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青年創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創新既可以是狹義上創新,也可以是廣義上的創新。就狹義來説,創新主要是指科技創新,並同教育系統、人才系統一起,爲發展提供動力。正如二十大報告指出的:“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强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爲此,需要“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就廣義來説,創新不僅包括科技創新,而且包括所有有助於人類社會進步、改進人類福祉的新理論、新觀點、新物品、新技能或新舉措。籠統地説,廣義的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兩類。理論創新既包括自然科學和數學的理論創新,也包括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和哲學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技能創新、産品創新、管理創新、組織創新、治理創新、體制創新、社會創新、服務創新、教育創新、文藝創新等。正因爲如此,二十大報告的一個精神實質,是鼓勵創新,提倡創新文化和創新思維。

  二十大報告還指出:“青年强,則國家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脚踏實地,敢想敢爲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喫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可見,黨和國家對青年寄予厚望。在國家對青年所寄予的期望中,也包括對青年發揮創新作用的期望。雖然不是所有青年都能够成爲科研工作者,從而進行科技創新(狹義的創新),但青年可以在廣義的創新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要讓青年要在廣義的創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就要從兩方面着手:一方面,建設一種激勵青年參與創新的環境;另一方面,發揮青年的主觀能動性,讓青年形成創新思維。

  創新環境爲什麽重要?這可以從歷史找到答案。創新意味着對某種正統觀念(普遍接受的觀念)和主流實踐(普遍流行的做法)的挑戰,並可能觸犯奉行正統觀念和主流實踐的人的權威龢利益,因而難免遭到這些既得利益群體的打壓和扼殺。依據戈爾德斯通的研究,在歷史上,中國的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不遜色於英國。在17世紀以前,中國比西方更先進。東西方的差距是從17世紀以後拉開的。爲什麽會如此呢?這源於東西方對17世紀的危機的不同的反應。英國、奥斯曼帝國和中國都在17世紀初出現了危機,體現爲國家財政危機和社會騷動和叛亂。三個國家都對危機進行了某種反應。其結果是,奥斯曼和中國在制度上做了改進,而英國則是恢復到原有的制度,並没有做太多的制度變革。因此,用制度變革來解釋17世紀以後東西方的差异,似乎不大説得通。

  那麽,爲什麽此後英國崛起,而中國和奥斯曼帝國走向衰落?戈爾德斯通發現,能够解釋東西方差异的更主要的原因,既不僅在於韋伯所説的社會理性化程度,也不僅在於制度,而且還在於創新環境。這種創新環境所導致的不是個别機器上的創新(如蒸汽機),而是一種普泛化的、彌散在全社會各個領域的、全方位多點開花的創新。英國在18世紀出現了創新起飛(大量的創新出現在各個領域),而中國和奥斯曼帝國在同一時期幾乎很少創新。爲什麽會這樣?這源於英國對17世紀危機的獨特反應。其結果之一,是英國形成了一種對多元性和歧异性有更多包容和寬容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有利於創新。而中國和奥斯曼則因爲恢復了秩序,强化了國家統治,並更加强調正統觀念的絶對權威,不容許對正統觀念進行任何挑戰,在全社會範圍内强調遵從、同質化和一體化,對多元性和歧异性持不容忍的態度,從而扼殺創新。正是這種創新環境的不同,導致英國在17世紀以後出現了大量創新,而中國和奥斯曼則因爲過度强調正統觀念的權威、反對對正統觀念的挑戰,喪失了創新能力,步入停滯和衰落的軌道(Goldstone, 1987)。不論我們是否同意戈爾德斯通的解釋,至少有一點無可懷疑,創新環境的不同,是中國與西方在近代科技實力和經濟水平上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有助於創新的環境不但體現爲對創新的寬容,而且也體現爲對創新,尤其是顛覆性創新的保護。顛覆性創新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可能傷害到一些現行實踐模式實行者的利益。例如,數字照相機的創新技術,傷害了膠卷公司的利益。雖然這種顛覆性創新傷害了一些群體的利益,但在總體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如果没有一種保護和激勵有助於社會整體性進步的創新的環境,膠卷公司就會采取各種措施來打壓數字照相機技術的産生或應用。而實行公平競争的制度(如公平的市場競争制度),則有助於保護這種創新。越是顛覆性的創新,越會對那些被顛覆者的利益造成傷害,因此就越是會遭到後者的反彈或打壓,即使這種創新在整體上有助於提昇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可見,爲了保護創新,就要有相應的制度安排,避免扼殺這種給整個社會帶來紅利,但傷害一小部分人利益的創新。

