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18年兩岸關係回顧

  回首2018,兩岸關係走過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中,影響兩岸關係的内外因素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共十九大之後大陸開啓“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新的歷史時期,積極主導並引領兩岸關係發展;美國爲阻止中國發展維持自身霸權,對華貿易戰與打“台灣牌”雙管齊下,中美兩個大國展開戰略博弈;台灣則在民進黨執政下陷入矛盾激化、民怨沸騰、人心思變,最終“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政黨格局顛覆翻轉。内外多重因素影響叠加,兩岸關係復雜多變,起伏跌宕。盤點2018年的兩岸關係,有幾個關鍵詞:對抗,風險,融合,發展。

  一、中美戰略博弈,美國强打“台灣牌”

  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在檢視了過去多年來對華接觸+遏制的政策之後,得出結論是:過去二十多年的對華接觸政策並未令中國進入美國爲首西方國家設計的發展軌道和價值體系,反而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發展道路,並快速崛起壯大成爲美國的競争對手,美國内部形成了對華戰略必須做出重大調整的基本共識。2017年12月美國白宫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8年1月五角大樓推出的《2018國防戰略報告》,都公開直接地將中國作爲主要威脅和戰略競争對手,拉開了中美戰略對抗的大幕,“台灣牌”再次成爲美國對華遏制戰略的重要手段。

  一是在立法層面提昇美台實質關係。2018年1月、2月,美衆參兩院先後以無异議方式通過《與台灣交往法》,3月特朗普簽署了該法案。内容:這是繼1979年美國制定《與台灣關係法》之後,又一個最具政治意義的、最爲嚴重的干涉中國台灣問題的美國國内法,直接挑戰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對美台維持非官方關係的界綫,違反了一個中國立場,嚴重損害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危害了兩岸關係和平與穩定。12月19日,美國參院通過所謂“亞洲再保证倡議法案”,鼓吹“敦促美國行政部門研擬印太地區的長期戰略與原則政策”,“强化美國與日本、澳大利亞及東南亞國家的安全與經濟合作”,稱“美國總統應定期辦理對台出售防禦性武器,美國應該按與台灣交往法,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台”,民進黨連聲道謝,稱“願與美國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區域和平”。

  二是軍事與安全上爲台灣當局撑腰助陣。2017年12月,特朗普簽署了國會通過的“2018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提出國會意見(senseofcongress)包括美國應定期移轉讓台灣維持足够自衛能力所需的防禦裝備與服務,促進美台資深軍官與資深官員互相交流,擴大台灣人員在美受訓,美台雙邊海上聯合演習,評估考量“美台軍艦相互停靠”的適當性與可行性等等。2018年4月,美國務院批準了對台轉移潜艇技術的“營銷核准证”,準備以商售方式爲台自製潜艇提供裝備和技術支持。2018年8月,特朗普簽署“2019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美軍就台軍戰備情况提交評估報告並計算台灣的“防衛能力”,支持並强化台灣的軍事實力、擴大美台聯合演習、軍售及高層軍官交流。12月,美國會通過“亞洲再保证倡議法案”,再度鼓噪提昇美台關係包括“對台軍售、美國高官訪台”等。2018年5月,美軍B52H轟炸機穿越巴士海峽,7月和10月,美國先後派出多艘導彈驅逐艦、巡洋艦航行經過台灣海峽,頻頻“秀肌肉”爲台灣當局打氣撑腰。

  三是在國際上爲台當局紓困解圍。5月1日上午,多米尼加共和國與中國建交,與台當局“斷交”。中國與多米尼加建交後,美國務院和AIT發表聲明指責大陸,公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8月21日,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佈與台灣斷絶“外交關係”,隨即與中國大陸建交,美國更直接跳到前台,出面恐嚇薩爾瓦多,並向其他中南美國家施壓,爲台當局的“斷交潮”建立防洪堤。8月29日,《紐約時報》報導稱:本月7日,美國宣佈召回薩爾瓦多、多米尼加共和國和巴拿馬的美國外交使團負責人,原因是這些國家“近期决定不再承認台灣”。23日晚間,白宫發表聲明稱,“中國明顯干預了一個西半球國家(指薩爾瓦多)的内政,而該國政府却表現出接受的態度,這引起美國的嚴重關切。我們將重新評估與薩爾瓦多的關係”。25日,特朗普在聯合國演講時宣稱,美國國務院將對對外援助進行徹底審查,只向“那些尊重我們、是我們朋友的國家”提供援助。他還提到了所謂的“外國擴張主義勢力在西半球的入侵”。白宫發言人説,台灣堅定的“捍衛者”博爾頓此前曾打電話給薩爾瓦多總統薩爾瓦多桑切斯塞倫(SalvadorS醤chezCer閚),警告他不要且切斷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另外,美國還推遲了原定當年8月與薩爾瓦多等中美洲國家舉行的會議,該會議旨在通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資助安全項目,以遏制來自薩爾瓦多、危地馬拉與洪都拉斯這個“北部三角”地區的難民潮。

