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謝鬱在參加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主辦的“新時代視角下的祖國統一事業研究”學術研討會時表示,2016年以來,“風險”和“對抗”成爲台海局勢的關鍵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受到嚴峻挑戰。然而,在大陸政策的主導引領下,台海局勢總體可控,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謝鬱指出,2016來以來,兩岸關係形勢風高浪急,形勢嚴峻。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爲維護自己的霸權開展對華全面遏制戰略,大打“台灣牌”,島内“台獨”勢力趁機迎合美國需要,倚美拒統謀“獨”,内外因素兩相迭加,“風險”和“對抗”成爲台海局勢的關鍵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受到嚴峻挑戰。大陸審時度勢,一方面實施高壓反獨遏獨,另一方面,全面推動深化兩岸社會經濟融合發展,出台包括“31條”、“居住证”等台灣同胞與大陸民衆同等待遇政策措施,在大陸政策的主導引領下,台海局勢總體可控,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具體表現爲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改革開放40年大陸取得重大發展成就,兩岸綜合實力懸殊。謝鬱分析説,大陸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多個省的GDP都已超過台灣。更爲重要的是,中國在重大國際事務與維護世界和平領域扮演越來越舉足輕重的角色,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隨着兩岸實力差距的拉大,大陸對兩岸關係的主導與引領能力不斷增强,對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影響力持續加大,對台工作的着力點與方式日趨多樣、靈活與務實。2016年,面對國際格局與台灣島内的種種變局,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不急不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維持台海局勢總體可控、局部可調。
其二,面對“台獨”勢力的挑釁,大陸的反“獨”舉措對“台獨”勢力産生了威懾。謝鬱指出,2016以來,面對“台獨”的挑釁,大陸多次發出嚴重警告。兩年多來,兩岸官方及半官方交流對話中斷,台連失多個“邦交國”,大陸遊客鋭减、兩岸經濟合作與交流降温,台灣當局謀求加入國際組織受挫,大陸軍機、軍艦繞島巡航常態化,一系列反“台獨”重拳之下,“台獨”氣焰所有收斂,民進黨當局不敢觸碰紅綫。
其三,美國不會輕易在台灣問題上與大陸攤牌。謝鬱認爲,在中美戰略博弈階段,雙方較量是全方位的。在台灣問題上,中國爲了維護主權完整的核心利益會不惜一切代價,而美國則把台灣當作戰略棋子,漫天要價然後坐地還錢,台灣利益終究要從屬於美國利益,美國在精算成本和收益時,台灣很有可能被當作成本或者代價的一部分被支付出去。因此,美國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輕易與中國破局,而是通過對台灣加碼來增加中國的戰略消耗,但這種加碼是相對有限的,以不導致中美破局爲底綫。“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的慘敗,也透露出重要的信號,美國支持蔡英文當局抗陸求“獨”政策,台灣選民並不買賬,美國“挺緑”並没有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兩岸緊張,民生受損,才是切膚之痛。
其四,兩岸關係多年交流合作積累下的和平紅利造福兩岸同胞,台灣同胞希望和平交流的紅利持續增長。謝鬱表示,兩岸每年近500萬人次的人員往來,超過千億美元的經貿往來,30多萬個兩岸婚姻家庭,超過百萬的台灣同胞在大陸生活工作和學習,有意願西進大陸的尋求發展的台灣年輕人越來越多,大陸對台灣民衆的吸引力在增加。和平紅利造福基層民衆已是不争的事實,和平發展成爲兩岸主流民意。近期島内民調顯示,超過80%的台灣民衆期待兩岸和平發展,超過75%的期待建立兩岸對話,56%認爲兩岸關係緊張已對台灣經濟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兩岸差距會越來越大。
其五,蔡英文當局失去民心,干擾破壞兩岸關係的能力有限。謝鬱認爲,蔡英文民進黨施政左支右絀,多次轉移焦點想把内部矛盾外移引向大陸,未能有效,無法平息民衆的憤怒與不滿,“九合一”選舉結果表明,民進黨正經歷民衆的信任危機,兩岸關係成爲蔡英文執政中民意最不滿意的項目之一,超過60%認爲兩岸關係是蔡英文施政最不滿意的部分。在這種情况下,民進黨當局龢民進黨干擾破壞兩岸關係的能力有限,得不到島内民意的認可與支持。
其六,大陸推進兩岸社會經濟融合發展政策措施,符合台灣民意對改善經濟民生的期待。謝鬱説,今年初大陸推出的“惠台31條”極大促進了兩岸民間交流、基層交流、青少年交流、文教交流活動,兩岸社會經濟的融合發展將全面持續深化,這將從根本上夯實兩岸關係的經濟與社會基礎,爲兩岸關係發展積蓄新的動能。以交流促融合,以融合促發展,在發展中促契合,全面落實兩岸一家親,穩步推進統一進程。這也進一步表明,雖然兩岸自2016年民進黨上台以來就陷入對抗的政治僵局,但大陸仍然開啓以我爲主、深化融合發展的系統工程,超越島内政黨格局及政局變化,抛開民進黨當局的阻撓與障礙,直接開展爲台灣民衆造福的工作,讓台灣願意搭上大陸發展快車、融入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民衆和企業,共享國家的發展紅利。這些符合島内民衆的心理期待。
(中評社北京2018年12月2日電)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