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任何人概莫能外。“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孝經》)養老送終是晚輩應盡的責任。生死是人生的兩個極端,都是人生大事,但死亡喪禮是人生禮儀中最爲莊嚴肅穆、最爲獨特的禮儀。傳統喪禮主要有送終、幠斂、復魂、小殮、沐浴、飯含、報喪、弔喪、取銘置重、大殮,葬儀式是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其中既有儒家倫理的禮儀,又有民俗信仰的成分。永定縣内各鄉鎮習俗大致相同,只是各地在實際操作中略有變化而已。題謚法、布置靈堂、蓋棺、成服、開弔和堂奠、做懺。
一、送終
送終又稱“送死”。《孟子·離婁下》雲:“養生者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老人彌留之際,子孫們要守候床前。送終是生與死的訣别,永定客家人對此非常重視,出門在外的親屬,都要千方百計趕回家爲老人送終,俗稱“奔喪”。死者的子女若不能在臨終前見上一面,會被視爲不孝。老人臨終前,子孫們守候床前,聽其最後遺囑,看着他斷氣,被認爲是老人最大的福氣。另外,能有子女等親屬守護其側,在老人心理上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使其能够坦然面對死亡,安然離開人世。老人斷氣前,守候者不能放聲大哭。出嫁女兒奔喪,到了村口就要放聲哭,一直哭到喪家,再邊哭邊行大禮。
臨終時要把老人從房間裏移到廳堂,男左女右,頭朝内脚朝外。民間風俗習慣,當病人咽氣時,妻子女兒不能握住男性逝者的手足,丈夫兒子也不能握着女性逝者的手,否則不吉利。在病者還有一口氣時,要在口鼻之間放一塊新棉花,棉花不動時,就標志氣已斷絶。要開中廳門,男喪謂“壽終正寢”,遺體放在中廳門前;女喪謂“壽終内寢”,遺體放在中廳門内。永定金豐一帶則在老人咽氣後,將遺體放在大門廳。老人辭世,全家乃至至親好友便爲其後事忙碌。所謂“後事”,就是爲死者“送行”、“安靈”一套儀規,辦理後事費力費財,喪家既發自親情,也囿於俗規,更崇於鬼神。葬前儀規中,送終、殯殮、道場、停柩、祭奠等,莫不如此。
老人剛斷氣叫做“初終”。初終之時,要放銃、放鞭砲,點3根香插在香爐上放在喪者的床頭,眷屬、兒女自然是呼天搶地,悲聲痛哭。
“放銃”的“銃”,是用鑄鐵澆鑄成的、高約25厘米、底座直徑約10厘米,内裝土硝(即古老的黑火藥),旁有小洞插引綫的一種土銃。放銃時將此種土銃充進火藥、引綫後放置於樓外門坪地板上,點燃引綫爆炸時,響聲震天動地,全村可聞,其目的是告知村鄰,家中有老人歸世,以便親房前來協助料理喪事。
永定金豐片一帶對放銃還有特别規矩,死者上了60歲纔可放銃,如果死者還有上代親人在世,即使已達60歲也不能放銃。對於可以放銃的死者,爲其放第一銃,必須是他的子孫燃放。同時,老年夫婦如果還有一人在世,則放銃只能放兩響;如果夫妻有一人均已先辭世,則要連放3響。永定也有部分鄉村使用俗稱爲“三把連”的銃,即3管鐵銃連在一起,安裝了長木柄,可以執在手中燃爆。
二、殃榜
殃榜是喪葬活動中用於記載死者生卒時辰、生肖冲克及有關殯殮活動的榜文。民間認爲人死後有殃(魂靈爲崇),魂靈飄盪空中,誰冲誰要倒霉。因此,在人亡故之後,就要請道士或風水先生按死者生肖及死亡時辰的月令干支,以五行説法,擇定入殮、發引、出殯、破土、下葬的日時,推算出犯冲的生肖和忌諱事項,並張榜公佈。這種文書,也稱“批殃榜”、“開殃榜”、“批書”等。在殯殮等活動中,凡生肖冲犯者,均要逥避,以免不祥。喪葬的起源與原始人的靈魂觀和靈魂不死的信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喪葬禮儀中的許多儀式和做法也與靈魂觀念直接相關。“批殃榜”雜以陰陽五行、吉神惡煞之説,民間對此甚爲謹慎,認爲老人歸世要趨吉避兇,唯恐有什麽不測,如出殯日期應避開重喪日、三喪日、楊公忌日、四絶日等,何日净宅免灾,何時使犯冲者逥避免灾等。
三、小殮
死亡絶氣之後,進行小殮。這是漢族人的喪葬風俗,指給死者沐浴、更衣、整容、包裹屍體。這一習俗起源很早。《禮記·喪大記》雲:“小殮於户内。大殮於阼,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葦席。小殮,布絞,縮者一,横者三,君錦衾,大夫縞衾,士緇衾,皆一衾十有九稱。”
