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保健行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這一趨勢反映了衛生保健的商業化、私有化和個性化。這一趨勢涉及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試圖監管導致健康不良的行業(如菸草、垃圾食品)到教育人們控制自己的身體和健康。本章就是本着這種精神編寫的(Kickbush&Payne,2003)。在本章中試圖闡述大量關於幸福感、主觀幸福感和積極心理健康的健康幸福感研究。健康研究人員已經解决了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相關的重要問題。有學者認爲,主觀幸福感可以作爲心理疾病康復的一個積極指標,即個體心理健康的優化將會伴隨着主觀幸福感的提昇,主觀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積極體現。本章涵蓋的一些研究解决了以下問題:大陸同胞健康幸福感研究現狀、台灣同胞健康幸福感研究現狀、大陸同胞與台灣同胞健康幸福感對比討論、大陸同胞與台灣同胞健康幸福感研究展望。
對幸福感的孜孜追求,使人們開始更加重視心理健康;維護與促進心理健康的實踐也使幸福感的實現進一步成爲可能。幸福感業已成爲新時代對心理健康的一種新詮釋。而心理健康作爲個體能够正確思考、表達情緒、相互交流和享受生活的基礎,其對人健康成長的有力推動,使自我得以充分的實現。從這個角度説,追求並獲得幸福感,實現人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無疑是完成心理健康實踐的過程,更是完成生命本質力量的精神突圍、實現幸福感的過程。可見,幸福感與心理健康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考察心理健康時,不僅要納人幸福感要素,也要納人心理健康要素。即必須充分考慮幸福感與心理健康及其要素間交互作用後産生的協同效應、叠加效應。心理健康影響幸福感的内容。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都是多學科的研究對象,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認爲,在活動與實踐層面,最終落實幸福感具體内容的載體,就是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健康相對於經濟建設是“軟件”,但相對於幸福感却是“硬件”。心理健康投人的人才、隊伍和資金,是實現幸福感必需的物質基礎,更爲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的知、情、意、行等内容也深刻影響着幸福感的内容。
人類對幸福感的探索和實踐,“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在心理學意義上,作爲幸福感主要成分的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與人們的學習生活、情緒情感、自我意識、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等心理健康要素緊密相關;而心理健康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狀態,又使它與幸福感直接發生關聯。實際上,從内涵上審視,心理健康與幸福感屬仲、伯之間;從溯源上考察,心理健康需要幸福感的支撑;從目標上解析,心理健康的價值追求就是幸福感;從結果上考察,心理健康應是幸福感的副産品。一句話,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本質特徵和核心所在。可以説,正是對幸福感的不懈追求,人們開始重視心理健康,生命也借此完成質的飛躍。顯然,幸福感與心理健康及其要素相互促進,且已成爲新時代心理健康的一種新詮釋、一抹新亮色。
國内外對不同年齡、專業和職業的對象進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采用的測量工具主要有以下幾種:症狀自評量表、卡特爾種人格因素問卷、大學生健康調查表、焦慮自評量表、抑鬱自評量表。人們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一直受到國内外學者廣泛的關注。有關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趨勢是:重視心理健康與所處的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關係,包括其所處的家庭、同伴、團體等,强調采用綜合干預改善人們心理問題。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影響人們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通過對影響因素的分析揭示人們心理問題的普遍性,並建立診斷其心理問題的標準與評估工具。我國學者林健與安激關於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調查結果顯示,民辦高校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國辦高校,但是差异不顯着“。劉芳劉經蘭、齊玉龍、藍瓊麗等學者,分别對來自職業院校、農村、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村貧困大學生在自尊與自卑并存的心理、抑鬱和焦慮并存的心理、自我封閉的心理、敏感脆弱的心理、貧困大學生在强迫、人際關係敏感、敵對、偏執等方面有顯著差异。
井衛英對高師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調查,發現自我概念水平對高師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響作用。樊富瑕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王平的研究結果表明,高自我概念水平比低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高。這些研究表明培養大學生積極的自我概念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並可以有效地預防心理疾病發生。其次,情緒智力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係。情緒智力是情緒的覺察、自我控制、調控他人情緒和運用情緒的綜合能力。情緒智力已在社會適應及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中得到應用,同時情緒智力對心理健康水平也具有影響。