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峽兩岸客家共同歷史文化促進兩岸關係發展探討

  一、引言

  2022年適逢“國姓爺”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也標誌台灣漢人第一次由鄭成功有組織地率領大規模漢人移民台灣之始,至今恰滿360年。這也代表如今占全台灣省人口約97~98%的漢人移民台灣才約360年左右,即令加上“明鄭時期”(1662~1683)之前的“台灣荷蘭殖民時期”(1624~1662),因在南台灣一帶的荷蘭殖民當局曾招徠我國東南沿海漢人至南台灣爲荷蘭殖民地主幫佃耕作時開始起算,則漢人移民台灣島的歷史也才約400年上下。所以才360~400年的台灣漢人移民歷史,包含漢語方言在内的兩岸風俗文化也不可能演化到多大差别,絶對還是兩岸漢人的各方言都能互相聽得懂、與過同樣的民俗生活習慣,又都同屬一衣帶水綿延不可斷的緊密關係,絶非台灣本島内某些企圖“以島論史”的狹隘文、史學派所能妄議與無中生有。

  台灣目前有所謂“四大族群”之説,分别是指:一是占台灣省總人口約2300萬人中的約65~70%的閩南人,母語方言是源自大陸原鄉厦漳泉一帶的的閩南語,與厦漳泉的可溝通無礙;二是約占17~20%的客家人,母語方言是源自大陸原鄉閩粤贛客家大本營的客家話,相對應的客家話腔調在大陸原鄉分佈縣市區仍可溝通無礙(詳後論);三是約2%的台灣少數民族(台灣省習慣稱爲“台灣原住民族”),依據考古與DNA檢測顯示其實也是8000~10000餘年前從大陸東南地區的古代百越少數民族遷徙到台灣島的後裔;四是其餘則是1949年前後隨蔣介石當局移民、來自大江南北各省的“台灣外省人”。由此可知其實台灣“四大族群”其實都與大陸原鄉有歷史淵源關係,特别是台灣漢人方面尤其緊密,本文則主述其中的兩岸客家方言族群方面做一探討。由此觀之,台灣並非是島内某些狹隘人士常鼓吹的“台灣共同體”之類謬論,而是在海峽兩岸之間有不同的“方言族群共同體”分别聯繫着兩岸文化才對,譬如有兩岸共通的客家方言共同體與兩岸閩南方言共同體等。

  二、明清客家移民台灣

  台灣漢人在鄭成功復台的“明鄭時期”開始是第一批有組織性大規模遷台,又因鄭成功是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閩南人,所以鄭家水師乃至其率領的遷台移民群,確實都以福建省閩南籍漢人爲主;但鄭家麾下大將劉國軒却是同省汀州府長汀縣閩西客家人,所以鄭家組織的兵、民中仍會有不少客家人,是有組織性的客家移民台灣之始。加之學者也曾考證過,早在“明鄭時期”之前其實已有不少客家人移民到台灣。其後到1683年施琅奉康熙之命再次復台後,因兩岸統一造成的“利多”,在“清代台灣時期”(1683~1895)的212年間又掀起幾波更大的遷台移民熱潮。這可見餘文儀《續修台灣府志》載:

  (福建省台灣府)群嶂青浮,盈眸緑繞,蓋沃壤也。自入(大清)版圖後,人民輻輳、廬舍殷繁,儼然成大都會。

  這些“自入(大清)版圖後”後的遷台漢人中,理應仍是延續“明鄭時期”以閩南人爲主要人口優勢族群的歷史脈絡,所以仍以閩南人爲最大漢人方言族群;而客家人則次之,並在南台灣最接近台灣中央山脈南段的山麓平原處形成歷史最早的客家地區“六堆客家地區”,這裏的客家人早在康熙末年的“朱一貴事件”(1721~1722)時已有足够能力自組民團“客家義民軍”扮演重要的“平亂”角色。

  又見《台案匯録庚集》記載:

  (台灣)多係漳、泉二郡及廣東民人在彼居住,而漳、泉兩郡民人素有嫌隙,又與廣東民人彼此不睦。

  上引文中的“廣東民人”即是指台灣客家人,這詞彚乃至“粤人”都是清代時期台灣閩南人對台灣客家人的慣稱,主要是因爲台灣客家人以粤東的居多數而閩西的居少數使然,且當時台灣的這些“廣東人”“粤人”詞彚還可包含閩西汀州客家人在内。

