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節  其他理論的幸福感

  近幾年有關幸福感研究大量涌現,不同的研究者對幸福感的心理結構有了新的認識和解釋。

  Simsek(2009)認爲,當前主觀幸福的概念化側重於統一情感(情感幸福、積極/消極情感和幸福)和認知維度(生活滿意度、領域滿意度、心理幸福和幸福感),但這些嘗試都是無神論的。於是開發了一種新的元結構,稱爲“本體幸福感”,用於整合情感和認知維度。本體論幸福感基於這樣一個概念,即生活是一個個人項目——一個我們爲其本身而渴望的目標。這個個人項目最好從時間的角度來看: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最終的個人項目是生活從認知和情感上進行評估。

  同樣,Durayappah(2011)提出了一個3Ps模型,旨在整合不同的主觀幸福感概念。3Ps模型還沿着時間維度分解主觀幸福感:過去、現在和未來。主觀幸福感的過去部分關注的是來自回憶的幸福感,表達感激之情,並能够從過去的經歷中獲得意義。許多證據反映了與評估過去經驗有關的過程和結果。與“過去”直接相關的主觀幸福感結構和測量包括幸福感,主觀幸福感和意義。

  同時世界範圍内積極心理學的興起也爲幸福感兩種研究取向的整合提供了契機,一些幸福感心理學家也作了很多整合的努力。幸福感的整合根據快樂論與實現論兩種不同哲學觀點,現代幸福感研究形成了主觀幸福感(SWB)與心理幸福感(PWB)兩大陣營,分别從各自的角度定義幸福感,并發展相應的測評指標與操作工具,反映出快樂與實現的分歧,主觀與客觀的衝突,感性與理性的對峙。但隨着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兩者出現了整合的趨勢。許多證據都已經表明更科學的幸福感應該是包括快樂與實現兩個概念體系的多維複合結構。例如,在Compton等(1996)研究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18個指標的關係中,認爲快樂與實現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之處,不同幸福感取向研究可以增進我們對幸福感的理解。King和Napa(1998)通過外行者評價“好的生活”,也發現幸福感包括“快樂”和“意義”兩個因素。這些研究顯示,在追求個人目標及感受快樂時,可能與意義及整合性行爲分離,但從更高層面來看,幸福感又是一個有機統一體。

  針對國内幸福感研究中概念界定過於單一的現象,學者苗元江提出將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幸福感進行整合,他認爲不論是主觀幸福感或心理幸福感都没有把握幸福感的全貌,幸福感應該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是主觀與客觀、快樂與幸福、發展與享受的統一, 這樣才能正確、全面理解與揭示幸福感的本質。幸福感走向綜合主要有以下三個論點: 論點一:幸福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就幸福的形式而言,它是主觀的心理體驗;就幸福的本性來説,它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因此,側重幸福的主觀或客觀的單方面都難以反映幸福的全貌。幸福是主觀體驗與客觀心理狀况的統一,是客觀規定性的主觀體驗。 論點二:幸福是快樂與意義的統一。幸福以追求感性快樂爲基礎,但以精神内涵爲本質。因此,快樂雖然是幸福的基礎,但並不能等同於幸福。快樂與生物性需要的滿足相聯繫,而幸福與對真、善、美、聖等價值追 求的超越性需要的滿足相聯繫,是人的本質體現。快樂 只有與人生的終極價值與目的相聯繫,只有在與人生的至善完滿的幸福聯接中才能獲得其存在的意義。論點三:幸福是享受與發展的統一。享受與發展是人性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離開享受,發展就毫無意義;離開發展,人就只能處於原始狀態而無法超越動物的存在。幸福不是物質欲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而是人之爲人的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悦,是人的發展與自我超越,人生的境界與幸福的境界成正比。由於幸福本身的精神性和社會性,没有健康的價值需求與追求的人必定是遠離幸福的人,提昇人生追求本身就是提昇人的幸福水平的前提。

  而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感理論又從一個新的視角解釋了幸福感。馬丁·塞利格曼認爲,“積極心理學讓人們更幸福,幫助人們的人生蓬勃綻放。”塞利格曼最初的幸福感理論相對接近接近亞裏士多德的一元論觀點,認爲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是爲了獲得幸福。在塞利格曼的暢銷書《真實的幸福》中,他將幸福劃分爲三個不同的元素,即積極情緒、投入和意義。該幸福感理論試圖解釋真實的幸福,並用生活滿意度來定義幸福,即擁有最積極的情緒、最多的投入和最大的人生意義的人們也就最幸福,生活滿意度也就越高。 

