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廣東社會學學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遶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在理論探索中淬煉學者風骨,在調查研究中培育爲民情懷,在服務社會中體現人文意藴,在隊伍建設中彰顯義工精神。本會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工作,出版5部著作、組織召開1次研討會和1次讀書會;承接並組織落實政府委托項目,積極服務改革發展大局,全年共承接省直廳局課題6項、地市課題2項、基層鎮街課題6項;積極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開展科普宣傳、學術交流、專題培訓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對全省21個地市開展“醫學倫理與誠信建設培訓”活動,全省各地市醫務人員共4500人參加了培訓;各專委會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出版著作、舉辦和參與學術活動、召開專委會工作會議,加强隊伍建設;學會日常工作有序進行,嚴格按照主管部門和備案單位的要求,完成年審年檢和各項材料報送工作。在第八次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代表大會上,本會終身名譽會長範英當選爲顧問,會長董玉整當選爲第八届委員會委員。2020年度,本會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裏,進一步做好社會學理論研究和實踐運用工作,切實提高執行力和實效力,積極争取主管單位的支持和骨幹會員的廣泛參與,努力爲學術提昇和服務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一、2019年度主要工作總結
2019年度,在堅持大社會學的理論框架下,本會充分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和骨幹積極作用,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取得一批富有創新價值的理論成果;注重研究方向和成果在政策層面和實踐中的有效應用,開展了一系列有關公共服務、衛生健康、社會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調研工作,爲社會改革發展建言獻策;積極與社會互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講座、專題培訓等活動;各專委會圍遶本會總體工作安排,立足自身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和社會活動,取得豐富研究成果和積極社會影響,進一步鎚煉了隊伍,提昇了素質,夯實了能力。
(一)在理論探索中,淬煉學者風骨
2019年度,本會通過出版5部著作、召開2次學術會議等形式,在理論探索中取得積極成效,彰顯了本會較深的理論功力,展現了本會學者的錚錚風骨。
1. 《範仲淹家風百首謡》,範英著。3.5萬字。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90部。廣東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本書以北宋時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的優秀家風文化的思想與觀點爲主旨,以104首五言歌謡的形式,通過20個分題凸顯出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與家國情懷。這104首五言歌謡言簡意賅、警語驚心、易讀易記、朗朗上口、老少皆宜,對於新時代優秀家風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獨特的借鑒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範仲淹家風百首謡》雖然是一部歌謡集,但同樣顯示出其重要的理論創新價值,甚至可以説,正是由於有了理論創新,才形成了這部前後流暢、有内在邏輯可循的《範仲淹家風百首謡》。104首歌謡,涵蓋了家風的諸多方面,可以説搆成了家風的内容框架,體現了歌謡背後的理論創新。(1)從自我的生活修煉來看,惜物、報谷、勤讀、堅守、戒驕、修身,都是安身立命的家風根基,没有這些修養,很難爲家庭争光,很難爲家風張揚。(2)從自我與家庭成員相處來看,孝道、兄弟、敬懷,都是家庭和睦、家庭幸福的保证,没有這些修養,家庭不和、紛争不斷,家就會分解,以至於分家,分道揚鑣,正所謂“家和萬事興”是也。(3)從家庭成員與鄰里和社會關係來看,睦鄰、處世、憐恤、慈悲、尊師、禮義、種根,都是家庭站得穩、立得住、能長久的基本元素,失去了這些元素,家庭就會被孤立,就很難融入社會,就會被社會所拒絶、抛棄。(4)從家庭成員與國家民族的關係來看,忠勇、天理、博愛、謙廉,都是家國情懷的必然要求,都是自覺將家作爲國的一部分,將自家的小家自覺地融入到國家的大家中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5)從家作爲一個社會歷史中的存在,更加要注重家風的代際傳承、社會影響、歷史積澱。“序語”中説:“吾祖文正公,憂樂與民同;後人年年祭,民間代代擁”;“餘記”中説:“吾祖近完人,民留百字銘;自幼隨身讀,百感震心靈。”
可見,《範仲淹家風百首謡》不僅是一部文藝作品,還是一部文化作品,一部具有重要創新價值的理論作品。
