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凝聚文化認同 促進心靈契合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記憶與精神家園,體現着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積極倡導兩岸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强調“要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闡發中華文化的時代内涵,厚植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促進心靈契合,增强中華文化自信、中華民族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www.gwytb.gov.cn,2016年11月1日。這爲我們在新形勢下凝聚文化認同、促進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了目標要求、基本内容和方法路徑。

  一、把握文化角色定位,努力尋求兩岸文化核心價值對接

  1.把握文化角色定位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富滋養。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傳統是民族的本。民族認同不是邏輯推理或理性搆造的結果,而是民族傳統中長期的歷史和文化積澱的産物。兩岸人民盡管隔着台灣海峽,但有着同樣的鄉土情結和家國夢想,有着共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有着共同的過往歷史和未來追求,這些都是連接兩岸人民的精神血脈和溝通橋樑。從兩岸同胞交往過程中,仍能清晰感受到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園,比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太平”的道義擔當,“天下爲公、世界大同”的經世方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等等,都是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世代不息的見证。文化認同不僅來自共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價值,更需要通過長期的交流和聯繫來不斷加以鞏固深化。今後,要切實鞏固兩岸交流的發展勢頭,進一步夯實兩岸人民文化認同的基礎,促進兩岸人民文化認同的不斷深化。

  2.正視兩岸文化差异性

  台灣文化與閩南文化等區域文化保持着緊密淵源關係,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有着血濃於水的骨肉深情,對中華傳統歷史文化有着强烈認同感。但是,過去海峽兩岸長期的分治與對峙,造成彼此陌生、疏離、猜忌,意識形態差距頗大。兩岸經貿交流扮演了化解敵意的觸媒,但在文化認同過程中,受政治制度和社會生態的差异影響,導致雙方産生認知差异,進而形成島内“台灣意識”的獨特文化現象,也讓民衆對大陸産生了所謂“政治中國”與“文化中國”的割裂認知。與此同時,由於客觀條件的存在和人爲因素的引導,兩岸不僅生活理念上存在差异,就連兩岸日常用語也有許多不同,這既是時間長河塑造的主觀差异,也是空間地理形成的客觀差异。我們在增進共識、消除差异的同時,也要正視差异的存在,甚至要保護體現不同地域文化特徵的傳統文化。

  3.努力尋求兩岸文化核心價值對接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學術研討會上指出,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同時他也指出,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産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日報》2014年9月25日。在人類文明進入21世紀的今天,我們仍面臨許多政治、經濟和社會難題,包括兩岸之間諸多矛盾與分歧。面對兩岸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和歷史遺留問題,我們應當努力尋求兩岸文化核心價值的對接,延續中華文化血脈中精華,運用歷史智慧和力量,來解决兩岸關係發展中存在的新老問題。儒家思想和儒學文化不僅在歷史上産生過積極積極作用,對解决兩岸共同面臨的許多問題和難題,仍能提供智慧、啓示、借鑒。

  與此同時,應着眼中華傳統文化共同財富,加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進行認同理念對接。比如,加强兩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龢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保護好中華文化瑰寶;中華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兩岸要共同合作,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發揚國學;進一步加强兩岸宗教如佛教、道教、媽祖教的交流與合作;兩岸應該在對外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聯手合作,擴大共識。事實上,兩岸文化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應對西方文化的侵襲,兩岸同樣面臨保護以中華文化爲主體的自身文化的任務,兩岸應該聯手自保,並努力創新,在全球範圍内聯手致力於中華文化的推廣和傳播,發揚光大。

  二、創新交流模式,拓展交流領域,不斷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

  1.文化交流合作是增進文化認同的重要途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引自《論語·學而》。,無論是别人瞭解自己,還是自己瞭解自己,一個前提就是相互之間要加强交流。只有相互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才能瞭解别人之所作所爲、所思所想,才能做到“知自”和“知人”。盡管兩岸共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但由於長期處於分離狀態,社會生活和制度選擇也不相同,在文化領域也存在着不少差异。消除差异、凝聚共識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文化交流,增進彼此瞭解。加强兩岸文化交流是拉近兩岸認知距離與隔閡的推手,是溝通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紐帶和橋樑。進一步深化兩岸溝通交流,增進兩岸人民的文化認同,對於增强兩岸人民的民族認同、社會認同和國家認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文化交流不如政治交流那麽敏感,也不如經濟交流那麽重利,文化交流是“心”的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説,它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的交流。通過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可减少因長期對峙、隔離狀態下所形成的誤解,增强兩岸民衆的親和力。另一方面,在兩岸實現“三通”以後,要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把文化交流置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優先地位。因爲在文化交流中可以更多地選擇雙方都能接受的“中性”議題,包括雙方都贊同或不贊同但可容忍的内容。

