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明代二十位册封使調查與探頤

  【中文提要】永樂二年(1404年)二月,琉球國中山王世子武寧遣使告父察度訃,明成祖命禮部擇選行人派往琉球賜賻、吊祭並行册封之儀,自此拉開中國册封琉球的序幕。及至崇禎自縊,仍有弘光建都南京,派遣陳燕翼、韓元勛册封尚賢爲王,惜因戰亂未能成行。縱觀有明一代,起武寧訖尚豐,共册封琉球17次,其中册封中山15次,册封山南2次,册封使計有30人。除去時中、柴山籍貫不詳以及一名册封使姓名佚失外,其餘27人分佈於全國十省,就其地域而言,東達寧波、西扺大理、南至汕頭、北到北京。筆者從2012年12月開始調查明代册封使,截止2017年9月,已走過20位册封使的故鄉。不僅觀瞻了册封使的宗祠、墳墓,拜謁過他們的族人乃至直系後代,並采集到有關册封使的傳説,還研讀過各位册封使的族譜,取得較爲豐碩的成果。本文力圖彌補以往研究的不足,糾正固有認識的錯誤,希望通過探賾索隱文獻史料與親臨實地采訪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更爲全面地呈現册封使的真實面貌,促使學界對册封使這一群體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關鍵詞】册封使;行人;給事中;家譜;田野調查

  【要旨】永楽二年(1404年)二月、琉球國中山王の嫡子武寧は使者を派遣し父察度の訃報を知らせた。明の成祖は禮部に、琉球へ人を派遣し、吊問品や金銭を寄贈すること、葬儀と冊封の儀を執り行うことを命じた。これより中國の琉球冊封の序幕が開かれた。崇禎の自殺に至ると、弘光による南京建都があり、陳燕翼·韓元勲を派遣し尚賢を王として冊封しようとする動きがあったが、惜しくも戦亂によって葉わなかった。明代には最初の武寧から最後の尚豊まで、計17回の琉球冊封が行われ、中山の冊封は15回、山南の冊封は2回、冊封使は計30人いた。時中と柴山の本籍の不明な者と氏名が不明の1名を除き、殘りの27名は全國10省に分佈し、地域について言えば、東は寧波、西は大理、南は汕頭、北は北京に至った。筆者は2012年12月に明代の冊封使に関する調査を開始し、2017年9月に至るまでに20名の冊封使の故郷を訪れた。冊封使の祖廟や墳墓を見學しただけでなく、彼らの親族ないし直系の子孫に拝謁し、冊封使に関する伝説を采集できただけでなく、各冊封使の族譜の精読もおこなえた。比較的豊富な成果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たと言える。本稿は先行研究の不足を補うために、これまでの誤解を修正し、文獻史料の精読と現地調査を相乗的に活用することで、冊封使の真の姿をより全面的に明らかにし、學會の冊封使に対するより深い理解の促進を企むものである。

  【キーワード】冊封使、行人、給事中、家譜、フィールドワーク

  永樂二年(1404年)二月,琉球國中山王世子武寧遣使告父察度訃,明成祖命禮部擇選行人派往琉球賜賻、吊祭並行册封之儀,自此拉開中國册封琉球的序幕。及至崇禎自縊,仍有弘光建都南京,派遣陳燕翼、韓元勛册封尚賢爲王,惜因戰亂未能成行。縱觀有明一代,起武寧訖尚豐,共册封琉球17次,其中册封中山15次,册封山南2次,册封使計有30人。除去時中、柴山籍貫不詳以及一名册封使姓名佚失外,其餘27人分佈於全國十省,就其地域而言,東達寧波、西扺大理、南至汕頭、北到北京。筆者從2012年12月開始調查明代册封使,截止2017年9月,已走過20位册封使的故鄉。不僅觀瞻了册封使的宗祠、墳墓,拜謁過他們的族人乃至直系後代,並采集到有關册封使的傳説,還研讀過各位册封使的族譜,取得較爲豐碩的成果。本文力圖彌補以往研究的不足,糾正固有認識的錯誤,希望通過探賾索隱文獻史料與親臨實地采訪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更爲全面地呈現册封使的真實面貌,促使學界對册封使這一群體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聖明有道   守在四夷

