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正文

  2015年11月,在國台辦、文化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承辦的第一届中華文化(復興)論壇成功舉行,在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引起了極大關注。2016年11月22日和23日,第二届中華文化論壇在北大英杰會議中心再度成功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隽琪、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張志軍、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强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台灣星雲大師向論壇開幕表示祝賀並贈書《人間佛教》300册。兩岸四地文化、藝術、教育、宗教、哲學、兩岸研究以及新聞界360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提交論文150餘篇,盛况空前!

  第二届中華文化論壇以“中華文化的守本與創新”爲主題。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兩大板塊下,特邀樓宇烈、汪毅夫、張立文、張亞中等兩岸著名學者就中華文化復興和中國和平統一發表大會演講;與會者圍遶“中華文化本根對現代社會發展與建設的價值”、“中華文化創新的方向與路徑”、“兩岸携手推動中華文化的守本與創新”、“中華文化與兩岸青年體驗式交流”四個子議題,在兩天時間内進行了充分交流與研討。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藴育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和人文品格,支撑着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而言,其獨有的文化都是彌足珍貴的。中山先生當年曾説過,中華文化在世界上佔有“半壁江山”,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的一大貢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華夏兒女共同的“身份記憶”、“精神紐帶”,連接着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也是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民族文化的繁盛,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而更需要牢固地樹立中華民族自信、中華文化自信。

  確立中華民族自信、中華文化自信,需要中華文化的守本與創新。既要立足中華文化本根,也要不斷地進行中華文化創新。守本就是堅守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基因,全面深入挖掘其價值内涵。創新就是促進中華文化的現代化轉换,使其内容和形式與現代發展相協調,賦予其新的時代内涵和現代表達形式。要實現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關鍵要提昇兩岸四地全體中國人的文化創造活力。在創新中必須堅持繼承揚棄、轉化出新,而决不能抱殘守缺、固步自封。

  21 世紀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時刻,也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文化作爲民族價值觀的源泉,决定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秀中華文化將繼續爲中華崛起提供精神支柱,也必將進一步豐富人類社會的價值理念。充分發揮中華文化的優勢,是兩岸四地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前兩岸關係正處於重要的十字路口,面臨着何去何從的選擇。自去年5·20以來,台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島内分裂勢力借機推動“文化台獨”、“教育台獨”,在社會上搞“去中國化”,給兩岸關係發展蒙上陰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爲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中華文化論壇對“中華文化的守本與創新”主題的研討,有助於加强中華文化的認同、反對和遏阻“文化台獨”,有助於從文化、思想領域推動兩岸關係在新條件下的再發展,有助於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兩岸和平統一。在本届論壇上,兩岸四地學者,作爲中華文化偉大復興與傳播的中堅力量,針對增强中華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文化創新,針對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獻計獻策,共謀藍圖,可以説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舉。

  現在,論壇組委會精選部分參會論文,編輯出版《中華文化論壇論文集》(2016),以記載論壇的思想風采、主要觀點和理論精華。

  讓我們以中華文化論壇爲平台,鍥而不捨,深耕細作,進一步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使兩岸關係在中華文化的肥沃土壤汲取營養、智慧和前進力量,使國家統一龢民族復興的偉大願景早日實現!

  (作者爲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前部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