  但是最初的幸福感理論存在着些許不足,首先,該理論過於武斷地定義了幸福,將幸福與快樂的情緒聯繫在一起,用積極情緒去表述幸福的内涵;其次,它的幸福的測量過度依賴生活滿意度,人們報告自己的生活滿意度其實大多數取决於回答問題時的感覺良好程度,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對未來生活的判斷。同時生活滿意度基本上只是測量快樂的體驗,因而不應該在任何理論中佔據中心位置。换言之,生活滿意度只能片面地反映個體當時的心情好壞,無法測量出人生有是否有意義、工作是否投入等;第三,幸福的内涵不應局限在這三個元素中。塞利格曼爲了探尋缺失了的幸福元素進行了重新思考。 

  塞利格曼重新審視最初的幸福感理論裏面的一元論解釋,主張將幸福分解成若干個可以研究的術語,爲此塞利格曼等人進行了形象的比喻,“就像我們没有用一個單一的指標來描述汽車的表現如何,相反,我們可以通過里程表、車速表和油量表等來描述汽車一樣”。因此,塞利格曼對幸福的探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塞利格曼認爲,新的幸福感理論是一個構建出來的概念,而最初的幸福感理論是一種真實的可以測量的實體。這種實體可以被操作,即可以定義具體的測量方法。新的幸福感理論認爲,積極心理學的主題不應該是一種真實的東西,而應該是一個構建的概念,由若干個可以測量的元素組成,這些元素應該是一種真實的東西,每個元素都能够促進幸福,然而没有一種元素可以單獨定義幸福。塞利格曼將幸福提煉並抽象成爲一個概念,從而避免了人們墜入爲了幸福而追求幸福的循環論证。幸福不再是一種心情、一種情緒,亦不是一種單純感受,而是由若干個獨立的元素組成,這些元素才是衡量幸福和實現幸福的基礎。有學者將這種幸福定義爲心理社會功能的一種動態最佳狀態,這種狀態産生於多個社會心理領域的良好功能。没有單一的幸福結構,但是不同的概念可以有效幫助人們認識幸福的抽象結構,而且能够提出可供測量、可持續性發展的具體領域。塞利格曼將幸福的定位從平民化的認知提昇到科學研究的層次,更好地讓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和社會學家科學地把握幸福的實質,爲幸福的研究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塞利格曼(2011)提出了自己的幸福模型,被稱爲“PERMA”,這個模型首先在他的暢銷書《持續的幸福》中詳細描述,然後被積極心理學實踐者廣泛采用。新的幸福感理論實質上是一種自由選擇的理論,它的五個元素搆成了自由人的終極追求。塞利格曼認爲幸福感的五個元素要具有以下三個特徵:①它對新的幸福感理論有所貢獻;②許多人都把它當做終極追求,而非追求其他元素的途徑;③他的定義及測量與其他元素無關。塞利格曼提出的五個幸福元素分别爲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關係(Relationships)、意義(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因此,PERMA 模型就是這個五個幸福元素的縮寫,每一種元素對應的恰恰是一種幸福人生。 

  1.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情緒可以用效價進行劃分,可以劃分爲積極情緒(正向情緒)和消極情緒(負向情緒),也可以通過激活狀態進行劃分,可以分爲高漲和低落。而人們是可以同時體驗到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就是人們的感受:愉悦、温暖、舒適、快樂等。較多的積極情緒可以促進人們産生積極的内心體驗並有效正向預測幸福指數。情緒與認知存在必然的聯繫,積極的情緒會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周遭環境,促使人們不斷拓寬自己的認識並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外界環境的威脅。積極情緒更能够促進人們發展和實現幸福。在積極情緒元素上成功的人生可以稱之爲“愉悦的人生”。 

  2.投入(Engagement) 