  中國古代,凡帝王祭告天地宗廟,選立皇后,或向皇子、宗族、外戚、藩屬授勛封爵時,均要舉行相應的典禮儀式,由此形成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即爲“册封”。按《類篇》雲,“册,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凡冊之類,皆從册,或作冊,古作笧”,並注“楚革切,又並所晏切,編竹木爲落也,册又初諫切,編竹木補籬,謂之册。”戴侗進一步解釋説,“册,楚革切,郱敦文,編策以爲書記也。象形古者書以刀筆,載之方册,削木爲方,編竹爲册,亦通作策”,“按古者命公卿侯伯,必有訓辭,書之以册,或以方,非專以爲符命也。一長一短,乃傳寫文飾之變,郱敦乃其本文也。”朱荃宰總結前人説法又曰“《説文》雲:‘册,符命也’,字本作策。漢制,命令其一曰策書,漢武帝封三王,策文唯用木簡,故其字作策。至唐人,逮下之制有六,其三曰册,字始作册,蓋以金玉爲之。《説文》所謂諸侯進受於王,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者,是也。”至於“封”之意,《説文解字》解釋道,“封,爵諸侯之土也,從之、從土、從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裏,伯七十裏,子、男五十裏。徐鍇曰:‘各之其土也’,會意府容切。”另外《類篇》提及,“方容切”、“又芳用切,封又逋鄧切,喪葬下土也,又彼驗切。”熊忠再釋之,“從圭所執也,又土陪益曰封。《記·檀弓》:封之崇四尺。注,聚土爲封。又《周禮》封人謂壝堳埒也。又《地官》溝封。注,謂起土界也。又《大戴禮》五十裏爲封,又前《刑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方千裏”。

  中國古代相對周邊有着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水平,素爲鄰邦小國仰慕,因此在歷史上,海外諸國奉表稱臣,歲時納貢,進獻土産方物,確立對中國的臣屬關係。另一方面,在傳統的思想和文化影響下,中國中央王朝也派遣使者前往四夷頒佈詔敕,舉行册封大典,並賜予冠、服、帶、印,任命其爲一國之主。政治上的册封體制與經濟上的朝貢貿易不僅加强了中國與外藩以及朝貢國之間緊密的聯繫,還對東亞、東南亞政治穩定與經濟繁榮産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明代建立伊始,便派出使者前往周邊列國詔告改元,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高麗與安南成爲首批派出詔撫使的國家,而琉球也在洪武五年(1372年)收到了朝廷的詔諭。隨後,琉球國中山王察度派遣王弟泰期等隨楊載赴華進貢,正式建立了中國與琉球的官方聯繫。對於新近依附的海外諸國,由於各國在與明朝建立關係前已有國王管轄其地,因此明朝以頒授印鑒的方式予以承認,不過對安南、高麗、占城賜印的同時還伴隨着册封行爲。至於後來的繼任者,外藩累世以册封任命的形式予以延續,朝貢國日本、渤泥、爪哇等則僅僅以回賜的方式交通往來。縱觀整個明朝,雖然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衆多,但只對朝鮮、琉球、安南、占城、暹羅、滿喇加六個國家有過册封之舉,其中,册封琉球高達17次,爲六國之最,占城雖然較少受到世人關注,但也曾十次接受册封。餘下的暹羅與滿喇加均被册封過3次,不過暹羅受封無連貫性,滿喇加受封集中在景泰至成化三朝。此外,中國雖然也曾在永樂和萬曆時分别册封過源義持和平秀吉爲日本國王,但這更多地限於一種形式,而真臘受封僅在鄭和下西洋的永樂三年(1405年),象徵性意味較濃,概屬政治妥協而已。

