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評論員 文睿)近日來,由兩岸統合學會主辦的“台北會談”受到兩岸高度矚目。在此次會議上,與會的兩岸專家學者緊緊圍繞“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的主題,對兩岸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等議題展開充分交流。
與會者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甚至展開辯論,擦出智慧的火花。可以說,在“台北會談”這個公開、自由、坦誠的溝通平台上,兩岸專家學者均充分展現誠意與善意。與會者雖然各具不同的政治光譜,但都能夠從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局出發,以各家學術角度及各自觀察視角,對當前兩岸熱點問題特別是針對兩岸認同與互信展開全面而深入的討論,達到了擴大交流、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的效果。
本次“台北會談”的一大特點就是與會者不論各自具有的政治光譜如何,每一位都能積極參加會議議題的溝通與討論,都是出於對兩岸未來發展及兩岸廣大人民切身利益考慮,充分釋出誠意與善意。意見和看法或許有所不同,但出發點均是為了兩岸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以及兩岸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這一點最為值得肯定和贊許。很多專家學者還勇於突破政治框架的束縛,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很多具有前瞻性、開創性的建議,體現出當代兩岸學者優良的學術風範和廣闊的政治胸襟。
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教授從中共十八大報告中認真思考,提煉智慧,對兩岸未來的政治安排提出建設性意見和論述。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孫亞夫主任從歷史的角度,全面、客觀、辯證地闡述了兩岸認同與互信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當前兩岸要進一步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不斷夯實兩岸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余克禮所長提出兩岸均要以最大誠意化解兩岸隔閡,切實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融合,共同打造相互關愛信賴的基礎;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認為,政治仍在阻礙兩岸合作的深化,兩岸不應談政治議題就色變,而應當迎難而上,先從雙方共同關切的議題展開對話,增進共識;對於兩岸政治議題協商,張五岳教授將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作出區隔,強調當前兩岸政治對話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蘇起教授也進一步強調兩岸非官方的政治對話應進一步加快步伐,不斷鞏固雙方政治互信。
作為本次會議的協辦方,中國評論通訊社充分發揮了“溝通兩岸,融匯中華”的橋梁紐帶作用,對本次會議不但進行了全面、及時、準確的報道,而且還作出深度評論,同時對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中評社郭偉峰社長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個真正議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終結局,就是通過兩岸思想的結合,最終達至兩岸合流合一的最高依存與發展的境界;中國評論月刊周建閩總編輯,在全面分析世界及兩岸經濟形勢的基礎上,建議兩岸盡快舉行高層經濟戰略對話,就台灣經濟轉型面臨的全局性、關鍵性、戰略性問題展開高層次對話、分析與對策探討,提出切實可行、雙贏的合作方案,幫助台灣建立和發展起新的支柱產業。郭社長及周總編著眼兩岸,意見深刻,建議中肯,令人欽佩。
應當說,本次“台北會談”在溝通兩岸思想,融合兩岸智慧,消除兩岸隔閡,凝聚兩岸共識等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令兩岸共同矚目的成果。思想的交鋒,智慧的火花,不但架起兩岸的橋梁,更是兩岸互相展現誠意與善意的平台。這個誠意與善意,完全是從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的角度,從兩岸廣大人民的切身福祉出發,從兩岸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著眼,最大程度謀求兩岸融合,共同發展。從這一點來講,兩岸完全應當將本次“台北會談”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將兩岸學者的智慧付諸於兩岸互利雙贏的實踐中,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評論員建議,以“台北會談”為起點,兩岸完全可以在此次會議的基礎上,建立兩岸更為系統、有效的溝通機制,在這樣的平台上,兩岸可以實現機制化、制度化的長效、公開、坦誠的交流,進一步強化對話與溝通。將“台北會談”的善意轉化為兩岸溝通交流的動力,將會議的精神與成果落實到兩岸具體的交流合作中,助推兩岸和平發展,造福兩岸人民。
第一,兩岸應以“台北會談”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提高共同面對政治問題的膽識,增強處理政治難題的智慧。處理和解決兩岸政治議題當然會有較高的難度,但兩岸雙方都不能退縮,不能回避。雙方都要以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宗旨,正視難題,迎難而上,克難前行。兩岸應以求同存異的方式實現互利雙贏,在求同存異基礎上不斷聚同化異,累積兩岸和平發展的正能量,增強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內在動能,在增進認同與互信基礎上,確保兩岸關係行穩致遠。
第二,參加本次會談的兩岸智庫、學術機構要切實發揮“參謀”作用,可將會談精神及成果整理、歸納、提煉,就兩岸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的政策意見、建議和方案,提交兩岸各自主管部門參考。特別是兩岸學者達成的共識,兩岸主管部門應結合實際,在具體的兩岸事務中貫徹實施,促進兩岸各項交流與合作。
第三,兩岸可將“台北會談”作為未來兩岸非官方對話的範例和模式,可考慮以兩岸輪流舉行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會議、論壇、座談等多種形式舉辦。討論的內容可多可少,範圍可寬可窄,既可包括兩岸事務中的普遍性議題,也可就兩岸專項議題作深入討論和研究。
第四,兩岸可借“台北會談”東風,進一步加強學術界的研究力度。兩岸學術界要廣開言路,集思廣益,走出去,請進來,不但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研究水平,而且要與社會各界廣泛聯繫,聽取各方意見。特別要走向兩岸事務的基層,吸取兩岸基層工作的成果,在促進兩岸經濟合作與各領域交流實踐中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與功能。
第五,兩岸都有必要將本次會談取得的共識不斷放大,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通過進一步舉辦研討會、座談會、報告會等方式將會議取得的成果傳播到社會各界,走進兩岸普通民眾的心間,讓更多的兩岸基層民眾關注兩岸關係,關心兩岸和平發展,進一步消除兩岸的歧見和誤解,拉近兩岸基層民眾的情感,不斷增進兩岸認同與互信。
綜上所述,“台北會談”的圓滿成功,不僅實現了兩岸非官方政治對話的溝通交流,而且進一步增強了兩岸共同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信心與決心,為兩岸和平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同時,會議也為兩岸建立長效溝通機制提供了很好的典範與模式。兩岸都有責任加強溝通交流,為兩岸官方政治協商鋪設道路、創造條件、營造環境,為兩岸可長可久的和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础。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