  二、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挑戰兩岸紅綫

  在美國打“台灣牌”的刺激鼓勵下,2018年島内各種“”台獨“”分裂勢力格外活躍,氣焰囂張。

  一是蔡英文當局全面迎合美國,有恃無恐,倚美謀獨,對抗大陸。2018年10月,蔡英文發表的“雙十講話”立場强硬,聲稱台灣現在面對的是國際政經局勢的劇烈變化,以及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中國正在挑戰各項國際秩序”。叫囂當前台灣面對的威脅,包括軍事威脅、“外交打壓”,也包括社會滲透,甚至經濟安全的傷害,强硬表示“不會在壓力下屈從退讓,甚而犧牲台灣‘主權’”台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更多次公開宣示“台獨”。2018年3月30日,賴清德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稱,“我的確是‘台獨’工作者”,“本就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賴清德8月6日在台灣YahooTV節目專訪宣稱,所謂的“務實台獨”就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决議文》,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稱自己“就是‘台獨’工作者,本就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

  二是民進黨當局在島内變本加利地借所謂“轉型正義”推進“台獨”,“去孫去蔣去中”。6月28日,賴清德宣佈,“台灣省”級機關預算自2019年起歸零,員額及業務自2018年7月1日起移撥至“國發會”等相關部會承接,正式宣佈廢除“台灣省政府”8月,台當局召開12年國教課審大會第69次會議,最終確定將“中國史”從12年國教的歷史課本中徹底清除,新課綱高中歷史將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另分爲台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一改過去以中國史爲主的内容結構,從原本的1.5册内容縮减爲1册,並將中國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

  三是收緊嚴控兩岸交流,扺制大陸推動兩岸融合發展。2018年1月,蔡英文當局指責大陸東方航空、厦門航空“擅飛”M503、W122、W123航路,以此爲藉口不予這兩家公司2018兩岸春節加班機共176班審核過關,176班加班機已占大陸業者春節加班機的三分之一以上,兩岸民衆、特别是台胞春節返鄉過節大受阻,計有5萬人次受影響。大陸發放“台港澳居民在大陸居住证”,台灣當局横加阻撓,8月30日,台“陸委會”針對台灣民衆申領大陸居住证提出三項警告:“一是持有居住证可能被要求就全球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税。二是參加大陸“五險一金”,可能增加負擔權益受損。三是申請居住证需要提供指紋資料,未來也會面對更多監控與暴露隱私的挑戰。”“陸委會”還以“正研議和評估限制領取大陸居住证者擔任重要機密或敏感公職”相威脅。9月6日,台灣“内政部移民署”6日預告修正“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規定:針對在台關係人,包括邀請單位、旅行業、代申請人等,只要曾經提供不實申請數據者,當局就有權直接拒絶核發許可,或撤銷廢止其已完成申請的許可证。“同行人員”一並嚴格管理,只要過去曾經未與申請入台者同進同出,或曾經比申請入台者先行入台,就可拒絶再發入台許可。在台保證人需確保參訪者依限離境,且在台代申請者若身份爲友人,未來一年只能代申請5次,一改過去無次數限制的規定。更有甚者,還規定:凡身份、來台行程、邀請單位“涉及敏感”,就要送“聯審會”另外審查,只要“曾任”大陸地區黨務、軍事等政治工作者,便可拒發許可,或直接撤銷廢止已完成申請的許可证。此外,大陸人士赴台進行健康檢查或醫學美容的期限也由6個月縮短至3個月,短期探親及長期探親的停留時間也被縮短。

  四是受美國打“台灣牌”的刺激與台當局的縱容,島内深緑“急獨”勢力2018年尤其活躍,2月28日,李登輝、陳水扁、吕秀蓮“台獨”分子組成的“喜樂島聯盟”,宣稱要在2019年4月舉行“獨立公投”。同時,另一批“獨派”還提出要“以台灣名義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東京奥運”,這些都是挑戰兩岸統獨紅綫的危險遊戲,嚴重毒化兩岸關係。