2. 《文明與社會漫思(2015-2016)》,範英著。42萬字。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91部。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本書是範英文選之七。全書共選了33篇文獻。所收入的文獻大都是爲廣東社會學界與廣東精神文明學界持續推進的新興學科海洋社會學和精神文明學的深入發展服務的,尤其是對“大社會觀”30多年的先行實驗、“大文明觀”30多年的文化探索、“大世界觀”30多年的不斷運用,均作了回顧性、總結性和理論性的研究,進一步凸顯了廣東社會學學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全體同仁在範英會長帶領下鍥而不捨的學術追求和學術精神,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兩會學術發展史史料專輯。
3. 《文明與社會漫想 2017-2018》,範英著。40萬字。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92部。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本書是範英文選之八。全書共選了66篇文獻。較集中地收録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和廣東社會學學會同仁在範英會長帶領下探索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重要文獻。特别是關於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風文化,這些文獻從理論上論述了中國家風文化一般的共性與古近代、現當代和新時代的特性個性,以及從中提煉出、展示出對具有中國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範仲淹家風文化的精髓,並以長篇歌謡形式(104首)加以傳承,具有内在的學術價值。值得指出的是,範英會長主創的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研究的最終落脚點,就在於期望社會個體精神文明素質的普遍提高,所以,需要加强社會文明建設的理論引導,需要向現當代、新時代的先進個體楷模認真學習,同時也要向古近代的優秀個體典範學習,如學習範仲淹,弘揚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精神等等。這部文選,同樣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兩會學術發展史史料專輯。
4. 《中國家風文化論略》,範英、董玉整、劉小敏主編。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89部。39.9萬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全書分爲四大部分,分别對中國家風文化的一般概念、内涵與特徵,中國古近代家風文化個案和中國古近代家風文化内容、特點與影響,中國現當代家風文化個案和中國現當代家風文化搆成、價值與追求,中國新時代家風文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作了較系統的研究和論述。本書的重要理論創新意義就在於,這些研究與論述力求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理論,特别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從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的高度,把歷來對中國“家風”問題的探討上昇到“家風文化”的高度來審視,在全景式研究中國古近代和現當代家風文化相關理論與個案範例的基礎上,提出了“家風文化”的科學概念,本着“弘揚中創新 創新中弘揚”的學術情懷,提出了中國新時代家風文化理論建設與實踐推進的基本思路與邏輯框架,認爲中國家風文化建設是一個有待全力研究的急迫、重大而又緊缺的課題。可以説,本書爲進一步開展中國家風文化的深層次研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點。
5. 《一切爲了人民健康——清遠市人民醫院服務管理創新模式研究》,範英、董玉整、周海波主編。60萬字。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88部。羊城晚報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全書由正文18章和2個附録組成。全書邏輯結構分爲三大板塊:第一板塊爲1到3章,從總體上解析服務管理創新模式的理論邏輯、價值定位和實踐意義。4到15章爲第二板塊,在理論運用和實踐創新的層面上展示服務管理創新模式的多方面内容和具體含義。第三板塊則面向未來,探索服務管理創新模式的未來走向和未來價值趨勢。在廣東社會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多年來探索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律的理論研究軌迹中,又實現了一次新的創新,可喜可賀。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國家衛生計生委原黨組成員、副主任金小桃博士熱情寫序。他認爲,這是一部宣傳倡導健康中國理念、探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的力作。通過對清遠市人民醫院這個先進典型的剖析,彰顯了時代精神,凸顯了基層創新,體現了群衆意願,爲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體現了作者們强烈的爲人民做學問的價值追求。他指出這部著作有四個“突出”:一是突出了服務人民群衆健康的時代理念,二是突出了堅持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的價值理念,三是突出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典型的實踐探索,四是突出了爲人民做學問的理論研究導向。他指出,這部著作爲全國衛生健康戰綫如何研究、總結和宣傳好先進典型提供了借鑒。這部著作的理論創新價值就在於,通過對清遠市人民醫院實踐的深入研究,從理論邏輯上全方位概括分析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管理創新的模式建構,試圖揭示服務管理創新模式的内在結構和實踐運演圖景。
