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台灣同胞需要與目標對幸福感影響的研究現狀

  對台灣青少年幸福感調查顯示,許多青少年對於日常生活感到相當不快樂,包括不知道如何處理課業壓力、對於自己没有自信、擔心人際關係與未來昇學或就業問題等。最讓青少年感到鬱卒的壓力事件前兩名分别是考試與課業表現,而且發現愈不滿意自己的課業表現的青少年,不幸福的傾向比例愈高。凡是生活中的緊張因素包括與他人的負面關係、負面生活事件、生活困擾、課業壓力源、未來目標受阻、負面刺激等,皆可能使個體産生憤怒、敵意、挫折感等負面情緒,很可能就會影響到主觀幸福感受。

  以運動員的基本心理需求和成就目標與幸福感的關係研究爲例,台灣的研究發現工作-趨近目標、工作-逃避目標、個人-趨近目標、個人-逃避目標、他人-趨近目標和他人-逃避目標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自主性在個人-趨近、他人-趨近、工作-趨近和工作-逃避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趨近目標是屬於正面的反應或對成功感到有把握的;而逃避則屬於負面的或對成功是感到没有把握,因此當選手的成就目標越是趨近的狀態,主觀幸福感的程度會越高。工作逃避方面,工作目標專注於工作本身,因此在工作投入時能够直接或産生立即性的回饋,進一步的加以修正及改善,進而産生流暢(flow-like)經驗,使個體能更加專注在工作上面,因此工作逃避不一定會産生不適應性行爲或負面的行爲結果。

  然而個人逃避與他人逃避也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探討成就目標對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利用階層回歸第一階放入工作趨近,第二階爲個人趨近,第三階放入他人趨近,最後一階放入所有逃避取向的成就目標(工作逃避、個人逃避與他人逃避),結果發現工作逃避與個人逃避的值變爲負向,因此推論個體會同時擁有趨近或是逃避的目標取向,個體擁有的趨近目標與逃避目標會互相影響,因此逃避目標對心理的影響會受到趨近目標影響。進行階層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工作逃避與他人逃避的值變爲負向,趨近目標與逃避目標之間會互相影響。

  個人趨近、他人趨近、工作趨近與工作逃避與基本心理需求的自主性呈正相關。此結果部分符合過去研究結果的發現,在教育情境個人趨近、工作趨近與他人趨近與自主性呈正相關。當選手的成就目標越是趨近的狀態,自主性的滿足也會越高。除此之外,工作逃避目標若越高,自主性的滿足也會越高。基本心理需求的自主性與關係感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基本心理需求的自主性與關係感的滿足程度越高,主觀幸福感的程度也越高。然而,勝任感與主觀幸福感無顯著相關,當勝任感的滿足程度越高,主觀幸福感並不會跟着變高。勝任感是對自己能力是否能够達到目標,能力受到肯定的一個滿足程度,而自主性和關係感比較着重於重要他人,例如教練與隊友之間的互動,所感受到的需求滿足程度。過去主觀幸福感研究指出,感受到越多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會越高。因此推論,若只有勝任感的滿足没辦法提昇主觀幸福感,需要同時也滿足自主性與關係感,才能對主觀幸福感産生影響。

  他人趨近可以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此結果不符合研究假設。他人趨近可以正向預測學業表現、學習效能與生活滿意度,目標取向可能會受到文化差异的影響,造成選手在面對不同情境時會使用不同的目標取向,台灣中學生的他人取向目標得分比工作取向與個人取向還要高,因此選手可能會用贏過别人勝過别人來提昇主觀幸福感。

  當個體的成就目標越是屬於正面的反應或對成功感到有把握的狀態,整體主觀幸福感和自主性的滿足程度會越高。工作逃避目標也與自主性有正相關,絶對的任務標準是指個體專注於當下,所以能够有立即性反饋給自己本身,借此能够修正所從事的任務進而産生流暢經驗,因此就算是逃避動機特性,並非都會産生不適應的結果。然而,在成就目標與主觀幸福感間,關係感與勝任感没有中介效果,成就目標借由關係感與勝任感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可能會受到其他影響因素所調節,像是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或是選手的知覺能力會影響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進而影響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

  此外,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與習慣領域理論探索台灣人的幸福感圖像,幸福感是在主觀層面上的個人重要經驗,包括幸福、滿意、愉悦(過去);希望與樂觀(未來);幸福(目前)。在個人層面上,這些是積極的人格特質:愛的能力、生活能力、勇氣、人際交往能力、審美感受,以及毅力、寬恕、獨創性、靈性、才能、智慧與對未來的態度。在團體層面上,這些是公民美德與制度,使一個人朝着社會上的體面生活邁進:責任、利他主義、節制、職業道德等等。

  宗教與社會關係密不可分,成爲文化的載體,在生活中有着减輕衆人之痛苦與彌補生活缺失的功能,在台灣人的宗教信仰圖像中,並未否認這個世界確實存在神及宗教信仰,但台灣人的快樂是否建立在宗教上?爲了驗证台灣社會宗教與幸福之間的關係,挑選出宗教與幸福相關的變量,包括性别、年齡、婚姻狀况、教育程度、收入、健康狀况、家庭關係、信仰宗教、相信神、宗教信仰賦予生活意義、參加宗教儀式的頻率及快樂等,探索台灣人宗教信仰與幸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而言,台灣人的幸福快樂主要建立在:第二層安全需求及第三層社交需求,此一層次包括友愛及歸屬的需要,與個人經歷、教育、宗教信仰皆有關係。從習慣領域理論理解人類幸福感:一、生存與安全;二、傳宗接代;三、自我重要感;四、社會贊許;五、感官上的快樂或滿足;六、認識的一致性與好奇的滿足;七、自我昇華等七大層次而言,台灣人的幸福感普遍落在第二層次的傳宗接代,此一層次與家庭生活、健康與幸福有關。對台灣同胞的幸福感調查發現,覺得快樂幸福的人,大約是27~61歲的世代,這類族群通常爲男性、已婚、高學歷、中高收入、家庭關係和諧、健康、相信神、有宗教信仰、認爲信仰有意義、經常從事宗教活動。覺得不快樂幸福的人,大約是26歲以下的年輕人及80歲以上的世代,這類族群通常尤其是女性,未婚,學歷低,收入低,身體狀况不好,家庭關係不和諧,不相信神的存在,没有宗教信仰,認爲信仰没有意義,不常從事宗教活動。由於每個人的幸福感受不同,如何擁有自己幸福感的習慣領域?習慣領域學説教大家多運用:一、空無原理,將自己的習慣領域放空,放下,只專心追求特定層次的幸福感,才能達到心靈的自由;二、交换原理,除了朝向自己人生目標努力之外,也要解除别人的痛苦與煩惱,也就是讓别人快樂、幸福,自己也會收穫到快樂與幸福的感受。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