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五年來兩岸政治關係的回顧與思考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兩岸政治關係走過了起伏迭宕的15年,其間有重大的突破與進展,兩岸關係的發展出現過令人充滿期待的契機,但也屢陷危機與困境,令期待兩岸和平穩定的人們扼腕嘆息,並爲兩岸至今還處於難以化解的僵局而深感憂慮。15年來兩岸關係所經歷的曲折道路,值得我們認直總結與深刻思考,以便找出對未來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有益的經驗與教訓。

  一、十五年兩岸政治關係回顧

  回顧過去15年來兩岸關係的歷程,可以看到,雖然兩岸經貿交流龢民間往來取得長足的進步與發展,但兩岸政治關係却充滿曲折,其間出現四次重大的起伏與轉折:

  第一次是1992年至1993年:兩岸共同遵守一個中國原則達成“九二共識”,“汪辜會談”開啓兩岸協商談判先河

  上世紀90年代初,海峽兩岸均處於時代的重大變革時期。在大陸方面,1992年春天鄧小平發表南方講話之後,進入深化改革全面開放時期,大陸政經發展均呈現良好的勢頭,爲促進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992年9月,中共十四大正式將“一國兩制”列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内容之一,將發展兩岸關系列爲黨的一項重點工作。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就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兩岸能够進行溝通對話,增進交流,建立共識。大陸相關部門還主動采取措施促進兩岸間的“三通四流”,並出台了相關的重大政策,國務院於1992年發佈並實施《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大陸加速改革開放帶動了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推動了兩岸交流的快速發展。1992年兩岸人員交流超過150萬人次,兩岸貿易總額達74.4億美元。

  同一時期,海峽對岸的台灣在内外形勢的壓力下開始向政治多元化發展,進入所謂“憲政改革”時期,島内政治格局及社會生活也隨之發生重大變化。90年代初期,李登輝由於當政不久基礎未穩,在兩岸政策上仍舊沿續蔣經國時期國民黨既有的立場,總體政策遵循一個中國的架構。1990年,台灣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作爲“總統府”下設的政策諮詢機構,並於1991年制定了“國家統一綱領”,明確認同一個中國原則。1992年8月1日,“國統會”第八次全體委員會議通過“八·一决議”,其中明確表示: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台灣固爲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爲中國之一部分”。但1949年後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比一事實之存在,並將“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統一的中國”作爲未來的奮斗目標。在這一大的政策背景之下,面對兩岸民間交流掀起的熱潮,台灣當局采取了一些放寬兩岸交流的積極措施,並於1992年頒佈了第一部規範兩岸交流的法規《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陸委會”並於當年底通過了《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合作許可辦法》草案,放寬台灣中小企業赴大陸投資。

  這一時期,大陸和台灣當局在一個中國問題上都本着謹慎務實的態度,自覺的將兩岸政策界定在這一原則基礎之上,這就使兩岸關係能够維持一個基本穩定的態勢,加上兩岸民間交流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在此形勢下,兩岸政治關係也取得突破性進展,1991年和1992年,兩岸相繼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作爲官方授權專責處理兩岸事務的民間法人機構,實際上充當兩岸行政部門對話交流的白手套。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香港就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經過兩會數輪會談及函電往來,雙方最終達成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也就是後來所説的“九二共識”。在這裏很有必要還原當時的歷史文獻,當時海基會的最終版本表述内容爲:“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的最終版本表述内容爲:“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從中可以看出,盡管當時海峽兩岸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有不同的解釋,但對於“國家統一”之目標、一個中國大原則皆予以確認,雙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達成了求同存异的默契。“九二共識”的達成爲此後兩岸展開對話與協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3年4月海協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在新加坡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在共同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基礎上,就加强兩岸經濟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聞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行了協商,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证協議》和《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四項協議。特别是在《汪辜會談共同協議》中明確“雙方認爲應加强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確定了兩會事務性協商的議題。“汪辜會談”開啓了兩岸事務性協商談判先河,極大地促進了兩岸交流的蓬勃發展,兩岸關係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

