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節 祭奠

  中華民族十分崇拜祖先,而客家民係更盛。祖先崇拜是家族體系的精神支柱,是家庭發展世系的信仰形式和維係宗族體系的重要手段。祖先崇拜,除了宗族世系觀念外,還有鬼魂崇拜的意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靈魂不死的信仰,關心死者靈魂的寄託。永定客家人慎終追遠,居父母喪,祭祀祖先,都要依禮盡哀,恭敬虔誠。

  一、做七

  明田藝衡《玉笑零音》説:“人之初生,以七日爲臘,死以七日爲忌。一臘而一魄成,故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矣,一忌而魄散,故七七四十九而七魄泯矣。”《柳南隨筆》卷四引徐復祚《村老委談》説:“或問人死每遇七日,則作佛事,謂之‘做七’,何歟?曰:‘人生四十九而魄生,亦四十九而魄散。’曰:‘假如人以甲子日死,則數至庚午爲一七,甲,木也,庚,金也。金能克木,午又冲子,謂之天克地冲。故遇七日而散;至七七日而散盡也。’”道教認爲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盡之前。

  佛教傳説,人生有六道流回。在一個人“此死彼生”之間,有一個“中陰身”階段,如童子形,在陰間尋求生緣,以7日爲一期;若7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7日終,必投生於一處。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須逢七舉行超度、祭奠。因此,人死之後7個七期間,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爲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

  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當中。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後,亡靈托生的類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變他已托生的類别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注定來生要托生畜類,當他死後的七七期間,如果有孝屬親友爲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懺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爲人了。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民間認爲,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第五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三七”俗稱“女兒七”,孝女備物祭奠,出嫁的女兒(無女者由死者的外戚辦)備辦酒菜,送到死者家中祭奠亡靈。其他親友也送紙箱、紙錠、冥幣等,在墳前焚化,喪家在拿一二件死者遺物(俗稱“手尾”)分贈給備辦酒菜送“三七飯”的女姑,留作紀念。五七是子孫七,最後一個七天是“滿七”,兒子、女兒、媳婦等都要到墓堂上去祭奠。做七要準備好三牲,紙皮箱、紙錠、冥幣、香燭等,把紙糊的皮箱、家電焚化給死人,好讓死者在陰間也過上幸福的生活。其他的七則到祠堂裏祭奠。

  到了第49天,便是“滿七”(又稱“完七”、“斷七”)。滿七過後就出了孝期,喪家都很看重,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滿七”禮儀活動。“滿七”的前幾天,要寫印訃文(内容相當於墓誌銘),分送到親友家中,表示感謝,並告知滿七日期,親友如期至奠。“滿七”這一天,有的會請道士和尚來做道場,親屬、戚友都要祭奠,美其名曰“保太平”,因爲這一次則是爲活人祈禱。唸經拜懺之後子女們便脱下喪服,换上常服。至此,喪事就算完成了。

  各地有“走七”習慣。死者逢農曆初一、十一或廿一去世(有的只有初一去世才要走七),第一個七日,全家的人都要在早飯後鎖門離屋,至傍晚才回家。俗信這一天死者陰魂要回家,所以要逥避。最忌“撞四七”,傳説人死的第四個七碰上農曆的“七”日,陰魂會回家作祟,全家人都要避開,甚至猪、牛、鷄、犬都要移走,同屋住的鄰居也要逥避。

  二、百日、週年和三週年

  死者死後的第100天,簡稱爲“百日”。届時,子孫、女兒、女婿也要備好紙皮箱、冥幣,三牲到墳上去祭祀。到了週年和三年,同樣要祭祀。這三種祭祀的日期有個很特殊的規定。有順口溜説,“週年前、百日退、三年單單對”,其意思是説:祭週年是喪者有幾個兒子就提前幾天祭奠。祭百日則按兒子人數來退後幾天祭祀。而祭三年,則不進不退。兒孫女兒女婿依舊還要備好三牲、紙皮箱、冥幣到墳上祭祀。

  三、修墳

  下葬後,經若干年,家庭平安,凡事順遂,主家認爲是一個好風水,便會請地理先生擇吉修墳。下葬若干年後,如果這個家庭認爲要另擇吉地安葬,通常會請地理先生另外再擇風水利方來葬先人的骸骨,稱爲“二次葬”。

