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形勢下閩台科技社團融合發展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裏指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爲我們做好新時代對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福建省出台《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强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持續辦好海峽論壇等交流活動,强化對台交流綜合平台支撑作用。在閩台日益頻繁的交流活動中,民間社團的互相往來是一條促進兩岸深化合作交流的黄金通道。這其中,科技社團在兩岸合作交流中發揮着獨特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海峽兩岸(閩台)科技社團通過雙向交流互訪、共同進行學術研討等形式,有利於實現平台、資金、人才、技術協同發展,匯聚兩岸科技社團、科技人才的創新資源,有利於調動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創造主動性與積極性,推進閩台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的高度協同與深度融合。

  一、科技社團主要融合方式與取得成效

  (一)主要融合方式

  20世紀80年代,福建省氣象學會與台灣氣象界的交流聯絡,開闢了閩台科技社團交流合作的先例,書寫了兩岸“未三通,先通‘氣’”的佳話。至今,海峽兩岸已建立起了涵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園區和高科技企業,涉及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石油化工、精密機械、農林業、海洋科學、氣象、地震、中醫藥及食品等多個學科領域的雙向往來與合作關係,形成以“海峽科技專家論壇”爲核心的兩岸專家、學者學術交流的濃厚氛圍。其主要融合方式可歸納爲三方面。

  1.傳統“一對一”對口學術交流方式

  早在“海峽科技專家論壇”之前,閩台之間的相關學術群體、各類學會(協會、研究會)就開始互動交流,形成熱絡氛圍,如福建省農學會多年來派出30多批次380多人的省内專家學者赴台學習考察,同時邀請20多批次近300人次台灣農業專家來閩開展學術交流,推動了閩台農業交流合作實現新的跨越;福建省水土保持學會自1990年始,通過學術交流會、研討會、培訓班、學術年會、座談會等形式,先後10多批次,邀請台灣水土保持專家學者來閩進行學術交流,先後派出考察團5批次赴台交流訪問;福建省水利學會2011年以來,參與接待台方來閩考察團50多批,組織福建省赴台進行水利技術交流考察20多批,等等。目前對口交流合作的閩台科技社團已達100多對。

  2.新型“1+N”交流合作模式

  2011年中國科協創辦兩岸科技界交流平台——海峽科技專家論壇,每年在福建舉辦一届。2012年起,海峽科技專家論壇確定“1+N”的學術交流研討模式,形成一個由兩岸科技界、企業界權威代表做前瞻性報告,分析兩岸科技發展新動態、新形勢、新思路的“主會場”與“N”個高等院校、學會(協會、研究會)對口交流的分會場(如表1所示)。

  3.多元化社團服務體系

  在人才吸納方面,福建省科技社團積極主動吸引台灣地區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台灣高層次科技人才、來閩任教的台灣地區教師、在閩創業創新的台灣優秀科技專才等加入學會或成爲專家庫成員;在台灣科技人員服務體系構建方面,爲在閩工作服務、交流合作、創新創業的台灣科技人員建好台灣科技工作者之家;在平台建設上,除各類學術交流平台外,還搭建了展會服務平台、科技創業平台、創新研發平台、科技創新平台。

  (二)取得成效

  海峽兩岸(閩台)科技社團充分發揮血緣優勢、區位優勢、人文優勢、政策優勢、平台優勢,深化合作,加强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取得顯著成效,主要成效可歸納爲以下幾方面。

  1.渠道立體化

  當前形勢下,兩岸高層或正式管道已無法正常往來與溝通,但具有民間性質的科技社團往來更爲緊密,交流方式更爲多樣,交流渠道更爲豐富,呈現立體化態勢。横向上,兩岸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通過聯合人才培養、合作辦學、師資引進等方式開展“一對一”結對子合作,促進優勢資源互補,實現深度融合。縱向上,中國科協、福建省科協與台灣多家機搆合辦一年一度的“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形成“1+N”的固定模式,帶動學科交流、共同創新、融合發展,建立了科技社團間更爲廣泛的合作交流機制。

  2.形式多樣化

  早期的海峽兩岸科技社團交流形式單一,以考察訪問、學術研討爲主,且表現爲台灣方應邀來閩的單向交流多,福建赴台交流少的不對稱格局。進入21世紀,兩岸科技社團交流出現了新特徵、新態勢、新變化,交流形式不局限於雙方互訪、學術研討的單一方式,更廣泛的技術諮詢、技術轉讓、項目合作、共同開發、聯合攻關等形式頻頻出現;而且通過産業吸附、政策優惠與服務創新吸引台灣科技人員來大陸創新創業創造,拓展了閩台科技社團交流的新態式。

  3.内容實質化

  早期的兩岸科技社團交流僅停留在考察訪問、學術研討、舉辦講座等内容,缺乏實質性的深度融合。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通過政策驅動,推動台灣科技人員和青年來大陸開展科技合作、教學交流與創業創新;藉助“海峽科技專家論壇”“6.18”等平台,推動合作項目的深入洽談與落地簽約;共建科教示範基地,聯合進行課題合作研究,互聘專家爲技術顧問,開展技術培訓交流活動,實行專利對接。海峽兩岸科技社團合作從務虚向務實轉變,從單純的學術交流向實質性的項目合作轉變,逐步進入内容實質化階段。

