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節 黄帝炎帝

  高陂上洋迎黄帝神

  黄帝、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先祖,信士們稱黄老公爹。炎帝與黄帝被共同尊奉爲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炎帝被道教尊爲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炎帝精通百草,教人種植水稻,會給人們帶來五穀豐登,百家安康。高陂鎮上洋村豐積宫供奉神農、炎帝、黄帝三仙,海水龍王。每年正月初一、十五日、玉皇誕等等祭祀吉日,四鄉八裏村民前來朝拜,舉行抬黄老公爹的廟會。届時鑼鼓喧天,彩旗飄飄,鞭砲齊鳴,信士們抬着黄老公爹、神農菩薩、炎帝及行雨龍王、關公大帝先繞稻田一周,再抬迎至規定壇場按次序排好,各家各户便供上糕、粄或牲儀行跪拜禮上香。

  睦鄰村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扛上洋豐積宫神農、炎帝、黄帝三仙、行雨龍王來本村田間走一趟,表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還要請喇叭道士前來作法,用鷄、鴨、猪肉及香紙燭蠟敬拜,鷄、鴨、猪肉祭拜後纔可以拿回去煮,中午請客人來喫飯。菩薩扛來要請喇叭道士作法,要用五色鑼鼓,五色旗子迎菩薩到來,吃完午飯才把菩薩扛回庵堂。去廟裏祭拜的都是睦鄰、上洋村民,廟中有尼姑守着。

  洽溪村水上迎神

  坎市鎮洽溪村,地處永定河上游,舊時該村有30多條小船。世代居住在這裏的人們以撑船爲生,特别期盼風調雨順。自明代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都隆重舉行迎神會,恭迎五穀之神——神農氏、三聖祖師(堯、舜、禹),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如意。

  神會前3天全村齋戒,以示虔誠。神會那天都備辦豐盛宴席,穿戴簇新。有句諺語:“洽溪人迎神,坎市裁縫發財。”各方親朋爲了觀看水上迎神,上午8點左右就趕來了。

  四月十五日這天清晨吉時,抬“鸞駕”的福手(人員)到祈豐庵殿前燒香,恭請“祖師、神農——五穀仙師”鸞駕離宫出巡。在鑼鼓聲中,福手虔誠捧着鎦金雕像,沿着曲折石砌小路到河邊,揩洗菩薩金身,將其抬上“鸞駕”,接着依次起轎,4扛鸞駕到達固定碼頭後,分水陸2路。陸路,前面鳴鑼開道,彩旗儀仗等隊伍隊隨後,香案和文殊、普賢菩薩及鑼鼓隊緊跟着。河中,“鸞駕”扛緩緩向下游游去,兩岸觀看的四面八方親朋也隨着徐徐向下移動。

  迎神會分水陸兩路巡遊形式是洽溪村獨有的。民間傳説洽溪村的祈豐庵形狀似龜,龜喜戲水,“鸞扛”下水,五穀之神、三聖祖師等神明特别靈驗,必定風調雨順、禾苗大熟、五穀豐登。

  每次迎神會由村民自願報名,再經總理們商議挑選,選出水性嫻熟、體魄健壯、耐寒、容貌漂亮、體態端莊的美男子。下水的每付“鸞扛”由前後兩位福手用手托着,口叨香菸,一邊劃水,一邊前進。“鸞扛”在水中前行時,河兩岸擠滿了前來觀看的各方親友。多付鑼鼓齊鳴,十番嗩呐、弦、笛齊奏,悦耳動聽,一陣陣喝彩聲在河兩岸逥盪。此情此景,真是“江邊絲管嘹亮聲,半入江邊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整個村莊沉浸在歡樂氣氛之中,可謂:河兩岸水才濟濟,鼓樂喧天;溪河中鸞駕飄盪,隨波逐流。

  四月十五日若遇上雨驟風急河水上漲時,無論浪濤何等汹涌,水流何等湍急也同樣進行,“鸞扛”越潭穿灘的景象更令人震撼、更令人驚嘆。觀看者在驚嘆中也爲水中福手擔憂。有時也遇到不能在預定口岸登陸的情况,但最多再穿越一灘一潭便定能安全起岸登陸。

  通過迎神會活動,迎來了船主、商賈官頭、老闆的聚會時刻。這聚會是商談經貿的良機,提供了許多互通貨物運輸信息,掌握了很多商機。因此,在每次迎神會後,洽溪村運輸業特别旺盛,村民們就更加認爲神農、三聖祖師靈驗,以爲有菩薩保佑才賺到那麽多錢,於是祈豐庵香火更加旺盛,享譽更高,四月十五日水上迎神也得以一直隆重舉行。

  祭祀五谷神

  傳説五穀大帝是掌管農耕五穀的大神,每逢農曆八月初一、十月十三日善男信女會帶着果品、五牲等供品來到五穀庵祭拜五穀大帝,祈求農耕好景,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撫市鎮華豐村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都要從本村的祈豐庵裏請出五穀菩薩,用五色鑼鼓隆重地迎請,由村裏的小孩擎着彩旗在村裏巡遊。菩薩被抬到那裏落座、停駕、受供,大家就用糕子、水果敬拜,放鞭砲。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