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試圖定義、量化、構建幸福,以探索通向幸福的路徑,中華民族也不例外。縱觀歷史,在不同的的歷史階段中,人們對幸福的理解不盡相同,不同的民族對於幸福狀態定義會受到文化、地理、歷史等因素的影響。因而在中國廣袤多樣的土地上生活着的中華民族對於幸福定義和理解也受到社會變遷與民風民俗的影響,而這些定義和理解也流露於社會變遷與民風民俗的變遷之歷史長河中。
近年來,隨着經濟科技的發展,我國大陸人民的總體幸福感不斷提高,對於幸福的追求也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轉移,從吃飽穿暖逐漸精神豐足轉化,幸福的内涵也越發豐富。隨着研究開展,越來越多的學者贊同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體系下的幸福感是不同的。那麽,與大陸一衣帶水却又隔海相望的台灣在對幸福感的理解和感悟上是否一致融合?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集團的一部分軍政人員退據台灣,他們在當時美國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灣海峽兩岸隔絶的狀態。台灣與大陸之間在經歷了1945年至1949年的短暫統一後再次被人爲阻隔。自此,在半個世紀之餘的時間中,台灣和大陸兩地開始了不同的發展歷程,大陸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昌盛,台灣也在亞洲四小龍的輝煌之中受益匪淺。兩岸由於政治文化的影響,都在原有的中華民族文化中進行了自己發展與豐富。文化交流作爲兩岸同胞的交流紐帶,理解對方文化,探悉對方心理又有利於促進文化交流,實現心靈契合,爲祖國統一打下牢固基礎。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爲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牢牢把握中國統一大業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新時代中國共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爲新時代做好對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特别是携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的五項重大政策主張,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深刻揭示了台灣前途命運與民族偉大復興的内在聯繫,鮮明昭示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大勢,科學回答了在民族復興新征程中如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極大豐富了新時代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的重要内涵,進一步指明瞭今後一個時期對台工作的基本思路、重點任務和前進方向,對堅定信心繼續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在内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致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必將産生深遠影響。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爲的時代,也是兩岸同胞大發展大作爲的時代。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在關於兩岸和平統一的實踐探索中,以中華文化爲紐帶、促進兩岸青年心靈契合是一條重要路徑。以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加强兩岸的文化交流,必然要直面兩岸在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而這種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那麽,在這樣的情况下,兩支不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是否還有對幸福一致的理解和感知呢?兩岸人民幸福感理解和感知的一致性融合性是怎樣的?是否存在差异呢?