  又見《欽定平定台灣紀略》載:

  以全(台灣)郡而論,漳、泉、廣東三處民人居其大半,而福州、汀州、興化(按:即莆田)等府民人寄籍者亦多,除郡城、縣城及港口、鎮、集(外之)各處,俱爲五方雜處之區。

  上引文除瞭見漳、泉、客家三個漢人族群加起來理應居當時台灣漢人之多數外,又可另見福州方言族群與莆田方言族群,而汀州客家人其實該包含到整個台灣客家人中。不過據筆者所知與陳麗華前引文,台灣福州人與莆田人絶大多數都已被閩南人同化,僅一小部分融入客家,所以今日台灣已不見這兩個方言族群。

  又見《台陽筆記》載:

  台地素無土著,皆漳、泉、廣(東)三郡之人徙居焉。地分南北,廣(東)人實居其南,别以主、客之名,而莊以立(漳泉人呼粤莊曰客莊)。此疆彼界,判然畛域。故往往有漳人作亂而泉人攻之者,泉人謀逆而漳人揭之者。若漳、泉合謀不軌,則粤民必倡義以誅之。

  以上三條引文皆可見台灣客家移民之盛,在清代干隆時期(1736~1796)已能和漳州、泉州兩係閩南人共同爲當時台灣三大漢人族群。甚至在清中後期的嘉道咸年間(1711~1799),在目前北台灣最大的客家地區“桃竹苗客家地區”中,已逐漸出現苗栗(原稱猫狸)等區域大城鎮。此可見吴子光《台灣紀事》載:

  距尖山五裏許曰猫裏……猫(裏)爲淡(水廳)南一邨鎮,人烟稠密,頗具城邑規模,四方騷人游屐至者,月無虚日。

  上引文説明約當咸豐年間(1850~1861)的台灣苗栗(猫裏),已是當時整個“淡水廳南側”即約當今苗栗縣境内的一個區域型客家城鎮,非常富饒且人烟稠密,足以吸引“淡南”四方風流雅士涌入這城鎮内,盛况可謂“月無虚日”。這或許是日後在光緒11年(1885)台灣建省的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决定在“淡南”地區奏設一新縣份時,會將新縣城定在這裏並取名爲苗栗縣之張本,而苗栗縣也是台灣漢人開發兩百多年後來第一個客家縣份。

  三、原鄉客方言携入台灣:以兩岸共通的幾個客方言腔調爲例

  本節將介紹目前台灣有哪幾種使用範圍較廣的客家方言腔調,以及分别分佈在台灣哪些客家地區,首先介紹台灣有哪些客家地區。

  (一)台灣客家地區與“客家傳統領域鄉鎮”

  首先介紹台灣有哪些客家地區與“客家傳統領域鄉鎮”如下:

  1.北台灣的“桃竹苗客家地區”

  “桃竹苗”是指台灣省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等4個縣級單位,是台灣客家人口最多的客家地區,其中除了新竹市並没有真正曆史淵源背景的“客家傳統領域鄉鎮”外,其餘三縣市都有“客家傳統領域鄉鎮”分佈,以下由北而南依序介紹如下:

  桃園市:全市有13個鄉鎮級的區,其中西南側的6個區是客家鄉鎮級的區,台灣民間習慣上稱之爲“南桃園客家地區”,有中壢、楊梅等客家大城鎮。又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吴伯雄榮譽主席也是中壢客家人,他同時也是台灣汀州永定裔客家人。

  新竹縣:全縣有13個鄉鎮與“縣轄市”,除了縣東側位於台灣中央山脈高山上的兩個“山地鄉”是“台灣原住民族”泰雅人分佈區之外,其餘11個平地鄉鎮市都是“客家傳統領域鄉鎮”,誠可謂是台灣的客家縣之一。

  苗栗縣:全縣有18個鄉鎮“縣轄市”,除了沿台灣海峽的沿海4個鎮向爲泉州裔閩南鎮、與縣東側位於台灣中央山脈高山上的“山地鄉”泰安鄉是“台灣原住民族”泰雅人分佈區等5個鄉鎮之外,其餘13個包含縣城苗栗市在内都是“客家傳統領域鄉鎮”,誠可謂是台灣的客家縣之一,也是歷史上台灣客家人的第一個縣份。又前述的“山地鄉”泰安鄉的中心村“清安村”其實早已移居很多客家人,這十餘年來泰安鄉清安村早已經營出“清安客家豆腐觀光老街”,假日遊客如潮,其實已是非常具客家特色的台灣省觀光區之一。