  民間墓葬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現象,墓址的選擇要看風水。一般都要選擇“前有照,後有靠”的地方,即前有水流穿過,後有山峰爲靠,境内層巒叠翠,就是説墓地要枕山面水。

  下葬擇日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墳山的坐向。二是死者的出生年月(主要是出生年,月只作爲參考,俗稱“仙命”)。只有知道這兩條才能避免擇出來的日子與墳山及仙命相衝撞而出兇禍,并且把坐山和仙命的貴人及福禄調出來(從選擇出的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裏表現出來),以使死者享安寧,生者獲富貴。但如果實在不知道死者的出生年月的情况下,則按“蒙攏大吉”下葬。而墳山的坐向是一定要講究的,否則就不須要擇日了。

  準備“二次葬”的,埋葬後不立即修墳,三五年屍化乾净後,請人將骨骸拾起,抹乾净,按人體骨架結構,自下而上叠放入“金盦”(一種陶器)内,“金盦”蓋内寫上死者世系姓名,擇地再葬。“二次葬”挖撿骨骸裝入“金盦”的時間,大體都在農曆八月初一起至寒露前。

  “撿骸貯金”、“二次葬”,或多次葬,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認爲原葬風水不好而遷葬,如有的家庭發生什麽不吉之事,便懷疑到祖墳風水問題,請“地理先生”檢測,擇地遷葬;二是由於地勢的變化,祖墳常遭水患,或祖墳地改爲他用而要遷葬,等等;三是由於客家人長期的遷徙生活,形成的習慣,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客家先民,自中原轉輾南遷,一路飄泊,有的曆數百年方定居下來,如果舉家遷移,便要把祖先的骨骸放在金盦裏,帶到新的栖息地,擇吉日安葬。

  “二次葬”程序是擇好良辰吉日,撿骨頭,並將骨頭放進金盦裏,請人刻好墓碑,而後將金盦放進墓穴裏,安放好墓碑。安放墓碑最有講究,一是方位要準確,即合山合水,“分金差一綫,寶貴不相見”所言即此。二是要在吉日良辰樹碑,好的時辰能使子孫獲福。修築好墳墓,而後,子孫、親戚到墓堂上祭祀。人口衆多的,一般會備好猪羊、五牲,喇叭、樂隊。祭祀時,根據血緣從親到疏來祭。第一堂是,長房,然後依次是,二房,三房……女婿,孫女婿,侄女婿,姻親,姻門。女葬時,娘家親戚堂祭順序要排在女婿前面。

  祖墳建築如同造屋,十分認真,既講究風水,也講究形式。墳墓是陰宅,是祖先死後的居住環境,所以必須把它建好。築墳之法,實别具匠心,以山水之結構,而定其配土之高低,築墳之大小,陽陰離合,悉有法則,墳式亦隨嶺勢局勢,有各種工作體格之不同。大體是這樣的:以墓碑爲中軸,磚砌或石板框護墓碑,形成“墓面”,“墓面”正内放置棺柩的縱穴,猶如房屋的正廳,“墓面”外兩側,建有點油燈或蠟燭避風之用的兩箱小窟窿,“墓面”前面是擺置供品、燒香的長方形“醮壇”,“墓面”後面築半月形“地墳頭”,自低至高,斜置墓碑之後,順其山勢,以承接“龍脈”。墳墓前面,築半月形“地墳塘”。由醮壇、地墳頭和地墳塘幾部分搆成的整個墳墓平面是橢圓形的,這一設計不能不説别出心裁,它正是前面所説葬所“是生前住所的延伸和繼續”的觀念體現。

  葬墓通常是夫妻合葬。安葬父母祭文曰:

  “維公元×年×月×日,乃我×郡×氏第幾世考××公太、妣×老孺人安葬告竣設祭之良辰也。主祭治葬子名、陪祭治葬子(名)等統率合家等,謹以剛鬣柔毛、牲醴粢盛、蔬果庶饈、香茶熟饌、燭帛之儀恭祭於墳堂前曰:佳城鬱鬱,得地之良,龍盤虎踞,岳應星光。山環爲翼,水朝其堂。牛眠葉吉,馬鬣發祥,安葬某某公太某老孺人,既固既藏,億萬斯年,永卜其臧,庇佑後人,俾熾俾昌,伏維尚享。”