我國學者潘明軍,錢兵探討了大學生情緒智力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發現大學生情緒智力各因子及總分在性别、生源地、年級和專業等方面差异不顯着,但在大學生强迫、人際敏感、抑鬱、敵對、偏執、精神病性和總分的差异有統計學意義。王振宏,吕薇等在《大學生積極情緒與心理健康的關係:個人資源的中介效應研究》中發現,積極情緒(積極的心境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個人資源(積極應對、心理彈性、人際信任和社會支持知覺)呈顯着正相關,個人資源與各因子和總症狀指數呈顯着負相關,説明積極情緒在個人資源的中介作用下有助於促進心理健康。杜繼淑等對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表明,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五個方面(理性調控能力、抑制消極發泄能力、减少消極暗示能力、尋求外界支持能力、積極補救能力)或五個因子之間有顯着的相關。理性調控能力、抑制消極發泄能力、减少消極暗示能力與心理健康的回歸效應明顯。
幸福感一直是心理健康積極方面的基本内容。有的研究中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或者至少是心理健康的積極方面,而有的研究中幸福感只是心理健康或者心理健康積極方面的一個成分。健全人格理論的個體標準强調個體在不同生活方面對世界、他人、自己、目標、困難的進取。没有列出專門的幸福感標準。但是也强調個體要“尋求生活的充實與人生的意義”。要做幸福的進取者,幸福是其核心之一。因此幸福感是一種個體對自己生活與人生的總體的積極感受。
主觀幸福感主要是指個體依據自己設定的標準對其某個階段生活質量所作的整體評價。它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重要的綜合性心理指標,對生活整體的滿意程度愈高,體驗到的正性情緒愈多負性情緒愈少,則個體的幸福感體驗愈强。感戴的個體傾向於積極的情緒情感,一些理論家已着重指出感戴具有一種典型的積極情緒效價。研究發現感戴可以促使個體更加積極、樂觀的評價自己的生活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個體對生活的滿意感。感戴的個體更易快樂,有較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較低水平的負性情感。楊書等人的一項以經歷過越南戰争的退伍軍人爲被試的研究也同樣發現對曾患有或不曾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被試而言,感戴頻率與他們自評的幸福程度有很大的關係。
過去心理健康的操作性定義和測量常常局限在没有精神疾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積極心理學的前沿研究對消極心理學模式(病理心理學)的種種弊端和困境提出批評與質疑,在這個背景下,以幸福感研究爲主體的積極心理學體系開始興起,補充、完善和發展現代心理學體系。在對幸福感的研究中,心理健康被定義爲積極的情感和生活滿意兩種概念的綜合,認爲有關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的争論就是心理健康的不同維度,把二者之間的平衡作爲幸福的指標,而生活滿意度被看作是一種認知成分,是幸福感的一種補充,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關鍵指標; Ryff將PWB 的六個維度作爲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認爲健康的心理機能應當是這樣的:對自己擁有積極的態度,對生活樂觀;能與他人建立並保持真誠親密的關係;對生活有目標,有信念;能够意識到自己的潜能,認識到自己的進步;以内在自我調整行爲,以個人標準評價自我;能够選擇和創造適合個人需求的環境,實現個人價值。程竈火等認爲:幸福感研究是心理學傳統目的的補充,有利於增進人們對心理健康的理解,同時也爲探討心理障礙的機制提供一種新的途徑,不能僅僅使用精神症狀測量的結果作爲心理健康的評價指標,而應該從多方面考察與評價心理機能狀况,基於這種認識,幸福感評估成爲心理健康診斷與治療新的潮流,越來越多的學者把幸福感作爲心理健康的正面指標,或者作爲心理健康的一個正性維度,或者作爲心理健康的一個内容,因此,幸福感理論的發展,能够更加全面深入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質,促進積極心理學的發展。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都是多學科的研究對象,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活動與實踐層面,最終落實幸福感具體内容的載體,就是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健康相對於經濟建設是“軟件”,但相對於幸福感却是“硬件”。心理健康投人的人才、隊伍和資金,是實現幸福感必需的物質基礎,更爲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的知、情 、意、行等内容也深刻影響着幸福感的内容。就認知而言,智力正常是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也是心理健康的智力保障。智力正常决定了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勞動,獲得物質生活上的保障和滿足,從而産生物質滿足感帶來的幸福感;物質生活的幸福是人獲得幸福感的必要條件,但人的幸福感更需要精神生活的滿足。心態平衡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一個人的心境穩定表明其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能够對各種刺激産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並調節自己的行爲以更好地適應環境、應對壓力、解决問題,因此,能够産生對自己的認同感和價值感,從内心深處切實感受到愉悦。而愉悦的心境,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感受正是人的幸福感在精神層面的反映,即愉悦感和希望感。同時,幸福感的形成離不開積極的情緒情感。情緒穩定,心情樂觀、愉快不僅能够改善個體的情緒體驗和生活滿意度,進而直接增進人的主觀幸福感,也可以通過促進個人成長、心理潜能發揮,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協調而有效增進人的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第三個重要内容是意志方面。一個人的意志健康表現爲自覺性、果斷性和自製力,即良好的意志力。這是個體在學習、工作中克服困難和挫折. 在逆境中奮發圖强,爲社會作出貢獻的重要品質保障,意志健康能讓人産生社會貢獻帶來的意義感和幸福感,讓人相信自己對社會的重要性,相信自己能够爲社會創造價值。心理健康的第四個内容是行爲協調。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生活與社會適應,行爲協調能讓人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獲得安全感、自尊感、歸屬感等基本心理需要,這是幸福感和自我實現的基礎。此外,反應適度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存在着個體差异,有的人敏感,有的人遲鈍。心理健康的人的反應是既不過於敏感,也不過於遲鈍,這有助於人的情緒穩定,有助於維持正常的人際關係,保持情緒與環境、生活的協調,並提高生活與社會適應能力,最終實現幸福感或處於幸福狀態。