所謂沐浴,不能用家裏的水,而是要到就近的溪河邊(或水井裏)去“買水”。所謂買水,就是臨時由親屬提着水桶、水勺和綫香、冥紙等到河溪(或水井)邊向河神“買水”,要先焚香、燒紙(冥幣或一般草紙)。金砂鄉群衆給過世的老人買水時,用的是硬幣,也就是將硬幣投入溪河或水井中,同時敬告河神或土地神,喪家要“買水”爲死者沐浴,然後取水。歧嶺鄉一帶,舀水還有規矩:水勺或水桶口要先順水流方向舀3次、逆流方向舀3次,均不裝水,然後才真正舀水入桶中。如果近處無小溪流,要在井中取水,則將硬幣投入井中,同樣禱告土地神,然後提水回家中爲死者沐浴,讓死者干乾净净地到達陰間去拜見已故祖先。
所謂沐浴只是象徵性的動作,就是用浸水擰干後的毛巾,在死者的面部、胸部、背部、兩手、兩脚共7個部位各抹一下,就算完成。
接着就爲死者穿壽衣(壽衣也叫“裝衣”,如果是女人的壽衣,也叫“老行嫁”衣裳),不少老人會在生前給自己準備好壽衣。舊時,裝衣數字要男雙女單,一般男人6衣4褲,女人2褲1裙,配衣6或8件,因爲女人要比男人多穿一條裙,所以成單數。男戴禮帽,女戴鳳冠,男人内層一身白,面上是青衣,女人内層衣白色,面上一套紅色衣,如果是原配夫妻白頭到老,則面上加一條紅裙,否則面上加青色裙。有“念佛”的婦女,其“壽衣”就是“佛衣”,是“點珠”(入佛界的一種儀式)時穿着的那一套新衣(包括緑色外衣和白色内衣)。所有衣服都不用扣子而是係帶子,民間認爲如果用扣子扣緊了,會使亡靈難以投胎轉世,同理,係帶子也必須係活套結。壽衣忌用毛衣和帶毛的皮衣,也忌穿綢緞料子製作的衣裳。穿壽衣須事先將幾重壽衣全部套好,並須趁死者身體尚未僵化之前抓緊時間給死者穿上。穿衣袖時,男人先穿左手,女人先穿右手,而且不可由操作人從衣袖外伸手進衣袖内去接死者的手,把其拖出來,簡單説就是生人與死人不可手接手,其意是怕被死者拖着走,致使操作人會有灾難臨身,總之,這被認爲是極不吉利的事情。
穿好壽衣後,應簡單爲亡者整容(剃頭、刮臉、盤頭髮)。一切操作完畢,才用白布或黄布蓋住亡者身體(面部不要蓋)。接下來,將“口含珠”(喪事店有售的一種小粒珠子)放進喪者的口中,還要把若干硬幣放在喪者手中,並將其手握好,然後用麻繩將喪者的身體捆綁3度(即胸部、腰部及兩脚。也有説4度,此麻繩在大殮時可取下,供兒孫作爲腰帶)。然後連屍帶席抬放在地面席墊上,拆除床鋪,謂之“下榻”。有些鄉村還要在死者的脚底放個小凳子,並用麻繩將凳子縛在死者脚上,也是防止屍體會突然手脚亂動的意思。
老人屍首安放廳堂之後,焚香燒紙,在屍脚距離尺餘的地方,設置油燈一盞,叫“脚尾燈”或“長明燈”。在死者脚下,放一碗飯,上插筷子,叫“脚尾飯”。據説這些都是爲死者照冥路以及免飢餓的意思。兒孫須用一“火盆”置於死者床前,將紙錢燒於盆中,一邊向死者進行禱告,有的還請和尚唸經文,希望其順利通過鬼門關。接下去是子孫後代都要守靈(晚上可以輪流守夜),還要不斷地燒紙,直到大殮埋葬後爲止,其實際意義主要是怕晚上有老鼠、猫、犬之類咬損屍體。萬一出了此類問題,就是子孫的大不孝,要受到嚴重的責難。有些鄉村的規矩是,初終當晚,兒孫不能洗脚。民間傳説是當晚兒孫的洗脚水要被死者吞食,其實際意義,大概就是要求兒孫當晚要守靈、不能上床睡覺之意。
以上所述,謂之“下榻”,舊時稱“小殮”,也就是“初終”該做的種種事項。
附帶説明:如果不是在家“壽終正寢(或内寢)”,而是在外遭車禍、兇殺、水火灾或醫院搶救無效等死亡的人,其屍體就不能入樓擺放廳堂,而是在樓外的門坪上臨時架搭簡易竹木寮供其停屍設靈堂之用。
四、報喪
俗稱“報生”。親人死後,家人即要發喪。發喪形式,主要用訃聞和口頭二種。向内戚報喪,必須由死者兒孫親自上門報告,報告時必須下跪説“△△多謝你們了”。向族人、本村鄰居、好友報喪只需用訃聞。訃聞貼在門口或村口、巷口。
“訃聞”就是將死訊通知有關人員,包括親戚朋友以及死者生前工作過的單位等等,所以也稱《訃告》。一般采取專人送《訃聞》帖和將《訃聞》公告兩種形式。對重要親戚必須有專門的帖式,並派專人送達,如母親和祖母的娘家(老舅公)等就必須專送,以表尊重。
永定民間俗稱“天上有雷公,世上有舅公”,就是指如果死者後代對老人有不孝行爲,老舅公有權力用孝杖棍打那些不孝的後輩。有些媳婦在婆婆生前曾經有過虐待婆婆的行爲,則婆婆出喪時,其外家要讓媳婦跪碎瓦片或碎瓷片,以示懲罰。
永定民間稱送報喪帖爲“報生”,可能是“報死”不好聽,或者是在古漢語中“喪”與“生”音比較接近的緣故。送報喪帖還有一個規矩,報喪信封面上寫收信人的名址,必須先寫於紅紙條,再貼在信封面上,内面的帖式用紙,是“男青女黄”。其次是遞送人不可以進入該親友家的大門,只能將報喪帖放置於大門外。收到報喪帖的人家要回禮,一般是給送報貼人染紅的鴨蛋2個,現在基本用紅包替代了。嫁出去的女兒,接到訃告,隨即回家。其在進村後的沿途號哭稱之爲“哭路頭”,由娘家人接進家中,隨之哀號更爲凄絶。
另一種是公告式的《訃聞》,用大張白紙書寫好之後,貼於大塊木板(如木門板),放置於喪家樓屋外的大路旁,讓來往行人都能看到,並互相轉告。訃告内容必須包含死者的郡望、生卒年月,享壽或享年若干歲,並寫明設靈堂、大殮、成服、遺體告别(或追悼會和堂奠)、出殯等有關事項的具體時間、地點,以便親友等人按時前來弔唁和送葬。因此,老人辭世後,必須盡快請風水先生揀選好“入殮”、“出殯”等的具體時間,以便寫入《訃聞》中。下爲訃告格式:
訃告文字從右到左,直行書寫。其中男女有别、男死稱“正寢”,用青紙寫,女死稱“内寢”,用黄紙寫,寓意於“天青地黄”。終年60歲以上稱“享壽”,未滿60歲稱“享年”(傳統稱未滿60歲者算未曾“上壽”,是爲短命,喪家爲了好看,常常在訃聞上用另一種寫法,如死者只有51歲,則寫成“享年六八加三”)。《訃聞》的下款首位守孝人自稱:
死者簡單情况 守孝人自稱 死者簡單情况 守孝人自稱
父死母在 孤子△△△ 母死父在 哀子△△△
父先死今居母喪 孤哀子 母先死今居父喪 哀孤子
養身父在養母死 哀嗣子 母死父喪有繼母 孤前哀子
養身母在養父死 孤嗣子 父亡,祖父母死 承重孫(長房孫)
養身父母死 孤哀嗣子 承服孫(其他長孫)
降服子(過房子) 期服孫(其他衆孫)
在孤子(女)△△△泣血列後還有
齊衰期服孫△△△
齊五月服曾孫△△△
齊三月服元孫△△△
對死者的稱呼。祖父死稱先祖父、先祖考,祖母死稱先祖母、先祖妣,父親死稱先父、先考,母死稱先母、先慈、先妣,夫死稱先夫、亡夫,妻死稱先室、先妻、亡妻,外人稱呼的時候要加一個“令”字。
《訃聞》格式。比如喪父的《訃聞》常見的格式爲:“不孝男××等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顯考,×郡×姓其第×代府君,距生於公元×年月×日×時,享壽××歲,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公元×年×月×日時壽終正寢,不孝××等隨侍在側,親視含殮,遵禮成服,謹擇於×年×月×日(農曆×年×月×日),從俗誦經追薦,×時舉行遺體告别,×時開香堂奠,×時發引殯儀館火化,隨即捧主祔祠昇座合火後,奉迎骨灰歸山安葬。忝屬:族、世、友、戚誼哀此訃聞。”最後要在訃告結尾寫上“孤子××泣血稽顙,齊期孫××泣血稽首,齊服曾孫××揾泪頓首,期服弟兄××揮泪頓首,期服侄××拭泪頓首,功服侄孫××揾泪頓首,緦服曾侄孫××揾泪頓首”之類的文字。下款的自稱,另詳前文。
訃聞以及香燭禮包、祭文、孝簿等,一律用白紙或者草紙書寫。喪事之謂白事,這也是一個方面,但是,凡先考妣、郡頭、姓氏、公元,戚世友族等有關在世者的字均要用紅紙書寫後貼上《訃聞》,或者用紅水直接書寫。《訃聞》張貼後,等到有關戚世友族到得差不多了,還要寫一張《謝帖》貼在《訃聞》旁邊,對戚、世、友、族“賜顧賜禮”,表示泪謝。其下款署名跟《訃聞》相同。
五、題謚法
題謚亦稱“賜謚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平言行業績,進行高度概括並給予榮譽評價的一種稱號,而且顯赫地寫在銘旌上,相當於蓋棺定論。
謚法大多數是兩個字,少數人用4個字,此俗來源久遠,如歷史上有名的曾國藩,被稱爲“曾文正公”,其中“文正”兩字即是其謚法。同樣的,左宗棠稱左文襄公、胡林翼稱胡文忠公等等,其中的“文襄”、“文忠”亦爲其謚法。另外是由誰來題賜謚號(含題銘旌等)的問題。如果死者是男人,則必定要請本族輩分最高或最有威望的長輩來題;如果死者是女人,則必須由其娘家選派的代表來題。最好都是有官職或有功名者,因爲民間認爲此類人的“生辰高”,能壓煞,所以銘旌以題賜謚號者落款。
舊時,題謚法還有一套嚴格的程序:要在靈堂前的天井擺一張四方桌(俗稱“八仙桌”),桌上擺好文房四寶,其中供寫謚法的紙條大約近似於今的A4紙,也同樣是“男青女黄”。並須先用黄酒煮好2個紅蛋,由孝子孝孫或執事人員捧上,請題謚法的長者先吃紅蛋酒,同時孝子孝孫要面向題謚法長者跪在桌子的兩邊,然後該長者才提筆用端楷題寫謚法字。題完之後,他會將毛筆往後一丢,表示再不用題謚法了。因爲題謚法意味着要死人,是壞事。題過謚法的紙,相當於死者的名片,所以,在大殮之時要放進棺材中,置於死者的胸前。
六、布置靈堂
靈堂是停屍、放柩、供人們祭奠及孝子守喪的地方。在廳堂正中掛一幅能遮蔽屍床或靈柩的大帳幔,因爲屍體和靈柩都忌諱停在光天化日之下。帳幔正中書一大“奠”字,帳幔前左右兩邊懸掛剪有各種圖案的條形白紙“吊聯”,上書“嚴父(慈母)養育恩似海,兒孫未報終是憾”等悼語。
帳幔前擺上桌子,桌上正中靠帳幔處供奉着死者的靈位牌或遺像,桌上擺着供品(有些地方還要擺放一碗白米飯並竪直插上一雙筷子)、香爐(插上綫香)、點上白蠟燭和長明燈等。在没有收殮之前,這盞長明燈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讓它熄滅(民間傳説這盞燈就是死者的靈魂)。桌前糊上白紙桌裙,也書一個大“奠”字。桌面上還要放着白色瓷壺瓷杯,供酹酒祭奠用。桌前要放上“燒紙盆”,供孝子燒紙和來客祭奠時燒紙盛紙灰之用。有的地方,桌子兩側鋪上稻草,供孝子孝孫守喪跪卧(男左女右)之用。桌前至房門左右擺列“紙活”(冥屋、金山銀山、金童玉女之類)。這種“紙活”是由“紙活匠”用竹篾、色紙扎糊而成,喪主掏錢購買。陳列多少,根據喪家經濟狀况而定。