  明代册封海外,雖然假一品服,但派遣使者原有的身份與品階因不同國家有着明顯的差异。一般而言,朝鮮、安南與中國陸地相連,屬於傳統的大陸性國家,由於對漢文化的推崇,因此派出的册封使也較其餘國家高。如建文三年(1401年),册封朝鮮世子李芳遠的正、副使爲通政寺丞章謹和文淵閣侍詔端木禮,兩人分屬正五品和從五品。又如正統元年(1436年),“遣行在兵部右侍郎李鬱爲正使、行在通政使司左通政柰亨爲副使,持節齎印往封權安南國事黎麟爲安南國王”,正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相比同期册封以海洋爲國體的群島或半島國家,其使者地位較低,差距甚大。就占城而言,洪武二年(1369年),“遣中書省管勾甘桓、會同館副使路景賢封占城國王阿荅阿者爲占城國王”,正、副使前者從七品、後者從九品。而册封琉球的使者比之占城更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遣行人周彛賫勑使流球國”,派出的行人只有正八品。再者,以時間論斷,終明一世,正統元年(1436年)以前與以後的册封使搆成有着鮮明的特色,正統改制後的册封使官職與級别趨於穩定,對待不同國家不同區分。以琉球、占城、暹羅的册封使爲例,正統前的册封使或爲行人或爲其他官職,但正統後加上滿喇加,正使統一爲從七品的給事中,副使統一爲正八品的行人。但是册封朝鮮却與之大相徑庭,盡管正統以前四次册封使者官職不盡相同,然而正統以後的十次册封正、副使多用太監,即使有三次起用行人,也只位列副職。明代的中官爲皇帝近侍,口銜天憲,從另一側面也能看出明王朝對派往朝鮮使者的看重。至於册封安南的使者,正統中期開始副職固定爲六科給事中,位列從七品,正使有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參議左參議、司經局洗馬等職,均爲從五品,不過弘治十八年(1504年)的正使却是官僅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是爲特例

  持節中山   不辱使命

  永樂二年(1404年),琉球國中山王世子武寧、山南王世子汪應祖來華告父喪,明太祖各遣使册封,賜之錫命,嗣後“其國王嗣立,皆受朝廷册封”。有明一代,共册封琉球17次,其中册封中山15次,册封山南2次,册封使共計30人。除去3名籍貫不詳或無從考證的使者之外,餘下27人分佈佔據明代中央直屬兩京十三布政司十五個行政區的三分之二。在這些册封使之中,江西省最多,共有7人,福建與浙江次之,均爲4人,北直隸再次之,有3人。此外山東、雲南、湖廣各2人,南直隸、廣東、河南各1人。

  明代册封琉球,册封使的遴選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册封使選用的多是操行耿介、品貌非凡之人。陳謨“丰儀甚偉,器識凝遠”,潘榮“寬平和易,不言人過,而風規肅然”皆如此,還有官榮“儀容豐偉,聲音洪壯,和易質直,是非不妄,有古人風”,嚴誠“使節之爲青雲,青雲之爲使節者也”等等。其次,册封使一般都是才識兼備,篤學好古之人。在所知的二十九位册封使中,進士多達二十五人,陳季芳“幼聰穎,博通經史”、張祥“文學優裕,操屢端方,四方學者多從之”,而且他科考成績二甲五名,爲所有册封使名次之冠。即使舉人出身的邵昇,鄉試名次四十四,位居前列,而陳謨也是“正統戊午鄉試第二”。此外,簡選册封使亦看中“生平以氣節自命,長於應封”這類曾有出使經歷之人。又如邵昇“成祖改元授行人,奉璽書使河南、北暨山海迤西,俱稱上意,兩被燕賜”,還有正統十年(1445年),“遣魏國公徐顯宗等爲正使、給事中陳傅等爲副使,各持節册寧夏衛千户成銘女爲慶府安塞王秩炅妃”,又,“景泰元年八月十三日,兵部尚書侯公以總督征苗軍務得疾,卒於貴州普定衛。訃聞,上深嗟悼,遣行人童守宏諭祭,工部爲治塋域”等等。以上提及的邵昇、陳傅、童守宏在受命之前履行過奉旨地方、册封藩國、弔喪祭祀的使命,因此被派往琉球册封名至實歸,當仁不讓地成爲理想之選。