  創新的起飛還源於某種環境讓創新獲得充分激勵。創新者參與創新,既可能是出於興趣,也可能是出於創新能够帶來經濟和社會回報。專利制度和産權保護制度就是這樣的一種激勵創新的制度。在一個健全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創新不但是技術或觀念性的存在,而且還可以藉助創業爲創新者帶來更大的經濟回報。但是,由於創新成果向創業的轉化存在風險,充滿不確定性,因此,一些厭惡風險和不確定性的人,就不願意冒險把創新成果應用於創業(自己創業或購買他人的創新成果來創業)。爲了避免這種創新向創業轉化的惰性,西方社會出現瞭風險投資。可以説,風險投資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它對基於創新的創業發揮了重要的激勵作用。除了對創新者進行經濟激勵,好的創新環境還體現爲給創新者以機會激勵。例如,在高校,好的創新環境體現爲,越是做出了創新性科研成果的學者,越是優先獲得職稱上的晋昇;在期刊論文發表上,越是創新性的科研成果,越是容易在論文評審中獲得通過,獲得發表機會;在科研資金的申請上,越是具有創新性的思路和研究設計,就越是容易獲得科研資助。此外,要讓這種機會激勵變得公平,還需要建立配套的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創新成果的評價規則和程序,避免在學術評價體系中,創新成果遭到扼殺和打壓。除瞭高校教師和科研機構研究人員的創新激勵,高校學生的培養也同樣需要創新激勵。高校不但是向青年學子傳授知識的地方,而且也是培養學生獲得創新能力的場所。

  青年參與創新,不但受到創新環境的影響,而且也受到自身是否具備創新思維的約束。在相同的創新環境下,不同個體的創新思維和能力是不同的。這説明,在創新方面,存在個體差异。盡管如此,創新思維是可以培養的。它不但可以是學校和培訓機構教育的産物,而且也可以是自己有意識養成的結果。在某種意義上,創新思維是一種獨特的思維習慣。那些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爲了功利性目標而沿襲標準答案、不敢挑戰存在疑點和問題的正統觀念的思維習慣,屬於保守型思維。帶有這種思維習慣的人,是很難進行創新的。他們可以很好地繼承前人的知識(“做題家”),或沿襲主流的實踐模式,但很難進行知識或實踐創新。相反,那些具有懷疑精神和批判能力,願意打破常規,保持開放性思維,敢於實驗和試錯,不害怕失敗,不放過正統觀念或主流實踐模式中存在的任何疑點或問題,敢於向存在瑕疵和問題的正統觀念或主流實踐模式發出挑戰,另創更好的替代性觀念或實踐模式,就是一種創新思維。正是帶着創新思維的人多了,創新才能源源不斷涌現出來。

  創新環境和創新思維是相互同構的。一方面,好的創新環境有助於更多的人形成創新思維。另一方面,持有創新思維的人多了,不但延續了原有的創新環境,而且强化和擴展了創新環境。因此,創新環境和創新思維相輔相成。要鼓勵青年參與創新,在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中建功立業,就不但要强調創新環境的建設,而且也要注重青年創新思維的培養。

  (作者王寧,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山大學教授、博導,發表在《文明與社會》2022年11月8日總第455-45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