在發出《訃聞》到開弔祭奠前一日下午,喪家房屋及庭院中大、小門上,都要貼上喪聯。所用紙張也是男青女黄。大門的門楣上,常常寫的是“當大事”3個大字。
“白事”聯語大體都是:“倚門人去三更月,泣杖兒悲五夜寒。”“守孝不知紅日落,思親常望白雲飛。”“三更月冷鵑猶泣,萬裏雲空鶴自飛。”等哀挽死者的聯語。但在聯語上男女有别。在靈堂和庭院布置上要營造一種莊嚴、肅穆、哀悼的喪事氣氛。出殯之前,靈堂内外一定擺滿了花圈和挽聯。
挽聯的寫法,挽男的寫千古,挽女的寫仙遊,出脚(即下款)屬婿甥等類的,一定要寫“拭泪拜”字樣,其他親可拭泪可不拭泪,朋友及單位則寫鞠躬或者敬挽等字樣。在培豐鎮,挽聯全都是用白紙寫的,而金豐片的挽聯出脚(即下款)用紅紙寫好再貼上去。
靈位牌,靈堂上必有靈位牌(即神主牌),所以事先就要製作好。古代用樟木或栗木,於今一般用杉木制成高約1.2市尺、寬約3寸的木板,其上書(舉例):
故父謚文端諱强華字安邦李公神王。
神主牌上的字數(小字不算)必須合乎“小黄道”(生、老、病、死、苦)中的“生”或“老”兩字。
比如此例中的大字共爲12字,按照“生老病死苦”來數,是屬於“老”,是爲可用。
點主,靈位牌上的最後一字,起初先寫作“王”字,須待“大殮、成服”之後,請道士或和尚用紅筆在“王”字頭上加上一點,成爲“主”字,才成爲真正的“神主牌”。此種步驟稱爲“點主”。點主時,由孝子或孝孫用紅布條背起神主牌,跪在廳堂,面向大門外,神主牌正面向廳内。主點人手執新毛筆沾了銀朱並高唱:“天地開張、日吉辰良,點王爲主”,即用硃筆在“王”字上點上一點,繼唱:“世代永昌”。
靈堂上還要安放一塊“銘旌”牌,用木制框架,長約1.7米,寬約45公分。上面糊紙,要寫上死者的官位、名號等。字數較多。其格式舉例:
恭旌
陳老先生原永定縣政協委員謚德清諱定國享陽壽九十有三之靈幾
陽居族、戚同敬挽
銘旌字數較多,須合乎“大黄道”。其辭有10個字,曰“道遠幾時通達,路遥何日還鄉”。銘旌的中間一行主文,按字數算,必須合乎大黄道中有“走之旁”的字,如“道、遠、通、達、遥、還”等。據此,上列“陳老先生”的旌文(小字不算)共25個字,恰好落在有“走之”的“通”字上,故可用。
墳墓碑石上的文字排列,要按“小黄道”。每行合“老”,3行合計總字數,要合“生”,因爲墓碑文字一般是分3行竪直書寫。如果字數合不上,可以適當增减一些無關緊要的字,或者將某些允許並列的字,如“陽壽”或“廿一世”可以并排横書,就成爲只占一個字位,而可以當作一個字計算。
另外,如果死者年滿百歲(或96歲以上,折閏可當百歲算),則靈堂布置等可以當“紅事”來辦,即對聯、訃告等均可用紅紙來寫。
七、大殮
大殮指將小殮後死者屍體裝進棺材並加蓋,釘上棺材釘之謂。舊時,其間還有很多繁文縟節的禮儀。
(一)入棺禮俗
死者經小殮後,須點一盞油燈放在床頭,在油燈旁置一香爐點上3支香,在床邊放一碗糯米八寶飯,中間竪直地插一雙筷子,這叫長壽飯。道士來了開場,也叫“起司”,孝子孝孫孝媳婦等要披麻戴孝,長子後腰上要帶一把鐮刀,開場時要給道士一個紅包。“大殮”要移屍入棺,民間俗稱爲“歸大屋”。這就意味着死者與世隔絶,與親人最後一别,所以大殮儀式非常隆重。
收屍盛殮的棺材,都是選用老油杉,生在近根部的一段,盡可能大,上下左右共四塊,兩頭各一塊,共六塊,每塊都是完整不用合併。許多人都在生前就準備好,有的是子孫準備的,有的是自己準備,有的準備長達數十年之久。棺材合成以後,用桐油石灰膏將所有的縫隙填補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層一層貼上,使之滴水不漏。舊時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見漏氣漏汁。棺材外面一般油漆成黑色,也有的地方漆成朱紅色。兩頭畫上圖案,分别寫上“福”和“壽”二字。殀折的,棺材一般不漆顔色。按照民間習俗,要在棺材内底部鋪上生石灰以吸濕防腐,在石灰上鋪紙,喪者多少歲就鋪多少張紙。
初終屍體移到廳堂時,要先在墊床上鋪一塊白布,到大殮時,“八仙”就提着白布邊沿將屍體移入棺材,所以這塊白布就稱爲“扛帕”。當大殮“移屍殮於棺”的時候,是兒、女、孫、曾們與親人見最後一面、從此永别親人的時候,所以兒女等後輩無不捶胸頓足悲痛欲絶。有些鄉村在合上棺材蓋之前還要往棺内放些陪葬物。有些富裕講究的家庭放的是金銀,一般人家放些銅錢,或當時社會上通用的硬幣之類。最不濟也得給亡人手裏放一塊手絹。甚至凡是亡人生前從身上脱落下來的東西,比如老年時,脱落的牙齒,以及小殮沐浴時所剪下來的指甲等都應殮入棺内。