  關於册封使的選派,還存在一定的變數,即便被選中册封琉球,不一定最終能够成行,這分爲三種情况。其一,由於册封使受命後突然過世,於是擇選他人前往。景泰六年(1455年),“遣給事中嚴誠爲正使、行人劉儉爲副使,賫詔封琉球國中山王弟尚泰久嗣王爵”,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嚴誠“至金陵發病,卒”,於是朝廷重新任命李秉彝爲正使前往琉球册封。再如成化七年(1471年),“遣都給事中丘弘爲正使、行人韓文爲副使,往琉球國封其世子尚圓爲中山王,並賫儀物行慶吊禮”,意想不到的是,丘弘路經山東德州病故,因此朝廷又“遣兵科給事中官榮使琉球國,先是,以户科給事中丘弘爲正使赴琉球封王,弘至山東病卒,故復遣榮,偕副使行人韓文以往”。再者,册封使選定後其父親或母親過世,因丁憂之舉時有改派他人之例。景泰二年(1451年),“遣左給事中喬毅、行人童守宏諭祭故琉球國中山王尚思達,封其叔父尚金福爲中山王”,可是喬毅受命不久後父親去世,需丁憂二十七個月,朝廷又令李秉彝代而前往,至景泰五年(1454年),方“復除右給事中喬毅於刑科給事中”,就其原因,“以親喪服闋也”。一百五十餘年後,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命兵科給事中洪瞻祖、行人王士楨册封琉球國王”,幾個月後洪瞻祖母親過世,“改兵科右給事中夏子陽代洪瞻祖册封琉球,以瞻祖聞艱歸也”。再次,也有册封使因爲人正直得罪權貴,反遭陷害而終未出使者。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册封正使吴時來因彈劾嚴嵩受到誣陷,被姦佞之徒以“遣使琉球疑其悔行,欲藉口自脱”的罪名“送鎮撫司嚴刑訊鞫”,於是朝廷改“遣刑科右給事中郭汝霖、行人李際春持節册封琉球國中山王尚清世子尚元爲中山王”,直到穆宗登基,吴時來才官復原職。

  此外,由於册封琉球需要渡海以往,生死難料,難免出現被迫出使甚至逃避的現象。明初較早一位册封使時中原是四川布政司右參議,獲罪後請以出使琉球得以减免,史載“初坐罪,當謫戍邊,上書陳情願改過,遂命爲行人,至是出使琉球還,故復其職”。亦有受到排擠被迫出使琉球之例,嘉靖時“内閣張孚敬搆陷學士夏言,侃摘其幽隱,悉數之不少忌,遂爲所中,奉命使琉球”,因此陳侃在《使琉球録》中提到“時侃待罪左省,俾充正使往”。更有甚者,懼怕航海艱險,逃避使命,最後遭到削官貶職。崇禎二年(1629年)册封琉球,“時科已推山東杜三策,行人應屬江西蕭士瑋,次則山東孔聞籍,兩人交相推諉,至詬詈於司正揚掄之門,掄不勝其憤,遂自請行。有旨:揚掄歸昇京堂用,蕭士瑋降三級調外任,孔聞籍不準考選調南京用”,蕭士瑋和孔聞籍的行爲反映出册封琉球畏懼的心態,也爲後世出使海外者譏笑。

  册封使調查緣起與準備

  1、調查之緣起

  由於一直對册封使的關注,筆者多年收集到大量方誌、文集與筆記中涉及册封使的相關記録,但仍覺得文獻不僅缺少,而且記載差别無多。要想獲取新的史料,必須把眼光投向新方向,正如“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所説,因此在2012年萌生親自往册封使故鄉調查的想法。另外,泰山學院周郢的行爲提前了筆者調查的時間。該年11月初,筆者正好看到有杜三策的一則報導,提及杜家遺存的家譜與一篇關於琉球的奏疏,便通過山東籍朋友聯繫到之前的調查者周郢先生。周先生需要一些杜三策出使時的送行詩文,本着“要把金針度與人”的精神毫無保留地提供,但向其索要琉球奏疏全文時,因其早已打算就此發現寫成論文發表,故未能給予。遂决心即刻親往山東,於是拉開明代册封使調查的序幕。

  2、調查之過程

  調查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每個人都有一套範式。在展開調查前,首先得完成先期研究,即資料收集工作,查詢的範圍除了使録、詩文集、傳記資料、新志書外,還包括登科録、舊方誌、墓誌銘、神道碑等與册封使身世與家族相關的史料。這樣的整理工作並非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可能長時期的積累才會有新發現,而對某些册封使的前期準備,特别是嘉靖以前的册封使,需要一月甚至數月的時間。在資料搜集比較完備的情况下,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撰寫有用信息和采訪提要,製作調查表格,當然還包含調查時需要諮詢的問題。特别是一些問題舊有的認知與新見的材料可能存在矛盾,因此需要在調查時弄清楚,然後方可擬定來回路綫,確定住宿賓館,選取動車車次,查詢轉乘公交車、大巴車、鄉村巴士的信息,因此路綫的安排一定要很細緻。調查時間一般選擇在工作日,有時還會提前聯繫當地文史館,向他們尋求幾位地方文化研究者。在調查結束後還要就調查的内容與發現進行整理,填寫狀格,是爲之後調查報告或論文寫作的摘要。其中至爲重要的是辨僞工作,切記不能人雲亦云,對於不實之處要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斷不能爲了顯得内容充實而不願割舍。