6. 舉辦“首届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論壇”。爲響應新時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設,加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號召,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聯合申報的“首届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論壇”獲得省社科聯立項,作爲2019年嶺南學術論壇的5個論壇之一。經過精心籌備,“首届嶺南優秀家風的傳承與創新論壇”於2019年12月26日在廣東社會科學中心成功舉辦,兩會共86名專家學者與會。論壇由董玉整會長主持。本會終身名譽會長範英作題爲《對嶺南家風文化與範仲淹家風文化的若干認識》的專題學術報告。魏偉新、嚴考亮、李開文、吕志、陳木朝、陳芳芳、宋其蕤、郭海鷹、樑振權等專家學者分别作專題演講。論壇突出家風文化的主題,共論嶺南古近代、現當代優秀家風的學術理論思想與典型個體代表,理論聯繫實際,圍遶推進家風文化傳承與創新、譜寫文化强國嶺南新篇章這一重大現實課題開展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受到多方好評。
7. 開展《範仲淹家風百首謡》筆談活動。圍遶中華民族優秀家風文化研究和《範仲淹家風百首謡》的宣傳推廣,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聯合組織開展《範仲淹家風百首謡》筆談活動,該活動共收到學會内外作者撰寫的評論與詩話近70篇。其中一批優秀成果在“兩會”會刊《文明與社會》上連續刊載。挑選了21篇優秀評論和詩話在2019年11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報》上以《國之本在家 家之根在善——廣東推出新著〈範仲淹家風百首謡〉助力中國優秀家風的傳承與創新》爲題整版發表。挑選了20篇優秀評論和詩話在《憂樂天下》雜誌3期連載發表。在《探求》雜誌上發表了1篇。以上評論和詩話在省内外多家報刊及網絡媒體刊載轉發,充分肯定範英先生的學術創新精神和《範仲淹家風百首謡》的文化創新價值,産生了積極社會影響,爲新時代中國優秀家風文化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以上5部著作、1次研討會和1次讀書會,都是本會終身名譽會長範英和本會集體的重要成果和重要活動。5部著作共約185萬字。這些著作的及時出版以及學術會議的成功舉辦,都進一步强化了本會學術理論創新,學術研究服務社會現實、服務民衆需求的價值旨向,社會反響强烈。
(二)在調查研究中,培育爲民情懷
2019年度,本會主動積極與黨委政府部門聯繫,承接黨委政府委托或招投標開展的專題調查研究項目。全年共承接省直廳局課題6項、地市課題2項、基層鎮街課題6項。
1. 承接省直廳局委托課題6項。主要包括: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及實施機制研究、“十四五”廣東省公共服務規劃研究、廣東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實施辦法、粤正風清——廣東省反邪教宣傳優秀作品集(上、下)、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現代化研究、廣東省衛生健康(中醫藥)技能人員職業現狀及對策研究等。
2. 承接地市委托課題2項。包括“十四五”清遠市公共服務規劃研究、“十四五”清遠市衛生健康規劃前期研究。
3. 承接鎮街委托課題6項。包括東莞市、佛山市一些鎮街委托的有關社區診斷、健康素養提昇、中醫發展等專題調查研究。
2019年,本會承接的各類課題數量多、要求高,且時間緊、任務重,但是每個課題組都能認真實施,期間多次開展課題討論、實地調研等,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課題。例如,《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與實施機制研究》課題實施過程中,課題組會議、職能部門調研等現場集中討論就達30餘次,與委托方溝通、課題組成員之間的電話、信息溝通交流等不下100次,交流討論的文本,先後印製了近10個版本。每個課題組,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多達20餘位有關專家參與課題研究,積極聯絡和邀請到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廣東省産業發展研究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參與課題研究。令人欣慰的是,這些課題研究都達到了委托方的要求,調研成果有的直接成爲政府文件,有的成爲黨委政府制定政策文件的重要理論基礎,産生了十分積極的社會影響,提昇了本會服務黨委政府、服務改革發展大局的執行力和影響力。
這些課題,大多是與人民大衆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課題。通過實施這些課題,開展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大大拓展了本會理事和會員的視野,讓他們更加深入認識社會、理解基層,準確把握人民大衆的現實需求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方向,本着“盡力而爲,量力而行”的原則,客觀分析現狀,理性提出有關未來發展的對策建議,從而很好地培育了本會理事和會員的爲民情懷,讓他們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爲人民做學問的科研理念。
(三)在服務社會中,體現人文意藴
