅瓦楞、海螵蛸制酸。
8月22日三診。患者諸症好轉,便溏一日三行,有飢餓感。仍用上方鞏固治療。
9月10日四診。患者納佳,便調,腹脹微,舌質淡,薄白苔,脈弦緩。证屬脾胃虚寒,用參苓白术散繼續鞏固治療。方:黨葠30、炒白术15、炒薏仁15、茯苓20、山藥20、陳皮5、蓮子15、砂仁5(後下)、木香5(後下)、乾薑3,七劑,愈。
二、治療失眠,健脾安神
陳某耀,男,52歲。
2016年3月4日,初診。患者重度失眠,易疲勞,便常、納可,舌質淡潤,淡黄薄苔,脈弦細緩,力减。屬脾虚证。擬健脾安神,方用參苓白术散加减:黨葠20、白术15、薏仁15、茯苓30、山藥30、陳皮5、蓮子20、扁豆15、紅棗20、炒酸棗仁(杵碎)15、百合20、五味子10、夜交藤20、茯神20.
按:胃不和則卧不安,以參苓白术散健脾,加酸棗仁、百合、五味子、夜交藤、茯神收澀安神。
2016年3月11日,二診。失眠好轉,便調、納佳,舌苔薄黄,舌底瘀血嚴重,脈弦緩,無力。证屬脾虚夾瘀,擬健脾活血化瘀,方用參苓白术散加减:黨葠30、白术15、茯苓30、山藥30、蓮子20、紅棗20、甘草5、夜交藤20、丹參15、葛根15、三七10、佛手15、鬱金、黄芪15.。
按:患者已好轉,用參苓白术散健脾,夜交藤安神鞏固療效,加丹參、三七活血,佛手、鬱金疏肝解鬱以和血,葛根、黄芪補氣通絡助血運。
三、治療臌脹(肝硬化),健脾消瘕
李某福,男,64歲。
2015年3月12日初診。患者經西醫檢查,結果有:肝硬化、脾腫大、肝囊腫、腎結石、慢性肝炎等症,2015年3月2日録:丙氨酸氨基轉移酶622、門冬酸氨基轉移酶870,甲胎蛋白170,血壓正常BP140/78mmHg。患者就診時自訴:腹脹、呃逆、納呆、眩暈、牙齦出血,脚抽筋,便溏,小便黄,夜尿6次。舌質淡潤、虚黄苔,脈弦滑有力稍快。证屬肝胃不和,擬健脾疏肝、化瘀,補腎,清虚熱,方用參苓白术散加减:黨葠30、白术15、薏仁20、茯苓30、山藥30、陳皮5、蓮子20、青蒿20、鱉甲20(打)、地骨皮15、栀子10、丹皮10、生牡蠣50(打)、仙鶴草20、旱蓮草20、黑靈芝20、三稜15、莪術15、柴胡15、丹參20、鬱金15、五味子10、絞股藍25、桑葚子30、白芍30,十五劑。
4月10日二診。患者反映藥後精神、食慾、抽筋好轉,便溏,牙齦仍出血,聽力下降,小腿沉重,舌質胖,色暗、苔白潤,脈弦有力寸弱,稍快。仍以參苓白术散合消瘰丸加减:黨葠20、茯苓30、山藥20、蓮子15、薏仁30、甘草5、青蒿20、鱉甲50(杵碎)、地骨皮20、栀子10、丹皮10、生牡蠣50(杵碎)、玄葠15、浙貝母15、仙鶴草30、旱蓮草15、黑靈芝20、三稜15、莪術15、銀柴胡15、鬱金15、五味子10、絞股藍20、桑葚子30、白芍20,生地20、西洋參10、十五劑。
按:肝病傳脾,以參苓白术散健脾固本,消瘰丸加三稜、莪術、丹皮,活血破積軟堅散結,青蒿(後下)、地骨皮、銀柴胡清虚熱,旱蓮草、五味子、桑葚子、生地補腎養陰,仙鶴草止血,絞股藍西洋參、補氣,鬱金、白芍解鬱柔肝,鱉甲軟堅、引邪出表。
5月15日三診。4月14日録:甲胎蛋白170.5,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01、門冬酸氨基轉移酶114,5月12日録:丙氨酸氨基轉移酶46、門冬酸氨基轉移酶55,甲胎蛋白108.9。患者自覺較上次好轉。守方微調。
5月22日再診。西醫檢查各項指標好轉。患者自覺較上次好轉。守方微調。
期間不間斷治療,法、方基本相同,略。
8月28日再診。西醫檢查各項指標趨於正常,8月24日録: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8、門冬酸氨基轉移酶31,甲胎蛋白17.12。患者左側下肢微腫、偶有齒痛,齒衄,納佳,無其他不適。仍以參苓白术散加减,以固其療效:黄芪30、黨葠30、茯苓30、扁豆20、山藥20、蓮子20、薏仁20、陳皮5、甘草5、青蒿15、鱉甲30(打)、地骨皮15、丹皮10、生牡蠣50(打)、浙貝母15、仙鶴草20、旱蓮草15、蛇舌草15、三稜15、莪術15、鬱金15、桑葚子30、白芍20,生地15、十五劑。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