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土樓“謎聖”張起南的傳奇故事

  少年才子,清末秀才

  張起南(1878—1925年),字味鱸,號橐園,永定縣陳東鄉瑶下村啓宇樓人,清末光緒進士張超南(曾任湖南省布政使)之弟。童年時即聰穎過人,10歲就能在燈謎會上獨立猜射謎語。其讀書過目成誦。受其父兄薰陶,少年時即卓爾不群。十齡應郡、縣試,名列前茅;試詩賦,屢冠其曹。十六中秀才,補官學弟子。終日手不釋卷,瀏覽群籍,故能博聞廣記,倚馬成篇,駢散兼工,詩詞曲皆擅勝場。曾爲人作駢體壽序,時方午夜,漏下三刻,成二千餘言,典麗堂皇,見者莫不驚服。

  客居辰州,人稱“謎聖”

  1901年,張起南赴湖南辰州,隨兄超南在礦局任事。辰州地處僻壤,當地文人不知燈謎爲何物。1903年,張起南出任辰州(湖南沅陵)中學校長。他重視開發學生智力,提倡課餘研究“隱語”,在學校大力提倡和開展“燈謎”活動。起初在校内搞節日燈謎,作爲益智活動,寓教於樂。以後推廣到社會,大受各界人士歡迎,並創辦“蓬萊謎社”,爲辰州人士講述謎學,推動了當地的“燈謎”活動的開展。1904年,辰州元宵謎事分設三處,張起南一人主持,“謎題層出不窮,尚有暇猜射他處之作,且射必有中。”衆人在嘆佩之餘,稱之爲“謎聖”。 起南謙虚,自稱爲“謎癖”。在張起南帶動下,“誤入迷途”者頗多。從1901年到1905年,燈謎成爲當地元宵不可缺少的娱樂節目,從初九到十九,“夜夜觀者如堵”。 

  創作燈謎,佳構豐碩

  1905年,張起南移居衡陽。1914年,俞壽璋任衡陽道尹,其好燈謎,與張甚爲相得。張起南從此又“重入謎途”,開始寫謎話。1915年,他將對燈謎的謎底、謎格、擇面、制謎方法等有關“謎學”理論方面的論述,結合自己創作和收録他人燈謎共3000多條,寫下當時最完整、内容最豐富的謎書《橐園春燈話》2卷。在《燈話》中,張起南對燈謎創作提出了許多不同凡響的見解。他肯定燈謎的地位,强調其教化功能,提出燈謎要推陳出新,面向大衆。同時,他還提出底面天然配合的藝術,對燈謎的製作提供了許多提高技巧的新思路。《燈話》於1917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著名文學家林紓、王愷運爲之作序。時任中國赴美賽會監督兼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局長陳琪在序中雲:“洋洋數萬言,其體例之精詳,議論之警辟,尤爲前人所未發,允推古今有一無二之作。”瑰爲謎學經典之著。

  張起南一生所創作的燈謎,計爲《橐園春燈録》收入2007則,民國初年之《小説月報·橐園隱語》刊載505則,加上《橐園春燈話》所列舉之3000則,除去各書重復者,約共4000多則。這些作品,大半可稱佳構,代表着那個時代的最高水平,也是文義謎自宋代發軔以來千年來的一座巍巍豐碑。由於時代的差异,張氏流傳於民間而爲人所稱道的謎作,都是那些渾成典雅但又通俗淺近者。例如以“打漁殺家”射成語“恩將讎報”,以“憑君傳語報平安”射外國文學家“托爾斯泰”,以“雲破月來花弄影”射字“能”,以“趙括”射唐詩句“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以“共君今夜不須睡”射《紅樓夢》人物“賈惜春”等,這些謎都因其底面比較熟悉且又通俗、渾成而成爲傳世之作。今人所能記誦的張氏作品,只是其如林佳構中的很小一部分。

  “謎聖”之稱,名揚謎壇

  1916年,張起南北上探視在京師做官的兄長超南。在北平,他廣交謎友,得識樊樊山、高步瀛、宋敦甫、韓少衡、陳冕亞、張鬱庭、顧震福、金子干、佟春霆、劉劍侯等許多謎家,發起組織“北平射虎社”,發展社員三百餘名,並成爲北平射虎社的一員虎將。