  三、大陸高壓反“獨”,力排外擾,台海局勢總體可控

  改革開放40年大陸取得重大發展成就,兩岸綜合實力差距懸殊,中美實力差距拉近,在兩岸關係上,大陸的戰略優勢與主導權明顯增强。2018年,面對美國强打“台灣牌”和島内“台獨”勢力的挑釁,大陸審時度勢,一方面高壓反獨遏獨,另一方面在國際外交領域展開有理有節的鬥争,與美國較量,2018年,兩岸關係行穩致遠,台海局勢總體可控。

  其一、大陸領導人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指明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對台獨勢力發出嚴正警告。

  2018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第13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1次會議上表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信念,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絶對不能也絶對不可能從中國分割出去!”。4月10日,習近平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表示,今年是祖國大陸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台灣問題攸關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島内工商界朋友要旗幟鮮明地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一家親,我們願意繼續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讓廣大台胞台企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希望兩岸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共推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7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率領的台灣各界人士參訪團時强調,“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勢不可擋。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决反對和遏制“台獨”,擴大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同胞親情福祉,在新時代携手同心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談話中,習近平提出四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堅定不移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堅定不移爲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團結兩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復興。

  12月,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大背景下,回顧總結了對台工作取得的成果,高度評價了兩岸關係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實現的歷史性跨越。深刻闡述了中央對台方針政策及在兩岸關係重大問題上的態度立場,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表明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鞏固和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的鮮明態度。再次强調“我們有堅定的政治决心和强大的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祖國的神聖領土一寸都不能分裂出去”,明確宣示了反對和遏制“台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政治决心和强大能力。强調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造福兩岸同胞的真誠善意,體現了“以人民爲中心”的對台政策理念。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爲新時代對台工作和兩岸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順民心、得民意,將鼓舞兩岸同胞携手同心,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其二,大陸對“台獨”保持高壓,持續實施軍事威懾。

  針對台灣島内“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反華勢力相互勾結、在台海蓄意製造事端、挑戰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舉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18年多次執行遠海遠洋訓練任務,派出戰機、戰艦通過台海或繞行寶島,並在台灣海峽進行實彈演習,震懾、警告島内“台獨”分裂勢力與企圖操弄“台灣牌”的外部勢力。

  1月和3月,解放軍“遼寧號”航空母艦三度通過台灣海峽,在海峽中綫以西航行。4月18日,解放軍在福建沿海舉行軍事演習,在台灣海峽進行實彈射擊。5月11日,解放軍轟炸機、偵察機多型機雙向繞飛台島巡航。多架轟-6K戰機分别從台島南北兩端同時雙向飛行,空警-2000預警機和蘇-35、殲-11等戰機,前出巴士海峽、宫古海峽區域實施指揮控制和伴隨掩護,預警偵察、轟炸突擊、支援掩護一體行動,構建起海上空中作戰力量體系。而這也是蘇-35戰機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實現了繞島巡航模式的新突破。6月,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濟南艦、黄岡艦組成的艦艇編隊,赴遠海開展海上實戰化訓練。編隊先後航經台東海峽、巴士海峽、台灣海峽等海峽水道,與海軍水面艦艇、航空兵、岸防等兵力在多個海區組織開展實戰化訓練,檢驗部隊戰法訓法成果。

  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吴謙表示:“第一,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解放軍的神聖使命。第二,我們采取的一系列行動,針對的是島内的“台獨”分裂勢力,爲的是防止台灣民衆的福祉因“台獨”圖謀而受損害。第三,我們將根據台海兩岸形勢的發展變化,按照計劃組織實施相關訓練行動。”

  其三、台灣當局遭遇“邦交”連失、多家外航更改標注的重大挫敗。

  2018年5月1日,中美洲國家多米尼加共和國與中國建交,與台當局“斷交”;5月24日,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宣佈與台灣方面“斷交”後,與中國建交,創下一個月内台當局連失兩個“邦交國”的記録,至此,台灣在非洲的所謂“邦交國”僅剩下斯威士蘭。8月21日,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佈與台灣斷絶“外交關係”,隨即與中國大陸建交。4月25日,中國民航局致函44家外航,要求他們在信函發出之日起30日内“糾正其官網相關内容中違反中國法律、違背一個中國政策的錯誤做法”。

  大陸祭出强大的反獨遏獨措施,對“台獨”勢力産生了巨大威懾力,也對島内民意産生了重大影響力。2018年月11月,“台獨”分子所鼓噪的“東奥正名公投”以失敗告終,“台獨”氣焰受挫。台當局在兩岸關係上也轉爲謹慎收斂、不敢觸碰紅綫。蔡英文當局施政左支右絀,民心盡失,多次轉移焦點想把内部矛盾外引向大陸未能有效,始終無法平息民衆的憤怒與不滿,“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遭遇空前慘敗。這一結果表明,民進黨正在經歷空前信任危機,兩岸關係成爲其執政中民意最不滿意的部分之一。在這種情况下,民進黨當局龢民進黨得不到島内民意的認可與支持,其干擾破壞兩岸關係的能力與聲勢受挫。