  2.中台灣的“台灣中部客家地區”

  清代歷史上在台灣中部曾有大面積的客家地區分佈過,但因台灣閩南文化太過强勢所以同化掉不少,如今只剩下台灣省台中市境内靠近台灣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山脚下的東勢、新社、石岡三個鄉鎮級的區;以及鄰近的南投縣國姓鄉等四個“客家傳統領域鄉鎮”。又本客家地區其實鄰接北部“桃竹苗客家地區”,可謂處於同一個“客家板塊”。

  3.南台灣的“六堆客家地區”

  前已談到台灣省歷史最悠久的南台灣“六堆客家地區”,由南到北有以下“客家傳統領域鄉鎮”:今高雄市美濃區(2010年以前爲高雄縣美濃鎮)、屏東縣高樹鄉(以上爲“六堆”的“右堆”)、内埔鄉(“後堆”)、長治鄉、麟洛鄉(以上爲“前堆”)、竹田鄉(“中堆”)、萬巒鄉(“先鋒堆”)、新埤鄉、佳冬鄉(以上爲“左堆”)等鄉鎮區。

  4.東台灣的“台灣東部客家地區”

  又可稱“花東縱谷客家地區”。台灣東部有花蓮、台東兩縣,因爲地形上有高聳入雲、海拔高達三四千米的台灣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與人口稠密的台灣西部阻隔,加之古代交通困難,所以東台灣是漢人開墾最晚的地區,以往台灣民間又俗稱爲“後山”。大約在一百餘年前的清同治(1862~1875)晚期至光緒年間(1875~1908),在台灣西部已開墾約達200年之久的客家與閩南人,才開始在清廷“開山撫番”政策支持下陸續前往東台灣(後山)開墾移民。爾後到1945年台灣光復後的前十年間,又是另一波由西部遷往東部開墾的大移民潮。也因爲歷次開墾台灣東部時的客家與閩南的人數比例上都差不多,便造成了今日“台灣東部客家地區”。這個客家地區主要分佈在從花蓮縣城花蓮市往南到台東縣城台東市之間的“花東縱谷平原”一帶,其特色是這裏的客家人與閩南人、還有“台灣外省人”以及當地台灣少數民族等台灣“四大族群”彼此雜居,各有自己的小城鎮或自然村,人口比例也差不多,誰都不占當地的族群優勢。“花東縱谷平原”的“客家傳統領域鄉鎮”由北而南分别有:花蓮縣吉安鄉、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玉裏鎮、富裏鄉;台東縣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等,其中以花蓮縣鳳林鎮的客家人人數比例最高。

  (一)台灣各種客家話腔調與地理分佈

  目前台灣省境内客家話的各種腔調,都可與大陸閩粤贛交界地區“客家大本營”内相對應的祖源地客家腔調互通無礙,以下是依台灣省境内各種客家腔調使用人口多寡分别介紹如下:

  1.四縣腔

  台灣四縣腔客家話,可對應到今日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到梅縣區東半部的客家腔調,海峽兩岸這種客家腔調分佈地區的客家話當然可互通無礙。四縣腔在台灣省境内尚分爲南、北兩小腔,但兩者差别極其微小絶對可互通無礙。其中“北四縣腔”主要通行於北台灣“桃竹苗客家地區”的桃園市“南桃園客家區”的中壢、平鎮、龍潭三個區,與新竹縣關西鎮,以及苗栗縣大部分的客家鄉鎮;“南四縣腔”則通行於南台灣的“六堆客家地區”。此外,“台灣東部客家地區”也通行這種客家腔調。

  四縣腔爲台灣各種客家腔調中使用人數最多的,台灣客家人粗估大約是400~450萬人,其中大約3/4即是使用這種腔調,所以在台灣的大衆交通運輸工具若是有廣播客家話――譬如台北“捷運”(地鐵),絶大多數就是使用這種腔調客家話廣播。