屍體放入棺材後,在上面要蓋一塊布,這塊布稱爲“水被”,要放在居中的位置,但不能蓋住喪者的頭部。入殮時,要敲鑼、放鞭砲,根據道士排好的生相,凡是生肖相冲的人要逥避。入殮之後,停棺柩在堂(此後棺材稱爲“柩”),直至出殯。
放手尾錢。大殮前有“放手尾錢”之俗。俗謂“放手尾錢,富貴萬年”,認爲死者身後有錢留存給子孫爲吉兆。其方式是,於納棺前預先在死者袖中存置好錢幣或金銀飾物,到大殮時將其倒入容器,然後取出分與子孫,裝於小袋,分别係於兒孫各人手上,稱“結手尾錢”。兒孫對分得的遺物如金飾、錢幣等,均極爲珍貴。
(二)蓋棺禮俗
屍體、殉葬物放妥後,接下來就是蓋棺,或稱封棺。遺體放入棺材後,一般不能馬一封棺。原因是,落棺的時間偏重於時,而蓋棺時偏重於日。棺材準備好了,選個時候就可以入棺,但蓋棺就比較復雜,一是要選擇日子,如果在三天内出葬,擇時便可,若三天外,就得擇日。二是必須等待“外家”(女的娘家)或親屬的到來,特别是女人,一定要等“外家”“親視含殮”,要檢驗過死因,裝殮得如何,並要等他們的褥蓋上,“外家”無可挑剔方可蓋棺。男人也有上述問題,同時也要等待親人的到來。因爲蓋棺後,就意味着不能再看見了,作爲親人,未見上最後一面,實屬遺憾。三是要做道場。蓋棺時要念“蓋棺文”,全家人環跪棺材旁哀號。入殮時禁忌哭泣,蓋棺後釘五色布釘,叫“子孫釘”。在釘棺蓋之前,先有一個“交釘”儀式,民間稱爲“鎮釘”。如係女喪,做交釘儀式時,主家先請娘家代表(交釘人)吃點心,然後孝家治喪長者手持釘盤(盤子裏面放上4枚大釘子、一枚小釘和一個紅包,)呈上娘家交釘人。如果他對死者歸亡没有意見,則會收取紅包,另外换一個紅包放到盤子裏面,這個紅包是娘家人送給大力(俗稱魯班匠人)蓋棺的。在永定高頭鄉,此時一定要請娘家代表説吉利詞語,孝子孝孫等人全部跪在棺前。外家代表手執釘盤後,行3鞠躬禮,然後開言説:“跪膝痛心腸,拱手進丁糧。封棺全家福,滿門大吉昌。龍行一百步,有勞大師傅,高抬貴手,方方得利。”
蓋棺時,娘家代表還要高聲喝彩(即朗誦),其詞曰:“伏以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吉星拱照,惡曜潜藏,今乃××公(×孺人)大殮蓋棺之辰也,星沉南極(寶婺沉光)駕返仙鄉,千秋永别,百世其昌,舉蓋。”而後由“魯班匠人”蓋棺,娘家代表將釘盤交回主家,由匠人打釘,4枚大釘釘完後,還要用一枚小釘,將連在一起的五小塊五色布釘在棺材蓋上,稱爲“子孫釘”,是保佑子孫後代富貴吉祥之意。此後該棺材則應稱之爲“柩”。
靈柩放於中堂,柩前的神主牌位桌上要陳列祭品:即倒頭鷄1只、米飯兩碗、一雙筷子竪直插在飯中,菜一碗、茶酒各3杯,還有香燭等。孝子日夜守於靈柩旁,以示服孝,叫做“守鋪”,俗稱“困棺材”。 現在殯葬改革,屍體火化,就不存在交釘儀式了。
附帶説明,交釘説吉語内容,各個地方不大相同。如豐田片的吉祥語是朗誦者手捧酒杯高聲誦曰:“一杯酒敬天,天官賜福;二杯酒敬地,地靈人杰房房發。三杯酒敬姑姐,懿德流芳大家發。”接着交釘給八仙。繼續念:“上帝命我開金言,俾熾俾昌俾富貴,受禄受福受於天。糧米千萬斛,子孫萬萬年。”
八、成服
舊時喪禮大殮之後,親屬按照與死者關係的親疏穿上不同的喪服,叫“成服”,俗稱“披麻戴孝”。舊時喪服,用麻布條披於胸前,“廣四寸,長六寸,當心。”喪服分爲5等,即:斬衰[音cuī,後寫爲“縗”]、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各在服之人,按服制分别穿戴上用麻或粗布縫紉的衣裳,稱爲“遵禮成服”。
五服制度表
五服 服期 喪服 關係
斬衰 3年 以最粗的麻布做,不緝邊,斷處個露,以示不飾。 兒子對父親,未嫁之女對父親,承重孫對祖父,妻、妾對丈夫。
齊衰 3年至
3個月 以粗麻布做,緝邊。 兒子、未嫁女爲母、爲繼母(3年),已嫁女爲父(1年),孫爲祖父母(1年),重孫爲曾祖父母(5個月),玄孫爲高祖父母(3個月)
大功 9個月 用熟麻布做。 爲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已嫁女爲母親、伯叔父、兄弟。
小功 5個月 用較細的熟麻布做。 本宗爲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從堂兄弟及未嫁從堂姐妹,外親爲外祖父母、母舅、母姨。
緦麻 3個月 以細麻布做。 本宗爲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姐妹,外姓爲中表兄弟、岳父母。
(一)斬衰