  2018年中美圍遶貿易戰和台灣問題展開多個回合的鬥争與較量,始終保持鬥而不破。面對中國一再表達台灣問題涉及領土主權完整,事關核心利益决無退讓空間的立場,美國也謹慎而爲,在美艦泊台、AIT新館落成等敏感問題上采取淡化處理方式,對“東奥正名公投”表達了“不贊同”的態度,以避免中美因台灣問題走向破局與攤牌。

  四、大陸推出同等待遇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2018年中,大陸努力克服當前兩岸緊張局勢造成的困難,積極推進“兩岸一家親”,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灣同胞、落實兩岸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兩岸民間交流的正常熱絡,深化了兩融合發展進程。

  1、“惠台31條”:2018年2月,大陸國台辦、發改委與相關29部門聯合推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31條惠台措施,其中12條措施是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包括: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計劃享受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支持台商來大陸投資設立高端製造、智慧製造、緑色製造等企業並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設計中心,享受税收、投資等相關支持政策;幫助台資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减按15%税率征收企業所得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設在大陸的研發中心采購大陸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税等税收優惠政策;台灣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在大陸註册的獨立法人,可牽頭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享受與大陸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同等政策;受聘於在大陸註册的獨立法人的台灣地區科研人員,可作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負責人申報,享受與大陸科研人員同等政策;台灣知識産權在大陸轉化可參照執行大陸知識産權激勵政策;台資企業可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可公平參與政府采購,可通過合資合作、並購重組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與大陸企業同等適用相關用地政策;對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台商投資工業專案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對應大陸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繼續在中西部、東北地區設立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鼓勵台資企業向中西部、東北地區轉移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内需市場和國際市場;大力推進台商投資區和兩岸環保産業合作示範基地建設;台資農業企業可與大陸農業企業同等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農業支援政策和優惠措施;台灣金融機構、商家可與中國銀聯及大陸非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合作,爲台灣同胞提供便捷的小額支付服務;台灣徵信機構、台資銀行可與大陸同業協作,爲兩岸企業服務等。

  另有19條措施涉及爲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具體包括:台灣同胞可參加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台灣專業人才可申請參與國家“千人計劃”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專業人才,可申請參與國家“萬人計劃”;台灣同胞可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鼓勵台灣同胞參與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文化遺産保護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工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支持中華慈善奬、梅花奬、金鷹奬等經濟科技文化社會領域各類評奬專案提名涵蓋台灣地區;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同胞可參加當地勞動模範、“五一”勞動奬章、技術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評選;台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大陸電影發行機構、廣播電視台、視聽網站和有綫電視網引進台灣生産的電影、電視劇不做數量限制;放寬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在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取消收取兩岸電影合拍立項申報費用;對台灣圖書進口業務建立緑色通道,簡化進口審批流程,同時段進口的台灣圖書可優先辦理相關手續;鼓勵台灣同胞加入大陸經濟、科技、文化、藝術類專業性社團組織、行業協會,參加相關活動;台灣民間機構可申請兩岸交流基金專案。鼓勵台灣同胞和相關社團參與大陸扶貧、支教、公益、社區建設等基層工作;在大陸高校就讀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的台灣學生,在參加研究生學習一年後,可申請參加大陸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大陸醫師資格證書的台灣同胞,可在大陸申請執業註册。符合條件的台灣醫師,可通過認定方式獲得大陸醫師資格,並在大陸申請註册行醫;在台灣已獲取相應資格的台灣同胞在大陸申請證券、期貨、基金從業資格時,只需通過大陸法律法規考試,無需參加專業知識考試;鼓勵台灣教師來大陸高校任教,其在台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31條公佈之後,大陸各地方各部門年内陸續出台了31條具體落實措施。截止2018年12月,共計22個省區市出台了31條的具體落地措施,包括:福建66條、浙江76條、上海55條、北京55條、天津52條等等。這表明,雖然兩岸自2016年民進黨上台以來就陷入對抗的政治僵局,但大陸仍將開啓以我爲主、自行促融的系統工程,超越島内政黨格局及政局變化,抛開民進黨當局的阻撓與障礙,直接開展爲台灣民衆造福的工作,讓台灣願意搭上大陸發展快車、融入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民衆和企業,共享國家的發展紅利,在中華民族的共同家園裏實現“兩岸一家親”。