2019年,本會以參加科普展覽、開展培訓和講座來服務社會和基層,受到廣泛好評,充分體現了本會飽滿的人文意藴。
1. 積極利用會刊、網站、微信群等服務社會。2019年,本會的陣地建設持續加强,會刊、網站、微信群等多種方式的宣傳工作繼續正常開展且富有成效。其中,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合辦的會刊《文明與社會》,密切配合本會工作進展共編發了19期約20萬字,除了網絡發佈外,每期印刷的紙質版寄送省内外關心支持本會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産生廣泛社會影響。同時,爲了加强會内聯繫,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創建運營了本會的會長群、秘書長群,以及各專委會群。各個微信群都按照宣傳管理的要求合規運作。本會網站的重建和完善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中。
2. 積極開展醫學倫理與誠信建設培訓活動。2019年11-12月,本會受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委托,組織國家衛生健康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等一批專家,編寫培訓教材,並到全省21個地市開展“醫學倫理與誠信建設培訓”活動,全省21個地市醫務人員共4500人參加培訓,獲得培訓證書。2019年12月,本會還舉辦了一期主題爲“醫學倫理發展與誠信建設”的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活動。全省45名從事相關工作的醫務人員參加培訓,獲得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學分3分。
這些培訓活動客觀上爲全省衛生健康系統積極應對2020年初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産生積極社會影響。
3. 積極參加省社科聯組織的重點科普活動。根據省社科聯《關於組織部分社科類社會組織參加2019廣東社會科學普及周主題日活動的通知》,本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聯袂參與2019年11月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行的“2019廣東社會科學普及周主題日活動”,向社會各界人士贈送《範仲淹家風百首謡》《海洋社會學》等本會科普著作200餘册。董玉整會長作爲社團代表上台,與省委宣傳部等領導一起推杆,啓動主題活動。
4. 深入基層開展“有爲講壇”學術講座活動。2019年6月開始,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合作,承接了佛山市南海區圖書館“有爲講壇”學術講座活動,在兩個學會會員中徵集近30個學術講座主題,經審議向佛山市南海圖書館推薦,獲批9個。本會戢鬥勇、馮穎紅、虞建强、嚴考亮、王興旺等專家已順利完成“有爲講壇”學術講座任務。
5. 深入學校開展“優秀家風文化進學校”活動。2019年下半年,本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舉行了多場“優秀家風文化進學校”活動,向多所中小學贈送《範仲淹家風百首謡》共計3000餘本以及其他著作多本。
6. 深入社區開展服刑人員文化教育活動。本會常務副會長嚴書翔等多位骨幹成員,參與完成廣州市天河區社區服刑人員國學系列教育學習項目,爲天河區社區矯正服刑人員集中授課,從文化道德等方面開展教育活動,引導社區矯正服刑人員重新融入社會,積極奉獻社會。
(四)在隊伍建設中,彰顯義工精神
2019年度,本會各專委會根據總會的工作安排,從自身實際出發,積極主動開展各項學術活動,包括開展專項調研活動、組織多場次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寫作出版有分量的專著,努力推進社會學最新成果進社區、進鄉村、進課堂、進單位,更加廣泛深入地擴大本會的社會影響;同時也更加嚴肅地開展换届登記工作、會員入會審查工作、優秀作品先進人物推薦選拔工作等,更加廣泛深入地鎚煉了本會成員的綜合素養。在此過程中,本會各專委會成員都不忘初心,無私奉獻,進一步彰顯了本會一貫倡導實踐的義工精神。
以下對各專委會工作做個簡要介紹,排名不分先後。(詳見各專委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文明與社會》429-430及489-490期)。
“三農”研究專委會:圍遶鄉村振興組織3次研討會,把會議辦在基層,真正幫農業、農村和農民解决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開創了一種助農新模式。組織專家全年深入到廣東70多個鄉村進行調查研究,瞭解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受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委托,組織專家對粤東粤西部分縣市的鄉村振興情况進行評估。組織專家分别到韶關、清遠、揭陽、佛山等及周邊省份的各級職業農民培訓中心開展培訓16場次,爲4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班”共800人宣講三農政策12場次。
低碳生活研究專委會:2019年6月底完成换届選舉,産生以周永章教授爲主任委員的第二届委員會。全年共組織委員開展專題討論會16、論壇8場次,宣講活動11次,專題培訓8期。開發了低碳生活DAPP,已得到40多萬群衆的積極響應。周永章教授等的著作《中國生態哲學》在2019年正式出版,爲緑色經濟與社會轉型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哲學理論思維方式參考,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志願服務研究專委會:立足主業,有序推進志願服務的課題研究和交流工作。涂敏霞教授的大數據驅動下的志願服務優化模式研究項目、吴冬華的廣州青年參與發展研究項目等順利完成,組織專委會專家完成《新時代志願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報告,參與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精品教案(第二輯)》課題等。聯合深圳市寶安區義工聯舉辦“新時代志願服務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討會”,爲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志願服務工作提供參考。