  (三)科技社團交流合作發展趨勢與面臨挑戰

  1.發展趨勢

  (1)交流與合作日益迫切

  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台海和平穩定,需要持續擴大深化兩岸交流。近年來,閩台交流受到政治和疫情的交織影響,官方交流與民間交流呈現互補姿態,加强兩岸民間交流的呼聲更加高漲。兩岸科技社團是自願結社的學術性、科普性、群衆性社會組織,通過社團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增進情感,促進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自2009年海峽論壇創辦以來,秉持着關注民生、貼近民生、匯聚民意的理念,這一兩岸民間交流平台不斷拓展,每届海峽論壇都有1萬多名台灣民衆共襄盛會,持續受到兩岸民衆歡迎。海峽論壇爲兩岸民衆搭起了一座橋樑,讓兩岸同胞的心越走越近、情越來越濃。

  (2)參與的主體日趨廣泛

  隨着中央及地方各種惠台利台政策的實施,兩岸科技社團交流互動的日益頻繁,科技社團服務體系建設的完善,相信社團間“一對一”結對子的合作規模會逐漸增多,在閩台灣科技人員加入當地科協及其附屬協會的意願會更爲强烈,台商投資區等台灣科技企業和科技人員自組成立科協組織的積極性會大幅提高,兩岸間專業學術團隊的交流會日益頻繁,形成以點帶面,逐漸擴散效應,科技社團的參與主體會日趨廣泛。

  (3)内容與形式愈加豐富

  融合發展,基礎在“通”。不同學科間溝通交流、互通有無成爲必要,科技社團間可能不再僅是“一對一”結對子合作,“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等多樣化合作方式將會出現,將有更多更廣泛議題涌現,項目簽約、政策建議、科技志願服務等成果將更爲顯著。在閩台籍科技企業和科技人員將更好融入當地科技社團組織,更具獲得感、成就感與歸屬感。

  (二)面臨挑戰

  1.政治因素

  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充滿了變數。島内民進黨不放棄“台獨”的黨綱,台灣地區領導人試圖“借屍還魂”,民進黨執政的台灣當局進行“台獨”操弄,采取了種種限制措施,嚴重影響兩岸科技社團的正常往來。

  2.情感因素

  曾經,台灣學術社團在國際有關刊物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遠超福建。隨着近年來福建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高級别學術論文與專利發生了質的提昇,兩岸差距逐步减少,因此,部分台灣學者、學術團隊、社團組織感到優勢不再、心態失衡。此外,由於歷史原因,台灣學術社團通常掛上“中華民國”、“中國”等前綴,導致部分台灣科技社團與福建省級學會不願進行對等往來。

  3.政策方面

  福建省陸續出台的《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支持和促進閩台科技社團及科技人員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促進兩岸科技資源的優勢互補與深度融合。而台灣當局長期人爲製造政策障礙,限制兩岸交流,製造兩岸科技人員與科技社團往來障礙。

  三、促進科技社團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强輿論宣傳,奠定科技社團融合的思想基礎

  當前海峽兩岸(閩台)科技社團的融合是單向的,是不對稱的,是以大陸社團組織主導推動,台灣地區更多扮演的是參與者的角色。台灣地區科技社團是否參與融合,參與的程度有多大,取决於他們對融合的利益訴求有多大,取决於其利益訴求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滿足。若他們無法在融合中獲得期待的利益,其參與融合的積極性就大打折扣。中央、福建省及各地(市)出台的惠台利民政策,要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綫上與綫下、官方與民間等多渠道、全方位的進行輿論宣傳、政策解讀,促使融合發展理念根植於人心,初步營造有利於海峽兩岸(閩台)科技社團融合發展的輿論環境與社會環境。

  (二)加强平台建設,奠定科技社團融合的組織保障

  平台建設包括兩方面。其一,建設好現有平台。要以“海峽科技專家論壇”、“海峽兩岸管理論壇”、“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爲海峽兩岸(閩台)科技社團融合的基本落脚點與支撑點,通過不斷實踐、改進、提昇,提高論壇的廣度、深度與厚度,提昇論壇的知名度與影響度,形成具有廣泛影響的品牌工程。其二,建設新平台。要促使相關政策措施確實落地實施,發揮實效,就要構建完善的台灣科技人員服務體系,建立新型平台,强化平台的自治和服務功能,暢通長期在閩服務的台灣科技人才加入我省科技類專業性社團組織的通道,爲台灣科技人員入會創造條件和提供便利;要讓台商投資區、台灣青年創業園、台灣農民創業園的台籍科技企業和科技人員願意主動成立科協組織、建設科協組織、積極發揮科協組織的功能效用。

  (三)加强情感建設,促進科技社團融合的橋樑紐帶

  情感融合,體現兩岸科技社團融合的深度。只有實現彼此情感上的深度融合,才能促使高水平的協同,實現可持續的交往。雖然台灣人民的祖先多爲福建移民,兩岸交往具有淵源深厚等優勢,但畢竟兩岸隔離多年,有着政治因素及意識形態上的巨大差异,情感裂痕有待修復。科協組織要通過情感建設,采用經濟、社會、文化融合的舉措拉近心理距離,增進台灣科技社團及科技人員、在閩台籍科技企業和科技人才的存在感、認同感、歸屬感、獲得感與幸福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