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不少村莊都有十番音樂演奏。客家人在婚喪喜慶時,也要請樂隊來熱鬧一番。人們在農閒之餘,十番愛好者也會在茶餘飯後,自娱自樂,演奏出美妙動聽的樂曲,令人陶醉。
十番,又稱“集班”“集歡”“十吹”。十番古樂興起於明代末期,流行於江南民間。據傳,十番本來是軍中之樂,只有鑼、鈸、鉦、鼓、板、笛等“金、革、木”類樂器,明代以來在蘇州十分流行。“吴閭諸少年又創新十番”,增加了絲竹樂器。明代萬曆年間,十番在蘇州盛行,後來演變成供奉宫廷的音樂,而後又逐漸流傳於民間。其繁盛時期是在清干嘉年間。此間,永定有許多人在長江沿岸的大商埠經營條絲煙生意,學會了十番,之後帶回永定,經流傳在民間盛行開來,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曆史。它歷經滄桑與興衰,在流傳中經與當地的客家民間音樂相結合,漸漸形成了具有永定鄉土特色的十番音樂。
永定民間流行的十番音樂,樂器主要有大、小提琴及鼓、鑼、鈸等打擊樂器和笙、笛、簫、弦、琴、小鈴、二胡、冇胡(又稱低音胡)、頭弦、摇板等10餘種管弦樂器。十番演奏簡易便行,不受場所限制,幾個人凑在一起,板鼓鑼鈸一起,便可以開場演奏。演奏時,管弦樂和打擊樂或齊奏或輪奏,配合默契,板節嚴謹,音量洪大且粗獷,又不失幽雅抒情。音樂輕鬆活潑、節奏感强,音律和諧、悦耳動聽,很受群衆歡迎。
十番音樂在永定隨着歷史的脚步也不斷發展變化,永定的十番愛好者們把人們喜聞樂見的漢劇樂曲、流行歌曲、民間小調、竹板歌等也融入十番音樂中。永定十番音樂的曲譜基本是民間流行的樂曲,大體上分爲單板、雙板兩大類。單板曲牌有《山下樂》、《粉紅蓮》、《中門禮》等30餘曲,雙板曲牌有《高山流水》、《將軍令》、《正金錢》、《萬年歡》等50餘曲。自古至今廣泛流傳的《過江龍》、《春串》、《南進宫》、《北進宫》、《懷古》等名曲,通過百年的鎚煉,不斷提高演奏技巧,成爲十番音樂中的精華。
永定縣幾乎各個鄉鎮都有十番音樂的愛好者,而高陂鎮的上洋、坪在,下洋鎮的太平、杰裏、中川村,鳳城鎮的東坊、南郊、西北、下坑,峰市鎮的大園等村都有十番樂隊或稱國樂社。逢年過節日、嫁娶喜慶時,十番樂隊吹吹打打,增添熱鬧氣氛,以示幸福吉祥。永定十番音樂樂隊一般爲8~12人:司鼓(含鑼鈸)板一人,三弦一人,簫一人,碰鈴一人,高胡一人,其他各種樂器配合。鼓板爲演奏的總指揮,節奏的輕重緩急均服從鼓板指揮,做到步調統一,協調和諧,才能奏出不同樂曲的韵味和情感,讓人品味到十番音樂的美妙和异彩。永定的十番愛好者中,出現了一些有名的演奏者,如高陂富嶺村的王志銀,坎市大排的簡榮金等,都是著名嗩呐藝人。
十番音樂可根據不同節日、不同場合、不同習俗,或紅白喜事性質的不同,靈活組織樂曲進行演奏。如新娘出嫁常吹奏《嫁好郎》、《萬年歡》、《鬧花堂》;新娘到男家入門後,則吹奏《迎新娘》、《鬧花堂》、《賞花》;做白事(孝家)吹奏《哭竹》、《柳葉金》等,做壽吹奏《八角樓》、《平樂山》、《十杯酒》;其他歲時節日,喜慶喬遷等表示歡樂的氣氛,則吹奏《百家春》、《梅花三弄》、《金蛇狂舞》、《出水蓮》等。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永定十番音樂受到衝擊,曾被作爲“封資修”加以批判,十番音樂被逼停止演奏,樂隊解散。改革開放以後,永定十番音樂得到新生。如今,許多現代新歌曲也融入了永定十番音樂之列,如《歌唱祖國》、《走進新時代》等,十番音樂成了永定城鄉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永定十番有幾種主要的演奏形式。
一是喇叭戲。喇叭(嗩呐)戲是十番音樂的主要演奏形式之一,前人又稱之爲“吹牌”。廣東地區的客家人把喇叭戲稱爲“八音”。喇叭戲一般適用於嫁娶、喬遷、做壽。其中漢劇中的《郭子儀拜壽》、《五女拜壽》、《七仙女下凡》、《八仙過海》、《盤夫索夫》、《蘭繼子哭街》、《董永賣身葬父》等都可以作爲喇叭戲演奏。演奏時,根據喇叭的大小長短,可吹出劇中的生、旦、醜、净人物的西皮或二簧的不同唱腔,還可吹出人物中哭聲、笑聲、呼喊聲、伴與馬蹄聲、馬嘶聲、鳥鳴聲、鷄叫聲等。喇叭戲主要特點是聲音清脆,發音協調,人物鮮明,獨具一格。