  第二次是1995年至1996年:李登輝訪美并發表分裂言論,公開挑釁“一中原則”,引發“第三次台海危機”,嚴重破壞兩岸關係

  1995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發表題爲《爲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闡述了鄧小平提出的“和平統一國兩制”的構想,提出了“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的主張,表示“作爲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在此基礎上,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進行規劃”,同時明確表達了“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麽問題都可以談”,以及“在和平統一談判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兩岸各黨派、團體有代表性的人士參加”的立場與願望,以及“不以政治分歧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商談並簽訂保護台商投資權益的民間性協議”等具體主張。“八項主張”的提出,是中國共産黨第三代領導集體在新形勢下對台政策的重要宣示,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爲解决台灣問題、促進和平統一而采取的重大步驟,爲兩岸關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兩岸關係在經歷了1994年的局部風波後又出現了良好的氣氛。大陸各有關部門隨後相繼出台了各種落實措施,兩岸民間交流再次出現熱絡的景象。講話發表之後,在大陸和台港澳地區及海外華人中引起熱烈的反響,輿論普遍認爲其中所提若干主張爲開拓兩岸關係新局面展現了新契機,象徵兩岸關係新階段的開始,呼吁台灣當局以理性態度及務實作爲加以回應,營造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氣氛,因勢利導將兩岸關係推人新的階段。在民意與輿論的强大壓力下,台灣當局陸續做出了回應。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在“立法院”作施政報告時提出“面對現狀、增加交流、相互尊重、追求統一”四項主張,並表示兩岸關係應該進人“協商時代”,希望通過兩會盡快就簽訂“台商投資保障協定等議題進行討論”。4月,李登輝在“國統會”上做出“六點正式回應”,表示願意以中華文化爲基礎,加强兩岸各項交流,發展互補互利的經貿關係,並透露出願就“三通”問題與大陸進行政策性對話的訊息。可見,江澤民主席“八項主張”發表後,兩岸之間無論官方互動還是民間往來都出現了良好的氣氛,各方對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的期待也大爲上昇。1995年5月,兩會在台北舉行了第二次汪辜會談第一次預備性磋商,確定於7月20日在北京舉行第二次“汪辜會談”,並就會談議題達成了八項共識,兩岸關係再一次面臨突破的良好契機。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1995年6月,李登輝不顧各方的反對,到美國公開進行分裂活動,李在美公開演講中挑釁一個中國的原則,大力鼓吹“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李登輝訪美,是台灣當局借推動“務實外交”在國際上挑戰一個中國、製造分裂的嚴重事件,大大助長了“台獨”勢力的氣焰,同時也進一步加深某些國際反華勢力插手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内政的程度,嚴重破壞了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危害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李登輝訪美事件使兩岸對話與商談的基礎遭到嚴重破壞,兩會事務性商談以及第二次“汪辜會談”也被迫中斷,自1979年全國人大《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來不斷和緩的兩岸關係迅速逆轉,兩岸無數關心台海和平的人士奔走努力多年培植起來的互信基礎幾乎喪失殆盡,不僅兩岸關係再度失去改善與突破的契機,台海局勢也因此而陷人危機。

  面對李登輝嚴重挑釁一中原則公開製造分裂的行徑,中國政府向美國發出嚴正抗議,中美關係急劇惡化,中國外交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台辦相繼發表聲明,再次重申一個中國的立場,强烈抨擊李登輝置民族大義於不顧,公開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嚴重事件,破壞兩岸和平與穩定。對此,身爲肇事挑釁一方的李登輝没有絲毫的悔意與緩和姿態,反而采取更爲强硬的態度,進一步聲稱“台灣人民不要被中共所嚇倒”。在1995年下半年和1996年初台灣舉行“大選”期間,李更叫囂,如當選連任“還要再去訪問一些對方想都想不到的地方”,宣佈台灣要建立“有效嚇阻,快速反應”的能力,加緊向美國購買性能先進的武器裝備,同時在島内連續開展針對祖國大陸的軍事演習,台灣海峽局勢驟然緊張。島内“台獨”分裂勢力和國際反華勢力更加猖獗,氣焰更加高漲,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受到嚴重挑釁。1996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南沿海舉行導彈試射及海空聯合軍事演習。美國派出“獨立號”、“尼米兹號”兩組航空母艦在中國海域外圍巡弋,台灣海峽軍事危機昇高,這是自1958年以後台海最爲緊張的局勢,被稱爲“第三次台海危機”。