  積極心理學領域認爲,投入是一種與心流(flow)相關的,指完全沉浸在一項吸引人的活動中,時間好像停止了,自我意識也消失了,這種體驗涉及高度集中、沉浸和關注等幾個特點。投入與積極情緒是截然不同的,投入的人,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動用了人們的全部資源,這時是無暇思考和感覺到自我意識,因此,當個體處於投入狀態時,整個人是没有任何情感的。對於投入的評估,往往需要主觀的回顧才得以實現(如,你有没有感覺到時間停止?)。具體到職業領域,員工的投入狀態,會涉及活力、奉獻和專注等諸多元素。在投入上成功的人生可以稱之爲“投入的人生”。 

  3.關係(Relationships) 

  人際關係是生活的基石。塞利格曼認爲,社會性是人類已知的最成功的高等適應形式。積極的人際關係對幸福具有深刻的正面影響。社會關係和健康的研究較爲豐富,其中社會支持與身體健康、健康行爲和其他積極的變量有正向的關聯。

  關係是人們的社會資本,人們不斷投資自己的“關係”,以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避免孤獨,最終收穫自己想要的生活。積極的人際關係雖然能够促進幸福的獲得,但是僅滿足了新幸福感理論的前兩個標準,且與其他因素的關係不明確。關係是爲了幸福人生、避免孤獨還是追求快樂,還没有明確的答案。關係本身具有一股潜在力量,驅使人們去需要他人,依賴他人。 

  4.意義(Meaning) 

  意義是指歸屬於和致力於某種你認爲超越自己的東西。意義也指生活中有方向,與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相聯繫,感到一個人的生命是有價值和有價值的,并且他所做的事情是有目的的。當你明確自己生活達到自己的目標時,便讓生活存在了意義。這樣的人生被稱作“有意義的人生”。意義並不是單純依靠主觀感受就能評價的,需要放置在不同的背景和角度,才能够得出較爲立體的意義内涵。意義對人的生命至關重要,與積極的身體健康、低死亡風險和更高的生活滿意度有關。意義要想更加真實可感,就需要明確所作所爲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换言之,就是要更加明晰意義的最終落足點,旨在達成一定的目標和結果。意義的實現,有助於幸福的達成。 

  5.成就(Accomplishment) 

  主觀上,成就感包括一種朝着目標努力和達到目標的感覺、掌握能力和完成任務的效率。塞利格曼認爲,追求人生成就的人,經常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如饑似渴地追求快樂,並在勝利時感受到積極情緒,還有可能爲了更大的目標而贏。在西方社會,優秀的表現經常會得到承認和肯定。成就會讓人們認識到自己的活動更加有價值,并且能够有效感知自己的生活狀態,這樣讓人們會産生對生活狀態的控制感和决定意識。客觀上,成就也關注外在環境的反饋。幸福往往存在於成就的實現過程和最終短暫的成就狀態。擁有成就並不等於完全獲得幸福,成就往往伴隨着積極情緒、意義和投入,單純的追求成就的人生往往背離了幸福。人們的欲望和動機,在達成之後,還會有新的水平,這種幸福並不能帶給個人更多的積極體驗。因此,成就就像關係一樣,很難確定人們是追求成就,還是追求幸福。 

  塞利格曼 PERMA 幸福理論藴含瞭如下六個基本原理: 

  1.可控性原理

  一定範疇内的持續幸福可以通過個體積極控制得以實現塞利格曼通過研究發現,“幸運的事情和高成就不能帶給人們長久的幸福,只有短期效果而已。”幸福也是有限度的,要通過合理地控制那些可以改變的因素,適應那些不可改變的因素。英國著名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也主張“是其所是,在其所在”,持續的幸福並不是“涸澤而漁”就可以達成的,也不是“守株待兔”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順應幸福客觀存在的範圍(範疇),按照塞利格曼綜述以往研究的觀點,“50%的人格特質是由基因决定的。”人們應理性看待那些不可變的心理内容,積極面向那些可以改變的心理内容,這樣或許就能够實現持續幸福的前提和保障。積極的思維模式是個體積極控制的基礎,也就是運用積極的、樂觀的、有建設性的思考方式,采取積極的處事原則,積極進取、蓬勃發展、爲所當爲。 