二是“文武場”。“文武場”是指以打擊樂爲主的十番音樂,是十番音樂的又一種重要表演形式,也有稱之爲“武場”的。它由花鼓、梆子、木魚等搆成“文武場”的指揮中心,相伴“大蘇鑼”,結合銅鈸,組成打擊樂的演奏樂隊。打擊樂的樂曲有《小洋州》、《金蛇狂舞》、《鳳陽花鼓》、《百鳥朝鳳》等。打擊樂中的大蘇鑼,通過用纏了多層棉帶的鑼槌進行輕擊、重擊、單擊、中擊、旁擊、掩擊等可發出多種不同的音響效果,加之十番各種樂器的伴奏,其演奏效果獨特,清新悦耳。
三是鑼鼓吹。鑼鼓吹又稱爲“中軍班”或鼓吹班(“中軍班”之名可見十番音樂源於軍中之樂一説不虚)。鑼鼓吹一般以嗩呐爲主,配以其他樂器。永定縣下洋中川鑼鼓吹,豐市大園、長壩的大鑼鼓吹,撫市五色鑼鼓吹比較出名。鑼鼓吹樂曲定調嚴格,喪事用“堂調”,喜事用“化財調”,不得混淆。鑼鼓吹的樂曲有《大開門》、《朝天子》、《迎仙客》等200多種。這些樂曲適用於嫁娶迎親、迎神送佛、上供作福、廟會踩街的遊行隊伍,一路吹吹打打,聲音洪亮,以壯聲威。1976年爲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勝利,鳳城東坊、南郊、西北居委會曾組織鑼鼓吹踩街遊行,整個縣城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史無前例。
永定十番音樂既有江南絲竹的藝術特色,又有北方粗獷的音樂特徵,反映了客家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民間趣味十足的十番音樂,一開始是平民百姓們佳節前後自娱自樂的小情調。它完全靠的是十幾名演奏者之間的默契,只奏不唱。它最早在廣大農村流傳,其流傳形式主要由父輩、鄉親或聘請外地師傅對民樂愛好者進行口頭傳授,那時只用工尺譜。鄉村的愛好者在零散學習的基礎上,自發成立了民間樂隊。他們亦工亦農,自籌活動經費。樂隊中能者爲師,互教互學,技藝代代相傳。“鼓吹班”“十番”樂隊參加活動,人數多少根據每次活動的需要而定,少的不上十人,多則二三十人。
一種有着悠久歷史的古代音樂形式——十番,是中華民族的音樂瑰寶。上海音樂學院原民樂係主任王天德教授認爲,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兵荒馬亂和朝代更迭使得不少優秀傳統音樂隱藏民間,被局限在某個地區。這些音樂傳承了東方的審美情趣,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顯得有些勢單力薄,歐美流行文化對年輕人形成了强烈衝擊。所以這些藏於民間的音樂瑰寶,急切需要發掘整理出來並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否則就會面臨失傳的危險。
永定十番音樂曲調優美,演奏方式靈活,爲群衆喜聞樂見。流傳於永定境内的“十番”音樂,不僅數量多,豐富多彩,且質量高,不愧爲藝術精品。永定的旅外僑胞還將十番音樂帶到國外,並按家鄉習俗,也常組織十番樂隊演奏。永定的十番音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八音演奏
永定客家人對漢劇情有獨鐘。自古以來,有些地方有漢劇吹唱班,因有8種樂器,包括喇叭、揚琴、二胡、三弦、銅鑼、板胡、小鑼、鼓等,所以被稱爲八音班,少者由8人組成,多者由10多人組成。演奏的節日均是漢樂,如《步步高》、《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
鳳城鎮等地在八音班演奏時,有時有托10盞燈或托7盞燈吹奏嗩呐的絶技表演。10盞燈是頭頂一盞、手上2盞、肩膀2盞、脚上5盞,坐在椅子上吹奏嗩呐,由八音班伴奏。表演者盤坐在一個方桌上,手拿嗩呐吹奏,并且在頭上、肩膀上、手臂上和腿上放點燃的蠟燭盤,分别放置7盞,所以稱作“七盞燈”。技術好的人吹奏一小時以上,燈盤不摇晃。
下洋鎮下洋村太平寨漢劇八音吹唱班,由8人組成。只要有人相邀,不論遠近,婚喪喜慶活動特别是村中祭祖、拜神(做社戲)和喪事都有活躍在其中。逢祭祀時一般以喇叭爲主,時間多爲3天(白天),節目有《過江龍》、《出水蓮》、
《打八仙》、《春江花月夜》等曲牌,有時成員角色會隨之伴唱。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