  2.拓展兩岸文化交流模式

  一位哲學家曾做過這樣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這一比喻形象地説明瞭文化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一直以來,在兩岸交流交往中,雙方堅持“先經後政”原則,一切圍遶經濟交流展開,甚至文化交流也是秉持着“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思路。要注重開拓和創新文化交流的模式,不僅經濟要唱戲,文化本身也要唱戲,甚至“文化搭台,多方唱戲”。以文化交流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自身的吸引力,促進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之間的相互瞭解融合,爲破解兩岸政治議題奠定民心基礎。從交流領域看,可以拓展不同領域的文化交流,不斷擴大交流領域的廣度;從交流主體看,可以分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群體,不僅要有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更要涵蓋體現日常生活的民間百姓,不斷拓展交流受衆面;從交流内容看,不同文化表現形式、不同層次的文化形式都應納入兩岸交流,並挖掘其内涵深度。不僅要拓展兩岸同胞間的文化交流合作,而且要兩岸携手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推向世界。

  3.擴大和深化兩岸青年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洪秀柱主席時指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要爲兩岸青少年教育、成長營造良好環境,鼓勵他們早接觸多交往,增進親情,瞭解我們大家庭,認同我們的美好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www.gwytb.gov.cn,2016年11月1日。觀察今天兩岸社會發展現狀,青年將成爲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體和未來。兩岸要積極促進教育交流與合作,采取台灣同胞特别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如體育、文化、藝術交流,增進對大陸的瞭解,增强青年一代對大陸的認識,拉近他們與祖國大陸的距離,培育他們的國家意識龢民族觀念。鼓勵兩岸相關團體和學校合辦以誦讀和書寫中華經典爲主題的中小學生交流活動,在教育領域重視兩岸血脈相連的史實,加强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共同探討協商簽訂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建立兩岸文化教育合作機制。支持兩岸相關機構和專家學者就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進行研究規劃,以利建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機制,實現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規範化、長期化。

  三、竭力排除消極因素干擾,旗幟鮮明地反對“文化台獨”

  多年來,“台獨”勢力在島内推動“文化台獨”活動,對台灣人民的文化認同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干擾。近年來“台灣主體意識”的民意基礎不斷擴大。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島内傾向統一的民衆明顯减少,選擇維持現狀的民衆數量持續上昇,“維持現狀”逐漸成爲台灣主流民意。受長期反共和李登輝陳水扁“去中國化”教育影響,“兩岸互不隸屬”的“兩國論”思維和“台灣前途由台灣2300萬人民决定”的思想泛濫,台灣民衆特别是年輕一代“中國意識”不斷弱化、“台灣主體意識”持續增强。島内民衆的錯誤國家認同,使島内利於“台獨”思潮的小氣候逐漸形成。與此同時,青年人群體對島内民意走向影響上昇。在民進黨的誘導煽動下,許多民衆對“台獨”是政治選擇的錯誤理念習以爲常,認爲“兩岸和平紅利多爲國民黨權貴和大財團把持”。“反服貿”學生運動後,年輕族群成爲一個特殊政治群體,崇尚“小確幸”,反權威、重感受,極力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成爲各黨派競相争取的重要力量。面對民進黨重新執政,蔡當局推行“文化台獨”“教育台獨”,若不及時加以制止,勢必造成兩岸認同漸行漸遠。因此要推進兩岸人民的文化認同,首先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文化台獨”,揭露“文化台獨”違背歷史和現實的錯誤做法,采取措施消除“文化台獨”的負面影響,切實增强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意識。

  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社會都是在中華文化基礎上建構和發展起來的。共同的文化傳統,是維係兩岸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紐帶,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增進兩岸文化認同,可以有力地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白光煒:作者爲軍事科學院台海軍事研究中心主任。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