近半個世紀以來,台灣地區由於歷史政治原因與大陸缺乏頻繁、深入的文化交流,兩岸的經濟文化發展展現出一定的差异化與獨特性,加之台灣當局的一系列政治操作,使得文化同宗同源與語言一脈相承的兩岸人民隔海相望,台灣青年一代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文化差异性進一步增加。但是,台灣作爲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大陸各地區的文化同屬於中華民族文化,是璀璨中華文化中的分支,仍然富含着中華民族文化的强大底藴和强大活力。近年來,隨着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兩岸文化交流開始焕發生機。藉助新媒體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兩岸同胞將中華文化、中華精神,更有温度、更有態度地詮釋出來。閩南文化、媽祖文化、客家文化等兩岸共同的特色文化,也通過新媒體飛入千家萬户,走向全世界。在文化的交流中,黨和國家逐漸認識到: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必然要求與必經之路,是解决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必然要求。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對統一、對和平統一的認同與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當今台灣已經是一個多元的選舉社會,受歷史因素和現實條件影響,一些同胞對祖國和平統一還抱有誤解和疑慮,這也是迄今兩岸没有實現統一的客觀原因之一。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台灣同胞正確認識祖國和平統一的意義與價值,讓台灣同胞認識到統一,不僅對國家和中華民族是千秋功業,關係到民族復興,而且對台灣同胞自身而言,也是好處多多,實至名歸。事實上,只有增進台灣同胞對於和平統一的認同,和平統一才能得到絶大多數台灣同胞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做到水到渠成。要增進台灣同胞對於和平統一的認同,推動實現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契合是一條可行、而且是必經的有效路徑。人是講究感情的,人之相交,貴在心相交,貴在心靈溝通,貴在心有靈犀一點通!只有推動實現兩岸同胞與同胞之間的心靈溝通、心靈碰撞、心靈契合,才能有效增進台灣同胞對於和平統一的認同,從而支持和擁護國家的和平統一。
心靈契合既是一個心理學概念,也是一個社會學概念。從微觀層面的角度來看,心靈契合强調的是人們心靈之間的默契與配合,相互之間能産生共鳴,最終在行動上達成一致;從宏觀層面的角度來看,這自然涉及相關群體、族群的歷史文化與時代背景,也就是每一個群體與個體都受到相同歷史文化的影響。歷史文化是一個較爲宏觀的符號,對個體認知與行爲具有較强的整合與約束力。就兩岸同胞而言,兩岸有着相同的歷史文化與情感認知。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有基本相同的大背景。從歷史進程來看,兩岸同胞因爲“五緣”關係的存在,在心靈契合上具有天然的相近性,在情感、語言、認同等層面呈現出高度的契合性。但是,源於相同歷史文化的群體和族群,並不代表能够擁有完全相同的認知、情感與價值觀,因爲受到所處環境和歷史進程的差异,同一群體的心靈文化特徵還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與差异性。近代以來,兩岸同胞所經受的集體記憶具有相當大的分離性。由於日本對台灣地區的殖民統治,以及後來國民黨敗退台灣,兩岸政治軍事的對峙帶來了兩岸人爲性的隔離,加上兩岸政治社會制度的差异,兩岸同胞在實現建心靈契合方面存在一定難度。
近些年來,我們的研究與交流中,“同”占主導地位,即多是兩岸文化中相同、相似一面的交流。這當然有利於增進兩岸文化共同性的認知,有利於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但是,如果只講“同”,不講“异”,無視或逥避兩岸文化的差异,那就是無視或有意逥避兩岸文化的真實,對於兩岸同胞的相互理解、文化交流、與推進兩岸文化共同體、尋求兩岸心靈契合是無益的。台灣知名學者楊開煌曾提出:不要過分强調“同”而忽視“异”。過分强調“同”就把兩岸文化存在的“异”看成是兩岸交流的負擔,這也就成爲反對兩岸文化交流的人打擊“同”的有力證據和藉口。抱着功利心態,迷戀於歷史之同,使得兩岸文化交流的效果難彰,因此,他强調“要認真研究兩岸文化之“异”。兩岸對於幸福感的理解與感受的异同不僅是文化龢民風民俗的异同,也是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的進一步體現。
幸福感是繼國内生産總值之後,世界各國衡量國民生活質量的又一項重要指標。就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而言,包括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觀幸福感指個體主觀上對自己現實的生活狀况與理想目標的比較和感受,它由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搆成。心理幸福感指個體在對自我生存質量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形成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前者關注生活需要的滿足和情感體驗,後者强調個人潜能的實現。就幸福感的研究對象而言,包括個體幸福感和群體幸福感。民族幸福感屬於群體幸福感的範疇。幸福感源於積極心理學的興起,也是目前積極心理學領域内最爲核心的内容,它代表着人類群體和個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所形成的强大的適應力。