  3、調查之困難

  然而調查並非一帆風順,需要克服種種困難。册封使調查面對的最大困難是册封使所在村落的考證。一般新舊方誌和使録只記册封使爲某縣之人,至於在該縣的什麽地方,鮮有提及。册封使所屬的縣域,少則幾十萬人,多則近百萬,一些縣域現在已發展爲中型城市,像陳季芳故鄉潮陽人口超過300萬,人海茫茫,因此只得先到地名志裏查詢有關信息。若仍查詢無果,只能從册封使姓氏入手,可先到縣城詢問該姓氏的聚集地,再前往找尋,有幸册封使特别眷佑,每次都能收到滿意的結果。另外一個困難,是要在短暫的時間内建立與當地人的信任。一般而言,平原型縣域要比山區以及丘陵型縣域開放,南方比北方開放,沿海比内陸開放,因此册封使的家鄉若比較閉塞的話,需手持開具的介紹信前往。但即便如此,因當地村民與外界溝通較少,也不怎麽接受新興事物,陌生人突然來訪,總覺得會有什麽目的,亦擔心説話不慎讓祖先蒙受冤屈。時間的流逝本不能讓調查盡興,還要在有效的時間内建立信任,是一項十分繁瑣的事。再者,找到合適的調查對象尤爲重要,雖能遇見耄耋之年的老人,但不一定他們就清楚册封使以及本家族的情况,因此找到真正瞭解情况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鄉下老人的文化程度一般不高,條理不甚不清晰,言語甚少或過於碎片化,因此必須引導他們開口説話並深入話題,幫助他們回憶,讓他們具體細緻地表達形象化的事物。由於祖先之事時年已久,回憶的内容前後不一,説話模棱兩可,甚至與歷史事實以及家譜記載有所偏差,可靠性與準確性有待商榷,對於此類情况不僅需要辨证,還必須給予包容。再者,册封使的調查其實也是與時間賽跑,讓人最擔心的無外乎是一到某地聽到説,“曾經有位老人很瞭解他的情况,但在前幾年過世了,而我們知道的不太詳細”,聽後不免失望與遺憾。熟知册封使事迹的老者逐漸在逝去,年輕人爲了改善生活條件,外出務工,或忙於生計,幾乎不關心先輩的過去,我們這代人再不去完成歷史的使命,恐怕再過二十年已無人知曉。最後,調查的過程還存在着語言障礙,在浙江和江西的某些地方,當地村民不會講普通話,爲了調查順利和舉得成果,聘請翻譯顯得尤爲重要。不過也有些地方由於過於偏遠、封閉、與少數民族爲鄰,即使熟悉該省語言者,也不一定能聽懂當地方言。如雲貴川三省通行西南官話,相互能用本地方言溝通,但在調查蕭崇業故鄉時却發現,當地方言只能聽懂30%-40%,因此有一些詞彚需藉助手寫完成。

  4、調查之用度

  册封使的調查是一項需要用錢支撑的巨大工程,費用全由個人承擔,出發地或成都或福州。爲了節省時間和精力,每次調查一般安排2個相鄰的地方,花費以700-800元到1200-1300元不等,其費用主要由交通費、住宿費、雜費搆成。交通費和住宿費大約各占開銷的45%,雜費主要是携帶禮物産生的費用,包括給册封使的族人、文史工作者和翻譯三方,有時還會請他們喫飯,這也是雜費的費用源之一。當然,因爲認識一些朋友,由於他們熱心幫助會省去調查的部分交通費,但即便如此,20位册封使的調查也已花費一萬有餘。這還不包括再調查的費用,因爲某些册封使並不打算只調查一次,比如潘榮有6次之多,其餘的册封使也有幾位特别有意思,再次調查很是必要。