灾害治理研究專委會:深入調查開展氣象軟科學項目研究工作,組織專家申報氣象軟科學項目,獲批3項;與廣東省氣象防灾减灾協會、廣東普天防雷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建立防雷安全研究室共建基地。召開2次工作會議,討論加强專委會的組織建設工作。積極組織專家參與學會承接的“有爲論壇”、首届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論壇等活動,並爲學會籌措專項活動經費。
海洋社會學專委會:積極響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海洋强國的戰略,有序開展相關教學、科研、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骨幹委員2019年獲批2個立項,參與編寫的著作1本,各類獲奬4項。7月,舉辦“韌性理論視野下的台風灾害的應對機制”小型學術研討會。組織部分委員參加中國社會學會2019學術年會“第十届海洋社會學論壇”、海南“智漁”可持續發展中心主辦的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重塑海南熱帶漁村研討會等活動。
健康研究專委會:關注基層,持續開展基層醫療衛生課題研究,舉辦義診活動。完成佛山市三水區創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試點工作課題、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鎮社區居民預期壽命測算、東莞市道滘鎮中醫館建設方案、東莞市望牛墩鎮、洪梅鎮社區衛生診斷及居民健康素養調查等。組織專委會專家到東莞市道滘鎮、望牛墩鎮義診共計5次,受益群衆5000多人次,當地電視台與相關媒體進行了全程報導,社會影響良好。
潜能開發研究專委會:立足本職,一批骨幹成員在自己的研究和工作領域推出新成果,如譚昆智繼續將推進“潜能開發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與科研結合;劉少廷團結一批社會人士,創建自行車騎行隊巡查社區;張縵莉創建心理潜能開發研究所等。先後與中和教育機構和紅房子公益組織簽約,建立“國學研究推廣中心”和“生命關懷中心”實驗基地,舉辦第二届廣東生命教育及安寧療護高峰論壇。組織開展多次參觀調研活動,推動潜能開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委員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能力。
姓氏文化研究專委會:會持續進行專題研究活動,委員分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家風家訓文化宣傳,進行新時代祠堂文化主題論壇徵文和論壇籌備工作。配合和積極參與學會的各項工作,包括《中國家風文化論略》出版、《範仲淹家風百首謡》筆談活動、社區矯正人員國學主題教育項目、“有爲論壇”講座等。繼續加强專委組織建設與團隊建設,遴選考察並新增常務委員1人,委員2人。
體育社會學專委會:堅持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服務社會的三大職能,2019年度主要工作是協助廣州體育學院舉辦2019年(廣州)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學術論壇,專委會20餘位委員出席論壇。
總的來説,本會2019年度在總會層面以及各專委會,都立足現實,緊扣時代主題,主動服務大局,運用大社會學理論思維,自覺深化理論研究,推進社會學學術和學科發展;積極發揮智庫作用,加强調查研究,有效服務黨委政府;努力發揮各自特長,深入基層,直面現實,廣泛服務社會大衆,取得一批積極成果,産生積極社會影響。
但從發展的要求來看,本會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是理論深化不足。
本會終身名譽會長範英帶領大家創建了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海洋社會學等新興學科,還需進一步拓展深化。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圍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深入研究,不斷推出有思想含量、有理論分量、有話語質量的研究成果。本會同仁們應該繼續努力,在既有的基礎上深化研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進一步夯實本會的學術和學科特色。
二是實踐推進不足。
本會會長層級、秘書長層級的骨幹作用還没有很好發揮出來,各自發揮應有作用的力度、深度還有待加强。各專委會之間發展不平衡,義工精神需要進一步張揚。當然從各自的特色來看,有的學術成果和學術活動較多,有的調研活動較多,有的社會推廣活動較多,各顯神通,各自貢獻,都爲本會發展增色添彩。但從本會整體發展上看,各專委會之間發展不平衡,相互之間的團結合作還不够,各自爲政。總會開展面上課題研究組織各專委會成員參加,還有少數同志同時參加幾個專委會活動,但各專委會與專委會之間的合作很少見,1+1、1+N的合作模式還没有很好推廣開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專委會與有關社會組織的合作已經開始了,並取得積極成效,值得肯定。
