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作者 文睿)近日,在兩岸統合學會以及諸多單位主辦、協辦及支持下,“台北會談”取得了圓滿成功。兩岸重量級專家、學者及兩岸各方有識之士共襄盛舉,緊緊圍繞兩岸關係發展的機會與挑戰、認同互信與兩岸關係發展、深化兩岸各項交流合作等問題進行熱烈討論。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與會者各具不同的政治光譜,卻能夠齊聚一堂,暢所欲言,坦誠交流,增進感情;這同時也是一次成功的溝通,雖然各方觀點不同,但都能夠秉持求同存異的精神,有交集、有矛盾、有交鋒,擦出思想的火花,增進了信任,擴大了共識。會議雖然結束了,但其在海峽兩岸間仍餘音繞梁,影響深遠。
“台北會談”不啻為一場具有相當理論深度,同時又頗具現實意義的兩岸關係大講堂。與會者透過多角度、多思維、多面向進行思辨和研討,在兩岸關係外部美中台大三角格局下,探討如何鞏固和深化兩岸內部國民黨、民進黨及共產黨等小三角格局的互動及發展,在求同存異中深化兩岸交流與合作,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實現兩岸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與兩岸人民求穩定、求和平、求發展的基本訴求。會議留給兩岸的不僅是智慧的激蕩和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充分體現出著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立足兩岸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謀利益謀幸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台北會談”的精神理應得到兩岸共同珍惜與發揚。
應當說,“台北會談”為兩岸進一步增進了解,加強溝通,強化互動開啟了新的大門,成為兩岸溝通交流的典範。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議民進黨也派員與會,民進黨主政時的“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吳釗燮、“副主委”游盈隆及多位兩岸專家都出席討論。儘管綠營人士都強調不代表民進黨立場,但紅藍綠半官方人士以學者身份共聚一堂,面對面交流,更加提高了本次會議的對話與溝通意義。兩岸三黨半官方人士能夠共同聚首,面對面溝通,零距離接觸,並就兩岸重要且敏感的政治議題展開直接對話,這使“台北會談”在搭建兩岸國、民、共三黨對話交流的層級上更為全面和完整,具有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
在“台北會談”的平台上,兩岸與會者思想的交鋒,充分體現出求同存異的精神。雖然與會者的意見各有不同,但都能求兩岸的“大同”,即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著想,為兩岸人民利益考量,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當然與會者對“異”的部分也都公開、坦誠地提出來,有些意見也進行了堅持和保留。總體而言,紅、藍兩邊,因為過去雙方通過多次會議的場合(如國共論壇),彼此的看法相對較為接近,但雙方在政治議題上還是存在歧見;而在本次會議上,紅、綠兩邊從一開始就有交鋒。陳明通以講故事的方式,凸顯台灣與大陸的差異;吳釗燮更是在陳述民進黨的政策,援引島內民調對兩岸“統獨”表達意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民進黨兩岸關係論述的不足。而藍、綠雙方在兩岸關係論述上顯然也具有較大差距,不是短期內可以達成一致的。
由上可見,兩岸透過“台北會談”的思想激蕩和交鋒,將彼此間“異”的部分更加明顯地擺到台面上,一方面有助於相互之間的了解,清楚地認知彼此的觀點和意見;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兩岸在未來如何進一步增進和鞏固彼此“同”的部分,如何化解雙方“異”的部分,這對兩岸實現可持續和平發展而言無疑更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兩岸“求同存異”必然要向“聚同化異”的方向前進,這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兩岸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的現實要求。對於兩岸聚同化異,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兩岸要在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透過不斷深入的溝通,進一步加強彼此之間的了解與認識。“台北會談”為兩岸深入溝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為雙方深化交流創造了很好的模式。兩岸完全可以以此為契機,在“台北會談”奠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溝通協調機制,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加強兩岸的聯繫。包括兩岸智庫、學術界的交流,也可包括兩岸基層的廣泛交流。在交流中更為清楚、透徹地認知彼此間的同和異,達到知己知彼。
第二,要以辯證唯物的角度看待兩岸之間的同和異,把握好同和異的關係。從目前來看,兩岸只求同,是不現實的;只講異,更是不可行的。雙方在平等協商中,需要考慮對方的關切,照顧彼此的需求,允許各自保留意見。達成共識的方式也可以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求同存異體現了彼此包容、靈活務實、相互尊重、積極進取的精神;而聚同化異則體現了兩岸攜手並肩,相向而行,迎難而上,克難前行的膽識與智慧。兩岸在不斷加深認識和了解的同時,對兩岸的異作客觀公正的分析和評價,對兩岸的同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樹立聚同化異的決心和信心。
第三,兩岸聚同化異仍要秉持由易入難,循序漸進的思路推動。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曾提出,兩岸可以以堆積木的方式,從點滴作起,夯實基礎,不斷累積互信,擴大共識。兩岸完全可以將本次“台北會談”作為聚同化異的新起點,先由兩岸智庫、學術界起步,加強溝通,擴大共識。將雙方達成的共識部分提交兩岸相關主管機構參考,形成具可操作性的兩岸政策率先啟動,在推進兩岸事務中不斷總結經驗,由實踐上升至理論,然後再透過溝通平台進行深入研討,為理論進一步指導實踐凝聚共識。同時,兩岸學術界要發揮政府與民間溝通協調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準確地將兩岸達成的認同與互信傳遞至兩岸民間基層,擴大兩岸的民意互信,鞏固兩岸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基礎。
第四,兩岸在推進聚同化異的進程中,都要展現誠意與善意。“台北會談”其中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與會者都能夠做到在求同存異中展現充分的誠意與善意。觀點和意見可以不同,甚至政治立場也可以迥異,但出發點都是為兩岸的整體發展著想,為維護鞏固兩岸和平發展大局思辨。在未來兩岸聚同化異的進程中,只要雙方都有解決問題的誠意與善意,努力尋求認知的共同點,妥善處理好分歧點,就可以找到彼此都能夠接受的解決辦法。
第五,推進聚同化異,雙方都需要具備充分的耐心。台灣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法律、國際關係以及民族情感等方方面面。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盤根錯節、十分複雜,兩岸多年隔絕造成的各種分歧與誤解,更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兩岸關係問題應當客觀地、全面地、辯證地予以看待。兩岸很多問題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遺留下來,而且隨著兩岸關係發展,還會有更多新的問題和矛盾出現,這就需要兩岸雙方處理問題,化解矛盾要具備充足的耐心,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綜上所述,“台北會談”展現了兩岸雙方求同存異面對問題增進互信的誠意與善意;同時兩岸雙方能否以此為起點,由求同存異向聚同化異方向前進,顯得更為重要。兩岸都應著眼長遠,立足當下,展現決心、信心與耐心,進一步擴大共識,凝聚力量,為兩岸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