  2、取消台胞大陸變更許可证:2018年8月3日,國務院宣佈取消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業許可審批。大陸再推同等待遇,台灣同胞在大陸各地工作均不需要再申辦就業证,這大幅增加了港澳台人員在大陸工作的便利性。

  3、向金門地區供水: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門地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福建晋江舉行。缺水問題長期困擾金門地區,兩岸有關部門和單位克服種種困難,經多次商談取得成果,2015年7月供水工程成功簽約。福建向金門地區供水工程取水於晋江龍湖,設計流量爲3.4萬立方米/天,遠期流量5.5萬立方米/天。工程由取水泵站、陸地輸水管道和跨海輸水管道三部分組成,輸水綫路總長27.935公里,其中跨海管道長16.052公里,總投資3.88億元人民幣。2018年8月5日,隨着一渠清甜閩水源源不斷地穿越海底管道流向金門,金門鄉親期待了23年的夢想終於實現,解决了長期困擾金門鄉親的喫水用水難題,爲兩岸關係史增添了“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佳話。

  4、發放港澳台同胞居住证:2018年8月6日,大陸發佈《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領發放辦法》,從9月1日正式實施。爲了滿足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需求而推出的身份證件,台灣同胞申領台灣居民居住证不需要具有大陸户籍,也不需要放棄台灣户籍,只要是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都可以申領。居住证的發放,使在大陸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可以依法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三項權利”,居住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爲其提供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等“六項基本公共服務”。同時,還可以享受在居住地辦理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证、報名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資格、辦理生育服務登記以及在内地(大陸)住宿旅館,乘坐國内航班、火車等交通運輸工具,辦理銀行、保險、證券和期貨等金融服務,與内地大陸居民同等待遇購物,購買公園及各類文體場館的門票,進行文化娱樂、商旅消費等“九大便利”。這些政策都爲居住在内地(大陸)的港澳台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港澳台居民居住证采用了與居民身份证相同的技術標準製作,能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很好地滿足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陸)工作、學習、生活、出行便利的需要。

  大陸推出的兩岸同胞同等待遇政策,順應了台灣民意對改善經濟民生的期待,保证了兩岸民衆對交流的正常需求,照顧了台企台胞的切身利益,深化了兩岸社會經濟融合發展的程度,從根本上夯實了兩岸關係的經濟與社會基礎,激發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民間新動力。

  五、兩岸機制化交流平台持續熱絡

  2018年,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在“兩岸一家親”的共同認知與體驗中,兩岸民間各交流平台持續熱絡,對兩岸關係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1、第十届海峽論壇:2018年6月,台灣各界8000餘人、兩岸共10000多人參加了在福建舉行第十届海峽論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論壇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闡述了新形勢下維護和促進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參會的兩岸各界代表人士一致認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正確的道路,兩岸同胞應當堅定不移走下去,不斷克難前行。作爲兩岸最大規模的民間交流平台,2018年再次取得豐碩成果。台灣各界民衆參加本次論壇活動熱高漲,台灣青年積極踴躍報名的情况超過以往。論壇首次面向台灣民衆開放網絡報名,300個“首來族”名額一搶而空。兩岸共有142家媒體785名記者報導這次盛會,其中台灣各類媒體55家86名記者參與論壇報導,發出1000多篇(條、幅)稿件。海峽論壇“十年故事匯”直播點擊率突破1000萬,在新浪微博上相關話題閲讀總數近1500萬。福建省在論壇期間發佈66條惠及台胞政策措施,厦門市在本次論壇上舉辦人才對接會,面向台灣人才和青年提供2653個就業創業見習崗位。兩岸科技、人才、公益、社區、金融、衛生健康、農田水利等民間各領域、界别和行業簽約80多個合作項目(協議)。兩岸近百對社團協會、鄉鎮、村、裏和社區達成交流合作共識。第十届海峽論壇進一步彰顯了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進方向。匯聚了新民意,鼓舞和堅定了兩岸同胞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信心。

  2、兩岸企業家峰會:12月4日,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厦門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峰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兩岸企業家峰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經舉辦了5次年會,充分發揮了兩岸企業交流合作民間平台優勢,持續推動兩岸工商界密切對接,爲促進兩岸産業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會主題是“融合新舉措、共享新商機”,兩岸工商界人士報名踴躍,兩岸企業家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和青年代表約1400多人與會,參會人數創歷史新高。年會成果豐碩,8個小組經過熱烈討論達成多項共識,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金融、農業、文創、服務業、中小企業以及青年就業創業等領域共簽約項目36個。充分體現了峰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體現了兩岸經濟合作對兩岸企業有利、對兩岸同胞有利,也充分反映了兩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斷走近走實的趨勢。