  第三次是1999年7月:李登輝抛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陷入政治僵局,至今未解

  中國大陸進行的反“台獨”反分裂鬥争,有效地遏止了“台獨”分裂勢力的氣焰,維持了台海局勢的總體可控。兩岸關係在經歷了1996年的重創後,經過近兩年的恢復,至1998年終於有所緩和。事實證明,僅靠兩會進行事務性商談來維持兩岸關係大局的穩定是遠遠不够的,也是十分脆弱的,政治因素特别是台灣當局的政策因素,往往輕而易舉地將兩岸累積經年的互信全部摧毁,因此要根本解决問題消除兩岸關係的隱患,最爲關鍵的是兩岸應盡早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進行政治談判。爲此,大陸方面采取了諸多靈活務實的措施,積極推動兩岸政治談判進程。1998年初,錢其琛副總理公開呼吁“兩岸首先要就政治談判的程序性商談做出安排”,海協會主動致函海基會邀請辜振甫董事長來訪大陸。此後兩會就辜先生大陸之行進行了多次函電往來,兩會副秘書長也先後互訪磋商。經多方努力,排除諸多干擾因素,1998年10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率團訪問上海、北京,汪辜二度會晤,經過協商對話,雙方最終達成包括加强兩會交流進行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對話,以及邀請汪道涵會長訪問台灣在内的四點共識。汪辜二次會談以及所達成的共識,使兩岸對話從事務性商談向政治性商談層次提昇成爲可能,給處於低温兩年多的兩岸關係帶來了昇温回暖的迹象。

  從1999年初開始,兩岸兩會開始積極籌備汪道涵會長訪台事宜,努力營造兩岸政治對話的氣氛,海峽兩岸各界人士和國際社會對當年秋天即將來臨的汪道涵先生訪台、再次開展兩岸政治對話也滿懷希望,兩岸通過政治商談實現台海局勢穩定和兩岸關係的穩步發展呈現樂觀的前景。

  然而就在這一年5月,李登輝出版了《台灣的主張》一書,其中大力鼓吹分裂中國的“七塊論”,並宣稱“要就台灣的國際地位提出更完整的解釋”,這無疑又使兩岸關係籠罩上一層陰影。7月,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之音”專訪時公然抛出“兩國論”稱:“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内部關係”。“兩國論”的出台,標誌身爲台灣當局領導人的李登輝已完全背棄了一個中國原則,徹底走上分裂的道路,不僅直接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基礎,也是對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的嚴重挑釁。“兩國論”一出,海峽兩岸和國際社會皆爲之震驚,中外輿論媒體及各方人士紛紛强烈譴責李登輝這種不顧民族大義、斷送兩岸和平的分裂行徑,同時在大陸民衆和海外華人中形成反“台獨”反分裂的强大民意。美、英、法、日、德及東南亞各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衆多國際輿論紛紛批評台灣當局,視之爲危害兩岸關係破壞台海和平的“麻煩製造者”,好不容易回温的兩岸關係再次急轉直下,降至冰點,兩岸間的政治互信盡毁,兩會協商被迫停止,汪道涵會長的台灣之行終成泡影,兩岸關係就此陷入政治僵局,持續經年至今未解。

  第四次是2005年-2006年:兩岸經由政黨交流創造新的緩和發展契機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主張“台獨”的民進黨上台執政,在島内全面推行“台獨”分裂路綫。陳水扁執政六年來,2002年公然提出“一邊一國”論,之後又相繼推動“公投立法”、“正名制憲”、“去中國化”等等政策,嚴重侵蝕兩岸穩定的基礎,毒化兩岸關係的氣氛。更有甚者,政績不佳的陳水扁龢民進黨當局每逢選舉都大打“統獨牌”,口出惡言挑釁大陸、攻擊一中原則,不惜犧牲兩岸和平以换取選票,更讓本已處在僵局中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2005年初,在大陸、台灣在野政黨及兩岸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冰封多年的兩岸關係開始有了回暖之意。1月初,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先生辭世,大陸方面派出海協官員以汪道涵先生私人代表的身份赴台悼念,表達對台善意與尊重。1月28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紀念“江八點”十週年的講話中提出,台灣的任何政黨和政治人物“只要他從現在開始明確承認體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對話和談判可以立即恢復,而且什麽問題都可以談”。3月4日,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進一步明確指出“台灣任何人、任何政黨朝着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方向所作的努力,我們都歡迎。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不管是什麽人什麽政黨,也不管他們過去説過什麽、做過什麽,我們都願意同他們談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的問題”,表示“只要確立了一個中國的大前提,我們對任何有利於維護台海和平,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的意見和建議都願意做出正面回應,也願意在雙方共同努力的基礎上尋求接觸、交往的新途徑”。大陸方面的這些做法用心良苦,態度誠懇,明確地向包括台灣當局在内的各方表達了大陸對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盡快恢復兩岸對話協商的期待與善意。