  他們設台征猜,出版謎書、謎刊等,極爲活躍,影響很大,形成北派謎宗。他們敢於創新,把創作題材擴展到社會生活、農商交通、科學技術乃至外國名詞等各個方面。張起南自己就創作了許多謎語,其謎面爲通俗易懂的五、七言詩句,而底、面扣合巧妙的謎語,如:點水蜻蜒款款飛(打一字)(謎底:汗)、雲破月來花弄影(打一字)(謎底:能)、雨餘山色渾如睡(打一字)(謎底:雪)、春雨茁新苗(打一字)(謎底:秦)、落照雁行斜(打一字)(謎底:是)、不是姻緣也碰頭(打一字)(謎底:韵)、一騎紅塵妃子笑(打一成語)(謎底:行必果)。張起南創作的這些佳謎,一時膾炙人口,廣爲流傳。

  其間,張起南又以很大精力用於研究“謎學”和創作新謎語,在謎壇聲譽日隆,終成謎語大家。

  題材廣泛,大膽創新

  張起南的謎作題材廣泛,大膽創新。一是底面吻合,意境深遠。如“幽王烽火悦褒姒(《四書》一句)——樂然後笑。謎面故事出自東周,周幽王王后褒姒,終年不笑,幽王爲博歡顔,竟點燃烽火台,諸侯前來救駕却撲了一場空,褒姒爲之一笑。這裏,“樂”扣“悦”,“然”扣“烽火台(燃)”,“後”扣“褒姒(王后)”,而“笑”已巧隱於謎面故事結果中——後來敵人真正來犯時,幽王點燃烽火台,但諸侯以爲又是玩笑,没有來救,東周因此亡,“一笑傾國”成語由此來。

  二是前後貫通,一氣呵成。如輕舟已過萬重山(打《聊齋志异》篇目一)——快刀。輕舟已過萬重山,次句是千裏江陵一日還,形容行速之快,小舟古爲“刀”,《詩經》有“誰謂河廣,曾不容刀”之句。

  三是運典入謎,渾然天成。如打魚殺家(打成語一)——恩將讎報。《打魚殺家》是一個京劇篇目,故事取材於《水滸》,宋時梁山好漢肖恩起義失敗後歸隱江湖,土豪丁自燮派惡奴强行勒索,肖恩怒將惡奴打跑。縣官與土豪勾結,誣肖恩抗税,杖責四十,並令其連夜向丁請罪。肖恩不忍,殺丁全家。這裏,“恩將讎報”即講“肖恩將讎報”。

  他還將有關科學、時事新内容充實於謎中。如首創西文謎,將外語入謎,是他提倡制謎題材廣泛的最成功嘗試。如深受推崇的外文謎:MORNING(射一字)——譚。這裏MORNING翻譯成漢語就是早晨,MORNING就是“西方人説早”,合起來就是“譚”。

  謎作典雅,藝術唯美

  張起南的謎作有着鮮明的藝術特色。他倡議制謎要典雅、貼切、自然,底面扣合注重渾成切意,如同“玉盒子蓋玉盒子底”;謎面基本引用成句,喜運典章故實及詩詞歌賦布面;題材廣闊,手法多姿多採,新穎别致,極大地豐富和開拓了南宗謎的創作實踐和藝術境界。在他的作品中,雖仍以會意别解類的詞語謎爲主體,但精巧玲瓏而意境優美的字謎、經過優化組合的集錦謎,以及以扣字爲特徵的“類北派謎”(如以“絮飛時節看榴開”射聊目“細柳”,以“横空依舊照今人”射四子“吉月”)也佔據了一定的比例,這充分體現了他兼收並蓄、精益求精和勇於創新之精神,也是他高於同儕而稱聖手的主要原因。

  作爲燈謎藝術大師,張起南是位唯美主義者,他的美學思想盡披露於謎中。他的作品,從擇底之苛刻細微到擬面之嚴謹精湛,以至謎意之充沛貼切,意境之幽雅完美,無處不爲一“美”字服務。如以“一緘情泪紅猶濕,滿紙春愁墨未干”射《左傳》“信内多怨”,以“傷心橋下春波緑,曾是驚鴻照影來”射詞牌“憶舊游”,以“泥郎呵指數螺紋”射《爾雅》“箕鬥之間漢津也”等謎,充滿了典雅清麗的情味美和思致美;以“豆在釜中泣”射六才“悶殺人也麽哥”,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射《易經》“係小子失丈夫”,以“立馬吴山第一峰”射六才“這番最陡”等謎,洋溢着諧趣美和嘲諷美。此外,以“竹外一枝斜更好”射“介”字,以“雨餘山色渾如睡”射“雪”字,以“遠樹疏林饒畫意,高山流水足相思”射“灃”字等字謎,一派湖光山色、詩情畫意,無不令人流連徜徉。可見,“謎聖”之謎取精用宏,思深趣永,亦猶如“詩聖”之詩“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厭餘。殘膏剩馥,沾丐後人多矣”(《新唐書·杜甫傳贊》)。