  3、“上海—台北城市論壇”:2018年12月20日,以“永續的城市,永續的發展”爲主題的“2018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在台北舉行。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周波率領上海市政府130人代表團出席,台北共有250位産官學界人士參加,參與人數超越歷届、盛况空前。論壇上,滬台兩市簽署了3項交流合作備忘録,周波表示,今年是大陸改革開放40年,上海作爲改革開放的窗口取得舉世成就,有很多是台商的貢獻。“雙城論壇”在兩市輪流舉辦,爲民衆帶來實質福祉,“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兩岸城市交流的共同正確認知。“我們可以自豪地説,台北和上海的雙城交流,是兩岸最重要的機制化城市交流平台,也是兩岸城市交流的典範”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只要秉持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和“兩岸一家親”精神,兩岸關係一定會和平穩定,也可以達到互惠互利雙贏局面。雙城論壇的成功舉辦,對當前兩岸關係具有指標性意義,突顯“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城市交流良性穩步發展。

  六、兩岸同胞共享兩岸交流紅利

  2018年,盡管兩岸關係緊張,台灣當局横加干擾,但兩岸人員往來與民間交流熱潮不减,特别是台灣基層民衆西進登陸交流和發展的熱情高漲。2018年,共有8000餘人參加了第十届海峽論壇。台灣36所高校約1800人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届海峽兩岸(青年)體育交流運動會吸引,成爲迄今最大規模的兩岸民間體育交流活動。第二届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决賽規模進一步擴大,兩岸42支隊伍、888名運動員晋級總决賽,其中20支隊伍、445人來自台灣。兩岸人員往來創歷史新高。2018年1至11月,台灣同胞來大陸562.9萬人次,同比增長4%,全年突破600萬人次,其中“首來族”約40萬人。

  2018年,在大陸推出31條、發放居住证等政策的推動下,廣大同胞切實從中受益。800多名台胞考取了大陸諸多熱門行業職業資格,與大陸同胞同享就業與發展的機會。100多名台灣同胞在大陸獲得“三八紅旗手”、“五一勞動奬章”、“青年五四奬章”等榮譽稱號。大陸增設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23個、累計達76個,入駐或服務台企及團隊共約2000個,逾萬名台灣青年在創業基地逐夢、圓夢。台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實習更爲便利,各類企事業單位共爲台灣青年提供逾2.5萬個就業實習崗位。台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倍增,更多台胞來大陸就業、創業、學習、生活,更多青年到祖國大陸廣闊天地圓夢。兩岸一家親,共享交流紅利,共謀發展機遇。

  七、兩岸經貿合作穩中有昇,台灣對大陸經濟依存度加深

  2018年,兩岸經濟合作面臨多重阻力與干擾,一是台獨勢力挑釁破壞兩岸和平,兩岸關係繼續陷入僵局,台海緊張局勢上昇;二是國際盡管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陰霾籠罩全球經濟和貿易;三是台灣當局在經濟領域推行“遠離中國”的“台獨”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但在祖國大陸大力推動和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經貿關係依然保持了穩定發展勢頭,起到了兩岸關係“壓艙石”的重要作用。

  一是兩岸貿易額保持增長。在經歷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後,2017年開始回温“由負轉正”,2018年繼續保持增長。1月14日大陸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大陸進出口商品總值逾4.6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大陸與台灣地區2018年度進出口商品總值逾2262.4億美元,同比2017年增長13.2%。其中,大陸出口台灣商品總值486.47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大陸自台灣進口商品總值達1775.98億美元,同比增長13.9%。1月7日,台灣財政主管部門發佈的進出口貿易數據顯示,2018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額爲1384億美元,同比增長81.8億美元;自大陸及香港進口額爲552億美元,同比增長36.54億美元;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地區出口及進口同比分别增長6.3%、7.1%,分别占其總出口額與總進口額的41.2%、19.3%。當年台灣總出口額爲3360.5億美元,同比增長5.9%;總進口額爲2866.6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貨品中,化學制品、資通與視聽産品、塑橡膠及其製品、電子零組件、機械的年增長率較高,分别爲15%、9.8%、8.1%、7.6%、4.5%。電子零組件是台灣出口大陸及香港貨品的最大宗項目,出口金額爲653.34億美元,約占其對大陸及香港出口總額的47.2%。2018年台對陸貿易依存度攀高,2018年前11個月,兩岸貿易額牢牢佔據台對外貿易總額的30%,其中台對大陸出口依存度爲41.3%,達到8年來的最高值;對大陸進口依存度爲19.2%。台從兩岸貿易中獲取的順差占其總體貿易順差的比重持續擴大,由2017年的1.4倍昇至1.7倍。