  祭祀儀式完畢後,每人都要從墓堂提燈回家,沿途放銃、放鞭砲。

  四、墓碑

  墓碑中間竪寫死者世系姓名,男稱“考老大人”;女人稱“妣老孺人”。

  墓碑中間的數字要過“黄道”,如前“靈牌”所叙。客家人祖母、母親的墓碑上稱“孺人”。其來歷有一番説法:傳説南宋末年,宋帝昺爲元兵所追,正溯江而行,來到梅口(即今梅縣鬆口鎮)的燕賴村渡口,而元兵至,舟子及隨從大駭,均棄宋帝昺而逃。正危急間,適上山客家樵婦一隊經過其處,皆肩荷竹杆,手提鐮刀,突然而出。元兵疑爲救兵,驟然退去。宋帝昺於是得救,大喜,即指舟上各物,爲封贈客人婦女之用,並準客家婦女死後,一律稱爲孺人。(孺人,宋代用爲通直郎等官員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明、清則爲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

  五、孝家春節

  在金豐片一帶的孝家過第一個春節時,一般不貼紅紙春聯,如果要貼,只能用青紙(男孝)或黄紙(女孝)寫一般詞語的對聯,如“鬆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之類。也不做年糕粄,不走親戚。要由親友先到孝家慰問,然後孝家才敢去回訪。如果親戚不先到孝家,那就意味着以後不再來往,從此斷絶親戚關係,俗語叫做“人情孝下斷”。

  豐田片的習俗恰恰相反,要孝家先主動去拜訪親戚,然後,親戚回訪,如果親戚不回訪,則以後就不來往了。

  六、冥誕

  冥誕,是陽間的兒孫給去世的先人在其生日時做“冥壽”。冥誕跟陽間做壽歲數正好相反,男做一,女做齊頭,也就是説喪者是男的,冥誕是71歲、81歲……101歲,而女的則是70歲、80歲……100歲。冥誕做到百歲就不再做了。

  冥誕這天,陽間兒女準備好三牲、蔬果、酒茶,以及逝者生前特别喜歡的食品,先祭神,而後到祠堂上香敬祖,父(母)冥誕祭祠文曰:

  “恭維華誕大吉,廣分桃液於雲仍,壽域宏開,長播祥光於奕葉,想稱觴之有慶,自斯祝嘏之難忘。際兹吉日,正逢華誕,向祠宅而稱慶,猶是堂下之舞觴,陳方物而告虔。居然春酒而介壽,伏願列祖來格來嘗,更祈後嗣俾熾俾昌,尚享。”

  祭祠堂後,帶着準備好的三牲、蔬果、酒茶等物品,到逝者的墳墓前祭祀。祭父(母)冥誕祝文曰:

  “追維我父(母),棄世多年,四時哀慕,觸目凄然,遺器猶在,嘉言孔牽,謹守儀(懿)範,罔敢弗虔,兹值×旬,敬陳酒筵,冥筵具慶,享樂無邊,庇佑子孫,福壽綿綿。靈其不昧,陟降在前,尚享。”

  祭祀,是家庭中祭祖先和祭宗祠活動的簡稱,它是祖宗崇拜的具體表現,是客家人維係全族的凝聚力量,是家族精神家園的重要依託。《禮記》説:“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孝經》説:“爲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禮記》還説:祭者,孝之本也。這些言語充分説明瞭儒家傳統文化賦予祭祀以“報本、追遠、崇德”的意義,以期達到盡哀、報恩、不以死傷生、教孝的目的。祭祀,按祭祀的規模及地點來分,通常有廟祭、家祭、墓祭以及路祭。