舊時五種喪服中最重的一種。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邊不縫。服制三年。子及未嫁女爲父母,媳爲公婆,承重孫爲祖父母,妻妾爲夫,均服斬衰。并且,要戴粗麻孝帽子。
(二)齊衰
次等喪服叫做“齊衰”,以其緝邊縫齊,故稱“齊衰”。服期有三年的,兒子、未嫁女爲慈母、繼母;有一年的,如孫子、孫女爲祖父母,夫爲妻;有五個月的,如曾孫子、曾孫女爲曾祖父母;有三個月的,如玄孫子女爲高祖父母。“齊衰”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自此制以下的喪衣,凡剪斷處均可以收邊。
(三)大功
“大功”是輕於“齊衰”的喪服,服期九個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爲粗,故稱大功。舊時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衆孫、衆子婦、侄婦等之喪,都服大功。已婚女爲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喪,也服大功。
(四)小功
五服之第四等。其服以熟麻布制成,視大功爲細,較緦麻爲粗。服期五個月。凡本宗爲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祖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之妻,從堂兄弟及未嫁從堂姊妹;外親爲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之。
(五)緦麻
最輕的喪服是“緦麻”,用細麻布制成,服期三個月。凡本宗爲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爲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
傳統禮儀是根據喪服的質料和穿喪服的時間長短,來體現血緣關係的尊與卑、親與疏的差异的。五服之外,或者朋友之間,如果親自前去奔喪,在靈堂或殯葬時通常戴個白頭巾即行,當代,更加簡化爲在胸前插一朵白紙花就成了。
另外,按舊制,還有孝杖,父死用竹杖,母死用桐杖。制法是上圓以象天,下方以象地,本根在下,扶杖用右手。拜則兩手據杖而跪。所以用杖者,表示孝子哭泣無狀,身心憔悴,病羸不堪,以杖扶之。杖之長度以心齊,象徵孝子哀痛從心所生也。父死用竹者,父之節在外,用竹取其節之外著也。母死用桐者,用桐取其節之内存也。
由於這套喪服制度過於繁瑣,現在在農村中僅在喪葬期間,直系親屬服用,而旁系親屬頭上戴個白頭巾就可以了,喪葬完畢後,至親者則以臂纏黑紗替代孝服了,時間也大大的縮短了。
九、開弔和堂奠
(一)開弔
開弔,即喪禮進入親友前來悼念階段。靈堂布置好後,親朋來上香,孝子孝孫要面對敬香人,在神主牌桌旁邊跪着,喪家要有專人負責發香、接香。如果是女喪,娘家人來了,喪家兒孫要在樓門外門坪上跪接,喇叭、樂隊同時吹奏迎接,娘家一般要辦牲醴。娘家人看到喪者兒孫跪接,要牽他們起來。過去一般弔唁者都携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别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悼”字樣的紙條,現在基本上用香燭禮金(一般稱爲“代燭”或稱“香儀”)替代了。但是,親戚是要辦牲醴禮儀(3牲、果蔬、香燭、冥幣、挽軸等)的。
對於遺體告别,農村人一般不舉行這種儀式,要有一定名望的老人才有搞遺體告别式。一般在遺體大殮前一天,有關單位的領導,同事前來吊奠,相當於“追悼會”,其儀式有奏哀樂,三鞠躬,致悼詞,家屬致謝辭,最後在哀樂聲中向遺體告别。弔喪和追悼會的氣氛是沉痛肅穆的,穿着要與之適應,穿紅或過於鮮艷的服裝也是一種失禮行爲。遺體告别後,一般人不應長留和長談,以免影響治喪,家屬要把來賓送到大門外,有小車的在車上掛上一塊紅布,以示吉利,然後放鞭砲送行。
(二)開孝
金豐片習俗,開孝是道士或和尚做佛法事(懺)的第一道程序。道士或和尚在道場上念詞,子孫後代、女兒、媳婦以及再下一輩的親屬(直系)男女,(八歲以下免)跪在靈堂前。然後道士開始秤麻衣,邊秤邊説“很健”。子孫後代從秤過的麻袋裏拿麻衣、白衣、白頭等穿戴。爾後長子手捧香爐,次子捧神主牌,女人則頭戴白布,跟着道士在道場上兜圈,然後把遺像放入靈屋,叫入靈。靈前放有祭品。
哭靈是孝家請來的樂隊的重頭戲,其唱腔哭詞具有相當文化内涵,唱到動情處,孝家兒女、甚至連周圍群衆都會被感動得流下眼泪,孝家則會一次一次地給她們紅包。
(三)哭杖