今後我們要多創造一些機會,加强專委會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而推進和保证團結合作成功的重要基礎,就是大家都要弘揚並實踐義工精神,爲了推進社會學事業發展、爲了推進廣東社會學學會事業發展,更多地講奉獻、講落實、講成效,以義工精神帶動實現學術精神、創新精神和誠信精神。
有幾個信息向大家通報一下。2020年1月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國,接着肆虐全世界。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擔任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别專家組組長領導抗擊疫情,産生世界性影響。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同仁在範英會長領導下共同攻關,在2016年出版了專著《鐘南山精神研究》。現在,鐘南山院士在84歲高齡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奔赴一綫,指揮戰鬥,更加豐富拓展了鐘南山精神,我們深受感動。本會做了兩項重要工作。一是以《鐘南山精神研究》原作者爲主體成員,組織編寫《有一種精神叫鐘南山》著作,正在編輯出版過程中;二是本會終身名譽會長範英和本會現任會長董玉整以廣東社會學學會名義鄭重提出加强鐘南山精神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的建議,建議稿刊登在《南方智庫專報》(3月19日,212期),得到省領導批轉。
同時還要通報的是,在抗擊疫情期間,有的專委會以及不少學會成員,自覺主動圍遶抗擊疫情積極思考並撰寫文稿,部分文稿已公開發表,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值得充分肯定。
二、2020年度主要工作計劃
2020年度,本會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遶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在省社科聯領導下,充分調動各專委會和本會會員積極性,持續開展社會學學術研究,以項目落實推動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加强日常管理,實現新的發展。
(一)組織落實好省社科聯立項課題
在本會多年奠定的科研、人才、合作精神等良好基礎上,用社會學大視野積極開展社會發展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重點是要認真組織實施省社科聯立項的社團發展項目。經過認真申報和組織審批,省社科聯確定10個社團獲得2020年省社科聯扶持省社科類基礎學科學術性社團發展項目,本會是10個社團之一,獲批的社團發展項目有2個,一是“重大疫情防控的社會學研究研討會並出版著作”項目,二是“弘揚鐘南山精神研討會”項目。項目經費已經落實。
根據省社科聯要求,每一個研討會都要認真組織徵文,入選參加會議的論文都不少於40篇。本會的申報方案,將2個研討會的時間分别擬定在10月、11月,地點分别擬定在深圳和清遠。除了2個研討會,本會還要組織寫作並出版《重大疫情防控的社會學研究》專著,這也是省社科聯立項的重要内容,必須高質量完成。實際上是3項任務了。
時間緊、任務重。接下來我們就要抓緊擬定徵文通知,廣泛開展徵文活動,注重徵文質量,成立會務小組,具體落實會議組織事宜。各位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副秘書長、理事和會員,監事長監事,各專委會,都要集中精力,充分發動、認真組織、積極參加,大家一起努力,保证高質量、高水平完成省社科聯的立項項目,推進社會學學科建設和社會學實踐運用,推進中國精神(如鐘南山精神)的發掘、深化、弘揚和發展,充分實現社會學和社會學學會推進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功能。
(二)加强組織建設
1. 建設好黨的基層組織。按上級有關規定精神,10月前,原先成立的臨時黨支部要轉换爲成立正式黨支部或功能型黨支部,並做好在册黨員的管理工作,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2. 建設好理事會監事會。注重發揮理事會和監事會的作用,規範有序開展本會各項工作,鼓勵有能力、有時間、有熱情的理事會員積極參與學會組織開展的重點科研項目和舉辦的各類學術活動。注重加强理事會各項制度管理,嚴肅理事會紀律,規範理事會活動。按照《廣東社會學學會章程》規定的程序,辦理好有關人員的辭職、補選等手續。
3. 建設好專委會。按照新時期社團管理相關規定,加强學會所屬專委會的管理,修訂和完善專委會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專委會設立和退出機制、主任委員的權利和義務等内容。有的專委會在2020要開展换届選舉工作。
4. 建設好評優評先制度。在本會歷年評優評先工作的經驗基礎上,修訂完善評優評先工作制度。通過每年度對先進人物、優秀成果、重大活動等評選工作,提高本會同仁的工作積極性,不斷增强本會大家庭的集體凝聚力。
(三)加强日常管理
秘書處要焦聚“辦文、辦會、辦事”中心任務,做好本會的日常管理工作。辦好學會會刊《文明與社會》,積極組稿、編輯、印發。按照主管部門和備案單位的要求,及時認真做好年審年檢和各種材料上報工作。理順和完善財務報銷、審批等制度,嚴格執行最新財務管理規定。規範檔案管理,修訂和執行符合本會實際的檔案管理辦法,及時做好資料收集、整理和歸檔、電子檔案管理和備份等工作。以網站、微信公衆號、微信群以及電話等信息化手段爲主,日常辦公、會議等力争减少乃至取消紙質材料的印發和使用,增强環保意識,養成緑色文明工作方式好習慣。
(報告者董玉整,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二級研究員,發表在《文明與社會》2020年6月28日總第432-433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