  七、廟祭

  經過儒家倫理化解釋,相信靈魂附於虞主,供奉於祖廟,所以,最早的祭祀應該是廟祭了。現在,大型廟祭,一般都是族祭。

  在永定農村,大多聚族而居,一個自然村幾乎都是同一族。家廟内,設祖先的遺像、譜諜和神座。廟祭往往是一族人甚至一村人的行動,規模頗大,氣勢非凡,常常由族中長者領首,安排人員灑掃家廟、擺設供品、焚香禱祝、奠酒虔敬。行祭之時,族中長者居中,率族内衆人焚香,行“四叩禮”。

  祭祖祠文略舉一例:

  “伏以,祖德長昭,用舉明禋歲祀之典,宗功遠蔭,爰興水源木本之思,春露秋霜,不勝凄愴之感,恭維我祖,德積先代,澤被後昆,樹美範於當年,恩勤並著,垂嘉祥於此日,澤惠咸敷,故派衍雲遥,難忘報本之念,虔備俎豆之儀,伏冀列祖,精誠應一氣相通,佑我後裔,奕世流芳,丁糧兩盛,富貴綿長。尚享。”

  整族人一起進行的廟祭,在今日鄉村中已不多見。即使是在過去,也是一年祭奠一次。現在,如果有好幾代之前遷居外地的後裔,包括不少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回鄉認祖歸宗,那麽,祭祀家廟和開基祖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小家庭到祖廟祭祀却很頻繁,通常與敬神相並列,大凡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昇學喬遷等,在敬神完畢後,都會到祠堂去祭祀祖先,表示向祖先報喜(或報喪),並祈求賜福後裔、保佑平安。

  八、家祭

  過去,只有士大夫以上階層的人才有宗廟,而無廟的下層民衆,就仿傚有廟者,在家裏祭奠祖先,這就是家祭了。

  家祭比廟祭更方便,於是,慢慢地就普及開了。家祭時,在堂屋正中要設家譜掛於墻上。再大範圍的家祭,則要將族譜掛於墻上正中。這種家譜與族譜是一張圖表,上面填寫各代先祖的名諱,按先後次序排列至今。近祖的名諱,不僅“家譜”、“族譜”上要寫,而且要設“牌位”。這種牌位高尺餘,鑲於木座上,以木刻成方頭或圓頭碑狀。如果是簡單的碑身,則是一塊木板,上書毛筆字,正面寫:“顯考×(姓)公諱××(名)之神主”、“顯妣×(姓)孺人之神主”等字樣,下款寫立“神主牌”人兒、孫、曾等立名,背面寫祖先生卒年月日。父母去世後,選擇一個吉日良辰,將其與在家的列祖列宗神主合火併祀。合火文曰:

  “維顯考(妣),厚德無愆,捐棄不孝,屈指多年,神主在家,朝夕奉虔,兹擇吉日,合火祖先,共享祀典,配食陶然,謹治牲醴,敬告尊前,神其來格,鑒此菲筵,尚享。”“神主牌”平日收藏於壁龕之中,遇有家祭時,才取出來供祭,民間稱之爲“請‘主’”。

  家祭時間、次數、方式,各地不完全相同。在基本程序中,應有設祭品、焚香、奠酒,家主率其兒子媳婦孫子孫女等,向神主行“四叩首”禮,祭祀時,家主要講述先人行狀、業績,昭示子孫。有的家庭,在祭奠時,主祭者還要誦念“祭文”,祭文曰:

  “兒承父母之體,感天地之恩。今當吉日,修禮備饌,以饗先君;乃祀諸聖,應有備儀,恭呈祭品。恪遵禮儀,追思先考。體孝行恭,而教後輩。”

  祭畢,向後人展示“家訓”或“祖訓”,藉以教育後代光宗耀祖,勤廉自勉。農村的家祭時間,一般是在除夕、清明時節、中元節或是祖先忌日時進行。

  九、墓祭

  墓祭,是到祖先的墳塋地去祭奠。這種墳地,一般稱之爲“祖墳”、“祖塋”。墳地大都有墓碑,有“石供桌”,開基祖或者有功名的祖先等通常都是大墳大墓。

  祭祀時間,通常有春祭、秋祭。春祭大都在春節開小正後(立春後)至清明節前。秋祭大都在中秋節前後。

  祭祖一般從遷到所在地的開基祖開始,祭開基祖通常都有一個約定好的固定時間。祭祀開基祖,輪到值年的裔孫要準備好猪羊、酒醴 、喇叭、樂隊等,做好禮粄,買好狀元糕、糖果、水果等。