  二是台商大陸對大陸投資穩中有昇。隨着“31條措施”出台和22個省區市推出配套措施,衆多台企享受税收優惠、資金補助並參與研發計劃、政府采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迅速從各項政策中受益,真切體會到一視同仁的待遇。2018年,台商投資大陸穩定增長,從大陸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更多受益,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據大陸商務部統計,2018年上半年,大陸實際批準台資項目2176個(含第三地轉投資),同比增長19.3%,實際使用台資28.4億美元,同比下降5.2%。另據台有關主管部門統計,2018年前11個月台對大陸投資項目634件,同比上昇17.4%,投資金額79.3億美元,同比下跌3.92%。兩岸統計都顯示台商對大陸投資額小幅下降、投資項目大幅上昇的趨勢。民進黨當局上台三年來,台商對大陸投資占台對外總投資的比重基本穩定在40%左右,大陸仍是台第一大島内投資地。2018年,73家台企參加首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台灣工商界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人數遠超以往,台商台企看好大陸發展前景,力求把握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良好機遇,大陸經濟發展仍對台商台企具“磁吸效應”。

  與之相對,大陸企業赴台投資起步較晚,2009年才正式開放陸企赴台投資,加之台當局對大陸投資限制甚多,導致陸資入島進展緩慢、規模偏小,意願偏低。從2009年至2018年11月,大陸企業赴台投資項目累計1217個,投資金額21.72億美元,平均投資額不足180萬美元。2018年前11個月大陸企業對台投資130項,投資額2.15億美元,僅占台吸引島外投資比重的2.5%。

  據台觀光局統計,2018年前11個月陸客赴台246.3萬人次,盡管仍爲台最大遊客來源地,但較2015年衰退55.5%。蔡英文當局力推“新南向政策”,使得以東南亞爲主的“新南向”居民赴台旅遊人次大幅上昇,2018年前11個月達229萬人次,同比增長22.4%。但大陸遊客消費顯著高於東南亞。據島内媒體估算,陸客每减少10%,台GDP將相應减少6.9億美元,據此類推2018年台直接經濟損失將達38.3億美元。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主要有汽車租賃、大中型酒店及零售業。

  八、台灣民意期待兩岸和平

  蔡英文上台執政兩年多來,對内施政無方,對外倚美謀獨,在兩岸間製造緊張,台灣經濟民生受到嚴重危害,民衆不滿意度節節攀昇,最終民怨掀起的海嘯冲垮了民進黨的地方執政基礎,蔡英文當局陷入空前信任危機。2018年,台灣民意在兩岸關係上展現新的變化。

  一是民意呈現“統昇獨降”。2018年2月14日《遠見》雜誌2月發佈的年度性民調顯示,主張兩岸統一的比率爲14.8%,比2017年的9.3%多出5.5個百分點;主張台灣獨立的比率爲21.1%,比一年前的23.4%少了2.3個百分點。主張“台獨”者從一年前比主張統一者多出14.1個百分點,减爲只多出6.3個百分點,降幅相當明顯。而一年前《遠見》雜誌的民調中,主張“台獨”者已是歷年最少,今年繼續呈現“統昇獨降”的現象,使得主張統一的比率昇到十年來最高,主張“台獨”的比率降至十年來最低。

  2018年4月23日,台灣“競争力論壇”發表的調查顯示,若兩岸已無法“維持現狀”,有61.9%的島内民衆認爲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比較大,較上次調查的55.4%增加了6.5%;認爲“獨立”機會比較大者占22.4%,較上次調查的26.6%减少了4.2%。高達64.6%的民衆認爲和平統一對台灣的未來比較有利,較上次調查的62%增加2.6%;認爲台灣“獨立”較有利者占24.5%,較上次調查的27.4%减少2.9%。此外,近六成的民衆認爲大陸“惠台31條”有助於吸引島内民心;對於大陸惠台政策,近七成的島内民衆持開放立場;近七成的民衆認爲“行政院”無法阻擋人才資本流向大陸。

  “台灣民意基金會”2018年9月17日發佈民調顯示,傾向“兩岸統一”的從15%躍昇到26%,主張“台灣獨立”的從51%鋭减到36%,另有23.2%選擇兩岸“維持現狀”,這一結果也顯示了“統昇獨降”的結果,更爲重要的是,主張“兩岸統一”已經超過“維持現狀”,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演變,代表統派支持者的一次大躍進。