亦稱“哭喪棒”、“孝杖”、“哀杖”。長約一米,外裹白紙。《禮記·問喪》雲:“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爲父苴杖,苴杖,竹也;爲母削杖,削杖,桐也。”也就是説,父死用竹杖,母死用桐杖。俗稱父之節在外,故用竹杖,母愛無節,即意無限,故用桐杖。始用哭杖時,是因孝子喪親,悲痛過分,身體虚弱,以杖扶持弱體。到後來,孝子在治喪期間,還要按禮規執杖或去杖,並有“杖期”與“不杖期”的分别,如嫡子,衆子爲庶母服喪,服“杖期”;夫爲妻服喪,若父母不在,服“杖期”,父母在,服“不杖期”,所以就變成一種喪具了。
(四)堂奠
堂奠一般是在出殯前一天晚上的酉時開始的,堂奠時要在靈堂擺放猪羊、3牲、菓酒等祭品,祭祀儀式有單獻禮、雙獻禮。
靈堂上要準備臉盆架、臉盆、毛巾和水,地板上放好3個跪墊。至親者,孝子、孝孫、女婿等是不能用跪墊的,跪墊是給比較疏的親房、親戚用的。凡親朋登門弔唁時,孝子孝孫都要在遺體或棺材旁陪弔。弔唁者下跪,陪弔者也要下跪,禮畢,喪家送一杯桔餅湯給來者喝,以“冲邪”,並祝道:“回去一百歲,龍介健!”(客話,非常健康的意思)。弔唁者除與遺體告别外,還要帶“燭禮”。“燭禮”,有送錢的(用白紙包),有送花圈、挽聯、被單、毛氈等物,内戚必須送褥。舊時送燭禮,除了表示友好悼念之外,還有互助之意。因舊時喪禮十分繁瑣花費,需要一筆很大開支,所以親友,特别是朋友,以燭禮形式,送一些錢給喪家,資助治喪,喪家得到資助,來日必須償還。客家人對於喪家儀禮十分看重,有“人情孝下斷”的説法,意思是説,家中辦喪事時没有來往,以後就不往來了。
堂奠儀式是最講究排場的一個儀式。靈堂上女眷們悲泣哭聲,充滿着整個靈堂。孝子孝媳自始至終都披麻戴孝跪在靈案邊陪祭,來弔唁者都要在哀樂聲中向死者跪拜。俗稱“先死爲大”,所以,除了長輩不下跪,即使平輩也得跪拜。現在,跪祭和鞠躬祭相結合,像媳婦的父親、兄弟,友鄰和入了基督或者天主教的人等,不用跪拜,鞠躬就可以了。
弔唁開始,爆仗齊鳴,禮儀程序非常有講究,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親疏尊卑爲順序,由親到疏,由内到外,由基本親到附帶親,由上到下,由大到小進行堂奠。第一堂,孝子;第二堂,過繼孝子;第三堂,孝孫;第四堂,孝侄;第五堂,孝侄孫;第六堂,娘家親戚;第七堂,女婿;第八堂,孫女婿;第九堂,侄女婿;第十堂,侄孫女婿;第十一堂,媳婦外家;第十二堂,孫媳婦外家……
撰寫祭文,要根據親疏關係表示對死者生前功績的頌揚、對死者辭世的哀悼。堂奠時,專門設一禮生(相當於司儀)手持焚香一束,立在東面。另外設一個祝生(負責朗誦祭文)立在西面。堂奠過多時,可以並堂,比如女婿和侄女婿或孫女婿、侄孫女婿,外孫,表兄弟等同一類型的人員可以並堂(即合爲一堂)行祭,以節省時間。在親友們通宵達旦舉行堂奠時,和尚、道士也在超度亡靈。最後,要燃放爆竹,以標誌祭拜禮儀的結束。
十、做懺(又稱做道場)
民間相信人生前倘有罪孽,死後靈魂不得超生,將入地獄受苦,所以家人要請和尚道士爲死者設齋供奉、唸經,超度亡靈,使之脱離苦海,投生有福人家。道場原是佛、道子弟誦經修煉之地,後來則把和尚、道士爲超度亡靈所布置的唸經禮拜的場所叫道場。做道場,亦稱做懺、做功德、做法事,有做一兩日的,有做三四日的,不滿一日的,稱“做日懺”或叫“三出頭”。做懺的儀禮有如下幾項:
1. 搭功德廠:“起壇”前夕,在家門露天搭功德廠。廠以竹木搭架,布幕罩頂,竹笪做籬,因搭在通道上,所以必用白紙寫上“借路”字樣兩張,分貼於道路兩端,以示禮貌。
2. 起壇:功德廠搭起後,法師把三清圖、十殿閻羅圖、天堂、地獄圖、唐僧西天取經圖、人間貧、富、貴、賤、壽、夭、貞、淫、善、惡圖等,懸掛起來,朝曦初上,即鳴鑼擊鼓起壇,村裏戚友聽之起壇,便陸續送祭品前來祭奠。
3. 朝北鬥:中午在附近禾坪擺設七張八仙桌,每桌放一個鬥,盛米插香,象徵北斗星座,法師數人,都着絲袍黄頂黑靴,手執奏板,一面宣經禮懺,念念有詞,一面繞桌奔跑,越快越鬧,叫“朝北鬥”或“穿午敬”、“走午朝”。其時,鼓樂齊鳴,土銃連放,好不熱鬧。
4. 誦經禮懺:午飯後,誦經禮懺,法師一面宣讀經文,一面敲金擊木應和。
5. 招魂:黄昏時招魂,即召唤死者的靈魂。古喪禮謂之復。《儀禮·士喪禮》:“復者一人。”鄭玄注:“復者,有司招魂復魄也。”客家有《招魂曲》:
亡魂、亡魂,終魂、終魂,生莫歡來死莫愁,且從生死問因由。
六十花甲從頭算,世上幾多白了頭?也有胎中就殀折,也有對歲離娘休。
青山緑山水瑩瑩,眼前不見古時人,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孔子孟子也要亡,秦王楚王及霸王,哪個聖賢不會死,終須也到奈江河。
漢高祖、唐太宗,到頭也是一場空,孔子造書千萬卷,難造長生不老鬆。
華佗仙師妙藥多,自己病死唔奈何,張果老二萬七千歲,且看今朝又如何?
