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範英老會長、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大家好!
由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承辦的“嶺南學術論壇之93期——嶺南首届中國抗疫精神論壇”今天在風光秀麗、充滿活力、創新領先的東莞松山湖高新産業園區隆重舉行。我謹代表主辦單位廣東省社科聯,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與會的各位領道、嘉賓、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真誠的感謝!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傳播速度快、感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而著稱,它是人類面臨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肆虐的疫情給社會經濟和人們社會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嚴重危及到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安全,面對這史無前例的疫情,在以習近平爲核心的黨中央的統一領道指揮下,全國人民萬衆一心、同舟共濟;醫務人員捨生忘死、逆行而上;湖北人民顧全大局、壯士斷腕;“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争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争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在這次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抗疫鬥争勝利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凝練出“偉大的抗疫精神”。
精神是人生的支柱,是國家龢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的講話中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我們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創造英勇壯舉就是凝聚形成了偉大抗疫精神,這是我們戰勝疫情的精神支撑和力量之源。爲了挖掘提昇中國抗疫精神這一主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以一以貫之的關注社會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習慣做法和傳統風格,敏鋭的捕捉到“中國抗疫精神”這一重大研究主題,并且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國開展的全面系統的研究,今天大家在會上交流的研究成果就是這種關注重大現實問題進行理論研究的最好最直接的詮釋。
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成立於1993年,已經走過27個年頭。這些年來學會的學術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學術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精神文明建設的學術理論探索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貢獻斐然,先後圍遶理論焦點和人們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持續不斷的研究,舉辦過百餘場大中型學術論壇,出版了“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百餘部、3000多萬字,學會會刊《文明與社會》已經編輯發行500多期、約500多萬字。其中於上世紀80年代首創的“中國精神文明學”已經成爲省内外知名的學術研究品牌,榮獲過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奬勵,如《精神文明學論綱》曾榮獲“光明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首届優秀學術著作奬、廣東省改革開放30年“理論創新貢獻奬”等,此著作所創立的中國精神文明學學科被寫進《廣東省建設文化强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之中,成爲要不斷鞏固的“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2015年,《精神文明學論綱》和《海洋社會學》雙雙入選廣東省政協主辦的《敢爲人先——改革開放廣東1000個率先》一書並作長篇介紹;2012年12月本會榮獲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頒發的廣東50年來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社團奬”,2015年以來,本會又榮獲全國社科聯先進學會奬,2016年,時任會長範英榮獲全國社科聯先進工作者奬和2017年的全國社科聯優秀科普著作奬等。
特别是在今年的偉大抗疫鬥争中,學會確定將“嶺南首届中國抗疫精神”作爲研究重點,積極主動承擔這個重大主題的論壇,這種經世致用的研究風格在全國處在領先地位,體現出嶺南學人“敢爲天下先”開拓創新風範,經過學會同仁的充分籌備、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論壇已經收到徵文110篇,從不同角度對中國抗疫精神進行了全面梳理系統研究,形成了一部25萬餘字的《中國抗疫精神研究》的專著和一部60餘萬字的《中國抗疫精神論集》,近期將分别交給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次“嶺南首届中國抗疫精神論壇”彰顯出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的研究特色、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這次學術論壇的成功舉辦,開拓了學會理論研究服務社會的新境界,提昇了疫情防控中的精神戰斗力,爲廣東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綿薄力量,同時也給廣東省社科聯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同時,我也期待着在下面的分享交流中,大家能在這裏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爲大力弘揚中國抗疫精神戮力同心,鋭意進取,全方位、多層面展示中國人民的抗疫精神風貌,强化社會正能量,給人們精神上的激勵與鼓舞。
目前,疫情防控雖然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但疫情防控的戰鬥並没有結束。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再接再厲,做好學會的各項工作,爲此,提出以下三點期望:
第一、要堅持正確研究道向,弘揚偉大的“中國抗疫精神”。在這場世紀决戰中,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驕人戰績,體現了黨的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政理念,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中國力量,我們要爲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卓越表現而自豪,更要爲在這場世紀决戰中創造、培育、鑄就的偉大的“中國抗疫精神”的英模和普通人而點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我們要堅持正確研究道向,發揚學會優良傳統和學術專長,繼續深化對中國抗疫精神的昇華研究,繼續深化對精神文明學的研究,繼續爲廣東學術的發展和繁榮貢獻力量。
第二、要弘揚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在這場和新冠肺炎疫情進行决戰的過程中,黨和政府把廣大百姓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全國各地形成“一盤棋”,各地自覺服從整體和大局需要,主動投入疫情防控鬥争,有險一齊上,有難一起當,完美展現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舍身忘己奔赴武漢、奔赴湖北的壯行和義舉,成爲最美最勇的“逆行者”,他們是偉大的“中國抗疫精神”的創造者、踐行者。正因爲如此,我們要大力弘揚以國家、民族、人民利益爲重,識大體、顧大局,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而這正是偉大的“中國抗疫精神”最厚重、最亮麗的精神底色和最堅實、最牢固的道義支撑。
第三、要傳承嶺南學人“敢爲天下先”的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學術風範。注重對重大社會問題的研究是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的一大特色。期望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老會長範英的指道下,繼續以“天下爲己任”的高度責任感,關注疫情防控大事,繼續對“中國抗疫精神”予以凝煉與昇華,促進學術理論研究與重大現實社會熱點相結合,賦予學術研究具有時代鮮活的生命力,通過偉大的中國抗疫精神匯聚起中國精神之偉力,構建中華民族精神之家園,展示中國人民精神之風貌,通過對中國抗疫精神之持續研究將精神文明學推向新高度。
預祝本次嶺南學術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致詞者李敏,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發表在《文明與社會》2020年12月11日總第440-442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