  調查的成果與發現

  調查的成果與發現共有十項,擇其八點略述如下:

  甲、宗祠

  宗祠或稱祠堂,是中國人一種特有的文化符號,不僅是敦宗睦族、協商議事的地方,同時也因宗祠内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成爲人們在約定的日子裏祭祀先祖、追遠報本、緬懷前輩的場所。由於經歷了無數洗禮,大部分册封使家族的宗祠今已不存,即使遺留至今也多半是近30年來在原址新修或重修的,毫無歷史痕迹。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宗祠從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陸陸續續遭受破壞,至文革徹底消失踪迹,也有些宗祠的消失與此無關,在更早的時候毁於火灾,還有的宗祠在解放前就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之後再未重建。改革開放以後,有8位册封使的宗祠得以恢復,伴隨恢復的還有房祠,部分册封使家族還復製了毁掉的堂號匾、進士匾、對聯等附屬設施。不過有些册封使家族的宗祠有特殊之處,比如陳侃家族總祠爲雨鈔堂,房祠有大本堂、德性堂等8處,所有祠堂今已不存,但在重建時把陳侃祖居殘留的第三進房屋改爲宗祠。再如潘榮家族原居官田村,清中期時潘氏族人陸續外遷,原居地的二進宗祠早已不存,不過其墓地所屬嶺兜村的上潘祠堂尚存。雖保留有閩南大厝的風格,但在改建時隔成一個個獨立小間,現租給外來打工者,僅正堂存放近幾代過世先祖的遺像,並没發揮宗祠的功用。

  乙、故居

  故居分爲舊居和新居兩種,舊居指出生並從小生活之所,册封使取得功名後再蓋的房子則稱爲新居。時過境遷,現今只有潘榮與陳侃兩册封使的故居遺存下來,不過後者舊居與新居并存,前者只剩下新居。潘榮的故居建於潘榮中進士後,有新老兩處,最早的大屋建於潘榮官居給事中時,遺址位於中山路(今北京路)附近,現已不存,僅有“給事巷”的地名留存於人們的記憶裏。潘榮在致仕回漳州後,又在不遠處新蓋一座三進大厝,因此附近的小巷習稱“尚書巷”,不過此巷早已被住宅佔據,進入潘榮府邸只能從中山西路(今新華西路)的一條小巷進入。潘榮故居現僅存第一進,由東鋪頭街道辦事處佔用,分割成五間,除了雜貨鋪、縫紉鋪外,右側幾間房屋還作爲小喫店和燒烤小店使用,商户爲了經營的需要,任意改造,私聯電綫,不僅破壞嚴重,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此間住宅在民國時期曾短暫作爲潘氏宗祠使用,因此四周還能看到一些古建構建,不過房屋背面破壞嚴重。另外,大厝第二進是兩層,可能在民國時期改造過,建國後又曾短暫作爲小學教室使用。雖然早在1988年“潘尚書府第”就列爲漳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但第二進仍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舊城改造中拆除。

     丙、畫像

     中國古代没有攝像技術,因此向後人展現祖先的容貌只能藉助繪畫的形式。在二十位册封使當中,陳季芳、潘榮、陳侃、李際春均有畫像,不過都毁於文革之中,近年來,陳季芳畫像已按原樣復繪。據瞭解,畫像每年正月十五日上元祭祖時掛於宗祠正中,兩旁分别再掛一副陳季芳夫人的畫像。陳侃的畫像與此相同,只是陳侃與兩位夫人同在一副畫作裏,雖然陳侃的畫像已毁,但在他家鄉的社廟裏供奉着他的塑像,原像毁於文革,現在見到的重塑於90年代。另外,由於中國的部分家譜會將先祖中有顯赫身份者繪成遺像載諸譜端,在調查中也發現蔡哲和夏子陽兩位册封使的家譜中有其容像。

  丁、家譜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其作用有序昭穆、明世系、别親疏之類。家譜中的人物傳記信息,不僅能够從中瞭解家族來源,同時譜中的世系、誥封、像讚、詩文等史料對歷史學、社會學、科舉學、文學、姓氏學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已調查的20位册封使裏有12位册封使的家譜尚存天壤之間。按其時代區分,明代的家譜在所有册封使家鄉已不存,不過夏子陽的族人提及,30多年前曾以80元的價格賣過一套更早的族譜,可能今國家圖書館藏萬曆本《夏氏家譜》就來源於此。另外在重慶江津薛先生家中,還藏有萬曆本《郭氏家譜》,共有四册。