對佛離别,直到佛堂,對法離别,直到法堂,對生離别,直到西方,對天離别,日月無光,對地離别,草木衰黄。
山林離别,鳥雀難藏,江河離别,魚蝦遭殃,路途離别,永不行往,朝廷離别,失納錢糧。
鄰舍離别,日久思量。叔侄離别,無商無量。六親離别,各住村莊。朋友離别,少寫書行。父母離别,難保恩養。子女離别,刀割心腸。夫妻離别,撤散鴛鴦。兄弟離别,手足分張,姊妹離别,裙衩分行。子嫂(妯娌)離别,少講言章。
可惜可惜真可惜,可惜亡魂一爐香,誰人留得亡魂轉,願將黄金用鬥量。人則有生也有死,花則有謝也有黄,自古人生誰無死,人有生死月無常。
6. 耍雜技:晚飯後,法師要耍雜技一場,如“穿火圈”、“打油火”、“倒竪蜻蜓”、“翻跟鬥”。父死打關燈,母死拜血盆,開佛光,行香……。
《拜血盆歌》:
十月懷胎娘辛苦,三年哺乳在胸前,
娘眠濕漬恩難報,誠心齋戒拜血盆。
十月懷孕在娘胎,食娘血液養大來,
父母還生恩不報,問你恩從何處來?
父母不親誰是親?不敬父母敬誰人?
父母就是生前佛,何必靈山拜世尊。
娘眠尿漬子眠干,洗衣换服受風寒,
九冬十月霜雪大,爲兒受盡刺骨寒。
手冷縮入袖中藏,十個脚趾都凍僵,
十指尖尖懷中插,一日食娘九次漿。
點點食娘身乳漿,娘今老來面皮黄,
娘乳不是長江水,乃是娘身血液漿。
父母爲兒來思量,好比揚子江水長,
子女思量母恩德,算來都有擔竿長。
不信且看檐前水,點點落來無差池,
孝順生來孝順子,忤逆重來忤逆兒。
生男不知娘辛苦,生女正知苦哩娘,
男人長大須行孝,女人長大拜血盆。
不信且看桃李樹,花開能有幾時紅。
靈鷄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
目連救母尋千裏,不知流落在何方?
迢迢騰寶游地府,尋娘不見轉家鄉,
若得母子重相會,恩恩累代不敢忘。
7. 表演街頭劇:法師等扮演師徒向上界取經,徒弟分别叫“清風”、“明月”,隨師父登天取經挑回來,由師父把來去沿途經過,用道白唱詞曲曲傳神,與兩徒前後呼應。
8. 引魂過橋:
按照和尚的説法,人死以後,先要過“黄河”,“黄河”又闊又深,没船就過不去(俗語説“唔過黄河心唔死,一過黄河死了心”可能就是指這件事),所以人要祈求得到觀音菩薩的慈船,有了慈船就過得去。和尚來到以後,在上廳正面掛上紙畫的佛像,桌上也要放上木刻的小佛像,還有香爐、木魚、佛經、小銅鐘、鐃鈸,側邊架起一面鼓。用布從中廳牽到上廳,作爲黄河。和尚把小佛像從桌上慢慢移到布上,每移動一下,就要擲一次珓,若不是信珓,就説明佛主不讓死者過“黄河”,死者子孫就要獻錢,下跪,直達擲出聖珓,説明佛主願意帶死者靈魂過“黄河”,便可作罷。和尚説,過了黄河還要過好多關隘,狗惡如狼,十分可怕,遇上惡狗,就要抛粄,當狗去搶粄時,就可以過去。第二就要過鬼門關,要念佛,就過得去。然後到“望鄉台”,過“奈河橋”,無罪的人就過得去,有罪的人,就有鬼用耙頭把他推下河,被惡龍卷緊,不得脱身,這時,做子孫的就要到河邊拿河沙回來,和尚用河沙在上廳做出一條沙龍,然後用劍斬其頭顱,死者方能脱身。
由法師等人唱道情詞,把父母生育之恩,和目連救母、二十四孝、十月懷胎、劉全進瓜、唐僧取經的種種故事,用山歌小調曼聲唱來。這時喪家男女和近親戚族女眷,則接續焚冥鏹。人静更深,法師高聲曼唱,音義分明,唱到故事動人處,唱得聲情並茂,聲泪俱下,不要説孝子孝婦盪氣逥腸,一般婦人也會被其感染而痛哭流涕,俗叫做“勸世文”。待情詞唱完,法師手持引魂帛前導,孝子跟後,魚貫而行,法師唱白交作,引魂過橋,把望鄉台、奈河橋的種種風光,和所見到的種種鬼趣,曲曲傳出,令人聽來,不禁毛骨悚然。躞蹀往來,經過七次,表示過了七洲橋,亡靈已到陰司,便告結束。”
喇叭、樂隊和道士,有做全丁、半丁和五族頭的區分。五族頭是没有猪羊、喇叭,道士做到半夜就停了。半丁是從下午一直做到第二天天亮。全丁則要做3天3夜。喇叭和樂隊輪番吹奏,此起彼伏,而道士則獨自表演。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