具體而言,幸福感决定心理健康的性質。主觀幸福感側重於從人們的情緒情感體驗和對生活的總體評價來看待心理健康,其不同的生活滿意度認知,以及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所占的不同比重,會顯著影響個體的適應狀况與情緒情感調適程度,進而影響心理健康的整體狀態和發展態勢,即决定了心理健康積極或消極的性質。心理幸福感决定心理健康的效果。心理幸福感不僅關注人們的情緒體驗,更關注人們的自我發展和自我成長。其自我接納、個人成長、生活目標、與他人積極關係、環境掌控和自主性程度,均會直接影響個體對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而這種“自我决定傾向”對心理健康的效果至關重要。特别是對自己的能力需要、關係需要和自主需要的正確認知,不僅是推動自我成長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幸福感的充分條件;不僅是心理健康的最低要求,也是促成其人格發展的基本養料。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積極人格特質如勇氣、樂觀、人際技能、信仰、希望、忠誠、堅忍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扺禦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的侵蝕。社會幸福感决定心理健康的發展路徑。社會幸福感重點關注社會存在價值對個體存在價值的意義,即幸福感在社會環境下的積極社會功能。這就要求人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承認並接受個體間的差异,充分認識到個體生命的獨特意義;相信個人、群體和社會都有無限的心理潜力,可以積極地發展和成長,並認爲自己的日常活動對社會和他人有價值;同時,也要求他們對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保持興趣、充滿樂趣,並認爲這些活動和實踐有意義、有價值,進而表現爲對社區的歸屬感、舒適感和支持感。精神分析心理學家阿德勒就認爲,人具有一種爲他人、爲社會的自然傾向,有無社會興趣是衡量個體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社會興趣的水平决定個體生活意義的大小和對社會貢獻的程度。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這樣一些特點:有濃厚的社會興趣,懂得互助合作,有健康的生活風格和正確的解决問題的方法。因此,把心理健康納人幸福感的目標體系中,符合幸福感的最佳實現路徑,從而使個體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爲社會和人類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心理健康與幸福感相互促進。如上所述,從學理背景看,幸福感研究受益於積極心理學的蓬勃發展,特别是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的聚焦式研究;從社會背景看,源自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憧憬;從更廣闊的意義上看,體現了“以人爲本”、“以人爲中心”的現代人文理念、發展理念。一方面,心理健康的内容影響着幸福感的内容;另一方面,幸福感也主導着心理健康的發展方向。因此,二者是相互影響且相互促進的關係。毫無疑問,幸福感也有不同的取向、不同的範式。主觀幸福感主要從個體層面探討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主要從群體層面探討幸福感,而社會幸福感則主要從社會層面探討幸福感,三者協同配合共同對心理健康發力、發威,並最後成爲其新的詮釋。而心理健康問題,作爲我國社會轉型這個特殊歷史發展時期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大社會問題,同樣需要在個體、群體、社會三個層面及時發現問題,進而以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會幸福感爲方向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來解决問題。
心理健康既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科學概念體系,也是一種切實的社會實踐。作爲一個概念體系,心理健康能够啓發我們系統思考和厘清轉型社會中各種紛繁複雜的社會心理問題,内生性地建構相關理論和知識,再進一步將這些社會問題作爲實驗靶場進行理論檢驗。作爲一種社會實踐,心理健康能幫助我們發現、評價、選擇和解决主要的社會心理問題。顯然,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幸福感作爲人們的目標取向和價值追求,對分析和解决這個特殊社會問題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兩者又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係。在幸福感的追求過程中,時時刻刻離不開心理健康的支撑,因爲離開心理健康的幸福感,失去了發展的現實基礎,難免淪爲無 源之水、無本之木。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社會問題的評價和選擇過程中,是否偏離了良好社會心態的培育目標,成爲評價和解决問題的標準——哪種社會問題距離良好社會心態的目標最遠,便被選擇成爲最需要解决的問題。在心理健康問題的解决過程中,幸福感又爲此樹立了進一步努力的方向,不僅要减少、消除消極社會心態,更要培養、激勵積極社會心態。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