民族是人類共同體演進的現代形式,民族的形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歷史過程。在現實的國家格局中,數以千計的民族歸屬於近200個國家。這就决定了世界上絶大多數國家都屬於多民族國家。在一個國家中,民族成分的多樣性,展現了文化範疇的差异性。我國擁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理論中,有學者指出:“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文化、社會也各具特點而區别於其他民族”可見,民族的多元不僅是民族來源的多元,更是文化、風俗、經濟等多方面表現的多元,其本質是民族文化的多元。這些鮮明的民族特徵是民族幸福感重要的影響因素。作爲一種主觀體驗,民族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民族群體對幸福的理解與感悟。這種理解與感悟正是民族特徵,尤其是民族文化,對其群體成員潜移默化施加影響的結果。因此,我國民族的多元存在必將導致民族幸福感的多元呈現,研究民族幸福感的心理結構和影響因素意義重大。從進化論的角度講,民族幸福感的研究目的决不是用同一種標準對不同民族進行比較,然後從得分的高低來判斷孰優孰劣。就民族幸福感的本質而言,是一定地域空間的人們在其歷史發展中與生存環境相互作用以求取生存的心理表現,它的形成基於千百年來本民族世代形成和積澱下來的生存方式,藴含着日常生活合理化的基礎與力量源泉,并且已經轉换爲每個成員生命存在的深層意識。由此可見,當前的心理學研究模式絶不可能擔負起解釋民族幸福感内在機制的重任。關於這一點研究者早就有所質疑並明確提出:將源於西方主流文化的心理學引入到非西方文化社會,用以描述、解釋和干預本土同胞的心理和社會問題時,就會産生許多契合性的矛盾。因此民族幸福感的深入研究必須依託於心理學本土化的發展。Heelas(1981) 在提出“本土心理學”的概念時曾明確提出應該研究當地同胞内心的自我經驗,即與當地文化有密切關係的經驗及思想。幸福感的主題一旦涉及到民族特質影響,本土化取向便不可避免,它將引導研究者在探討民族幸福感時從各民族具體的生活環境入手,探討該民族環境下幸福感的形成機制,以及在現代化大環境下的全球適應性問題。在廣義上,民族幸福感等同於國民幸福感,它是在國家層面上以全體同胞的整體水平作爲幸福的主觀評價。在狹義上,它是某一民族作爲國家内部亞文化群體,基於民族自身的生活狀况,對其生活質量的一種心理體驗和主觀評價。因此,對於擁有不同地域特徵和文化風俗的人來説,對於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不盡相同。跨文化範式下,衆多研究驗证了幸福感在不同民族之間存在差异,然而,這類研究通常僅限於對差异進行表象描述並給出簡單解釋。實際上,無論是在水平上還是在結構上,民族幸福感的差异往往更多地要被歸結於搆成民族概念的更具體的因素,例如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風民俗等。只有對這些獨立因素進行深入探討, 才有可能揭示民族幸福感産生和發展機制的神秘面紗。
文化的認同是根本的認同,通過加强兩岸的中華文化交流,發掘與探索兩岸文化的共同點與差异,有助於激發兩岸人民的民族意識,形塑兩岸人民的共同記憶與價值觀,從而實現“心連着心”,達成兩岸青年的心靈契合。同時,在兩岸的文化碰撞中,有助於弘揚與傳承中華文化,并發揮兩岸人民的創造力來發展中華文化,使中華文化與時俱進。兩岸和平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華文化搆築的兩岸青年心靈契合更具穩定性與堅韌性,有利於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本書擬從幸福感視角探討兩岸同胞心理融合(Psychological Congruence或心靈契合)的社會心理基礎。通過梳理兩岸心理學家在幸福感領域已有研究文獻,基於領域、層次或結構比較,探討兩岸同胞的認知幸福感、情感幸福感、心理幸福感、意義幸福感等水平、層次、結構异同以及原因,爲理解兩岸文化和兩岸同胞心理异同提供一個新視角,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推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本書共包括21個章節,前後分别爲緒論與結語。主體部分爲19章,内容包括六個部分。第1部分闡述幸福感的哲學基礎、界定與測量幸福感的理論,幸福感的意義,爲讀者展示幸福感研究的起源、發展、現有的理論。第2部分論述影響幸福感的外部影響因素,通過研究整合展示這些外部因素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於幸福的理解與構建的;第3部分闡述個體社會活動和生理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4部分闡述心理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5部分討論工作、生活、人際交往、健康休閒活動對幸福感的影響;第6部分討論幸福感的畢生發展研究。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