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抗疫社會學”的支持與建議

  謝會長此文提出的“疫控社會學”很新穎很有必要。也是多年來本會與廣東學界在社會學分支學科創設上又一先行性嘗試。不僅具有省内、國内社會學領域的開拓意義,還有其世界性的引領價值。同時對當代和今後醫學社會學、健康社會學和疾控社會學等的深化完善起有相應的互促功用。特建議在現有基礎上組織專業隊伍逐步研究、寫成學科專著等,功莫大焉。

  本會從上世紀80年代初成立以來,對社會學的一些分支學科如“意識社會學”“海洋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消費社會學”“人口社會學”“灾害社會學”“三農社會學”“體育社會學”“潜能社會學”“殯葬社會學”“姓氏社會學”“健康社會學”“低碳社會學”“情感社會學”和“志願服務社會學即義工社會學”,等等,均有所探索,其中屬我們創設的就有好幾門,是社會學尚未有過的獨門。現在再加上剛提出的“疫控社會學”,便可見廣東社會學學會一直在補課上學習研究、嘗試創新。這種學風很難得,很應該發揚光大。希望本會在董會長等社會學家們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承前啓後、開拓進取。關鍵在自信、自立、自强的基礎上,多開展團隊的合作攻關。

  基於以上實際情况,本會於1999年便開始設立分支性社會學專委會,至今先後有十家這樣的專委會,並作爲本會的支撑點,與本會面上的學科研究交互進行、交互促進、共同發展。看來,這一設計已初見成效。但存在的問題不能逥避。如何加强這些專委會骨幹與隊伍的建設,是本會所有會長們的共同責任。我相信,在所有會長的共同關心下,尤其是各專委會分管的會長們的直接帶領下,一定會化難爲易、化困爲順、化弱爲强、化虚爲實。這裏都有初心與使命的因素與要求啊。

  不過,這四個化不是脱離實際的高運作,而是從各個專委會的具體情况出發,實事求是地有所化、化出一些改進、一些提昇。一是明確本專委會的主責何在,二是骨幹的主責何在,三是隊伍是否有所穩定,四是每年度重點抓了哪一兩項與專委會主責相應的工作,五是每年度配合學會面上重點工作是否盡了責任。這幾條是基本的要求,做好了就是化出了效果。總之,因大都爲業餘的愛好,大都出於自願的行爲,但有社團的紀律與約束,却是應該遵守的,才能保持其正向的、健康的發展。一般而言,專委會的年度工作量不宜多、雜、亂、重,四面出擊,樣樣都想搞。少而精是個辦法,注重實效是個辦法,細水長流是個辦法……當然,一些專委會的主動性特强,則可見機加點碼的,而對於多數專委會來説,能做到前述幾點就很不錯了,就達到一定的要求了。

  回到謝會長提出的“疫控社會學”,其實與兩會去年首場重點活動——“重大疫情防控社會學研討會”的主題是很一致的,也爲促進“疫控社會學”的思考、形成與初論有點關係,更可見兩會去年重點研討的這一重大主題,多多少少也屬一種背景資訊,對“疫控社會學”的提出起了一點作用?學問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包括世界的、國内的、省内的研討,往往會産生某些新興學科的端兒,這次也再加證明瞭此狀的出現。在這裏應感謝董會長爲主的學會在去年的重大决策。也讓我學習了不少知識。我在去年首場主題研討會上的主題報告中,就大會重點主題要求,講了“疫情防控的大社會學的若干思考”,論文已由《嶺南學刋》2021年第一期編發,也似可作爲“疫控社會學”的一點參考。不過,這僅僅是點參考而已,言之一笑可矣。

  然而,用大小社會學來審視“疫控”,與用“疫控社會學”來審視“疫控”,其間自有很多共通之處,也各有層次方面的區别或差异。在這個問題上,若作出應有的深研,一定會很出彩?又,“疫控”之名可能受疾控之名的影響,比照是無妨的,但覺只重控而輕防輕治,似會造成重控輕防輕治的效應,在命名上産生片面性的問題?其實,疫情的控、防、治三者都很重要,無論在命名上或内容上均應明確,搆思與寫作起來纔可抓住全局與要害?對於今後來講,控固然少不得,但防和治却愈加重要……因此建議這一很有創意的應用社會學之一的命名,似以“抗疫社會學”更全面到位些?

  (作者範英2021.07.08)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