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許多探究大陸同胞情感和認知對幸福感影響的研究,具體如下:
有研究探究工作反刍及其“雙刃劍”效應,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現的情境下,有意識的、重復發生的工作方面的相關想法,分爲工作相關情感反刍與工作相關問題解决沉思兩個維度。工作反刍對個體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響有“雙刃劍”效應。持續性認知理論、壓力認知激活模型與認知資源視角理論,可以解釋該效應的内在機制。作者認爲這一結果驗证了壓力認知激活理論的觀點,即情感反刍産生的消極結果期待會導致心理生理激活的延長,進而損害幸福感;而問題解决沉思産生的積極結果預期不會延長心理生理激活,進而對幸福感無顯著作用。
有研究從積極心理學視角探究農民工隨遷子女文化適應的影響機制及支持路徑。在“以人爲核心”的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工隨遷子女與城市文化交互的過程也是其心理和行爲上的文化適應過程。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提供社會支持,增强適應動力;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適應水平;積極的人格特質提供中介作用,影響適應程度。爲此,本研究認爲應構建工具支持系統、情感支持系統、自我心理支持系統,以保障整體資源平衡,提高農民工隨遷子女的生活幸福感和主觀能動性。
具體來説,在跨文化適應過程中對個體的心理支持可以幫助其建立足够的自尊,增加情感安慰和自信心水平,激發社會交往的需要,建立社會同伴關係,减少疏離感,以及建立社會群體的歸屬感。農民工隨遷子女文化適應的心理支持路徑從積極心理學的三大支柱出發,它們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動態體系,除系統内部的關聯性之外,更多的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及個體自身等各種力量的聯繫。通過政府部門的宏觀協調、社會機構的協力合作、媒體、社區的信息傳播構建工具支持系統,從宏觀上保障整體資源均衡;通過父母的情感依戀、教師的積極關注、同伴的友善接納構建情感支持系統,以提高其生活的幸福感;通過積極的自我認知方式、積極的自我評價、積極的心理品質,從内在提高個體主觀能動性。
情感是人類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主體社會活動的動因。李素梅發現流動兒童在城市融入過程中情感層面存在城市認同感不强,身份模糊;社會情感密度較低,同伴群體缺乏;情感互動不足,情感互助能力欠缺三方面的困境。以往研究發現,父母、教師、同伴的情感支持對隨遷子女的成就動機、自我價值、學習興趣、人際交往、自尊、自我效能感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搆築一個全方位的情感支持系統,提高隨遷子女的生活幸福感。
有研究根據普通心理學原理和相關的實证研究,提出幸福感與職業成功的生成模型。該模型認爲,幸福感與職業成功受個體能力與人格的直接影響,能力與人格受習慣的直接影響,而習慣源於行爲的重復,行爲受當下的“認知—情感—意志”互動過程的直接影響,“認知—情感—意志”的互動過程受個體的動力系統與自我調控系統的直接影響。因此模型提出個體需有明確的價值觀和生命意義,使目標系統與價值觀和生命意義一致起來;還要有較强的自我調控能力,以積極的“知—情—意”互動模式應對外部困難與挫折;通過持續不斷的有意訓練,將積極的適應行爲内化爲良好習慣,沉澱爲性格優勢、美德以及更爲專業化的能力,才能提昇其幸福感與職業成功水平。
有研究對自然關聯性:概念、測量、功能及干預進行探究。自然關聯性是指人們主觀上感到與自然融爲一體的程度, 包括對自然的認知、情感和行爲三個維度。自然關聯性的測量主要采用自陳式量表和内隱聯繫測驗從外顯和内隱兩個層面進行。已有理論與實证研究發現,與自然接觸能够幫助恢復心理疲勞、改善認知表現、緩解身心症狀、提昇幸福感、促進親社會行爲。研究者采用了多種干預方式提昇自然關聯性。未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探究自然關聯性的概念、研究方法、積極效應的條件、以及文化的影響等。
有研究基於社會認知雙視角模型和人類適應機制,探討能動性和表達性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及其作用機制,采用社會認知基本維度形容詞詞庫、未來時間洞察力問卷和幸福感指數量表對全國21個省市居民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071份,其中男性1714人(42.1%),女性2342人(57.5%)。結果表明:(1)能動性、表達性顯著正向預測主觀幸福,且能動性的預測效力大於表達性;未來時間洞察力顯著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2)能動性、表達性能通過未來時間洞察力的中介作用間接預測個人主觀幸福感。本研究結果有利於揭示能動性、表達性如何影響個體主觀幸福感體驗,以及能動性、表達性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程度,對於提昇個人主觀幸福感有一定啓示意義。
有研究探究情緒調節策略對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自尊和心理彈性的序列中介作用。以639名流動兒童爲被試,通過問卷調查探討了認知重評和表達抑制兩種情緒調節策略對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自尊和心理彈性的中介作用。結果表明:(1)認知重評既直接正向預測流動兒童的主觀幸福感,又能通過自尊和心理彈性及自尊→心理彈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間接預測流動兒童的主觀幸福感。(2)表達抑制對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的直接預測不顯著,但通過負向預測自尊和心理彈性及自尊→心理彈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間接預測流動兒童的主觀幸福感。
有研究探索心理痛苦的内涵種類、心理機制與調節干預策略——認知重評視角下個體主觀幸福感提昇新路徑。提高人民群衆健康水平、增强生活幸福感,是健康中國、幸福中國的題中之意。促進國民心理健康,建設幸福中國,提出有效可操作性的心理痛苦情緒干預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研究首次基於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視角,將心理痛苦劃分爲“需要受阻型、價值喪失型、意志侵害型和需要匱乏型”四種類型,並依據情緒認知理論,探究了心理痛苦生成的“非理性信念、負面思維和悲觀解釋風格”三種認知誤導心理機制,提出了四種可操作的“認知重評”策略,即“性質重評、正性重評、樂觀重評、理性信念重評”來對心理痛苦情緒進行有效調節和干預,最終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獲得幸福。
最後有研究利用CGSS2013調查數據,實证分析了財政文化支出對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發現:財政文化支出增加有利於提昇居民主觀幸福感,但這一影響存在顯著的人群异質性;財政文化支出主要通過居民認知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兩個渠道,對居民主觀幸福感産生了提昇作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對居民主觀幸福感的提昇作用存在差异,經濟地位、社會態度、生活方式、階級認同和道德素養五個要素的作用效果依次遞减。具體而言,財政文化支出通過構建社會共同文化體系,培育主流價值觀念,對個體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産生了長期影響,改變了個體認知和個體行爲,促進了個體目標與社會目標的協調一致,强化了個體生命的意義,提昇了居民主觀幸福感。陳前恒、趙常恒的實证檢驗表明,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機會不平等認知降低了其幸福感水平,説明認知對幸福感具有調節作用。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