  與此同時,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爲代表的台灣在野政黨也表現了願意爲改善兩岸關係而有所作爲的强烈願望。大陸方面、國民黨以及台灣的航空業組織多方努力,使2005年的兩岸“春節包機直航”得以順利實現,兩岸交流氣氛熱絡、場面温馨。3月底,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登陸訪問,4月、5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鬱慕明先後訪問大陸,與中國共産黨總書記胡錦濤舉行政黨高峰會談,達成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遵守“九二共識”、謀求兩岸和平增進兩岸交流等多項共識與願景,使兩岸關係出現了十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緩和氣氛,台灣島内也掀起了遍及各行業、各階層的大陸交流熱潮。2006年4月,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共兩黨廣邀兩岸政商學界精英人士齊聚一堂,爲發展兩關係密切兩岸交流與合作共謀良策。胡錦濤總書記在與連戰先生會談時提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四點建議”强調“和平發展理應成爲兩岸關係發展主題”。2005到2006年,大陸方面還連續推出多項惠及台灣同胞、利於兩岸交流的政策措施,以積極的作爲促進兩岸關係的緩和與改善。

  兩岸政黨交流,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需要,符合兩岸互利合作雙贏的原則,更符合兩岸民衆的切身利益。台灣當局如能認清形勢,順勢而爲,以理性務實的態度爲改善兩岸關係做一些事情,則兩岸關係將出現新的發展局面。然而,陳水扁龢民進黨當局却采取完全扺制和抗拒的態度,攻擊大陸釋出的利多政策是“統戰陰謀”,台灣在野黨訪問大陸是“聯共賣台”,多項交流事務因受到台灣當局“公權力”的阻礙而擱置。2006年初,深陷各種醜聞和弊案的陳水扁爲了脱困突圍,轉移焦點,再度推出“廢除國統會”、“公投新憲”等“急獨”議題,並對兩岸交流采取“積極管理”、實則是加强控制的政策,兩岸關係仍然面臨“台獨”分裂勢力不斷挑釁的嚴峻形勢。

  二、對十五年來兩岸政治關係的思考

  過去的15年中,兩岸關係的歷程走得异常曲折艱難,其間雖然多次有所緩和與改善,也曾出現過重大突破的契機,但都因爲台灣當局推行分裂路綫而喪失。遺憾之餘我們理應認真思考,總結經驗,面向未來,爲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與和平穩定探尋真正的出路。

  (一)一個中國原則是保障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基本前提,也是兩岸對話與協商的共同基礎

  1949年以後,海峽兩岸雖然經歷了嚴重的軍事對峙和長期的隔絶,兩蔣主政時代,國共兩黨在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問題上長期保持默契與合作,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共同維護着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盡量避免因爲雙方的政治分歧使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受到根本的損害。半個多世紀以來,一個中國已成爲維持兩岸關係與保障台海穩定的基本前提,也成爲國際社會廣泛遵守與奉行的一項原則。正是有這樣的基礎與原則,雖然兩岸長期處於分離狀態,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現狀始終没有改變。正因爲此,兩岸才能從隔絶發展到交流、從對抗走向對話。回顧過去十多年來兩岸關係的歷程,不難發現,每當海峽兩岸務實面對、共同遵守一個中國原則時,兩岸關係就必然會出現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無論是當年達成“九二共識”、促成兩次“汪辜會談”,還是2005年的兩岸政黨高峰會談,都是雙方首先在一個中國原則上達成了共識,並以改善兩岸關係、促進兩岸交流爲共同目標,才使兩岸關係取得重大突破,兩岸交流也才得以迅速發展,兩岸人民切實從中受益。相反,每當“台獨”分裂勢力嚴重挑釁、公開破壞一個中國原則的時候,兩岸勢必陷人緊張和危機。無論是1995年李登輝訪美引發的台海危機,1999年“兩國論”造成的政治僵局,還是陳水扁上台後的“一邊一國”、“台灣正名”、“公投制憲”導致兩岸對抗,無一不是公開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嚴重毒化兩岸關係,甚而引發嚴重危機,直接威脅台海穩定及亞太地區和平。

  (二)“台獨”分裂勢力是阻礙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15年來,雖然兩岸在經貿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都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政治關係始終處於大起大落風雨飄摇的不穩定狀態。上世紀90年代初,雙方雖通過官方授權的方式,經由兩會展開過事務性的接觸與商談,確實爲兩岸關係打開了大門。但十多年的歷史證明,兩岸間僅有事務性協商是遠遠不够的,不僅難以滿足兩岸交流迅猛發展的形勢需要,更重要的是無法爲兩岸關係的穩定提供有力的保障,因而顯得十分脆弱。兩會的協商對話多次因台灣當局推行分裂路綫而被迫中斷,好不容易醖釀起來的和談氣氛一再被破壞殆盡、有始無終。究其原因,首先是島内執政的“台獨”分裂勢力不願意見到兩岸關係穩定,人爲加以干擾破壞兩岸協商進程;其二是長期的政治隔絶之後,加上政治分歧未能解决,兩岸之間嚴重缺乏政治互信,始終未建立起足以維護兩岸關係穩定的政治對話機制。而這種機制的建立,首先需要雙方以既有共識與原則作爲基礎,台灣當局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的排拒與詆毁,是兩岸難以建立政治協商機制的根本原因。1998年的“汪辜會晤”達成的四點共識,原本使兩會對話向政治層面發展成爲可能,但李登輝的“兩國論”使這一可能破滅。2000年以後,陳水扁推行以“一邊一國”爲核心的“台獨”路綫,使兩岸展開對話、建立政治協商機制的希望更爲渺茫。