  戊、墳墓

  經歷過滄海桑田,除少數幾位外,大部分册封使的族人並不知道他們的墓葬位於何處,就算譜中有記具體的埋葬位置,也因名稱的變化不能確定具體方位。不過可以明確的是,册封使陳侃的墓在文革時被破壞,後來夷爲平地,不剩一點痕迹。相反,有一些册封使的墓葬雖有破壞,但仍保留了下來,其中李際春墓和杜三策墓還列入了縣級文保單位。李際春墓的石像生因平整土地埋在地下,所以保存完好,而謝杰墓只剩下文武翁仲,另外,潘榮墓現在已進入修復階段。

  己、傳説

  在調查中發現,陳季芳、萬祥、潘榮、董旻、陳侃、夏子陽、杜三策、楊掄八位册封使的家鄉有關於他們的傳説,部分還與琉球相關,如董旻王的故事,楊封王的故事。不過還有一點有趣的現象,明代最後兩代的册封使故鄉幾乎都有金頭傳説,這是一個有趣而且值得研究的問題,但説法各不相同,現將夏子陽的傳説介紹如下:

  夏子陽與嚴嵩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他出使琉球返回途中遇到風浪,船飄到黑水洋,在那裏停留了一段時間才得以回國,這時正好碰上皇帝過生。嚴嵩因與夏子陽有隙,於是在夏子陽給皇帝的賀禮壽燭中加入了硝,使壽燭點燃没多久後就燒盡了。皇帝不知原委,以爲夏子陽詛咒自己短命,便將他砍頭。不久嚴嵩被打倒,夏子陽沉冤得雪,皇帝爲了表示對他的歉意,御賜三斤六兩的金頭。夏子陽的家人爲了不讓歹人對金頭動心,打算用十八口棺材將他葬在十八個不同的地方。發喪那天,只有他女兒知道父親在哪口棺材裏,因爲真正的棺材上留有她用牙印做的記號,而扛過這口棺材的人不到一年都相繼去世。

  事實上,夏子陽與嚴嵩並非同母异父的兄弟,後來也老死家中,就其生活年代亦有差距,嚴嵩去世時夏子陽才六歲。此則傳説,只是從側面反映了夏子陽爲人正直,在朝中常常遭到姦人排擠。

  庚、眼睛菩薩

  在陳侃的故鄉的社廟有一尊神像,高約25cm-35cm,施以涂料,右手處有摔傷的痕迹,人稱眼睛菩薩。從外表看,神像並非中原人士,當地傳説此神像由陳侃自琉球帶回,因神像主眼,叩拜能保佑人的眼睛明亮。神像旁邊還有洗眼池,佛龕兩側寫有“神醫萬里人”、“光照天邊月”的對聯。該社廟除供奉本村信仰的神明外,還供奉地母、觀音等道教、佛教中的神明以及册封使陳侃。考慮到社廟只屬於陳氏族人、神像又不是中國人的樣貌、陳侃以外無人出使外國三點因素,當地傳説眼睛菩薩來自琉球必有所本,至於是不是真正來自琉球,還需進一步研究。

  辛、張祥第二封《却金書》

  欽差副使右司副張再書申奉琉球國王,向承嘉惠,敬戒墨卿,專人辭謝,王不餘信。復書使人來曰:“微邦鄙陋,餼廪菲薄,無以爲禮,且疇昔以來,具蒙容受,必欲固却不亦异乎?”噫,王言過矣,琉球雖小,北臣中華,東跨日本,西憑暹羅,南友交趾,四方珍寶,奇玩方物,番賨於此府聚。使祥有欲雖連艘稇載,不能盡其有,惟其不欲,是以一簞食不肯受於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况兼金之饋之多乎?若謂昔者之受,是今日之辭,非大不可也,古不雲乎?人各有志,所向不同,有登山而採玉者,有入海而探珠者,豈可一概以繩人哉!祥資質庸不慕古則,確荷蒙聖明,不以樗櫟礣綫兼收並蓄,以備任使。既不能專對以盡職,又從而無耻以辱命,其爲自棄,孰甚焉!况祥之辭饋非欲矯情,實出本心,請以一説爲王誦之。祥自受命以來,處閩藩半載有奇,日惟廪粟之入而公私交接,秋毫無染,此實鎮守、巡按、藩臬大臣與王之使臣所共知也。比至琉球,所携惟書數部,衣數匣而已,自此之外,亦無長物,此又同舟共濟之人與王國官僚所共見也。質此二端則祥之却金,真情實意,較然明白又何异乎?惟王察之,再敢奉書,返壁毋勞,復至敬奉書不一。