  二是中國人認同上昇。台灣競争力論壇2018年4月23日發佈“2018台灣民衆國族認同上半年調查”。民調結果顯示,超過86%的島内民衆認同是中華民族,近52%的人認爲自己是中國人,超過60%的民衆認爲未來兩岸會統一,均創近年新高。相比之下“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則爲30.1%,較去年下降1.7%。在“具有共同血緣、語言歷史文化”的前提下,有86.7%的台灣民衆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否認自己爲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民衆只有8.3%。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爲51.9%,相較去年略增1.2%;考慮法理與現實,65.8%的民衆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較去年增加1.8%。調查還發現,在考慮可確保台灣利益、又能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因素後,“泛中國人認同”進一步昇高至69.3%,而在利益考慮下仍選擇“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則陡降至22.3%,兩者間相差47%,創調查以來最高。另外,這次調查還發現島内年輕族群所謂“天然獨”傾向似乎並不像緑營説的那樣“鐵板一塊”。在不做提示的情况下,20歲至29歲的民衆回答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比例達70.6%;但經過提示後,這一比例立即降至35.3%。顯示“去中國化”教育的確對台灣年輕世代造成明顯影響,但年輕世代也是“理性務實”的。

  三是對大陸好感度上昇。2018年9月17日台灣《聯合報》民意調查中心發佈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兩岸民間持續維持緊密互動關係,民衆對大陸民衆的觀感好評上昇到57%,創歷年調查新高。

  四是對大陸惠台政策的知曉度和認同度上昇。2018年有多家民調顯示,“31條”對台政策在台灣社會得到民衆的普遍認可,台灣“東森新聞雲”3月5-7日的網上民調顯示,31條措施獲得近70%的網民認同。台灣《遠見》雜誌同時期民調顯示,18至29歲的年輕族人中,有66.7%的認爲31項措施對穩定兩岸關係有幫助,59.6%的人願意到大陸來發展。

  五是對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不滿意居高不下。台灣《聯合報》2018“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當年民衆認爲兩岸外交和官方互動關係趨向惡化,雙雙創下歷次調查的新高。不滿意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表現的人攀昇到六成八,是近三年調查新高。

  對於台灣民意産生的新變化,主要可從幾個方面探尋原因:

  其一、兩岸實力差距懸殊,强弱完全無可對比。民進黨上台執政兩年來,大陸政府龢民意一再堅定表達堅决反對“台獨”、絶不妥協的立場,越來越多台灣民衆認知“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路,甚至會引爆台海戰争,既然“台獨”没有可行性,就重新務關思考兩岸關係的未來,放棄危險的選擇。

  其二、兩岸關係多年交流合作積累下的和平紅利造福兩岸同胞,大陸蓬勃的經濟活力對台灣同胞産生吸引力,希望和平交流的紅利持續增長。近兩年來大陸持續推出惠台利台政策,普惠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符合台灣民衆對和平穩定與發展的需求,獲得民意認同。

  其三、民進黨當局執政失去民心。蔡執政以來,不拼政治拼經濟,未解决貧富分配的問題,未提供發展的機遇與希望,基層民衆没有獲得感,特别是曾經對蔡英文抱持期待的年輕人轉爲失望。廣大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當局借轉型正義推進“台獨”、展開政治清算心生厭惡,很多人因討厭民進黨進而放棄支持該黨的政治立場。

  其四,蔡英文上台後,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放棄“台獨”立場,阻撓管控兩岸交流,導致兩岸關係對抗昇高,台海局勢緊張,和平紅利第减,台灣經濟民生受損,民衆真切有感,韓國瑜的兩岸訴求“九二共識”,要讓高雄“人進來,産品賣出去”,受到民衆認可。柯文哲認同“兩岸一家親”獲得連任,經濟民生議題背後的因素就是兩岸關係,民衆對蔡英文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結果不認同,期待兩岸和平穩定,經濟民生受益。

  結語

  2019年,台灣將進入選舉年,島内政治形勢更趨復雜激烈,美國不會停止打台灣牌的動作,兩岸關係面臨更爲復雜的形勢與更嚴峻的挑戰。1月2日,習近平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歷史新起點、站在全民族利益高度,全面擘畫祖國和平統一前景的重要講話。從目標、實踐、前景、基礎、認同,五個方向勾畫出和平統一的藍圖與路徑,成爲新時期引領兩岸關係、指導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盡管和平統一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大陸有信心、有能力戰勝風險挑戰,團結廣大台灣同胞順應曆史大勢,把握時代機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2019年1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