  (三)政黨交流開創了兩岸對話的新模式與契機

  2005年的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之間的政黨交流,雖然是由大陸執政黨與台灣在野黨之間實現的,并且飽受民進黨當局的攻擊,但對於長期處於僵局中的兩岸政治關係來説,却具有十分重要的開創意義。

  首先是開創了兩岸政黨直接對話的先例。這是1949年之後半個多世紀以來,海峽兩岸首度實現政黨對政黨的直接對話與協商,兩岸政黨之間的政治互動邁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爲兩岸之間的對話開啓了新的渠道,最爲可貴的是,它使得民進黨執政以來持續了六年的兩岸關係緊張氣氛大爲緩解,兩岸人民都從中感受到了對方和解的善意.給改善兩岸關係創造了緩和的契機。

  二是確立了兩岸政黨之間對話的基礎與前提。中國共産黨與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的會談公報和共同聲明,都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以上各黨的共同主張,這也成爲兩岸政黨之間進行對話與協商、建立互信與共識的基礎。

  三是兩岸政黨會談都以具體的成果展示了兩岸關係改善的可能性與前景。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兩岸之間完全可以相互尊重、平等協商求同存异,共同就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建議和平穩定架構加强兩岸經貿交流,建立經濟合作機制、“協商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等一系列敏感的重大問題上開展對話,達成互惠雙贏的共識,取得建設性的成果。

  四是會談各方表達了對推動兩岸交流的積極態度。特别就一些攸關兩岸同胞福祉的事務達成了具體的共識與决策,如開放部分台灣農産品零關税登陸、促成2006年實現“雙向包機直航”、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等議題,利於兩岸關係,惠及台灣同胞。

  (四)島内主流民意樂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對話合作

  回顧15年來兩岸關係走過的歷程,無論政治風雲如何變化,但兩岸人民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强烈願望,始終是推動兩岸關係在曲折中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正是在兩岸民意的强力推動下,兩岸經貿往來與合作日益密切,兩岸人員及文化、科技等各項交流日趨熱絡,兩岸經濟的依存度越來越深。然而,政治因素却經常成爲干擾兩岸交流的一個負面因素,特别是在台灣某些政治勢力及人物的炒作與煽動之下,日益嚴重的“台獨”冒進傾向使兩岸關係起伏迭宕,險象環生,兩岸人民共同期望的“三通”遲遲難以實現。2005年以後,大陸方面出台的一系列對台政策,努力推動“春節包機直航”,以及兩岸政黨高峰會談,正是體認到了兩岸民意期待兩岸和平穩定、良性發展的强烈願望,順應民意的作爲。台灣各主要媒體的民調均顯示,高達80%的台灣同胞希望兩岸關係緩和穩定,超過70%的台灣民衆認爲兩岸應該立即實現直航,超過60%的台灣同胞希望進一步密切兩岸交流。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尋求兩岸合作互利雙贏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民心所向。

  2005年3月4日,胡錦濤主席鄭重表示:“只要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兩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維護台海地區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做好。這是我們對廣大台灣同胞的莊嚴承諾”。集中體現了祖國大陸當前對台方針政策的基本方向和重點目標,這是中國政府在準確把握了兩岸關係和國際形勢的基礎上,所提出的兩岸關係新論述,在充分體認並順應兩岸主流民意的前提下,所做出的政策選擇。

  結語 

  在這裏需要指出的是,未來幾年中,島内“台獨”勢力推動“法理台獨”、圖謀分裂的行爲,還有可能使台海局勢和兩岸關係出現波折和起伏,但少數“台獨”勢力的行爲與台灣的主流民意是背道而馳的,“台獨”勢力代表不了台灣人民,大陸堅决反對“台獨”、維護國家主權完整的立場也决不會改變。相信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兩岸民意,仍然是遏阻“台獨”勢力,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强大動力。盡最大的努力維護台灣同胞切身利益,亦成爲祖國大陸的一項長期政策,未來還將一如既往地持續推動。

  (發表於《台灣研究》2006年第5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