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公王
永定縣每個村落都供奉多種公王,每逢傳統節日甚至農曆初一、十五,善男信女有祭祀公王的習俗。
城郊鄉樟堯村早在朱、周兩姓開基時,在朱姓和周姓的居住交界處建立公王亭,保兩姓的平安,它是善男信女心目中公平公正的象徵。每逢節日,善男信女們早早前去祭拜,祈求保佑兩姓居民平安興旺,特别是除夕這一天,一些村民還會把猪抬到公王亭去“掐猪花(宰殺),謝神還福,寄託精神。家裏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到公王那祭拜,祈求保佑心想事成。農曆十月十三日是洪山鄉人們扛公王的節日,從十月十二日開始扛公王出宫巡遊。
湖雷鎮道仁村每年正月初二上午,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前往公王面前敬拜燒香,感謝公王一年中保豐收、保平安、保興旺,祈求來年獲得更多吉利。
岐嶺鄉湖河村李姓上祖從湖坑鎮遷來,後人爲紀念上祖,把調河背改爲湖河村,並在村邊水口種了一棵大榕樹,在大榕樹下立了一個公王廟,並定爲每年正月初五舉辦迎公正作福活動。村民把公王迎出廟,在十字路游一圈後迎到村裏游一圈,然後在村小學設供台,每家每户都要置辦香紙,燭、砲、三牲、果酒前往朝拜,此時,鞭砲長鳴不斷。村民祈求公王保佑合境平安,風調雨順。初七晚上敲鑼打鼓把公王送回廟中,彩旗樂隊,彩車迎神。連續3天祭祀、演戲、舞龍,舞獅。
仙師鄉蘭崗村宋朝期間有日普降特大暴雨發水灾,村民决定在農曆七月十九日迎神打轎,祈求平安。蘭崗村蘭湖兩片農曆七月十九這天,善男信女在公王廟前點着香燭祀神、朝拜,晚上燈火通明,祈求平安。
樟樹潭公王
古竹鄉溪口村樟樹潭公王,是善男信女心目中的靈神。農曆十一月初二或初七那天,善男信女給公王拜供,連演大班戲3夜,燃放鞭砲、烟花。
公王節
每年正月初二日,是仙師鄉瑶上村等地“迎公王”的節日,俗稱“公王節”。從頭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點火“養爐”,專人專職添上檀香,直到次年正月初二日。敬公王的“祭品”要求色、香、味、形俱全,鷄要層年的,一律不許嘗過、用過的。有傳“細人不準食,大人不準嘗,留來正月初二迎公王”。 接送“金爐”的人,必須先洗澡,换過衣服、鞋帽,人選安排先抽籤,選出初接、二接、三接、四接“金爐”和初送、二送、三送、四送“金爐”的人。各宗祠祭拜時,各户主站立供桌兩旁,專職大師頌“祭文”,敬請“城隍爺”及溪南裏所有“神佛”、“公王”、“土地伯公”前來共宴,祈求諸神庇佑。當夜,還要把“金爐”裏所燒的“香灰”送至“中渡橋下”倒入永定河中,以示讓河水把過去一年的“歪風”、“邪氣”、“污穢”、“厄運”統統送到大海,迎接吉祥如意的新年到來。這一天家家户户賓客盈門。
下洋鎮初溪村暗家斜自然村“公王壇”始建於明朝年間,稱騎虎公王,每年農曆十月十三至十五日爲公王節,吃素齋2天,開葷一天,木偶戲班演戲3天。開齋(開葷)那天,家家户户熱情邀請衆親戚朋友前來看戲,辦酒席請客。
祭祀民主公王
民主公王即福德正神,原型無可考,但和其他客家地區一樣,在永定縣是普遍信仰的村落保護神,認爲他能爲全村百姓消灾祛難,所以村口都修廟坐鎮,俗稱爲水口公王。
永定一般在每年正月初五日至初七日連續3天舉行祭祀民主公王活動。初五日早上,村民排着整齊的隊伍扛着神轎,舞龍奏樂、敲鑼打鼓,前往公王台前奉請公王上轎,恭迎公王回村神台上座。當天上午各家各户在公王神座前擺好整齊的八仙桌上放滿供品。初六上午更爲熱鬧,各家各户在桌上擺好供品,進行祭拜公王,祈求公王在天之靈保佑,場面十分壯觀。初七日晚上,扛着神轎上的公王,點着火把,敲鑼打鼓恭送公王回神台上座。連續3天做神戲,四鄉八鄰鄉親紛紛前來觀看。
古竹鄉黄竹煙村下黄墩頭坪每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舉行做三官顯佑民主公王遷散福。道士請神、善男信女祭神,白天放鞭砲,晚上放烟花、演戲或放映電影。
正月十四日,古竹鄉田洋村民主公王赴連,即人們在公王神壇前擺宴,祈求公王保佑,互祝平安。善男信女挑上供品到公王前,拜求有求必應。演大班戲3夜,非常熱鬧。
高頭鄉公王廟供奉民主公王神位,已有600多年曆史。每年農曆十一月初八日,高頭全鄉江姓善男信女和外地香客上千人,都要抬幾頭大肥猪到這裏“作大福”,隆重舉行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近10多年來,台灣有許多高頭江姓後裔也前來參加祭祀活動。
公王作福
培豐鎮嶺東村田地自然村水口公王,是善男信女心目中公平的象徵,據説這個公王是張氏的二郎公。至今每年的正月初六都要給公王作福。
高頭鄉高南村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十三日、十四日3日爲公王作福,其中十二日爲高昇福日,十三日爲小昇福日。要演木偶戲3天3夜,各家各户要辦水果、五牲祭祀公王。
十月朝祭祀
西溪鄉撫全村、金砂鄉五坑村每年農曆十月一日舉行“十月朝”祭祀活動。全村人很早就起來殺猪、宰鷄鴨,燈火輝煌,早飯後把供品擺在多張桌子拼成的大桌上敬神,然後把供品挑到公王壇祭祀公王。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