  創作燈迷“神品”、“能品”、“ 逸品”

  張起南曾仿書畫評論而分謎爲三品:神品,“神傳阿堵,餘味盎然”;能品,“文章天成,妙手自得”;逸品,“别開生面,妙造自然”。他認爲能“具此手筆,作謎之能事畢矣”。他把自己的謎作列出數條,歸納於各品之内。

  如“神品”其一:“欲别牽郎衣,郎今到何處(左傳二句)。夫祛猶在,汝其行乎。”

  面句出孟郊的《古别離》,下面還有兩句,曰“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臨邛是卓文君的居地,古人常用以泛指風流才子去處,故此女子不舍及不放心的情形如見。謎底是晋文公的事:寺人披去見他時,由於想起了當年被寺人披追殺,越墻時衣袖被拉只得割袖而逃的情景,不禁生氣地説了這兩句話。夫字本來是發語詞,而今却别解成夫郎。汝原文作女,意同。汝其行乎,原來是責備語,即“你滚開吧”;於此則變成問話,並充滿了戀戀不舍之意,大概是這位女子怕夫郎去尋花問柳,故再三囑咐吧!

  對此謎,張起南自評爲“面底各扣一句,情事口吻均合”,倒是適當的。

  其二:“裏克曰:無益也(唐七言)畢竟息亡緣底事。”

  面句是晋大夫荀息的事。晋獻公卒,立少子奚齊,使荀息傅之。而以裏克爲首的大臣,則欲迎立重耳,先去探荀息的口氣。荀息十分堅决地説:已受先君遺托,萬一力不從心,惟死而已。故里克勸説,無益也,然息仍不爲所動。底句出杜牧《題桃花夫人廟》,畢竟在《全唐詩》等書均作至竟。此處之息原指息嬀,楚子破息國後,取息嬀歸,立爲夫人。原詩有責備之意,然一到謎家手下,則變息夫人之息爲荀息之息,以扣合謎面,真是神來之筆,閲後餘味盎然。

  “能品”者一條:“趙括(五言唐詩二)聞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謎底是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别》詩句,一般謎書均介紹後人以此爲面射春秋人趙衰或現代人趙青的謎作;實則張早已做過,反其道而行以戰國人名趙括射此詩句。比較之後,高下立見。前句以百家姓中趙爲首姓而扣合,三條謎全同。後句扣衰或青,都是從“憶舊容”三字本意而來,是驚現今之衰老,或憶起年青時的俊逸,到是很符合詩句的原意;但作爲謎來説,就嫌平直而餘味不足了。括字則不然。孔子有個弟子,姓南宫,名括,字子容,亦有稱之爲南容。稱名爲括,難免要想起舊時的南容來;這一來五個字全有着落,真如張氏自評:“以兩字扣十字,不蔓不支,面又天然,實不易得,可入能品”。

  “逸品”者一條:“今夕霞飛鳥道,月滿鴻溝,行不得也哥哥(詩經一)經始勿亟。”

  面句表面上的意思有點像周邦彦《少年游》詞中的情景:“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其實本身就是雙關艷詞。“霞飛鳥道,月滿鴻溝”二句,《宋稗類鈔·卷六》記曰:宋·陶谷出使江南,韓熙載使家妓侍。次日,陶以啓謝之,内有“巫山之麗質初臨,霞飛鳥道;洛浦之妖姬自至,月滿鴻溝”。衆皆不解,乃問此女,始知適值月事。“行不得也哥哥”是鷓鴣叫聲,其與“今夕”及此二句組合,是張起南自撰,抑或另有來源,就不得而知了。底句出《詩經靈台》,本是營建靈台不必着急之意,“經始”原作規劃營建解,别解之後却變成了月事;而“勿亟”則以“行不得也哥哥”扣之,真是匪夷所思。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