  2.海陸腔

  海陸腔客家話是台灣客家人中使用人數第二多的客家腔,主要分佈於北台灣“桃竹苗客家地區”的桃園市“南桃園客家區”之楊梅、新屋、觀音等三個區;與新竹縣境除了關西鎮外的其他客家鄉鎮。海陸腔客家話祖源於今日廣東省汕尾市的海豐、陸豐、陸河等三縣市的客家腔,所以新竹縣這一帶在清代開始歷史上確實是由“海陸豐客家人”爲主的客家先賢們所開墾的客家地區。在兩岸這種海陸腔客家話的相對應地區,互相用這種方言腔調交流並無障礙。

  此外,“台灣東部客家地區”也有不少使用這種腔調的客家人。

  3.大埔腔

  大埔腔客家話,顧名思義可對應到今日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清代大埔縣屬潮州府轄),主要通行於中台灣“台灣中部客家地區”的台中市東勢、石岡、新社三個區、與苗栗縣南境鄰近台中市東勢區的苗栗縣卓蘭鎮,以及南投縣國姓鄉一帶。原先在清代歷史上台灣中部原有的客家地區,蠻多是由清代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與饒平縣的客家先賢率領同鄉客家人所開墾,所以當時中台灣曾存在過很多講這兩類客家腔調的客家地區,但可惜閩南語一直是居台灣人口優勢的强勢方言,所以逐步同化了許多中台灣歷史上原有的客家地區。譬如清代大埔客家先賢張達京即是開墾台中市東勢區西鄰的台中市豐原區一帶好幾個鄉鎮的開墾大户,所以大埔腔客家話也曾通行過豐原區這一帶好幾個鄉鎮過,但如今張達京家族後代與豐原區這一帶鄉鎮幾乎都早已改講閩南語,如今碩果僅存的僅剩下東勢等這四、五個鄉鎮,其它的都被“福佬化”成“福佬客”的閩南人了。

  上述三種客家腔是台灣客家人中使用最多的三種腔,基本上不是以縣級政區分佈就是以鄉鎮級政區分佈(但不可能完全媒合);但以下幾種客家腔,則大多是在“桃竹苗客家地區”内的客家聚落或家族中還在使用,不過其中有一種只分佈在南台灣一個閩南縣的若干客家聚落或家族伙房中。

  4.饒平腔

  饒平腔客家話,顧名思義可對應到今日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山區的客家鄉鎮腔調,如今在台灣則“點狀分佈”於北台灣“桃竹苗客家地區”的一些客家聚落或家族伙房中的族親内部使用。目前還能講饒平腔客家話的客家人,通常大多也能講“桃竹苗客家地區”較通行的四縣腔或海陸腔客家話。

  又如同上述的大埔腔客家話般,饒平腔客家話也曾大面積分佈在中台灣過,譬如中台灣的彰化縣南境大城鎮員林市一帶的數鄉鎮,歷史上就是由饒平人張氏等家族率同鄉客家人所開墾,且按康熙末編纂的《諸羅縣誌》的記載如下:

  自下加冬(按:今台南市佳冬區一帶)至鬥六門(按:今雲林縣城鬥六市),客莊、漳泉人相半,稍失之野,然近縣故畏法;鬥六(門)以北,客莊愈多。

  上引文所謂“鬥六(門)以北,客莊愈多”的中台灣,後來到雍正元年(1723)時官府决定以鬥六門北側不遠處的濁水溪爲界切出新設的彰化縣後,即屬彰化縣轄地,即今彰化縣南境的員林市一帶數鄉鎮,但如今員林這一帶數鄉鎮早已“閩南語”化成爲“福佬客”閩南人了。比如兩岸聞名的食品公司“頂新·康師傅集團”老闆魏家,即是出身於這地區的彰化縣永靖鄉之福建閩西永定客家後裔的“福佬客”,其“來台先祖”當是講永定腔客家話,來台時理應基於客家同胞情感,選擇了中台灣這個“原有客家地區”居住,可惜後來這整片地區都被閩南語“福佬化”了。所以現今饒平腔客家話僅能存在於“桃竹苗客家地區”的若干村裏,但也可見台灣客家人對各種方言腔調的社會包容性。

  5.詔安腔

  詔安腔客家話,顧名思義是祖源於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是詔安縣山區客家鄉鎮的客家腔調,目前在台灣僅是“點狀分佈”於南台灣閩南縣的雲林縣西北側之二侖鄉、侖背鄉、麥寮鄉、西螺鎮的一部分村裏。又因爲南台灣向來都是閩南語强勢地區,這些“詔安客”都同時能講流利的閩南語,因爲現實上他們若到鄉鎮的中心村乃至縣城,都還是必須得講閩南語。目前約近十幾年來,當地這數個鄉鎮已開始意識到要保護這些鎮目前加起來僅剩約一萬人左右還能講的詔安腔客家話,以免日後被“福佬化”消失。