  成化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再書申奉,是書又達王,於是月二十日復遣其國大臣烏布那古、武志麻部、大夫長史等官送金至天使館,辭謝却之,再四不從。

  明代出使海外,册封使多是清廉之人,最早辭却贈金的是册封安南的册封使,洪武三年(1370年),“翰林院編修羅復仁、兵部主事張福傳詔還自安南,言安南饋黄金、吉貝等物,已却之不受。上曰:‘不受其饋,是也’”。册封琉球使亦是如此,除去爲人所知嘉靖以後的册封使,歷史上還有邵昇“使琉球,却其國王刀、劍、沙金諸物,事聞於上,燕勞有加”,韓文“使琉球,嚴禮度、宣德意、辭所饋儀物”。此外就是張祥“使琉球,國王贈金,堅辭之,有却金書爲人傳誦”。張祥的家譜中收有兩份却金書,第一份收録於《歷代寶案》中,唯第二封不見於其餘史料記載。張祥在文中再次表明他堅决辭金的態度,這種一介不取的精神和廉潔自律的品質,不僅維護了明朝的形象,也爲後來的册封使做出了榜樣。

  結 語

  在調查了二十位册封使後筆者更加堅信,陳侃之前無《使琉球録》傳世的原因並非在於海禁或宫火,而是根本没有寫所致。首先,即使民間不能傳閲對外交通的書籍,但官方不應受此限制,永樂洪熙兩朝共册封琉球五次,若有進呈使録,明代官修的《文淵閣書目》、《秘閣書目》、《内閣書目》爲何不予記載。其次,陳侃之前二十位册封使,恰好有十人在他們所屬地區的方誌裏有傳記,然而,除了潘榮著有《歷代統論》和劉儉撰有《攬轡集》外,並無提及其餘册封使有使録存在。其三,在明代的類書、叢書和私人筆記裏,找不到描寫陳侃之前的册封使出使琉球有寫過使録的文字。其四,陳侃曾提到,“因封琉球舊案,禮部失於回禄”,然而,使録爲何不在大内,爲何六科和行人司没有備份,由此看來,祝融之灾很可能只是禮部找不到使録而不得不給出解釋的一種托辭。其五,在對二十位册封使的調查中,除去張祥家譜記載有《敏齊集》外,所見剩餘册封使家譜都没提到過曾寫使録的情况。至於其中原因,查詢史志,有幾位册封使回國後不久便病逝,自然不會寫有使録。另外,大部分册封使回國後雖因出使有功被調往其他部門歷練,仍就爲國效力,不過由於時間和經歷無暇他顧没寫使録,這是使録未能流傳的客觀性原因。最後,嘉靖以前仍有可觀的《使朝鮮録》存世,探究其原因,不僅在於朝鮮文風較濃,禮儀制度悉仿中國,詞賦唱和亦屬文化交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朝鮮與中國水陸相連,瞭解朝鮮對中國周邊環境的安全與穩定極其重要,明代士大夫也有寫作使録的理由。反觀琉球,由於認知的差异,隨着不值得寫也不必寫的思想根深蒂固,最終册封使都没有書寫使録,因此,華夷思想是無使録流傳的根本性原因。

  册封作爲中琉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對册封使的研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過去囿於條件的限制,學界比較傾向於在文獻史料中尋找資料,並不重視利用田野調查開拓新的視野。在今後的時間,筆者將繼續踏上册封使調查的旅程,期望早日完成明代册封使的調查工作,並結合文獻繼續探頤明代册封琉球的歷史,以期全面真實反映册封使這一群體,爲中琉歷史貢獻做出的努力。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