  2.樂觀性解釋原理 

  塞利格曼認爲樂觀是指人們對已經發生的事件進行解釋時,對好事件持久的、普遍的和個人的歸因,而對壞事情作短暫的、具體的和外在的歸因。樂觀歸因方式是後天習得的,人們可以通過學習,由過去的悲觀的歸因方式向樂觀的歸因方式進行轉變,這就是習得樂觀。塞利格曼希望“灌輸一種新的、切合實際的樂觀,從而幫助你把有限的金錢、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改變你能改變的東西上去。”習得樂觀能够保護兒童免受未來生活中潜在的焦慮和抑鬱的侵襲,而且習得樂觀與幸福存在着高度的相關,通過樂觀性解釋可以促進人們産生積極的情緒,並引領人們通往快樂人生。 

  3.忘我的工作創生福樂狀態原理 

  心流(flow)在中國也被稱爲“福樂”狀態,即幸福和快樂的意思。個體在忘我地從事工作時,全身心沉浸到工作活動中,甚至忘記了時間和空間,在活動結束後通過回味整個活動過程,個體能感受到這是一種福樂狀態。希斯贊米哈伊提出,在完成具有挑戰性、能够掌控的任務時,個體受内部動機驅使能够心流(flow)涌動,此時的個體感覺到全神貫注和高度的忘我,甚至時間知覺都會被拉長,而且往往伴隨着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塞利格曼認爲投入與心流有關,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項活動中,時間好像停止,自我意識消失,處於心流的人在從事工作時,能够體驗到工作與人合一的高級體驗。 

  4.積極關係原理 

  積極關係是人與人通過交往建立的穩定的、可持續的關係,並通過積極交往給彼此帶來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塞利格曼通過研究發現,幸福並不産生於孤獨,而是産生於團結合作、主動悦納、真誠交流和信任分享中。塞利格曼在 PERMA幸福模型中引入“關係”,而且特别强調積極關係在追求幸福人生的積極作用和獨特意義。在共商、共建、共享與共榮的時代,人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如果是互相傷害、互相敵視、互相不容的話,那麽人類就會在彼此的内心深處建構出一座座“孤島”,阻礙人類文明發展的脚步。積極關係也不是單方面的索取與給予,而是以平等、互愛、互助爲基礎,例如在某些教育教學中,教師“自以爲是”地以“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們好”爲由,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導致師生關係不和諧。師生關係通常也被運用二元對立的視角進行審視,教師統而教之,學生畏而學之,給教學埋下了巨大隱患,恰恰是違背了積極關係原理。 

  5.人人想過有意義或有目的生活原理 

  按照人的進化規律,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傾向。每個人都有追求有意義的生活的權力和傾向,每個人都希望在社會規範允許下,有目的地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和壯大自己的生命。人人都是向善的、積極的、追求較高人生境界的,每個人都在主動地尋找發展自己的機會,而不是順應命運的安排。不同的時代背景、社會文化、生存環境都會對於個體産生不同的影響,個體不僅要學會發現人生的意義,還要與時代特徵緊密聯繫起來,讓自己的生活有鮮明的時代特性。 

  6.成就先於幸福原理 

  成就和幸福不是同時産生,成就不是人生的終極追求,幸福是成功後的主觀體驗。任何人要想實現自己的幸福必先覺知到成功,若缺少物質或意識上的成功體驗,片面地强調追求幸福便是虚無的“海市蜃樓”,幸福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上且不是憑空誕生的。塞利格曼將成就這一元素成功地引入到幸福的内涵之中,創造性地發現了幸福誕生的現實依據:成就先於幸福的原理符合人們的心理發展規律,具有重要的現實參照。教師和學生想要追求幸福,就要努力工作和學習,通過努力獲得工作和學習上的成功,這樣才能够更好地感知到幸福。

  塞利格曼從習得性無助的研究中走出來,主張不再只關注人性的黑闇、脆弱和痛苦的一面,讓人們學會直麵人性的陽光。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評價他:“没有一位心理學家像馬丁·塞利格曼那樣,發現並傳播瞭如此多的有關幸福人生的要領”。塞利格曼的幸福感理論主張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隨着理論思辨、教育實踐和實证研究的不斷深入,他對該理論進行了反思,在他後續的幸福理論中明確指出,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測量和發展幸福人生。由此,PERMA模型在新的幸福感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塞利格曼的幸福感理論的不斷完善,有助於我們對幸福的實質以及有關現實性問題的思考。 

  不同的理論有着不同的視角,相對應的也會有不同的問題,而隨着時代的不斷發展,有關幸福感的理論未來也會越來越完善。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