  6.永定腔

  永定腔客家話,顧名思義祖源自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是閩西客家人的一種,如今也是“點狀分佈”於北台灣“桃竹苗客家地區”的一些村裏或家族伙房中,且因爲這種腔調如今只分佈於“桃竹苗客家地區”,會講這種永定腔的客家人,大多也能同時講流利的四縣腔或海陸腔客家話。

  其實歷史上遷台的閩西客家人相當多,但可惜其中一部份因爲遷台時是分佈在閩南人地區,隨世代交替就逐漸被“福佬化”成爲“福佬客”,譬如今日新北市的三芝、石門、泰山、新莊等區的閩西“福佬客”後裔即是;另有一部分則是歷史上遷徙至台灣的客家地區,因在台灣客家地區確實是粤東客家人的人數比例較多,使若干台灣閩西客家人隨世代交替改講各種粤東腔客家話,所以今日會講這種永定腔的台灣客家人正在日漸减少中。

  7.長樂腔

  長樂腔客家話祖源自清代廣東省嘉應州長樂縣,即今梅州市五華縣,在目前台灣同樣是“點狀分佈”於北台灣“桃竹苗客家地區”的一些村裏或家族伙房中。清代史上的廣東長樂縣雖屬嘉應州管轄,亦同於今日五華縣雖仍屬梅州市轄,但因長樂(五華)距離梅州市區較遠,其客家腔調也頗异於原清代嘉應州境内(即不含大埔、豐順2縣)的其他客家腔,所以歷史上大多數長樂客家人雖遷台時會基於客家鄉親同胞感而選擇在“桃竹苗客家地區”居住;但其中一部分至今仍是堅持在自己的聚落或家族伙房中講自己原鄉腔調的長樂腔客家話,不過因爲大部分的台灣長樂客家人都生活在“桃竹苗客家地區”,所以幾乎都同時能講流利的四縣腔或海陸腔客家話。

  四、結論:以兩岸“客家方言共同體”加强交流促進、融合發展

  無論對海峽東岸還是西岸的長一輩人,都是覺得講相同的方言特别是相同方言腔調來相互交流情感,其效果會比講普通話時來得好,特别是在我國漢語方言分佈最爲復雜的東南地區更是如此。

  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我國東南地區的一部份。但漢人開發台灣歷史較遲,才約360~400年的歷程,方言乃至腔調不可能在這短時間内演變太多。又單單以兩岸一統狀態相互交通無礙的“清代台灣時期”就長達212年之久,遠比現當代的“暫時現狀”的時間來得長久,加之“清代台灣時期”也是形塑了“兩岸本一家”的歷史關鍵時期,這些都是海峽兩岸能够形成各種“方言共同體”的歷史與社會文化基礎。

  在大陸東南地區,因漢人從中原南遷至此早已一千多年,所以這裏的各種漢語方言經過一千多年的漫長歷程,逐漸使方言分佈區往往是與當地行政區域的空間分佈相互媒合,譬如莆田話是通行於莆田市;閩南語則通行於歷史上的漳州府與泉州府轄境;但台灣却不是,島内的縣市界綫甚至若干鄉鎮級政區界綫,往往都不能完全媒合當地的方言界綫乃至腔調分佈的空間界綫,這無論在台灣的客家、閩南兩方言都是如此。若是以此觀之,台灣民間社會實態,根本不是島上某些狹隘人士刻意炒作的“台灣共同體”,這只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政治謊言”。實則,兩岸無論客家、閩南兩方言族群乃至其下的各種方言腔調族群,理論上他們對原鄉方言乃至腔調的親切感,都應該比台灣島上的客、閩之間相互認同感還來得更高(其實台灣“四大族群”間都是准此)。所以本文提出“兩岸方言共同體”概念,並認爲以此作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之基本載體,加强兩岸相同方言乃至相同腔調間的彼此民間交流,以及以此來推動兩岸鄉村融合發展工作,不但都能事半功倍,同時還能破解所謂的“台灣共同體”的“人爲政治謊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