  這一天清早,先到祠堂祭祖宗神位,擺上香案、猪羊三牲(或五牲)、齋蔬,由宗族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長輩主祭,值年的裔孫作爲陪祭,禮生根據情况主持單獻禮或者雙獻禮,禮生讀祭廟文後,燒紙、化財寶、放鞭砲。祭完宗廟,祭祖大部隊出發,土銃帶頭,接着銅鑼、金鐘,鳴鑼開道,高燈、條幅緊跟其後,條幅上寫着公祭某郡某府始祖某公等字樣,猪羊、香燭,各種祭品,喇叭、樂隊,浩浩盪盪前往墓地。

  到了墓地之後,衆人先割草,打掃墓地,而後將鷄血寶錠紙壓在墓碑上、掛白,擺上香案、猪羊三牲、菓酒,齋蔬,點上蠟燭、香,開始參拜祖宗。禮生在旁唱禮,主祭跪在墓堂中間,陪祭跪在主祭後面,其他裔孫也要在墓地上跪拜,禮生讀祭祖文。祭祖文曰:

  “緬懷我祖,我族之光,創業開基,功績輝煌,恩深德厚,源遠流長,凡我裔孫,千載難忘,兹當春日,景美辰良,謹備不腆,牲果酒漿,誠心誠意,拜揖墳堂,以報恩德,以表衷腸,伏祈我祖,鑒此馨香,佑我孫支,俾熾俾昌。尚享。”

  讀完祭文,喇叭奏樂。最後燒紙、放鞭砲。

  祭完後,衆人將猪羊三牲等切好下鍋煮熟,大家在墓地上喫飯喝酒、猜拳、行令,商討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大家紛紛在祖宗面前許諾,如果今年生兒子出多少錢,結婚、高中、發財又出多少錢,紀事者將大家的許諾一一記録在案,以便日後兑現,酒酣飯飽後大家才盡興回家。大家族其他的大墳大墓的祭祀也大致如此,只是喫飯從墓堂移回宗祠,時間也改在晚上進行。而小家庭的墳墓,祭禮就簡單多了,没有禮生,也不一定要祭文,也没有猪羊、喇叭,只要墓地修整乾净,燒香祭拜,虔誠肅穆即可。

  十、路祭

  清明時節,大家又是家祭,又是墓祭,祭祀自己的祖先,這時,人們也會聯想到了那些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推己及人的儒家古訓,慈悲爲懷的佛家説教,以及對無祀鬼魂作祟的恐懼,使人們在祭祀祖先、給祖先修墳墓的時節,也給無祀鬼魂設祭。

  清明以及中元節前後,現在偶爾還可以見到在路邊祭祀孤魂野鬼的,這主要是因襲明朝的習俗,目的就是讓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死有所祀,不會四處游盪,作惡作祟。路祭只是略備一些齋蔬、香紙,齋蔬放在歧路旁,香紙插在齋蔬邊上。

  在湖坑鎮,清明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艾粄”,等到黄昏之際,人們會到固定地點祭拜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慰籍地下餓鬼。過去的路祭通用文有:

  “靈輀駕兮,碎裂肝腸。昔日問安寢室,今朝薦别道旁,親屬濟濟,吊誄悲傷,執揚披拂,若癲若狂,猿啼鶴泪,血海蒼蒼,從此永訣,野曠荒凉,臨岐再奠,酹酒三觴,尚享。”

  如今,已經没有人再用祭文路祭了。有些地方專門建造祭祀孤魂野鬼的墳場,形制略如一般較大的墳墓,稱爲“厲壇”。到中元節或其他商定的日期,有人輪值設祭,并且還有所謂“搶厲壇”的風俗。因爲祭厲壇,同樣有許多祭品,也有行禮儀,念祭文,目的是要遊魂野鬼不要作祟民衆,保佑鄉村民衆平安、五穀豐收。

  祭禮完成之後,主祭人宣佈結束,在場人員就動手搶祭品。迷信説,搶得越多越吉利。如果没有搶到食品,就撿拾幾根綫香脚回去,也是吉利。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